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肢体假性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评价各种手术的治疗效果,以提高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3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股动脉18例,腘动脉7例,肱动脉2例,桡动脉3例),其中8例为感染或破裂性假性动脉瘤,1例肢体坏死.30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假性动脉瘤破口修补术,2例行股动脉结扎术,2例行血管端端吻合术,8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行截肢术.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除1例行下肢截肢术外,其余29例术后效果良好.随访7个月~8年,平均(4.4±2.3)年;行人工血管移植术者4例移植段发生血栓,经溶栓治疗后好转,其余血供状况良好.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肢体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动脉反复注射毒品后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在1998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16例因经股动脉反复制注射毒品后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行病灶切除清创手术.其中3例行血管重建术,术后半年到一年均发生人工血管感染需手术切除人工血管.13例行股动脉结扎术,1例术后股动脉出血死亡,所有病例无一例术后发生下肢坏疽.结论应用股动脉结扎瘤体切除清创术治疗反复注射毒品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似乎是一种简单和安全的方法,似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如术后发生肢端严重缺血时,可再考虑紧急行髂-股动脉解剖外径人工血管旁路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12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瘤体切除并清创后,其中8例行股动脉结扎术,均为急性出血病人,4例采用ePTFE人造血管行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端吻合术。结果术后10d及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人造血管血流通畅,以及评估患肢有无缺血、坏死。结论:彻底清创、股动脉结扎及必要时的血管重建是对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例因反复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行瘤体切除、清创后,8例行股动脉破口修补术;4例行破口两侧股动脉结扎术;10例行髂外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22例均手术成功,手术后早期出现人工血管与股动脉吻合口破裂出血1例,急诊手术重新吻合,随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后切口愈合。术后患侧下肢功能均好。随访6个月至7年,平均3年。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人工血管感染,1例出院后14d发生吻合口出血,均经再次血管吻合治愈;2例股动脉结扎患者遗留轻间歇性跛行。结论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出血的手术方式,以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清创+股动脉修补术最为简单、安全有效;人工血管移植术疗效确定,能最大限度保证患肢血供;股动脉修补或结扎术在选择病例中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共治疗1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患者因动脉瘤破裂急诊经股部切口直接行瘤体动脉结扎术,7例择期手术,先经下腹部切口(腹膜外)暴露骼动脉控制出血再经股部切口行瘤体动脉结扎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肢体坏死。结论 动脉结扎术治疗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术中观察远端动脉血回流情况、动脉测压、术中造影能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5月~2006年6月收治的23例假性股动脉瘤患者,其中注射毒品引起14例,外伤性6例,医源性3例。1例拒绝手术,22例假性动脉瘤被切除,其中8例行股动脉修补,10例行人工血管搭桥,3例行股动脉结扎,1例下肢缺血坏死,股动脉缺损无法修补或搭桥,行高位截肢术。结果拒绝手术的1例出院1周后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3例失访,19例获随访,平均1.7(1~3)年,3例股动脉结扎者患肢皮温正常,1例人工血管旁路手术者术后3年复查DSA示人工血管闭塞但侧支循环良好,不影响患肢功能,其余患者效果良好。结论假性股动脉瘤一经发现须早期手术治疗,破裂、感染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假性动脉瘤切除、自体血管重建或人工血管搭桥是首选治疗方法。对病程较长、瘤体较大、压迫症状明显者可行高位股动脉结扎。  相似文献   

7.
血管重建治疗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9例直接采用ePTFE人工血管行原位移植间置术;4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原位间置移植术;1例行单纯股深动脉结扎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患肢供血良好,无肢体缺血表现,其中11例患者成功随访1~45个月,1例患者出院后出现伤口感染,余患者伤口均在1个月内愈合,现患肢均无缺血症状,活动自如。结论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后血管重建有利于保证下肢血供,在患者不能提供合适的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时,人工血管原位移植仍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术中彻底清创及术后伤口引流、加强抗炎是预防术后人工血管并发感染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包扎术在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对我院收治的15例吸毒所致破裂性股动脉瘤患者先采用改良包扎术进行抢救,观察患肢包扎前后皮温、皮肤颜色、肿胀情况,观察其对动脉供血及静脉回流的影响,记录包扎后至术前重复包扎次数、渗血次数、血红蛋白变化来判断其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包扎后都能顺利完成术前准备,其中8例行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1例因瘤体巨大且局部感染严重行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髂股动脉结扎术,4例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手术,2例行股动脉修补术;无改急诊手术患者;无肢体坏死患者。无改急诊手术患者,亦无肢体坏死患者。结论在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抢救中,改良包扎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且并发症少,可作为抢救治疗的首选包扎方法。  相似文献   

9.
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治疗体会(附3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疗法。方法对34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直接采用ePTFE人造血管行旁路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侧吻合术,3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术,其中1例术后吻合口破裂出血改行ePTFE人造血管行旁路髂外动脉动脉和股浅端侧吻合术,18例股动脉结扎术。全部病例保肢成功。血管移植者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显示移植血管通畅。结论在患者不能采用合适的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及人造血管移植时,运用结扎股动脉术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注射吸毒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35例注射吸毒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2例因动脉缺血引起肢体坏死行患肢截肢术,33例行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切除加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疼痛、大出血的护理及术后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