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目的:统计分析2012年18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探讨其发生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收集上报的1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基本信息、涉及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系统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185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发生率较高(103例,占55.68%,以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为主,占75.67%;ADR以已知类型及一般程度情况居多,治疗结果绝大多数为治愈或好转;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涉及的药物种类主要有抗感染药物、抗肿瘤及辅助用药和中成药;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新的ADR错报情况较多,严重ADR类型临床数量差异大。结论应进一步重视ADR监测工作,规范临床用药操作,加强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观察,减少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2.
我院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2008年上报的98 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及该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 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8类52种,其中抗感染药居多(27种,占51.92%),其次为中药制剂(11种,占21.1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及神经系统、消化道损害为主.ADR发生后经停药或抗过敏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2008年上报的98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及该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8类52种,其中抗感染药居多(27种,占51.92%),其次为中药制剂(11种,占21.1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及神经系统、消化道损害为主。ADR发生后经停药或抗过敏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45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1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56种,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96.9%);药物种类为抗感染药所占构成比最高,其次为中药制剂;损害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严重ADR10例,多为抗菌药导致,临床表现以过敏性休克较多。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规范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13年6月~2014年10月9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ADR报告,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ADR中,男性(39例)低于女性(51例);年龄方面,大于61岁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占26.68%;涉及的药品有8类53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35.5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占92.22%;ADR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3.52%。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院10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婷婷  田硕  左艳敏  郭婧 《药学实践杂志》2011,29(5):394-395,39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收集的107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07例报告中,涉及药品69种;以抗感染药居多,占48.62%;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81.3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5.53%。结论临床应进行必要的用药干预和指导,加强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1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贤铭  李庆十 《中国药事》2010,24(5):519-520,F000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10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5例ADR涉及的药品有47种,其中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35.24%),其次是中药制剂(占25.7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发ADR为主(占74.29%);ADR临床表现以皮肤粘膜损害最常见(占24.76%)。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金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428-142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8年1~12月上报的1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发生ADR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器官、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于50岁患者(72例占42.86%)ADR发生率较高;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103例占54.5%)远大于其他药物种类;静脉注射(119例,占62.96%)为ADR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83例,占49.40%),临床表现多见红斑疹、荨麻疹、皮肤瘙痒、静脉炎等.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173例ADR病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发生的呈报人员、严重程度、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合理、系统分析,以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ADR发生后,临床医生报告最多,占97.11%;发生ADR的患者中,女109例,占63.01%,男64例,占36.99%,女性发生率较男性高。年龄分布较广,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但61岁以上者发生最多,共52例,占30.06%;静脉给药发生率最高,占89.02%;涉及最多的为抗感染药物,发生104例次,占57.14%。发生的系统损害以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为主,分别为177例和58例。结论 加强对药物使用的监测,尤其是对老年人和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指导,加强对医务人员ADR知识的宣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ADR的发生,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上报的350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所涉及的药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0例ADR报告中,患者以40~60岁为主,女性较男性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占54.86%)居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3.43%;ADR涉及药品172种,其中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占31.14%。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11年76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最新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收集并上报的767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7例ADR报告中,50~60岁者ADR发生率最高,占32.99%;以抗肿瘤药居多,占72.40%;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9.92%;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应加强化疗监护,综合考量患者身体状况,优化给药剂量,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院肿瘤患者2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燕芬  庞廷媛  程国华 《中国药房》2012,(26):2470-2471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药物使用中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09-2011年间收集的我院287例住院肿瘤患者用药的ADR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在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中较高(占47.39%);抗肿瘤药发生率最高(占32.06%),其次为维生素及营养药(15.68%)及抗感染类药(11.85%);92例抗肿瘤药致ADR中,以铂类和植物来源类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3.26%;ADR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症状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115例,占40.07%。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应重视并做好ADR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特别是抗肿瘤药、营养药及抗感染3类药物的ADR监测,以保证肿瘤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42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上报的426例ADR报告,对ADR病例的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种类、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占53.40%;给药途径方面,静脉给药占85.63%;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8例)最为常见;在中药制剂中,舒血宁注射液的ADR发生率最高,占43.42%;他汀类药物的ADR发生率在口服制剂申居首位,占28.33%.结论:应重视在ADR报告中发现的用药问题,并及时向临床反馈,合理选择溶媒,避免盲目联合用药,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郝朵  刘俊保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396-3400
目的 了解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所有抗菌药物致ADR报告270例,对其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处理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10岁和>60岁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分别占35.6%、29.6%;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95.6%;引发ADR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占36.8%;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分别占47.7%、23.6%;大部分患者ADR给予对应处理预后较好;用药后1 d内发生ADR最多,占63.7%。结论 临床中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加以重视,发现ADR后要及时处理,减少ADR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DR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用药途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ADR报告中,中老年人发生率最高,占60%;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74%;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症状为全身各部位的皮疹、荨麻疹等。结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使用质量和确保人们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3年1月—2016年4月上报的137例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37例ADR报告中,男性78例(56.93%),女性59例(43.07%);40~70岁患者最多,共计100例(72.99%);ADR涉及药物以二甲双胍最多(40.86%);ADR的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损害最常见,共计61例(44.52%).结论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发生的ADR有其自身特点,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对ADR的监测工作,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黄建蓉  陈孟林 《中国药业》2012,21(21):34-36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1年收集的1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以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由抗微生物类药物引发的例数最多,抗微生物类药中又以头孢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发生率最高;给药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和胃肠道反应多见。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351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ADR的类型、报告人职业分布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1例ADR主要涉及药品159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为128例次,占31.92%;静脉给药引起ADR最多,为213例,占60.68%;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多,为183例次,占52.14%;报告人职业以医师为主,有74人,占91.17%。结论: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做好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尹文杰  侯继秋  王虹 《安徽医药》2017,21(9):1739-1743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3 181例ADR报告从ADR发生的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及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181例ADR报告中,男性1 501例(47.19%),女性1 680例(52.81%);ADR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50~60岁者ADR发生率最高,有829 例,占26.06%;引起ADR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多,且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3.09%;ADR最常累及系统/器官为全身性损害,占23.07%;一般ADR占87.11%,大多好转或治愈,新的ADR占12.39%,严重ADR占0.69%,其中1 例留有后遗症,参麦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1例.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0.
某院5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2—2013年上报的581例ADR 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1例 ADR 报告中,男性290例,女性291例,基本持平;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 ADR 最多,占总例数的72.81%,抗感染药物引起的 ADR 最多,占总例数的26.6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7.21%;ADR 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28.92%;ADR 报告分类多为一般,占总数的91.57%。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慎用中药制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 AD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