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邹周  孙静 《新食品》2007,(36):62-63
早在哈尔滨糖酒会期间,记者从东北的一些经销商处获悉,今年以来一些曾经最为风行的洋酒品牌在东北遭遇到寒流。一方面经销商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夜场并不如当初那么认同。这其中就包括近几年的夜场霸主芝华士。是危言耸听,还是市场真的出现异动?11月中旬记者前往东北重镇沈阳,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
《新食品》2006,(24):47-47
在福建厦门的一些夜场玩耍时你会发现,除了可以喝到马爹利、人头马和轩尼诗这些白兰地顶级品牌,一款名为鹰爵(Brugerolle)的品牌也很受欢迎,而鹰爵是今年7月才正式登陆中国。目前运作该款品牌的正是格兰阁(厦门)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新食品》2013,(21):102-102
夜场作为一种特殊的酒水消费渠道,曾长时间被洋酒和啤酒占据,但近年来随着葡萄酒的兴起和推广,以起泡酒、干红和甜型酒为代表的葡萄酒也开始在夜场盛行。那么,初入夜场渠道应该怎样推广自己的葡萄酒呢?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正在或曾经做过夜场渠道的酒商们。  相似文献   

4.
岳蕾 《新食品》2004,(12):31-31
在广东东莞,诸葛酿演义酒避开酒店,直奔夜场。抓住核心消费群,巧妙促销,短短一年即超越传统强势品牌冲入夜场三甲,演绎了一场经典营销战。  相似文献   

5.
孔凡真 《新食品》2006,(17):36-36
对于啤酒来说.夜场是个特殊而重要的渠道,其销量指标对产品的深度分销、品牌领导力、利润增值有着很重要的标志意义:是夜场消费者较为集中.个性明显.可以作为品牌传播的个良好渠道;二是借势运作夜场.可从侧面检验品牌渗透力;三是夜场可以作为啤酒新品进入市场的切人点,起到带动市场、塑造品牌、强化品牌市场地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景智 《新食品》2009,(13):20-20
中国大多数消费者来到夜场,为的就是享受一种西方文化,所以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一些国外的啤酒,如果让他们在夜场选择国内的啤酒品牌,那他们就会觉得“不般配”。  相似文献   

7.
肖竞 《新食品》2007,(21):60-61
国内的夜场。尤其是每月有上千瓶销量的主流夜场。一直被国际知名洋酒品牌控制。但是。蓝樽酒业的蓝色血液却在洋品牌一统天下的夜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袁菡苓 《新食品》2012,(16):144-145
外来白酒品牌如何成功攻入本土品牌强势的目标市场,一直是困扰诸多经销商的难题。日照大成名酒行坚定的在日照市场运作外来高端品牌,并通过自己在夜场积累的优势资源,成功打开了团购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小径 《新食品》2010,(4):104-105
很多经销商抱怨,做烈性洋洒太难,产品只适合夜场,但大型夜店的游戏规则已经由巨头制定,渠道又过于单一。要想分一杯奠,难度极高。但是,随着夜场的分化和消费者偏好的多元化,水果酒、奶酒等预调洒的到来,引来了新的机遇。日前,一个叫“百人城”的德国预调酒引起了本刊记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新食品》2008,(1):102-103
主持人:最近,记者发现,在很多地方,威士忌和白兰地等烈性洋酒已经不再是夜场中的主角,当年曾经叱咤风云的烈性洋酒品牌今天呈现出了疲态,很多以前做烈性洋酒的经销商也没了以往的神采。烈性洋酒的流行其实是阵风,经销商朋友怎么对待这阵风呢?  相似文献   

11.
纪伟卓 《新食品》2008,(7):19-19
在同质化、差异化分销日益盛行的今天.很难看到有二线企业在一线品牌的主战场上,寻找主力伺机短兵相接的事例了,而贵刊本期刊登的《二线烈性洋酒如何抢A、B类夜场》一文,让我看到了二线品牌在主战场上夺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是非夜场     
邹周 《新食品》2007,(34):94-96
近来浙江某著名经销商全面撤出夜场渠道的事情,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夜场与经销商的关系再次成为圈内热点话题。夜场经营者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供货商?他们的最大需求又在哪里?是否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夜场仅仅是价高者得?本期邀请知名的夜场负责人和做夜场渠道的经销商和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3.
《新食品》2005,(18):13-13
现在,夜场的上流消费酒水仍然是啤酒和红酒,面对夜场的高加价诱惑,有很多经销商都想开辟白酒的夜场市场。白酉做夜场,在广东东莞已经实现了,但其它地区的情况不见得好。白酒做夜场,有什么利弊,应该做什么改变,您对此有信心吗?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酒类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烈酒的增长得到了业界普遍的关注。张裕全线布局白兰地,实现价格带全覆盖;洋河与帝亚吉欧合作推出中式威士忌"中士忌"……以前多在酒吧等夜场销售的烈酒,开始逐渐进入家庭消费。走出夜场渠道扩容对于烈酒的反映,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部分酒商认为威士忌、白兰地等烈酒已经冲破渠道枷锁,从夜场、酒吧  相似文献   

15.
马延林 《新食品》2007,(15):95-95
榆林的啤酒市场局势相对比较明朗。中低端的“大蛋糕”,让地产酒“汉斯”一口吞掉了80%。余下的20%,燕京、青啤及其他散兵游勇的杂牌形成厮杀之势。而夜场,则是传统的百威、嘉士伯等高端品牌扮演主角。由于啤酒消费主要还是集中在中低端.大排档、小洒馆、便利店则是各种啤酒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6.
《新食品》2006,(8):56-56
上市时间:2月 产品特点:由青岛麦琪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青岛麦琪纯生啤酒,以进口澳麦芽为原料,采用先进科技酿造而成,泡沫细腻、口感纯正,夜场专供330ml、酒店专供500ml两款,现面向全国招商。  相似文献   

17.
在Alain Miklj亚太区市场公关经理GabbyChen的陪同讲解下, 本刊记者有幸在Alain Mikli三十周年庆典现场一一佩戴体验Alain Mikli所有的经典设计代表作,并友情客串模特为该品牌拍摄了30周年限量纪念款的平面广告。 整个过程,就像鉴赏一部法国大革命式的镜情大片……  相似文献   

18.
吴英 《新食品》2005,(18):46-46
近日,业界传出消息,五粮液股份公司又将面向全国市场重拳推出一款中高档白酒——东方龙,由五粮液股份公司东方龙酒全国营销中心——四川盛世东方酒业有限公司负责全盘运作。记者遂与该公司营销管理人士进行了联系,意图了解其品牌运作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19.
董明元 《中国纤检》2013,(24):34-35
记者第一次了解到NOP这个服装品牌是在10月25日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CHIC-YOuNGBL00D潮流展上。当时,NOP市场部总监张丹丹对记者说非常希望媒体多关注像他们这样的本土品牌和自有品牌。  相似文献   

20.
上海之行,记者在第四届上海国际时尚品牌博览会暨领袖品牌创新特色展上再一次感受到了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为推动服装产业发展,提升品牌价值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今年适值上海服装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秘书长徐秀清作为亲身经历和目睹20年变迁的协会领导之一,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服装行业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