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族大乳腺癌中的预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癌基因bcl-2及其基因族成员bax、bcl-x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乳腺癌预后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91例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Northern印迹法检测1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标本bcl-xlmRNA表达水平。结果 91例乳腺癌病例中,bcl-2阳性率65.9%,bax阳性率64.8%。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与凋亡  相似文献   

2.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观察了5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bcl2和bax基因产物的表达,以探讨bcl2和bax与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51例子宫颈鳞癌中,4313%(22/51)bcl2产物阳性,5294%(27/51)bax产物阳性。在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cl2高表达。在临床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ax高表达。bcl2和bax表达间呈负相关。提示bcl2和bax基因蛋白均参与了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预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对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细胞凋亡水平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27^kipl表达。结果 91例乳腺癌病例中,56/91(61.5%)的病例凋亡指数较高,35/91(38.5%)凋亡指数较低;bcl-2高表达占29.7%(27/91),bax高表达占30.8%(28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2例基底细胞癌中p53蛋白,bax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表达13例(406%),bcl2蛋白阳性表达26例(812%),bax蛋白阳性表达9例(281%);bax和bcl2蛋白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572,P<0.01)。提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凋亡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bcl-2和bax mRNA比值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在AL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orthernbolt技术检测32例AL患儿bcl-2和bax mRNA水平及其比值。结果 AL患儿骨髓细胞中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分析bcl-2/bax mRNA表达比值显示,高比值组NR率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观察了5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bcl-2和bax基因产物的表达,以探讨bcl-2和bax与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51例子宫颈鳞癌中,43.13%bcl-2 物阳性,52.94%bax产物阳性。在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cl-2高表达,在临床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bax高表达。bcl-2和bax表达间呈负相关,提示bcl-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测定28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患者的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APL融合基因异构体分型与bcl-2基因表达、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异构体之间的bcl-2蛋白/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PML-RAPα转录构型不影响临床特征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凋亡相关基因P16、bcl-2及nm23与NPC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3例NPC、20例无瘤NP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中的P16、bcl-2及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NPC组织的P16表达显著低于无瘤NP组织,而bcl-2表达则显著高于无瘤NP组织(P〈0.01);P16及bcl-2蛋白表达与NPC的临床分期相关(P〈0.05);nm23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AL患儿bcl-2和bax mRNA水平及其比值。结果AL患者儿骨髓细胞中bcl-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bcl-2mRNA的表达在完全缓解(CR)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细胞凋亡状态及其相关调控基因表达水平与人大肠癌演进的关系,作者分别采用FCM检测短期原代培养的人大肠粘膜、腺瘤及癌细胞不同时相凋亡频率;TUNEL技术检测25例腺瘤和77例腺癌组织中原位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原位增殖指数(KI)及bcl-2、bax、waf1及p5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癌细胞生长期凋亡频率明显低于粘膜细胞;体内瘤-癌组织中AI与KI相平衡;高分化和早期癌中bcl-2呈高表达,癌前腺瘤、癌栓及远处转移病例中AI/KI增高并与bax阳性表达和wafl缺失表达有一定联系,p53突变与高增殖水平有关。从而提示凋亡易感性改变可能在结直肠肿瘤形成早期起着重要作用;AI可能是一个反映增殖活性的指标;Bcl家族基因与大肠癌细胞自发性凋亡及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胆管癌组织中自发性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状况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胆管癌组织中自发性细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表达的状况及意义。方法: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40例胆管癌标本自发性细胞凋亡指数(AI)的中位值为7.89%,高/中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胆管癌AI分别高于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者(P<0.01),胆管癌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和57.5%(23/40),与癌旁正常胆管壁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1),高/中分化胆管癌bcl-2蛋白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胆管癌(P<0.01),bcl-2表达阳性胆管癌AI低于阴性,bax阳性高于阴性(P<0.01),结论:胆管癌细胞仍保胃凋亡机制,bcl-2凋亡途径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AI和bcl-2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胆管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孙颖  刘明  李恒力  韩水平  徐长福  周党侠  雷霆 《医学争鸣》2003,24(13):1210-1212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浸润状况及其与凋亡相关因子bcl 2 ,bax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抗CD6 8(MΦ标记物 )、bcl 2和baxmAb分别对 4 1例乳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使用SPSS 10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乳腺癌癌巢及间质中均有CD6 8+ 细胞浸润 ,CD6 8+ 细胞数与bcl 2表达强度显著负相关 (rS=- 0 .4 4 1,P =0 .0 0 4 ) ,与bax表达强度正相关 (rS=0 .348,P =0 .0 2 6 ) .CD6 8+ 细胞数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类型无关 (P值均 >0 .0 5 ) .结论 :巨噬细胞的浸润与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形成和清除关系密切 ;与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130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和MMP9表达。结果:在130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8%(108/130)和71.54%(93/13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P<0.01),且随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的增加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腋下淋巴结转移组中MMP2和MMP9的高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乳腺癌中MMP2和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位置、病理性质、ER、PR、HER-2基因表达以及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规律,以明确各因素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决定地位,为临床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2005.11-2007.10间152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对每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2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存在转移者74例(48.7%),筛选出肿瘤大小、生长部位、病理性质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的年龄、肿瘤ER、PR、HER-2基因的表达没有关系。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是由多因素决定的,不应以某一因素作为乳腺癌手术中放弃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erbB-2及nm23在侵袭性(即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72例侵袭性乳腺癌组织进行C-erbB-2及nm23产物的检测。结果:癌组织中C-erbB-2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50%,33.3%.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病人术后生存年限负相关。nm23的表达正在淋巴结无转移组明显高于有转移组,并与患者的术后生存年限正相关,与C-erbB-2的表达负相关。nm23的表达在淋巴结无转移组明显高于有转移类型无关。结论:C-erbB-2、nm23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在乳腺癌中表达及预后价值,揭示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 用R 软件对TCGA数据进行生信分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SOD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 关性,应用KEGG的基因集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SEA),然后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用Cytoscape 软件进行关键基因筛选,两基因相关性使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通过免疫组化和 RT-qPCR 法对2018~2019年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样本各60例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SOD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正常组织,其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SOD2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和后进展生存期均显著低于SOD2低表达者(P<0.05);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SOD2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构建PPI网络筛选出关键基因IL10和STAT4,二者均与SOD2呈正相关性。SOD2在临床乳腺癌组织样本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雌激素受体表达及雄激素受体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OD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SOD2可能通过调控IL10和/或STAT4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PCNA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乳腺癌74例,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34例,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乳腺癌组织中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64.9%。②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PCNA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者。③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高云瀚  王灿  杨钱 《重庆医学》2012,41(11):1071-1072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48例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 448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255例(56.9%),无转移193例(43.1%);对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分子亚型、肿块大小、肿块部位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分析,P值分别为0.858、0.822、0.660、0.844、0.972、0.000、0.001。结论腋窝淋巴结的转移与肿块大小、肿块部位相关(P<0.05),而与年龄、ER、PR、HER-2、分子亚型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病理学中最重要的潜在应用之一,是根据形态学特征预测患者的预后和对特定疗法的反应.乳腺癌作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预后因素,能否准确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影响临床诊疗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