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脉冲料栓式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脉冲料栓式密相气力输送系统输送装置和输送原理,分析了料栓在输送过程中的流动行为以及栓压与栓长栓速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料气速度比及压损公式,为设计和使用脉冲料栓式密相气力输送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速栓流气力输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散料输送,然而对其输送对象的研究大多数针对有规则形状的散料(如塑料切片、小麦),对于不规则形状的散料(如牛奶什锦早餐、玉米芽等)的研究却很少。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它根据粒子的特性及从一个简单的垂直测试筒得到的数据,可以精确地预测低速栓流气力输送系统中的压降和栓速,即使是大型的气力输送系统。该方法适用于规则、不规则或不同性能(如不同形状、密度、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散料的低速栓流气力输送,预测的结果可满足设计和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3.
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中,现广泛应用的稀相气力输送技术,其气流速度高、固气比低,耗气量大,且不适用粒径大和相对体积质量大的物料输送。而低速、低压的密相栓流输送新技术,既可在输送过程中实施对物料的加热、冷却和烘干;且当物料速度减少或粉料流量增大时,具有较高的系统稳定性。目前,国内外已相继开发了多种密相栓流气力输送系统,其成栓方式包括有脉冲气刀式、挤压式和重管式等多种,均各具特点。其中,脉冲气刀栓流输送系统在运行时,输送固气比高、耗气量低,且成栓方式简单、有效,应成为密相气力输送设计时优先考虑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一种新型的炉气分离器:通过设置内部刮料装置,将黏附在炉气分离器内壁上的轻灰粉尘刮下;底部出料口设置输送装置,将下落的轻灰粉尘及时输送至下游重碱预混器。该新型炉气分离器能有效解决气固分离效率低、下料不畅,经常性清灰等问题,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在气力输送中,散料在管道内的流动模式完全取决其料性。针对通常观察到的三种流动模式在输送性能上的显著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细料与粗粒料间的分界线为dpρb=0.1206,低速栓流与纯稀相间的分界线为ρb=1000kg/m^3(除珍珠岩、燃灰渣等粒径尺寸分布宽的散料外),并建立了新的散料流动模式分类图。  相似文献   

6.
低速密相气力输送综述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气力输送技术的重要发展是低速密相输送装置的出现,它解决了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易破碎、堵塞和磨蚀管道等难题,降低了耗气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综述了低速密相输送中的相图、物料流动形态、料性对气力输送特性的影响等技术参数,介绍了开发的新型装置及其设计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气固密相输送是一个应用广泛、但研究远非完臻的工程问题。本文介绍在优化松动形式、松动风量的基础上,对气固密相输送的料气比进行大量试验,找出输送风量、压力与输送物白土量的合适关系。并在较大料气比情况下,观察堵塞管线的情况,为工业装置采用密相输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1 密相连续式气力输送装置的组成和特点回转供料器 它既是按固定的转速把物料均匀、连续不断地加入与它相连的气料混合加速室中 ,又承担锁闭气体的作用 ,使密相输送的气体 ,不会从回转供料器叶轮处泄漏而带走大量的气体 ,影响输送正常进行 ,并增大耗气量。因此 ,回转供料器的漏风量越小 ,密封程度越高 ,越有利于物料气力输送 ,越能减少耗气量。对粉体物料 ,选用直线型叶片 ;对颗粒物料 ,选用 V字型叶片 ,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叶片与阀壳之间的卡料发生 ,造成被输送物料挤碎。气料混合加速室 它是把进入该容积内的物料与气体充分地混合 ,使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陶瓷业开发气力输送技术的必要性。并采用国内外在七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脉冲气刀式气力输送装置,对陶瓷厂常用的粉粒料做了可行性试验,试验表明,密相脉冲气刀式栓流输送可行。同时,还就陶瓷业今后开发这一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平脉冲气力输送的压力降和料栓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聚氯乙烯树脂为输送物料,测定了水平脉冲气力输送的压力降和料栓速度。得出料栓速度可以近似表达为平均气速的0.55倍。水平脉冲气力输送的压力降可以用Barth提出的空气压力降和因存在固体而产生的附加压力降之和来处理。而附加压力降中的附加摩擦系数项可用气体佛鲁德准数来关联,得到λ_m=3.75 Fr~(-1.6)的表达式。本文还介绍了栓塞在管内流动的状态可以用不影响其流态的电容法测量技术来加以测定记录,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得到料栓速度等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