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腹部外伤后肠空气瘘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1月间行损伤控制理念救治的13例腹部外伤后肠空气瘘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均先行简短剖腹损伤控制手术随后行重症监护复苏,其中3例患者复苏后不需再次手术康复出院,8例患者重症复苏后行再次确定性手术康复出院,重症复苏期间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病死率15.4%。结论:损伤控制外科在救治腹部外伤致肠空气瘘危重患者中病死率较低,具有较好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技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69例AOSC病人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69例病人均经DCS治疗。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复苏后,18例病人痊愈,47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共治愈65例(94.2%),再次确定性手术术后出现胆肠吻合口瘘、胆道出血各1例(各为2.1%),经相应治疗痊愈;放弃治疗及死亡各2例(2.9%),原因与DCS无关。结论 对于符合指征的AOSC病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积极选择适宜方式的DCS和再次确定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技术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AOSC)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200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72例AOSC患者的控制性手术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72例患者均经DCS治疗.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复苏后,20例患者痊愈,49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全组痊愈67例(93.1%),再次确定性手术后胆肠吻合口漏1例(1.4%),胆道出血2例(2.8%),肝断面及膈下感染3例(4.2%),均经相应治疗痊愈;放弃后续治疗3例(4.2%),死亡2例(2.8%).结论 对AOSC患者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适当的DCS术式和再次确定性手术,其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腹外伤1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是一个较新的创伤治疗理念,即通过控制手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监护以及确定性手术3个阶段,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施行DCS治疗严重腹部外伤1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理念应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微创外科2009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4例AOSC患者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后续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经DCS治疗,12例患者痊愈,死亡1例,2例带塑料胆道内置管出院未行再次手术,8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7例治愈,1例放弃继续治疗)。再次手术术后2例(25%)出现切口感染,1例(12.5%)胆漏,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DCS联合再次确定性手术是治疗AOS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胰腺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符合DCS纳入标准的34例严重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严重胰腺损伤患者应用包括迅速控制出血和污染、临时关闭腹腔等简单快速手术,经ICU复苏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实施确定性手术,31例(91.2%)痊愈出院,3例(8.8%)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胰瘘8例(23.5%),通过引流、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对于符合DCS纳入标准的严重胰腺损伤患者应积极按照DCS原则,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处理,以达到提高存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胰十二指肠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严重胰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全部6例均为胰腺十二指肠联合损伤,其中1例合并失血性休克,另5例手术距受伤时间均超过24小时,其中2例超过48小时。治疗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实现胃液、胆汁和胰液的完全分流,利于修补后创口的愈合。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除1例行二次手术外,其余均一期痊愈出院。结论对于严重胰十二指肠损伤的病人,损伤控制性手术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附32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严重肝脏创伤的临床价值,以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DCS原则治疗32例严重肝脏创伤的手术资料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32例病人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SICU复苏后,所有病人均接受相应形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愈28例(87.5%),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肝脓肿、胆瘘各1例(各为3.1%),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4例(12.5%),死亡原因与手术无关。结论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脏创伤的病人,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损伤35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治疗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3月—2008年3月手术治疗的35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率低,为17.1%(6/35);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率高,占71.4%(25/35)。手术方式:单纯修补造瘘10例,端端吻合或与空肠侧侧吻合3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3例,浆膜覆盖及带蒂空肠片移植修补8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十二肠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本组死亡5例(14.3%)。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处理关键应根据其损伤情况综合判断,选择合理术式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损伤控制急救严重腹部创伤19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DC)急救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损伤控制急救应用于19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192例患者均完成院前急救,186例完成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救治,184例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复苏,177例接受不同方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疗。急救过程中,各项异常指标在DCO后72h内逐渐恢复正常。治愈出院174例(90.6%),其中再次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2.3%),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12例(6.2%),死亡原因与损伤控制急救技术无关。结论:符合指征的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损伤控制急救方式,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步骤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从2008年1月~2013年1月处理的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4例患者中,A型(3例)经闭合离断的小胆管+腹腔引流术治疗,C型(1例)和D型(5例)经肝胆管的修补+T管引流术+腹腔引流术治疗,E1型(3例)和E3型(1例)经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腹腔引流术治疗,E4型(1例)经融合左右肝管后再行的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腹腔引流术治疗.14例患者术后随访6~60月,均恢复良好.结论 胆道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我们在了解其主要原因的同时应尽力避免损伤,一旦出现需及时正确处理,以达到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3月-2006年10月8876例LC中16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横行剪断4例,电灼伤3例,胆总管部分撕裂伤4例,钛夹误夹5例。胆管裂口修补,T管支撑引流6例;游离两断端,行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3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去肽夹2例。结果1例胆总管横行剪断后行胆管端端吻合,置T管支撑引流3个月,T管拔除3~5个月后因胆管狭窄,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未出现因胆管狭窄所引起阻塞性黄疸。2例因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分别于术后9、11个月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再手术后随访2~4年,未出现胆管炎症状、结石再形成。1例胆管完全性夹闭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反复发作。余12例均一次性临床治愈,其中10例随访3~4年,未出现任何不适。结论胆管损伤是LC的主要并发症,早期预防和积极处理胆管损伤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复苏在严重创伤控制性手术(D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3例严重创伤患者采用I期确定性手术,为传统手术组;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为DCS组。对比DCS组复苏后与传统手术组乳酸水平、凝血时间、pH值、体温,并比较两组死亡率,分析和评价DCS的临床价值。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DCS组ICU复苏后血乳酸水平、pH值、体温、凝血时间明显改善(P〈0.05)。传统手术组痊愈出院18例,死亡15例;DCS组患者痊愈33例,死亡7例。DCS组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及时采取DCS和有效地ICU复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死亡率降低可能与ICU复苏后乳酸水平、凝血时间、pH值、体温等显著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消化道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21640例LC术中16例(0.07%)消化道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胃十二指肠损伤14例,结肠损伤1例,回肠损伤1例。结果术中发现13例:行镜下修补3例,中转开腹修补7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3例。术后发现3例:开腹回肠修补1例,结肠造瘘1例,引流保守治疗1例。除1例因十二指肠漏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术后7天死亡,其余15例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LC中消化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胆囊周围炎性粘连,暴露不良,分离过程中造成胃肠撕裂,灼伤穿孔。及时有效恰当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中采用Roux-en-Y+储袋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3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7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3例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采用全胃切除+D:淋巴结清扫术,消化道重建采用横结肠前Roux-ell-Y十储袋吻合。采用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1月。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手术疗效指标。结果10例患者中,5例采用经腹路径,5例采用经食管裂孔路径。手术时间为(266±23)rain,出血量为(143±40)mL,术后住院时间为(9.3±0.5)d。1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弥漫性腹膜炎(非吻合口漏导致),经腹腔冲洗引流治疗后痊愈。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腹腔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达到Rn切除,淋巴结清扫数目为(45±18)枚(26~90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0~72枚。10例患者获得随访,短期内无明显烧心症状,进食量及进餐数均自觉满意。结论全胃切除术后采用Roux-elq-Y+储袋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胆道梗阻性疾病胆肠吻合应用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式和Roux-en-Y吻合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行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36例(改良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3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手术时间、肠鸣音出现、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观察胆汁漏发生、总胆红素下降指标、胆肠吻合口狭窄、胆汁反流情况。结果:改良组吻合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0.9±0.4 h vs 1.4±0.6 h,P<0.05);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早(2.3±4.0h vs 60.2±5.2 h,P<0.05),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70.2±5.3 h vs 88.1±6.5 h,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10.0±1.9 d vs 12.0±3.0 d,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1例胆汁漏(5.6%);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指标>50%比率,改良组优于对照组(91.7%vs 83.3%);胆肠吻合口狭窄情况改良组优于对照组(2.8%vs 5.6%);术后胆汁反流情况改良组优于对照组(2.8%vs 8.3%)。结论: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较传统胆肠Roux-en-Y吻合术,能缩短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快、改善术后肝功能,术后胆汁反流发生率低、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尤其适用于基层县级医院,但仍存在捆扎肠襻再通可能,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方式中,胃后路胃空肠吻合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3月,对体重指数(BMI)≥35.0的单纯性肥胖症病例行结肠后腹腔镜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随意分组,胃后路径22例,胃前路径38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体重、BMI、多余体重减除率(EWL%)的差异。结果胃后路组手术时间较胃前路组长[(157.2±9.2)minVS.(144.9±12.1)min,t=-4.127,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体重、BMI、EWL%差异均无显著性。胃前路组8例(21%)术后出现呕吐等上消化道不全梗阻症状,均在1周内缓解;胃后路组未出现类似并发症(P=0.022)。结论胃后路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术式,相比胃前路术式更符合生理,术后胃肠道近期并发症较少,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8年10月368例急性胆囊炎行LC导致胆管损伤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损伤轻重采取修补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引流。结果5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均中转开腹,其中1例胆总管横行剪断和1例电灼伤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拔除T管后出现胆管狭窄,再次手术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2例电钩伤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3个月造影示无狭窄拔管治愈;1例胆总管破损严重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支撑引流,住院2周带管出院,1个月后经T管胆肠造影显示通畅拔管痊愈。2例术后3~5d出现黄疸,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提示1例胆管狭窄,1例胆管完全闭锁,开腹探查证实为胆总管完全夹闭、肝总管部分夹闭各1例,分别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支撑引流术治愈。7例随访0.5~6年,平均3.4年,无胆管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只要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掌握好手术技巧、及时正确的中转开腹,急性胆囊炎行LC胆管损伤可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严重肢体骨折常合并有腹部创伤,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保障。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O)符合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正确地应用DCO理论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目的:探讨DCO理论在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情况:单纯四肢骨折20例,骨盆骨折6例,骨盆合并四肢骨折4例,脊柱骨折4例,脊柱合并四肢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17例。腹部损伤情况:脾破裂20例,肝破裂8例,肝脾破裂5例,肠破裂3例,肝破裂+肠破裂1例,肝破裂+肾破裂1例。损伤严重度(ISS)评分平均39.3分。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DCO理论救治后死亡2例,3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行骨折确定性手术,实施确定性手术的时间为6~62 d,平均12.5 d。其中1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除2例死亡、4例失随访外,其余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5个月,平均15.4个月。其中28例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为12~25周,平均21.2周;3例骨折出现延迟愈合,经石膏外固定后愈合,总愈合时间为10~12个月;1例骨折术后10个月发现骨不连,经二期手术并植骨后愈合。所有随访者均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DCO理论符合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损伤控制手术和ICU复苏是实施DCO的关键,可提高严重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