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骨密度与骨质疏松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骨密度(BMD)与骨质疏松肾虚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症患者159例,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肝肾阴虚、脾胃气虚五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各证L1—L4骨密度的平均值、L1骨矿含量值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骨密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个证型骨密度平均值依次为: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胃气虚证,年龄45岁以下者骨密度均值明显高于45岁~69岁组和70岁以上者,45岁以上患者骨密度均值接近。结论骨密度与骨质疏松肾虚证有相关性,骨密度水平可以作为骨质疏松肾虚证临床诊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肾主骨”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肾主骨"理论指导下临床疗效确切的"肾病及骨"和"骨病及肾"病证,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试验、模式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方法,开展中医"肾主骨"理论的系统研究,多角度阐明"肾主骨"的内在联系与协调机制,揭示临床疗效产生的内在规律,深化对"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理论的认识,以提高"肾主骨"理论体系的整体认识水平,能够提高"肾主骨"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发展和创新中医藏象理论。  相似文献   

3.
"肾主骨"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主骨”结论是《内经》总结了当时多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对肾及肾-膀胱-“溺孔”、“茎垂”肾结构延伸等解剖关系的发现为事实依据,结合“近取诸身”的排尿、生殖活动的切身体验,确立了“肾合膀胱”对水液代谢的调控,从“茎垂”之端“溺孔”泄注之精能延续生命、繁衍后代为事实依据,于是在“水生万物”、“精气为人”的哲学观念参与下,形成了“肾主水”、“肾为水脏”,及“肾藏精”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肾主骨”的结论。这一结论自此便成为中医骨学的核心理论,并深刻的影响着中医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RBD)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代谢异常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并与单纯补肾法相对比.方法采用交叉设计方法比较补肾活血法与单纯补肾法对肾性骨病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指标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法治疗后血清I-PTH、BA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单纯补肾法治疗后血清I-PTH、BA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以缓解RBD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状态,有效改善骨代谢异常,从而延缓RBD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用不同剂量的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处理细胞,通过四唑盐( MTT)比色试验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试,检测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对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表达。结论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促进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可明显促进牙周膜细胞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理论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与肾关系密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主要存在于骨髓,与肾中精气一样,与人的生长壮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研究就单味中药及其单体、复方等不同方面探讨了补肾法对BMSCs骨向分化的影响,从“以药证效”的角度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肾主骨生髓"理论的科学内涵,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补肾复方多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虽然其可较为客观地反应中药的药效,但成分复杂,其诱导BMSCs骨向分化的机制有待深入研究。②目前研究多集中于自拟方及临床效方,对经典补肾方的研究较少。③对于补肾方药促进成骨分化主要集中在检测一些成骨标志物如碱性磷酸酶、胶原、骨钙素等方面,对其产生具体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研究不断地深入,积极寻找有效促进成骨的药物,为中医药现代化及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肾主骨"理论内涵颇为明确,而"少阳主骨"理论指代较模糊,分析其原因有:《内经》未作充分阐释、经典原文存在争议、临床适应证不明确以及后世医家理论阐释不统一。"肾主骨"理论偏重于骨的生发角度而言,指代较为清晰单一,而"少阳主骨"立论时偏重于骨的使用角度,包含了肝血、肾精、气血、经络以及筋骨协调配合等概念,是一个多元化的、宽泛的理论范畴,较难直接阐明,因此,"少阳主骨"理论指代模糊似乎是前人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性骨量减少的证候特征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91名老年性骨量减少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定,39例骨密度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正常组),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性骨量减少最常出现的中医证候是肾精亏虚证、痰浊内阻证、气虚证和血瘀阻络证,与正常组相比,在肾精亏虚证和痰浊内阻证具有显著性差异;与骨密度(BUA)相关的有肾精亏虚证,与超声传导速度(SOS)相关的有肾精亏虚证和痰浊内阻证,两者呈负性相关,即肾精亏虚证和痰浊内阻证积分越高,发生老年性骨量减少的危险性越大.结论 骨密度与肾精亏虚证和痰浊内阻证具有密切关系,从而验证了它们在老年性骨量减少中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9.
从中医"肾"的生理功能、肾与五脏的生理关系、肾的易发疾病三方面概述了中医肾的藏象理论;通过介绍补肾复方、补肾中药有效组分防治骨质疏松证,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实例,进一步阐述补肾中药防治骨代谢疾病的实验依据,以加强对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肾损伤是多种原闵引起的肾功能骤然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急性肾损伤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阻塞管腔及基膜裸露。肾损伤修复依赖残存肾小管上皮细胞迁移、增殖、分化,覆盖暴露的肾小管基膜,从而恢复肾功能。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克隆细胞,在肾损伤的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肾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坏死细胞的更替主要依赖成熟细胞分化,再次进入细胞周期,或依赖骨髓干细胞或肾脏器官特异干细胞的修复作用。文章就骨髓干细胞和肾脏成体干细胞在急性肾损伤后肾脏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生精中药对去卵巢(OVX)大鼠骨组织中信号转导分子Smad2的表达,以及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去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给予补肾益气生精中药防治12周,以尼尔雌醇为阳性对照,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离体股骨骨密度,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W 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Smad2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卵巢切除大鼠离体股骨骨密度显著下降,骨组织中Smad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补肾益气生精中药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并且可以从蛋白及mRNA水平提高骨组织中Smad2的表达。结论骨组织中信号转导分子Smad2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机制,补肾益气生精中药通过上调Smad2的表达而有效改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2.
中医肾藏精生髓主骨理论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医"肾藏精生髓主骨"的理论,论证"肾精不足、髓减骨痿"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补肾方药通过作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包括下丘脑、脑垂体、肾脏、小肠、性腺、骨组织等,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调节骨代谢,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发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统计1996年1月至2008年1月确诊的83例MM患者肾损害发生率,并对性别、年龄以及贫血、骨髓浆细胞比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β2-MG、血钙、血磷、尿酸、LDH水平、尿本-周蛋白、多发性骨损害等肾损害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MM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为51.8%(43/83),以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骨髓浆细胞比例和尿本-周蛋白与肾功能损害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贫血、血清白蛋白、β2-MG、血钙、尿酸及多发性骨损害与肾脏损害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肾脏损害是MM的常见并发症,骨髓浆细胞增殖及尿轻链蛋白产生是MM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且主要与肿瘤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理,在福州地区抽样检查54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检测腰椎和股骨上段骨密度,结果女性中医证型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男性肾阴虚者股骨颈骨密度明显高于肾阳虚者,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肝脾亏虚多伴有肾虚,男性中医证型与骨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肾骨髓联合移植与嵌合体发生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u YW  Wang WG  Zhou HL  Zhang WL  Yang SJ  Wang JG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83-1985
目的 研究肾骨髓联合移植与嵌合体发生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供体骨髓与肾脏联合移植 ,进行 2 4例造血干细胞微嵌合体诱导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受者嵌合状态 ,与单纯肾脏移植组 37例比较嵌合发生率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 1年 ,肾骨髓联合移植组术后嵌合体发生率 (87 5 % ,2 1/ 2 4 )明显高于单纯肾脏移植组 (40 5 % ,15 / 37)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嵌合阳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性率 (19 4 % ,7/ 36 )与嵌合阴性组 (44 % ,11/ 2 5 )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肾骨髓联合移植可诱导嵌合体发生并增加受者对供体器官的免疫耐受 ,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嵌合现象与免疫耐受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补肾为主治疗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中医学“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的理论,骨质疏松症主要由肾阳 国煦机体,精气不足,不能充髓养骨而地骨质疏松症的辨证,提出了滋补肝肾,填精生髓,温补肾阳、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治疗方法。并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肾虚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骨质疏松与肾虚密不可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肾生骨髓……;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现代研究证实骨质疏松与肾虚关系密切性激素的作用与中医主生殖的"天癸"相似,由肾所主.  相似文献   

18.
不同疾病患者中的骨代谢指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骨代谢指标在骨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常规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骨骼疾病(163例)、肾脏疾病(204例)和心脑血管病(211例)患者和正常人组(75例)的:骨钙素(Osteocalcina,OCN)、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PTH)、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β-Crosslaps,β-CTx)骨代谢指标及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尿素(Urea,UN)、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半胱氨酸(Homocysteic acid,HCY)相关生化指标。结果β-CTx在年龄≤50岁与年龄〉50岁女性的三种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TH在四组中差异显著(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β-CTx与ALP相关系数为0.345(P〈0.05);OCN与Cr r=0.361(P〈0.05),与ALP r=0.437(P〈0.05),与PTH r=0.600(P〈0.05);PTH与ALP r=0.509(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检测对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补肾中药防治去睾大鼠骨丢失的组织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防治去睾大鼠骨丢失的组织学机理。方法:选用10月龄大鼠行去睾术作为病理模型,分组为:正常组、病理组和补肾中药组,用药12周后处死取腰1-2脊椎,作不脱钙骨切片,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各骨量参数和表面参数。各组参数作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结果:(1)病理组骨量参数小于正常组(P<0.05),表面参数显示:成骨参数减少,破骨参数增高、骨转换加快(P<0.05),(2)补肾中药组骨量参数高于病理组(P<0.05),表面参得到逆转,同时可见部分成骨细胞特别活跃,其下类骨质高出周围静止表面。结论:补肾中药防治去睾大鼠骨丢伯有三方面的作用机理,(1)促进骨形成和抑制吸收 的双重作用,(2)降低骨转换,提高骨质量,(3)骨重建过程一路效应,为临床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造血抑制小鼠对我院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剂补肾阴方、补肾阳方进行了治疗和预防性实验研究,通过观察造血抑制小鼠血象、骨髓象的变化及琼脂半固体培养法培养粒—单系祖细胞的生长情况发现:复方补益中药能够保护骨髓,促进造血干细胞恢复,改善血象、骨髓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