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在小鼠脊髓损伤(SCI)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野生型(WT)小鼠和AR敲除(AR KO)小鼠,制备小鼠脊髓钳夹伤模型,通过BMS评分对比观察损伤后两种小鼠在不同时间点(3、7、14和28 d)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损伤面积恢复程度;利用试剂盒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后小鼠脊髓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家族p65、4-羟基壬烯醛(4-HNE)和活性氧(ROS)的表达。通过体外培养来源于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给予脂多糖(LPS)及4-HNE联合刺激,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V2细胞极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iNOS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WT小鼠相比,AR基因敲除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损伤区面积显著减小,并且抑制小鼠脊髓损伤区小胶质细胞活化,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性分子iNOS表达水平明显下调。WT小鼠和AR KO小鼠在脊髓损伤后ROS、4-HNE的含量逐渐上升,在损伤后7 d表达较高,并且具有相似的表达变化模式。LPS联合4-H...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在神经炎性反应中小胶质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构建神经炎性反应细胞模型,使用白介素-6(IL-6)拮抗剂塞妥昔单抗(siltuximab)处理LPS诱导的BV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IL-6与TNF-α含量;RT-qPCR检测BV2细胞M1极化标志物IL-1β、IFN-γ与M2极化标志物CD206、Arg-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RIP1)和RIP3表达。结果 LPS诱导后BV2细胞的增殖活力下降,凋亡增加,炎性因子IL-6与TNF-α含量增加(P<0.01)。M1极化标志物IL-1β、IFN-γ表达增加(P<0.01),M2极化标志物CD206、Arg-1表达减少(P<0.01)。JAK-STAT3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增加(P<0.01),RIP1、RIP3蛋白表达增加(P<0.01)。IL-6拮抗剂siltuximab处理细胞后,JAK-ST...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PKC信号通路与醛糖还原酶在非高糖条件下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人肾系膜细胞(HMC)细胞外基质成分纤连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PKC信号通路抑制剂G(O)6983、转染pcDNA3-醛糖还原酶及siRNA分别作用于人系膜细胞后,再用TGF-β1刺激,观察刺激前后人系膜细胞表达纤连蛋白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系膜细胞内纤连蛋白和醛糖还原酶的变化,即时RT-PCR鉴定转染和干扰效果.结果 系膜细胞在TGF-β1作用后,醛糖还原酶和纤连蛋白表达升高;单独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并不能下调纤连蛋白的表达;但预先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孵育后,再用TGF-β1刺激,纤连蛋白表达减少为对照组的34%(P<0.05).单独使用PKC信号通路抑制剂并不能下调纤连蛋白的表达;用PKC信号通路抑制剂后,再用TGF-β1刺激,纤连蛋白表达下降为对照组的42%(P<0.05).预先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PKC抑制剂孵育细胞后,再用TGF-β1刺激,纤连蛋白表达下降;转染pcDNA3-醛糖还原酶后,系膜细胞中醛糖还原酶mRNA表达增多超过10倍,纤连蛋白表达增加了2.5倍(P<0.05),再用TGF-β1刺激,纤连蛋白表达增加了3.6倍(P<0.05);转染siRNA后,系膜细胞中醛糖还原酶mRNA表达减少为对照组的20%,纤连蛋白表达减少为对照组的6%(P<0.01),即使再用TGF-β1刺激,纤连蛋白表达仍然下降,为对照组的12%(P<0.01).结论 醛糖还原酶基因参与了系膜细胞中TGF-β1诱导纤连蛋白表达过程的调控,这一过程可能与PKC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由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人醛糖还原酶(AR)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 方法: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AR与GFP的融合基因(AR-GFP),将AR-GFP插入pcDNA3.1/myc-HisA真核表达载体中,通过磷酸钙共沉淀转染HEK293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评价转染效率,Western blotting 技术检测AR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整合及表达,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AR表达活性,用公认的AR抑制剂(ARI)反证活性AR的存在。结果:荧光显微镜对转染细胞的观察及Western blotting 结果证实AR-GFP融合蛋白在HEK293细胞中表达,UV法测活、ARI抑制试验均未证实其生物学活性。 结论:转染的HEK293细胞可成功地表达AR-GFP融合蛋白,但不能成为ARI真核细胞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不同的炎症因子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对小胶质细胞系N9不同极化方向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小胶质细胞系N9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基)、LPS组、LPS+INF-γ组、IL-4组。各组细胞在上述刺激条件下培养24 h,以及撤去上述刺激条件,继续培养24 h后,分别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各组N9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在mRNA水平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9细胞极化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在LPS以及LPS+INF-γ刺激条件下培养24 h,M1型巨噬细胞特异性标记物iNOS和CD86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N9细胞中明显升高,并且LPS+INF-γ刺激组升高更为明显;而撤除LPS+INF-γ刺激因子后继续培养24 h,N9细胞表达的iNOS和CD86 mRNA的水平均有下调,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在IL-4刺激条件下培养24 h,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标记物Arg1和CD206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在N9细胞中明显上调;同样撤除IL-4刺激因子后,继续培养24 h,N9细胞表达的ArgI和CD206的mRNA水平均有明显下调,但仍然高于对照组。此时ArgI的蛋白表达变化也与其mRNA水平的变化相符。结论:小胶质细胞的分型分化具有明显的细胞因子依赖性,LPS和LPS+INF-γ可使N9小胶质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方向极化;IL-4可促使N9小胶质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方向极化;LPS与IFN-γ二者在极化N9小胶质细胞中具有协同作用。极化后的N9细胞在去除刺激因子后,仍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其极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缺血环境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与M1型 促炎性小胶质细胞的关系。 方法 小鼠6只,采用光化学栓塞法制作脑缺血模型;BV2细胞使用含5mmol/L低糖培养基刺激2h。 使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缺血小鼠大脑中小胶质细胞和低糖刺激的BV2细胞中iNOS、MCT1及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用RNA干扰及质粒转染技术分别调控未处理BV2细胞中的MCT1表达,检测iNOS及ARG1的变化。 结果 激光制作脑缺血模型成功后,缺血侧半球中iNOS和MCT1以及ARG1的表达升高(P<0.01),且MCT1主要表达在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阳性和iNOS阳性的小胶质细胞中。低糖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后,iNOS和MCT1表达升高(P<0.001),而ARG1表达降低(P<0.01),MCT1主要表达在iNOS阳性的BV2细胞中。RNA干扰BV2细胞后,细胞中MCT1表达降低,iNOS表达下降(P<0.01);质粒转染BV2细胞后,MCT1表达增高,iNOS表达增加(P<0.01)。但在两种情况下,ARG1表达水平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结论 在低糖环境中小胶质细胞向M1表型极化,MCT1和iNOS表达同时增高,MCT1参与iNOS的表达上调,可能处于iNOS调节通路的上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研究大蒜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免疫调节的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小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效应。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神经炎症模型缺血30 min后再灌注,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缺血皮质区在第1天和第3天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和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变化,缺血再灌注模型脑室注射大蒜素后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和IL-1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离体实验中,用大蒜素预处理BV2细胞后再进行氧糖剥夺处理(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观察IL-1β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缺血皮质区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在第1、3天显著升高,IL-1β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大蒜素处理后,缺血皮质区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β的蛋白表达以及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对BV2细胞用大蒜素预处理再进行OGD处理后,IL-1β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抑制小胶质细胞释放IL-1β等细胞因子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激活核因子κB(NF-κB)促进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7(TLR7)的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CCK-8实验检测BV2小胶质细胞的增殖率;转录组测序并结合GO分析、KEGG富集分析和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DEGs)进行比对并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目标基因;Real time RT-PCR验证TLR7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68、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D68、CD206、TLR7、p65、p-p65的表达;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中等浓度的S100A9对小胶质细胞无增殖抑制效应;实验组CD68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CD20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提示S100A9促进BV2小胶质细胞向促炎型激活;Toll样受体4(TLR4)的抑制剂TAK-242明显抑制S100A9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后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TLR4/NF-κB通路激活促进TLR7蛋白表达。结论:中等浓度的S100A9可以促进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AR)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大鼠肾脏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AR基因转入大鼠MsC,蛋白印迹鉴定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与凋亡,对比正常MsC和AR转染MsC的生长速度及AR抑制剂(ARI)Sorbinil和Zopolrestat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小牛血清(NBS)促MsC增殖作用的影响。蛋白印迹检测PDGF-BB作用后AR和c-Jun表达的变化,EMSA检测转录因子AP-1的活性。结果(1)转染MsCAR表达较正常MsC明显增高;(2)AR转染MsC较正常MsC生长速度快(P<0.01);(3)ARI可部分抑制PDGF-BB对正常MsC、AR转染MsC以及NBS对AR转染MsC的促增殖作用(P<0.01,P<0.05),而对NBS促正常MsC的增殖无显著影响;(4)PDGF-BB刺激MsC后可上调AR和c-Jun蛋白的表达,ARI可减弱c-Jun的这种表达增高;(5)PDGF-BB可活化转录因子AP-1,而ARI可削弱此作用。结论AR可能参与了MsC在病理情况下的过度增殖过程,其作用机制与AP-1活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ADP核糖聚合酶14(PARP14)与抑郁症是否相关及其是否影响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方法构建抑郁症小鼠模型,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对比了慢性束缚(CRS)模型、慢性不可预知压力(CUMS)模型和脂多糖(LPS)模型,3种抑郁症模型小鼠抑郁症相关脑区中相比于对照组PARP14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变化。而后在永生化小胶质细胞系BV2中检测其敲低及过表达Parp14后对炎性反应的影响。结果在3种抑郁症模型小鼠海马区均观察到了PARP 4表达水平相较于对照组的升高(P0.05),且在CRS模型组中观察到PARP14表达水平与组织中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水平相关(P0.05)。LPS刺激小鼠永生化小胶质细胞系BV2后PARP14表达水平也随之升高(P0.05);同时过表达PARP14后的BV2细胞响应LPS刺激表达更多促炎性细胞因子(P0.01),而敲低Parp14或使用PARP14抑制剂处理后表现与其相反(P0.05)。结论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区PARP14表达水平升高,这可能加剧小胶质细胞响应LPS的炎性反应,从而促使神经炎性反应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小鼠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IGF-1和IGF-1受体(IGF-1R)的蛋白表达。使用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IGF-1R的蛋白表达。体外培养BV-2细胞,在培养基中加入或未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阻断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的情况下,再加入IGF-1刺激24 h,加入荧光微球共同孵育2 h,流式细胞术检测BV-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情况。IGF-1刺激BV-2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KT和磷酸化的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腹腔注射LPS后,小鼠脑组织中IGF-1和IGF-1R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同时LPS刺激也上调BV-2细胞IGF-1R的表达。随着IGF-1浓度的增加,BV-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先逐渐增强后开始下降,在50 ng/mL的IGF-1刺激下BV-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达到峰值。IGF-1刺激BV-2细胞后,细胞的AKT磷酸化水平逐渐上升。使用wortmannin阻断PI3K/AKT信号后,IGF-1促进BV-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IGF-1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促进BV-2细胞的吞噬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是否以外分泌的方式调节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表型,并且探讨其机制。方法:提取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制备含有hUC-MSCs分泌的全部营养因子的条件培养基(hUC-MSCs-CM)。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LPS刺激组,单纯hUC-MSCs-CM刺激组,LPS、hUC-MSCs-CM共刺激组,刺激24 h后收集上清和蛋白。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TNF-α、IL-6浓度,Western blot检测CD86、精氨酸酶1(Arg1)、PI3K的蛋白表达量。结果:①LPS诱导BV2细胞分泌TNF-α、IL-6因子增多,LPS、hUC-MSCs-CM共刺激组与LPS组相比,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P 0. 05);②LPS刺激组BV2细胞M1型标志物CD86表达明显增多,hUC-MSCs-CM共刺激组与LPS组相比CD86表达降低(P 0. 05)。LPS、hUC-MSCs-CM共刺激组M2型标志物Arg1表达增多(P 0. 05);③LPS、hUC-MSCs-CM共刺激组上调PI3K磷酸化水平(P 0. 05)。结论:①hUC-MSCs以外分泌的方式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②hUC-MSCs促进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对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Sirt3和MAPKs通路相关蛋白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LPS激活的BV2小胶质细胞中Sirt3和MAPKs通路相关蛋白ERK1/2、P38、JNK及p-ERK1/2、p-P38和p-JNK的表达;检测ERK1/2通路抑制剂处理后p-ERK1/2和Sirt3的表达。结果 LPS激活的BV细胞中Sirt3、p-ERK1/2、p-P38和p-JNK表达显著增高,依达拉奉能促进Sirt3和p-ERK1/2过表达,并降低p-P38和p-JNK表达;ERK1/2抑制后p-ERK1/2和Sirt3的蛋白表达降低。依达拉奉可促进激活的BV2细胞中Sirt3和p-ERK1/2过表达,并下调过表达的pP38和p-JNK。结论 依达拉奉可调节BV2细胞中MAPKs信号通路并促进Sirt3生成,可能经ERK/Sirt3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缺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BV2小胶质细胞的作用浓度.利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进行小胶质细胞的miR-182 inhibitor转染,转染后24h通过氧糖剥夺处理模拟缺血缺氧环境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活化建立炎症模型,缺氧诱导前给予姜黄素(10μmol/L)干预2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表达,RT-qPCR检测miR-182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结果 姜黄素显著抑制缺氧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促进miR-182表达,抑制TLR4表达;miR-182 inhibitor可部分逆转姜黄素对缺氧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和TLR4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姜黄素通过miR-182-TLR4通路抑制缺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瑟酮抑制吗啡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活化和炎症的机制。方法:通过吗啡干预BV2细胞构建细胞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吗啡组、吗啡+2 μmol/L非瑟酮组、吗啡+4 μmol/L非瑟酮组、吗啡+8 μmol/L非瑟酮组和吗啡+10 μmol/L米诺环素组,实验重复3次。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及BV2细胞活化标志物表达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蛋白偶联受体35(GPR35)的表达;BV2细胞转染GPR35干扰质粒验证非瑟酮是否通过调控GPR35抑制吗啡诱导的BV2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非瑟酮单独处理后BV2细胞活力均无显著差异;吗啡组细胞活力升高,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增加,BV2细胞活化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和CD11b表达上调(P<0.05)。与吗啡组相比,吗啡+非瑟酮组和吗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沉默CREB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神经元线粒体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条靶向CREB基因的shRNA片段插入慢病毒载体pLenti Lox3.7(PLL),与包装质粒psPAX2和pMD2.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颗粒后感染原代皮层神经元,Western blot检测CREB蛋白的沉默情况;分别用Mito Tracker red、TUNEL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氧糖剥夺/复氧诱导CREB基因沉默后神经元的线粒体形态、细胞凋亡和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pLL-CREB-shRNA1为最有效的shRNA,其抑制皮层神经元CREB基因表达率高达80%。CREB基因沉默促进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向点状、片段化形态改变,同时降低Bcl-2表达、促进Bax的表达并加重细胞凋亡(P0.05)。结论:CREB-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可特异性抑制神经元CREB基因的表达,CREB基因沉默加重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形态改变,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脂多糖(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小鼠小胶质细胞来源的BV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LPS激活组(LPS)和LPS+天麻素预处理组(LPS+G)。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L-10、Arg-1和Ym1/2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组的IL-10、Arg-1和Ym1/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使用天麻素干预后IL-10、Arg-1和Ym1/2的表达显著增高,与LP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天麻素预处理增加了LPS激活的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L-10、Arg-1和Ym1/2的荧光表达。结论:天麻素能促进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可能与天麻素的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I3K/ Akt 通路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内热休克蛋白A12B(Heat shock proteins A 12B,HSPA12B)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胶质细胞,并分三组处理:对照组、0.1 μg/ ml LPS 刺激组、PI3K/ Akt 通路抑制LPS 刺激组。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内HSPA12B 和Akt 磷酸化的蛋白水平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HSPA12B 在小胶质细胞中的细胞表达定位。结果:LPS 刺激2 h 后,小胶质细胞内HSPA12B 和Akt 磷酸化的表达增加;应用LY294002 预处理后,LPS 诱导HSPA12B 蛋白水平表达显著抑制。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证明小胶质细胞LPS 组HSPA12B 核周荧光强度明显增强,LY294002 预处理组HSPA12B 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PI3K/ Akt 途径参与调控LPS 诱导小胶质细胞HSPA12B 表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