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汽车空调生产行业普遍存在能耗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汽车空调行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是中国汽车空调生产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分析了汽车空调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要点和成果,并探讨了汽车空调生产行业清洁生产的机遇,这可以为同类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跨临界CO_2循环制冷系统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跨临界CO_2循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跨临界CO_2循环的商业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经分析发现,跨临界CO_2循环系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循环性能、充注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和跨临界CO_2毛细管节流这三个方面.总结了跨临界CO_2循环应用于热泵热水器、汽车空调和超市冷冻冷藏领域的研究状况.总之,CO_2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制冷剂,在超临界CO_2制冷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逐步解决生产技术、运行效率、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汽车空调制冷剂与节能环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FCs制冷剂的禁用和各种替代制冷剂的出现,为汽车空调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阐述汽车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剂与节能和环保的关系,对目前在研的制冷剂和可能的空调系统改造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汽车空调制造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具有储冷功能的汽车空调系统,阐述了该新型汽车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该汽车空调系统在变转速工况下的性能.应用该汽车空调系统可以将汽车高速行驶时空调系统的多余冷量储存起来,用于汽车怠速行驶或停车时向车室内供冷;同时还可以解决汽车高速行驶时,空调系统频繁开停、蒸发器翅片表面结霜等弊端.  相似文献   

5.
模糊理论在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构建汽车空调故障诊断系统的目的,并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分析汽车空调故障原因与故障征兆之间的模糊关系,建立汽车空调模糊故障诊断数学模型.最后以一个故障诊断实例进行具体分析,验证了模糊理论在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左卫民 《内燃机》2000,(5):31-33
汽车空调系统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甚大,本文从汽车空调的特点及它与发动机在功率,怠速状态,爬坡低速状态,散热等方面的相互匹配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节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换热器、节流装置,自动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汽车空调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压缩机、换热器、节流装置、自动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汽车空调节能措施,为我国汽车空调的节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汽车空调的发展概况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分析了目前汽车空调压缩制冷的替代工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国外几种采用自质工新的型汽车空调制冷方式 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现有蒸汽压缩式汽车空调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在汽车空调中应用的优越性,针对固体吸附式汽车空调实用化中的主要技术障碍是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强化传热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热管在空调排风能量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查,介绍了当前通风空调的能耗现状,热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分类等,并结合已有的实验数据,将装有热管热回收装置的空调系统与传统的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进行对比,以期探索热管热回收装置在空调排风能量回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装有热管热回收装置的空调系统比传统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和再热量减少,显示了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系统应用中的优势.表明热管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空调排风中的低位热能,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酒店类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重庆市公共建筑运行能耗及中央空调系统管理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并与国内外同类建筑相比较,针对酒店类建筑的能耗特点对影响建筑终端用能系统的能源消费量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既有酒店类建筑的节能潜力值,提出了对既有高能耗酒店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加强节能管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雄健  陆宝嘉 《内燃机》2004,(6):1-3,11
根据我国公路交通及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国内外能源的现状及远景,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谈连杆加工工艺中的一些新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发动机零部件的制造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连杆关键部位的加工进行阐述,并就国内的典型的、传统的加工工艺与国外的先进工艺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户用供热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户用供热产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外应用比较广泛的生物质供热设备的特点以及生物质和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指出了生物质供热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生物质户用供热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生物质户用供热技术将有效地缓解由农村传统供热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浅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其优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红海  周亚素  雷鸣 《节能技术》2006,24(5):441-445
本文简述了地源热泵(GSHP)不同类型的划分,据此对目前常用的各种土壤源热泵、水源热泵作了进一步的分类,并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一次能源利用率、能效比等不同方面将地源热泵与传统空调系统作了对比性分析,显示了地源热泵系统的优越性,指出地源热泵将会成为21世纪最有效的供热和供冷空调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上海某历史性建筑因使用功能的改变而进行的加设空调系统的工程设计。采用VRV变频控制式空调系统,分为五个区域进行控制,对每个区域的系统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于隐蔽的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总结了该工程的特点及历史性建筑空调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建筑情况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pres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thermal design of a new solar energy collection system adopted to drive an absorption chiller for air-conditioning a modern desert home. The collection system employs roof-mounted, retractable compact linear Fresnel mirrors. The conceptual design is described,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A hypothetical, two-floor home located in a typical desert site is employed for demonstr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olar collection system is evaluated employ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presented here. Investigations a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various design parameters on system efficiency.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carry the entire house cooling loads employing only solar power collected with the proposed roof-mounted system, even though the house is located in an exceptionally hot desert environment. Moreover, the proposed system may require less roof space than a Photovoltaic-based system when correct conditions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19.
朱卫华  胡其高  夏绍模 《节能》2007,26(5):40-41
分析国内外关于建筑节能评估软件的研发现状,指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在这一体系界定下,构建了以动态模拟模块和一致性评估模块为核心的建筑节能评估软件模型。  相似文献   

20.
数字流域建设中空间与非空间信息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国内外数字流域建设现状,总结数字流域建设中多源信息的特点,运用面向对象方法体系,建立基于域和对象的空间信息模型,构造一种能够集成域和对象模型的空间数据融合模型,并从软件研制角度提出该模型的计算机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