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七断骨巴布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6例应用三七断骨巴布膏治疗,对照1组应用天和骨通贴膏治疗,对照2组应用复方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喷雾剂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对3组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结果 3组治疗1周后LKS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KS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3组治疗后同期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断骨巴布膏可提高KOA患者LKSS评分,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5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和对照组(口服塞来西布)。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VAS膝关节疼痛评分、L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差异。结论: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K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康复疗法,观察组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和LKSS评分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和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KS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降低VAS评分并极大的提高LKSS评分,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中药热敷+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茂南区新坡卫生院收治的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加中药热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综合(LK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75.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中药热敷+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于单一玻璃酸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针刀松解术,观察组行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 %高于对照组的73.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K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KSS、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3例患者出现血肿现象,与针刀操作有关,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发现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提升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舒卉 《世界中医药》2014,9(11):1528-1530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温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itis,OA)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63例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及联合治疗组。玻璃酸钠组选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法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康复量表评分(LKS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LK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LKSS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玻璃酸钠组,而LKSS评分高于玻璃酸钠组。2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10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探讨,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各53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3 %高于对照组的79.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LK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同时加强康复训练,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减轻其肢体疼痛不适感,有助于患者疾病早日转归。  相似文献   

9.
周鹏程  马千  汪明明  郭小文 《新中医》2019,51(9):151-15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均持续治疗5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KSS)评价2组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和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运动性疼痛和压痛点疼痛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两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LKSS评分及评分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可显著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治疗I组(32例)、治疗II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I组增加超短波及超声波治疗,治疗II组则增加推拿及运动训练。于治疗前,治疗5周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VAS及LKS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II组与对照组及治疗I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运动训练能显著提高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关节液疼痛介质、关节功能和下肢生物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纳入84例KO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予针刺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拔罐运动疗法.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针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基础治疗3个月,治疗组基础治疗+腹针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月、2月进行评分,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1)治疗后,2组VAS及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治疗组VAS及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1月后,治疗组VAS及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月后,治疗组VAS及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62/68)和75%(39/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59/68)和63.46%(33/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但其作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痹证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选取86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痹证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加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记录2组患者1、2个疗程后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和81.40%(35/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症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能有效缓解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降低VAS和WOMAC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低频电针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疗程28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法(LKSS)观察两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LK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低频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塞来昔布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奎森功能演算指数评分(Lequesne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性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VAS、Lequesn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Lequesne评分均显著性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VAS、Lequesne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IL-6指标水平均显著性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IL-1β、TNF-α、IL-6指标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疼痛、腰膝沉重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腰膝沉重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腰膝沉重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骨灵膏及拆方制剂治疗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灵膏及拆方制剂骨膏、灵膏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定膏剂疗效最优组方配伍方式。方法:实验分为3组,采用骨灵膏(Guling gao,GLG)、骨膏(Gu gao,GUG)、灵膏(Ling gao,LG)治疗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153例,每组51例;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 kneescore,LKSS)等标准判定比较各组疗效。结果:各治疗组均能很好改善VAS及LKSS评分,降低关节肿胀及活动指数,骨灵膏较骨膏、灵膏更明显(P<0.05);骨灵膏的疗效明显优于骨膏和灵膏组(P<0.05)。结论:骨灵膏与其拆方配伍制剂骨膏、灵膏比较,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疗效显著,提示以"脏病、络病"为指导思想联合组方配伍优于拆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KOA)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1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实际进入统计165例,观察组83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治疗。两组均经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采用NRS疼痛评分和Lysholm(LKSS)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测评,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NRS评分和LK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治疗后NRS评分和LK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显效以上比较P〈0.1;有效以上比较P〈0.5)。结论表明两组治疗措施均能减轻KOA症状,提高ADL能力,观察组作用更加明显。两组对KAO均有较好疗效,但观察组疗效更加显著。提示小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疗法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治疗2次,6 d 1次,12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每天治疗1次,12 d为1个疗程。采用疗效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法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软组织张力测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等级分布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软组织张力低于对照组。[结论]射频热凝疗法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软组织张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采用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Lysholm量表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在疼痛方面对照组略优于治疗组(P>0.05),但在僵硬、日常活动及总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WOMAC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Lysholm量表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口服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