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咽淋巴环亦称魏氏环(Waldyer's ring),是指包括鼻咽、软腭、扁桃体及舌根的环状淋巴组织。1971年 Amm Arbor 讨论会已确定咽淋巴环在恶性淋巴瘤的分期中是一个单独的淋巴部位。何杰金氏病很少侵犯咽淋巴环,而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则常侵犯此环。我院1963年10月至1980年6月收治并经放射治疗的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氏恶性淋  相似文献   

2.
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附8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为头颈部结外器官好发部位。我科于1986年3月~1988年3月共收治咽淋巴环NHL 89例,均经病理证实,重点讨论其预后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化、放疗治疗Ⅰ、Ⅱ期咽淋巴环NHL(附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常规首选放疗,我们自1980~1990年对收治的25例原发于咽淋巴环Ⅰ、Ⅱ期NHL的病人,采用化疗-放疗-化疗即“三明治”法,亦取得可喜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所有25例均经病理证实,按照AnnArbor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17例。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20例,部分缓解(PR)3例。远期疗效,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6%、64%,高于单纯放疗。本文阐明了化疗的作用及意义,并结合临床观察结果,对咽淋巴环NHL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21例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淋巴环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及舌扁桃体等在内的环状淋巴组织。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侵犯咽淋巴环,其中以腭扁桃体最易受累,鼻咽与舌根累及者极少。我院1991年3月~1995年3月共收治21例,现将有关的病理、诊断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1例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6~78岁(平均32.6岁)。原发于腭扁桃体13例,舌根扁桃体2例,咽扁桃现: 吞咽痛或咽异物感16例,鼻塞、流脓涕1例,颈淋巴结转移5例,全身淋巴结肿3例,发热17例。个别病例还伴有白血病表现、皮疹、肝脾肿、腹腔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眼及鼻部受累等。19例存…  相似文献   

5.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三明治”法,即化疗-放疗-化疗,对38例原发于咽淋巴环的NHL患进行治疗。结果:近期疗效中CR28例(71.1%),PR7例(18.4%)。远期疗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和68.4%。结论:对咽淋巴环NHL,“三明治”法能明显提高3年和5年生存率,并减少远处转移及复发。  相似文献   

6.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规首选放疗,我们自1980-1990年对收治的25例原发于咽淋巴Ⅰ,Ⅱ期NHL的病人,采用化疗-放疗-化疗即“三明治”法,亦取得可喜的近期及远期疗儿,所有25例均经病理证实,按照Ann Arbor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17例。  相似文献   

7.
原发头颈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约有一半以上起源于韦氏环(waldeyer ring WR),韦氏环也叫咽淋巴环,包括舌根、双侧扁桃体、鼻咽和软腭。韦氏环属于结内部位还是结外部位目前尚有争议。在我国原发于WR的NHL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可占同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3.5%,其中以扁桃体部位最常见,约占WR发病率的37%~62%,国内外对其报道较多。而原发于舌根的NHL较少见,  相似文献   

8.
淋巴组织肿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肿瘤。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多发性骨髓瘤(MM)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p73基因作为p53基因家族中发现的第一个新成员,在淋巴组织肿瘤中多呈低表达或阴性表达,其失活的主要机制是基因的高甲基化,而不是突变。p73将成为淋巴组织肿瘤新的生物学预后因子和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有关扁桃体癌放射治疗技术的体会邬小顺,陈华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30042)扁桃体由香扁桃体、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共同组成。三者均属淋巴组织,在鼻咽和口咽区形成咽淋巴环。扁桃体癌的发病率居口咽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其病理特点是,多数分化较差,易...  相似文献   

10.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ang SF  Zhang LF  He X  Shen WR  Gu ZY 《癌症》2004,23(11):1325-1328
背景与目的:咽淋巴环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早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与该部位常见的鳞状上皮癌相似,常引起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影像特点的认识,本文拟分析有关资料,探讨咽淋巴环NHL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经病理确诊的咽淋巴环NHL的CT和MRI表现。结果:病理分型:B细胞来源占65.8%,T和NK/T细胞占34.2%。病变部位:发生于扁桃体的最多见,其次为鼻咽扁桃体等多部位受累。CT和MRI表现:(1)病变形态为肿块型81例、浸润性36例、溃疡型7例及混和型25例,其中肿块型以B细胞NHL多见,浸润型以NK/T细胞多见。(2)肿块型多表现为CT密度和MRI信号均匀。(3)病变以局限在咽粘膜间隙多见,咽旁间隙等深层结构及颅底骨质侵犯少。(4)总的颈淋巴结受累率52.3%,其中B细胞65.3%,和NK/T细胞27.5%,后者明显低于前者(P<0.05)。结论:多部位多中心起源、大肿块、咽壁弥漫浸润性增厚、颅底及深层结构侵犯少是咽淋巴环NHL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不同的免疫表型又有一定的特点。CT和MRI在咽淋巴环NHL的诊断、临床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咽淋巴环(Waldeyer's Ring)是指包括鼻咽、软腭、扁桃体及舌根的环状淋巴组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常侵犯咽淋巴环,而何杰金氏病则很少侵犯,一般仅达7%。咽淋巴环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较常见的疾病,现就我科1975年至1982年末收治这种疾病,并有随访的60例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组织学本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57例是淋巴肉瘤,占95%;网状细胞肉瘤3例,占5%。  相似文献   

12.
探讨提高Ⅰ,Ⅱ期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淋巴瘤疗铲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Ⅰ,Ⅱ期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淋巴瘤139例,分为单纯放疗,放疗加化疗,放疗加化疗三组,比较治疗结果。结果:-Ⅰ期三种治疗方式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43.7%和66.7%。统计学处理无差异。Ⅱ期放疗加化疗4-6周期优于放疗加化疗1-3周期,优于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35.6%和26.9%。结论:Ⅰ期以放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原发咽淋巴环的恶性淋巴瘤是指原发于鼻咽、软腭、扁桃体及舌根部形成环状分布的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1971年Ann Arbor讨论会主张将咽淋巴环恶性淋巴瘤病人的分期作为一个独立淋巴部位进行描述和讨论(1)、(2)。本文总结我院1964年1月至197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7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化疗、放疗、放疗+化疗3种治疗方法对原发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9年间收治的原发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157例全部经病理确诊,其中T细胞来源116例,B细胞来源35例,其他病理类型6例。放疗者靶区主要为咽淋巴环及全颈,肿瘤量DT40~65Gy(4~7周)。辅助化疗在放疗前、中、后进行或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以CHOP方案为主,也有选用COP、C/DPP、COMP、COBDP等方案。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放组、单化组、放化综合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16%和80%,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0.43%、51.35%和59.79%,除Ann-Arbor分期外,治疗方法、全身症状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而病理类型、性别、年龄等因素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放化联合的生存率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5.
早期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胃肠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85年-1995年间共收治早期咽淋巴环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230001合肥市庐江路4号)非霍奇金淋巴瘤65例,通过治疗观察,发现其易发生胃、十二肠侵犯,尤其是T细胞淋巴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共65例,男性48例,女性...  相似文献   

16.
原发于咽淋巴环的淋巴瘤(附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外淋巴瘤约1/5—1/4发生于头颈部,其中半数以上累及咽淋巴环的淋巴组织。我们自1967年5月—1981年12月共收治原发于咽淋巴环淋巴瘤50例,均经病理证实和随诊五年以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发于咽淋巴环的非何杰金淋巴瘤30例死亡病例分析浙江温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325007)吴青莲咽淋巴环是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常见的侵犯部位。我院1988年6月至1992年6月共收治原发于咽淋巴环的NHL68例,随访至1993年9月,已知死亡30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Ⅰ、Ⅱ期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林巴瘤疗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Ⅰ、Ⅱ期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淋巴瘤139例。分为单纯放疗,放疗加化疗(1~3周期),放疗加化疗(4~6周期)三组,比较治疗结果。结果:Ⅰ期三种治疗方式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43.7%和66.7%。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Ⅱ期放疗加化疗4~6周期优于放疗加化疗1~3周期(P<0.05),优于单纯放疗P<0.6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35.6%和26.9%。结论:Ⅰ期以放疗为主,Ⅱ期行放疗加化疗(4~6周期)的综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可侵犯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原发部位多为淋巴结,也可为结外器官,常见于胃肠道、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而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非常罕见,是指发生于肺内支气管粘膜下和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诊断时或随后的3个月内无肺外浸润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人体的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 人体淋巴组织占体重的1%,分布于淋巴结、肝、脾、骨髓、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等各个器官.淋巴组织具有免疫功能,是人体的"警卫战士",能够识别、杀伤和清除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和其它异物,是保护机体健康的重要组织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