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蔚  方泽本  欧维宇  王鹏  施杨 《钻采工艺》2010,33(3):106-108
酸化作业是川东北碳酸盐岩油气藏增产措施之一,目前常规的酸液体系在川东北深井高温条件下不能形成较长和具有一定支撑能力的酸蚀裂缝。文章考察了低固相胶凝酸液体系的适应性及酸压工艺的选择,实验表明低固相胶凝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缓速性能好;低固相胶凝酸酸液体系在川东北碳酸盐气藏条件下能形成较长和具有支撑能力的刻蚀裂缝;改变酸压工艺也能显著的提高其在油藏条件下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完全能够满足酸压施工要求,对川东北碳酸盐油田资源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酸压改造是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但是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部分地区高含硫的特点,使得储层改造面临大量技术难题。为此,选用该地区储层岩心进行室内试验,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胶凝酸酸液体系,并从川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储层的具体特征,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闭合酸化工艺,最后以一口典型井为例,证实了优选出的酸液体系及酸化工艺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埋深大,致密化程度高,破裂压力高,地层温度高,施工摩阻高,微裂缝发育,酸压施工压力高、酸液滤失量大、酸蚀和酸岩反应速度快,酸蚀作用距离短,管柱腐蚀大,储层改造程度低,常规酸压改造增产效果差.大量现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胶凝酸液和温控变粘酸液体系、“前置液+胶凝酸”及其多级交替注入和闭合酸压等深度酸压工艺能有效降低地层滤失,延缓酸蚀和酸岩反应速度,降低管柱腐蚀,增加酸蚀作用距离,显著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和天然气增产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是深度酸压工艺的一种,它是通过降低酸液的滤失、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和利用酸液的指进效应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通过闭合酸化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以提高酸压井的增产效果,很适合酸溶成分较多的储层增产.准东采油厂北403井和北404井目的层渗透率低,但地层压力高,属石炭系构造,酸蚀矿物含量较高,适合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采取闭合酸化工艺施工后,北404井初期产量接近100 t/d,稳定产量15 t/d,北403井稳定产量8 t/d,两口井累计产油4 730 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川东北地区大部分储层具有低孔、 低渗、 非均质强、 高温、 高压、 含硫等特征, 给酸压施工的安全性、 成功率和有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 在川东北地区高温高压深井、 超深井酸压改造的难点分析基础上, 以提高酸压施工的安全性为目的, 进行了酸压管柱强度和抗 H 2 S 、 C O 2 、 酸液腐蚀及酸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以提高酸压施工成功率为目的, 开展了震荡挤酸、 前置酸压、 溴盐加重前置液酸压、 高密度压裂液加重前置液酸压技术研究;以提高酸压施工有效率为目的, 开展了酸液配方优选、 酸压工艺优选及参数优化、 残酸高效返排技术研究。形成了针对川东北地区高温高压深井、 超深井的酸压改造工艺、 配套技术及酸液配方体系, 并在川东北地区共实施了5口井8层次的现场试验, 施工成功率为 1 0 0 %, 酸压有效率为 8 0 %, 平均无阻流量由压前的 1 . 0 9×1 0 4m 3/ d上升到1 2 4 . 2 7× 1 0 4 m 3/ d , 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酸压改造是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的埋藏深、温度高、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部分地区高含硫等特点,使实施储层改造措施面临大量技术难题。为此,选用该地区储层岩心进行室内试验,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胶凝酸酸液体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储层的具体特征,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闭合酸化工艺;并以一口典型井为例,证实了优选出的酸液体系及酸化工艺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图4表4参6  相似文献   

7.
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通过降低酸液的滤失、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和利用酸液的指进效应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通过闭合酸化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很适合酸溶成分较多的储层的增产.北403井和北404井目的层渗透率低,酸蚀矿物含量较高,适合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施工时采用二级交替注入酸压工艺,以水基胍胶压裂液为前置液,采用胶凝盐酸作为主体酸.闭合酸采用普通盐酸.施工后,北404井初期产量接近100t/d,稳定产量15t/d,北403井稳定产量8t/d,两口井累计产油4730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酸液滤失对酸化施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春 《钻采工艺》2005,28(4):55-57
碳酸盐岩酸化过程中酸液滤失较严重,这将直接影响施工效果。一方面在碳酸盐岩基质酸化时,由于酸蚀孔洞的形成将增加基质的孔隙度,同时地层流体可经酸蚀孔洞流入井筒,降低近井带的渗流阻力;但是,在酸压过程中,酸蚀孔洞的形成将导致酸液大量的滤失,严重降低酸液有效穿透距离,影响酸压增产效果,使得现场施工很难达到设计施工效果。从酸蚀孔洞的成因、酸液滤失机理、酸液滤失的控制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讨论了控制酸液滤失的方法和有效的工艺措施,并对碳酸盐岩油藏酸化施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9.
酸蚀蚓孔滤失机理及对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施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酸化过程中极易形成酸蚀孔洞,影响施工效果.基质酸化时,酸蚀蚓孔的形成将增加基质的孔隙度,沟通天然裂缝,在碳酸盐岩基岩中产生负表皮效应,降低近井带的渗流阻力;而在酸压过程中,酸蚀蚓孔的形成导致酸液急剧滤失,严重降低酸液有效穿透距离.文中从酸蚀蚓孔滤失机理、酸液滤失控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讨论了有效控制酸液滤失的方法和工艺措施,并对碳酸盐岩油藏酸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酸压机理探讨塔河油田酸压工艺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酸液滤失机理、酸蚀有效作用距离的影响因素和裂缝导流能力的研究,指出研究降滤失酸液体系、水力压裂与酸压结合技术和多级注入与闭合酸化结合技术,是提高塔河油田酸压效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