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患者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评估空腹血糖水平与血尿酸的交互作用对GFR的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地区2016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体检者11 0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3.8~6.0 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空腹血糖6.1~7.0 mmol/L)。比较两组血压、BMI、血脂、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相关生化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中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资料校正的MDRD公式。空腹血糖受损组血尿酸与eGFR的关系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随着血尿酸的增高,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eGFR呈降低趋势,趋势P 值<0.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压、血脂等指标后,eGFR仍随血尿酸的升高而降低,其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空腹血糖水平与血尿酸对eGFR的变化存在交互作用(P=0.03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空腹血糖受损合并高血清尿酸水平会使eGFR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参与2002年湖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的18岁以上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共2 204人.以现场测定空腹血糖为主要诊断指标,结合糖耐量试验和既往病史确定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比较运用卡方检验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 湖北省18岁及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8%,男性为1.7%,女性为1.8%;18岁~、45岁~、60岁~各年龄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1.1%、2.2%、3.6%.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7%,其中男性为2.7%,女性为2.7%;不同年龄段中,18岁~、45岁~、60岁~年龄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5%、4.1%、4.3%.不同职业中,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的依次为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办公人员,分别为7.9%、6.4%和3.6%;空腹血糖受损患病较高的依次为离退休人员、家务劳动者、待业人员,分别为4.7%、3.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G:CMHχ2=51.85,P<0.01;DM:CMHχ2=63.10,P<0.01).年经济收入为<800元、800元~、2 000元~、5 000元~、10 000元~者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8%、1.9%、1.9%、2.1%、1.3%,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5%、1.9%、2.8%、3.4%、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FG:CMHχ2=1.15,P>0.05;DM:CMHχ2=1.52,P>0.05).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1.9%、4.2%、5.0%(CMHχ2=69.56,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0%、1.1%、2.3%、6.9%(CMHχ2=83.16,P<0.0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城乡、职业、年龄、体重指数)再同时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年龄、体重指数是显著影响空腹高血糖(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的因素.结论 湖北省城乡成年居民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出现显著升高趋势,且城市高于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职业、年龄、体重指数是影响湖北省居民空腹高血糖患病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常州市30~59岁农村居民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对常州市农村地区6 913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空腹血糖等指标,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现患率进行年龄标化。结果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5.28%,标化率为4.74%,男和女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21%和4.43%。随着年龄和BMI的增加,IFG患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Ptend均〈0.0001)。结论常州农村地区人群IFG患病率较高,应重视和加强宣传和早期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600例老年人尿糖、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尿糖、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对600例老年人与健康对照组410例用尿糖测定试纸测定尿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及餐后2h血糖.结果:(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的趋势;(2)老年人空腹血糖正常,也不能除外糖尿病,同时检测尿糖和血糖一方面可排除某些肾性糖尿及神经性糖尿,另一方面还可早期发现高血糖症和隐性糖尿;(3)发现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能够更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同时,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合并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结论:检测尿糖、血糖、餐后2h血糖含量有助于筛选诊断糖尿病、判断病情与愈后转归、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方凯  马爱娟  李航  董晶  谢瑾  谢晨  祁琨  周滢  赵越  董忠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9):1014-1020
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预计未来糖尿病将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年龄≥40岁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有必要重视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 调查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的流行病学现状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北京市40~79岁的常住居民(过去1年内在北京市累计居住6个月以上),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北京市16个区作为调查点,共抽取36个乡镇/街道、180个社区中的19 815例常住居民。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3部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行为因素、个人疾病史;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实验室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0~79岁居民11 889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2.11%,标化患病率为13.56%,男性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317.38,P<0.01),男性、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78.05,P<0.01;女性:χ2趋势=292.86,P<0.01)。城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郊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居住地、饮酒、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5.22%,标化患病率为5.82%,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75.84,P<0.01);男性、女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16.53,P<0.01;女性:χ2趋势=70.18,P<0.01)。城区和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P=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BMI、高血压、血脂异常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也呈类似趋势,但居住地差异不明显,高龄、男性、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均是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40岁以上各年龄段空腹血糖、水平及其升高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GLU水平。结果:各年龄组血糖结果、空腹血糖受损率及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郑州市区居民血糖异常分布情况,探讨血糖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由2007年"郑州市成年人慢性肾脏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取有完整资料的l 593人(男659人,女934人)列入本次研究,根据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岁居民空腹血糖异常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0.26%、6.15%,标化患病率为30.76%、6.20%,男性血糖异常患病率高于女性(X2=8.040,P=0.005).按年龄分组后,空腹血糖异常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X2=5.571和13.321,P均<0.05).该人群中糖尿病组白蛋白尿及CKD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分别为19.39%和28.57%,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和异常组(P<0.0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升高(x2=37.263和28.132,P<0.05).结论:郑州市20岁以上人群血糖异常、糖尿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与CKD患病率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海洪 《海南医学》2009,20(9):18-2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在我院体检的2517例人员进行病史询问,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的测量,根据空腹血糖值分为空腹血糖正常(NFG)组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并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为26.6%。IFG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IFG患病率高于女性。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空腹血糖正常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具有两项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相对危险度是NFG组的2.232倍(P=0.000,95%CI1.852—2.689)。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BMI、年龄、DBP、TG、糖尿病家族史。结论IFG患者已开始使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且他们的发病率与年龄、超重肥胖、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家族史相关。  相似文献   

9.
16367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糖调节受损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健康体检16367例人群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03&#177;1.11)mmol/L,空腹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发生率均为3.2%且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糖调节受损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结论空腹糖调节受损和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密切相关,早期定期体检发现空腹糖调节受损有助于相关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宝鸡地区体检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了解本地区成人血糖现状,为临床血糖的研究及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及宝鸡市高新医院18岁以上体检者共55 32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其体检者的FP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PG男、女均值分别为(5.23±1.33)mmol/L和(5.00±0.98)mmol/L,同一年龄组男性血糖均高于女性(P<0.05);男、女FP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90%、5.51%,其中糖尿病检出率男性5.36%、女性2.46%,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检出率男性4.54%、女性3.05%,男、女FPG异常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P<0.005)。结论宝鸡地区成人FPG水平随年龄递增呈上升趋势,同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FPG异常检出率随年龄逐步上升,IFG、糖尿病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成人应定期做血糖检测,以预防及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波市区退休职工血糖异常人群分布情况及进行糖尿病筛查的重要性。方法用己糖激酶法测定本市区7 620例退休人员空腹血糖(FPG),对不同性别、年龄组血糖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市区企业退休人员男性血糖异常者886例(36.6%)、其中空腹血糖受损498例(20.7%);"糖尿病疑似阳性"388例(15.9%),女性血糖异常者1 256例(24.2%)、其中空腹血糖受损781例(15.1%),"糖尿病疑似阳性"475例(9.1%),50岁起每10岁为一组,"血糖异常"率分别为19.47%、32.86%、36.87%、33.12%(=199,<0.01);空腹血糖受损严重,各年龄组差异明显,且男性高于女性(均<0.05),"疑似糖尿病阳性"率分别为6.3%、13.6%、17.3%、15.9%,均高于佛山地区(<0.05)。结论宁波市区企业退休人员"空腹血糖异常"、"糖尿病疑似阳性"情况严重、FPG水平及糖尿病发病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空腹血糖受损率高。做好退休人员空腹血糖受损筛查、对积极防治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西南宁市健康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并行血糖检查的南宁市居民37 318人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63%,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为3.32%.按性别划分,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3.14%,女性为1.97%;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男性为3.93%,女性为2.53%.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结论]南宁市成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均较高,糖尿病的教育及控制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3 891例健康体检人员空腹血糖水平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受损与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4~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南宁市公务员3 891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BMI、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4.92±0.69)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阳性率为20.15%,糖尿病(DM)阳性率为4.14%.IFG组的BMI、血压、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01);IFG与BMI、血压、血脂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124,0.164,0.095,0.062,0.173,P<0.001).结论:IFG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长春市西部地区工人的空腹血糖进行早期调查,为这一地区的糖尿病进行筛查、诊断、治疗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长春市201 1年至2012年西部地区27 341例20 ~ 69岁工人进行健康体检检查空腹血糖.按性别、年龄分类,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共检测出糖尿病者1 565例(5.72%)、空腹血糖受损者102例(7.69%)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女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则以男性为高.结论 对空腹血糖的检查应尽早普及.血糖结果异常者,应尽早进行干预,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老年人血糖异常检出及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6830名老年人根据空腹血糖值分为空腹血糖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和糖尿病(DM)组,分别记录性别、年龄,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臀围、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组间各指标的比较及空腹血糖受损情况与其它因素相关性分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检提供依据.结果 NGT 3200例(46.85%),IFG 2575例(37.70%),DM 1055例(15.45%);随着BMI的增加,血糖异常的发生率逐渐升高,IFG与DM组中超重与肥胖人群所占比例最高;按NGT、IFG、DM顺序,BMI、WHR、WC、TG、HLD-C与SPD平均水平依次升高,HLD-C平均水平依次降低,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与NGT组LDL-C、DBP和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与DM组的LDL-C和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与BMI、WHR、WC、SBP、LDL-C、TG成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空腹血糖受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WHR、WC、SBP、LDL-C、TC和年龄对空腹血糖受损有较大影响.结论 老年人血糖异常率随着BMI的增加发生率逐渐升高.BMI、WHR、WC及多种代谢指标与空腹血糖受损成线性相关,对空腹血糖受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门源地区老年人群空腹血糖的情况,为门源地区老年人群糖尿病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门源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开展糖尿病筛查工作,并对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进行早期强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及早期强化健康教育对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应用价值。结果:筛查老年人4184例,检查出糖尿病患者573人,患病率为13.7%,其中男性患者218人,患病率10,91%,女性患者355人,患病率16.24%,患病率性别之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同超重人群及正常体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早期的强化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对于糖尿病了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下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源地区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肥胖是血糖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进行早期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术后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观察1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排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的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资料,比较术后辅助化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110例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前,102例血糖正常,8例空腹血糖受损。原血糖正常患者化疗后出现15例空腹血糖受损,4例糖尿病。而原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化疗后出现2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3例糖尿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化疗前血糖正常患者,根据化疗周期评定血糖状况,在接受4周辅助化疗的29例患者中,有3例血糖异常;在接受〉4周期化疗的73例患者中,有16例血糖异常,接受化疗周期不同,患者血糖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化疗前血糖正常患者中,40例患者接受紫杉类或蒽环类药物治疗,有4例出现血糖异常。62例患者接受紫杉类及蒽环类药物治疗,有15例出现血糖异常,采取不同化疗方案患者血糖水平有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非糖尿病患者)实施术后辅助化疗,可能会造成患者空腹血糖受损,甚至导致糖尿病。同时,在辅助化疗过程中,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与化疗周期数长、化疗前空腹血糖受损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沈阳市多福社区〉60岁人群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2013年沈阳市多福社区〉60岁人群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病率,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861人,年龄60-95岁,平均(67.73±4.31)岁,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4.05%和8.13%,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沈阳市多福社区老年人群糖调节受损高于我国平均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在我国平均水平范围内,因此,应加强该社区糖尿病相美知识的吉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外血糖降低速率与糖耐量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将正常人、糖耐量异常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置37℃水浴,分别在1、2、3h测定血糖水平,比较3组空腹血糖在体外的降低速率与糖耐量异常的关系。结果 在体外37℃水浴中,正常人、糖耐量异常者和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下降速率平均每小时0.080、0.051和0.038,随着糖耐量受损加重血糖下降减慢。结论 体外血糖降低速度与糖耐量受损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三宫社区汉族老年人群糖尿病(DM)及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三宫社区296位65~85岁的居民进行描述性研究,包括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结果 (1)人群糖尿病的检出率为15.2%,空腹血糖受损的检出率为28.0%,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随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腰围、腰臀比、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人群胰岛功能减退.结论 乌鲁木齐市三宫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检出率较高.对该人群应加强教育和病情控制,重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