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疼痛是伤害性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常伴有内分泌、代谢、免疫和精神-心理改变,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疼痛经常是主观的.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造成癌症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永远都是主观的感受,癌痛被视为肿瘤患者第5大生命体征,并且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1],因此疼痛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疾病,也是严重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3.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永远都是主观的感受,癌痛被视为肿瘤患者第5大生命体征,并且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疼痛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疾病,也是严重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癌症晚期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 ,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痛苦之一 ,可使患者烦躁、恐惧、情绪紧张、悲观绝望等。它不仅影响病人正常生活 ,而且引起心理变态 ,加重痛苦。为使病人疼痛减到最低限度 ,提高生命质量 ,我们对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进行评估并护理 ,使他们能较平静地渡过生命的最终阶段。1 对癌症晚期病人疼痛的评估痛觉是一种痛苦的复杂的感觉 ,很难做出客观地定量规定 ,所以护士必须通过与患者沟通 ,并细致地观察症状、体征等变化 ,根据个体差异评定疼痛的程度。1 1 影响疼痛的因素1 1 1 肿瘤的部位、体积、转移的程度等 ,可使…  相似文献   

5.
从医学模式的转变论癌症疼痛的治疗高玫,方晋平,王海风,方东升,鲍缦夕国际疼痛研究协会认为:“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经常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无疑这是身体...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基本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所有患者入院时常规检查。相对于上述四大基本生命体征,对患者而言,营养状况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生命体征。营养状况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决定了疾病发生与否、治疗效果好坏、临床结局喜忧、并发症多少、住院时间长短和医疗费用高低。营养失衡(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后果不仅是生理的、心理的,而且是社会、经济的;不仅影响当下,而且影响未来;不仅影响本人,而且影响后代;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影响家庭。据此,作者认为营养状况是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患者入院时常规评价并记录的基本生命体征应该包括营养状况,现行体温单应该增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令晓玲  赵达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2):1301-1301
患者,男,33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左下肢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无明显关系。等腰发椎CT扫描示:腰骶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以椎管内肿瘤于2004年9月24日收住本院骨科。查本: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黑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活动自如,腰骶部(S1棘突左侧)局限性压痛,叩痛阳性并向左下肢放射,左小腿外侧感觉减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类型。结果:椎管内肿瘤早期主要症状是疼痛(75%)、感觉异常(24%)和肌无力(49%),特别是夜间休息时疼痛加重,活动后症状减轻是主要临床特点。核磁共振是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段。结论:重视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完善体格检查,及时进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的检查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疼痛治疗的现状疼痛可给患者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国际上已将疼痛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起列为五大生命体征。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能引起生理和心理困扰,从而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癌痛的护理工作也是肿瘤内科最为棘手的工作之一。癌症患者有30%以上伴有疼痛,其中晚期癌症患者有60%~95%经历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肿瘤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对30例肿瘤患者进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中、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对靶区外邻近器官、组织无明显影响。30例患者治疗前有疼痛者18例,治疗后疼痛缓解显效者4例,有效者8例,有效率65.6%(12/18)。尿频尿急4例,治疗后有效2例。肛门坠胀8例,治疗后有效3例。大便困难2例,有效者1例。所有患者B超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声增强,但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HIFU治疗后手术切除靶区内组织呈大块凝固性坏死。HIFU治疗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局部麻醉下骨髓采集术的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探讨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采集骨髓方法。方法 23例采集术于采集前30min肌注杜冷丁50mg、安定10mg,半小时后,用0.1%利多卡因200~400mg多部位局麻,采集骨髓200~800mL。采集过程中回输异体压积红细胞或自体血,同时观察疼痛情况、监测生命体征。结果 全部病例生命体征稳定。术中疼痛的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1分2人(8%),2分19人(84%),3分2人(4%)。术后第2天患者即可自由活动,无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局麻下采集骨髓简便、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癌性神经性疼痛是指由于损害或疾病直接影响躯体感觉系统而产生的疼痛;当然,并不是所有躯体感觉系统受损都会导致神经性疼痛。在儿童癌症患者中,引起神经性疼痛原因有多种,如化疗药(如长春新碱、顺铂和紫杉醇等)、脊髓损伤、肿瘤对组织及神经的直接损伤等。神经性疼痛发生率虽低于躯体性疼痛,但其更难治疗,需要更多的临床随访,更复杂的用药管理,以及频繁的非药物干预。为了更好地控制癌症患儿神经性疼痛,本文拟对癌症患儿神经性疼痛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疼痛的控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在癌症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 ,有些患者甚至在整个病程中都要接受止痛治疗[1 ] 。随着癌症患者的日益增多 ,癌症疼痛的控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WHO曾经提出过“到2 0 0 0年让癌症患者无痛”的目标和“三阶梯止痛原则” ,我国为此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 ,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 ,问题仍然不少。1 疼痛的评估  疼痛是由疼痛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主观感觉 ,不是客观体征。疼痛不仅是躯体对有害刺激因素的生理反应 ,而且受精神及心理因素影响 ,因此 ,临床上没有仪器设备能对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脊髓髓内肿瘤(以下简称髓内肿瘤)多数为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少数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脊膜瘤、畸胎瘤、脂肪瘤和血管瘤等。临床首发症状为根性疼痛,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CT、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5.
对108例冷循环微波刀治疗的肝癌患者,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穿刺点敷料、穿刺处皮肤情况、疼痛及小便颜色的观察护理,达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性, 60岁,因发现颈部肿物伴腹痛1月余于2005年2月12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出现颈部肿物,并呈进行性增大伴轻度疼痛,伴腹痛。 无咳嗽及咯血丝痰史。入院查体:一般生命体征稳定。双侧颈部,左锁骨上,右腋下,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谈起癌症,也许很多人认为一旦得了,就是死路一条。的确,对于很多恶性肿瘤是这样,譬如卵巢癌、肝癌,器官深藏在腹腔内,即便是发生恶性肿瘤,早期往往感觉不到,无法及时发现。等到肿瘤被发现的时候,病人往往一肚子腹水,或者导致肚子胀、疼痛的时候才发现,在那个时候肿瘤往往已经巨大。所以这些肿瘤一旦发现往往就是晚期,作为医生,即使医术再高明,也往往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大抵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肿瘤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对30例肿瘤患者进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中、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对靶区外邻近器官、组织无明显影响。30例患者治疗前有疼痛者18例,治疗后疼痛缓解显效者4例,有效者8例,有效率65.6%(12/18)。尿频尿急4例,治疗后有效2例。肛门坠胀8例,治疗后有效3例。大便困难2例,有效者1例。所有患者B超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声增强,但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HIFU治疗后手术切除靶区内组织呈大块凝固性坏死。HIFU治疗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经胸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经胸腔镜根治术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86例,依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照组行常规全麻。比较麻醉前与拔管后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术后静息、活动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术后观察组2 h、6 h、12 h、24 h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2 h、6 h、12 h、24 h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较诱导前低(P<0.05),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明显较对照组低,SpO2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明显改善经胸腔镜根治术后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生命体征,缓解术后疼痛,具较好镇静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三例山东省德州市肿瘤医院张伯敏,谭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但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常多种多样。除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外,临床上以内分泌和代谢异常和骨关节病变最为常见。现将3例以骨关节疼痛和定位体征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