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血小板输注与供者血小板配合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血小板抗体一般因输血、妊娠或骨髓移植等免疫刺激而产生,约2.5%的妊娠妇女会产生血小板抗体,约1.7%的输血患者带有血小板抗体,而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约8%产生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导致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RPT)[1],故血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围生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3.7%,病因多是内科疾病或妊娠合并症引起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或产生障碍等引起。常见的有: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妊娠血小板减少症、重症子痫前期及子痫、弥漫性血管内溶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无论何种原因,引起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导致妊娠、分娩、手术或者麻醉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出血,均可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所以,正确认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对于孕妇和胎儿有着重要的意义。总结和分析了7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于机体止凝血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随着对出凝血疾病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大量相关研究结果证实,血小板特异性受体糖蛋白(GP)Ⅵ与GPⅠb-Ⅸ-Ⅴ复合物中的主要配体结合亚基GPⅠb,在血小板生理功能,如血栓与止凝血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其表达水平或功能异常与诸多出凝血疾病发生相关.深入研究血小板特异性受体GPⅠ b与GPⅥ的调节机制,有助于评估或预测相关疾病患者出凝血倾向,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拟就血小板特异性受体GPⅠ b与GPⅥ结构、功能、调节机制及其在出凝血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是血液的三大有形成份之一,参与止血、血栓形成,血小板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是输血医学和血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血小板的表面有丰富和复杂的抗原,其基因多态性又有种族特征.由于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原性,能通过输血、妊娠及药物等免疫因素而产生相应的抗体.血小板抗原和抗体间的免疫反应,将可能导致免疫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紫癜、各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临床问题,因此血小板免疫学对输血和血液治疗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配合性血小板输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血小板也有其特异性的抗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反复血小板输血可造成同种免疫反应,对以后的血小板输血产生血小板输血无效症(PTR),使输入的血小板寿命进行性缩短。临床疗效不佳。笔者就配合性血小板输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的表达。选择45例ITP患者,运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浆和血小板洗脱物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使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7个抗原系统HPA-1、2、3、4、5、6、15。结果表明,有45例患者检测到血清或者血小板洗脱物中存在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其中以抗GPⅡb/Ⅲa/HIa和抗GpⅠb/Ⅸ最为常见;有11例患者同时表达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对病例37和40进行家系调查,发现这些病例所产生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与父母血小板抗原及HLA抗原不相合密切相关。结论:应用ELISA检测ITP病例的血浆和血小板洗脱物,并与病人的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提高ITP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抗体主要有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相关抗体,亦属于不规则抗体,在临床上因自身免疫性、药物诱发性或妊娠及输血等免疫刺激产生。产生的IgG和/或IgM性质的抗体可不同程度导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无效等多种反应。因此,输血前或产前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非常必要。除进行常规的血清学水平检测,还可结合流式细胞术以及PCR和PCR-SS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母体血浆中抽提胎儿游离DNA进行基因分型,以进一步预测胎儿发生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可能性,实现优生优育;对疑难配血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可为其提供合适的血液,降低输血反应。本文针对血小板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种类、实验室检测、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和目前研究水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是妊娠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原因有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其中PAT和PCITP是临床上最常见且较难鉴别的两种疾病.本文观察PAT和PCITP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75-3277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0例,同期非特异性血小板患者30例,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抗体PAIg A、PAIg G及PAIg M,并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体技术检测GPIIb/IIIa、GPIb/IX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 MAIPA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PAIg(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MAIPA检测的敏感性明显低于PAIg(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强,用于鉴别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准确性较高,有助于提高ITP的鉴别与诊断率,是其特异性诊断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alloimmunethrom-bocytopenia,NATP)发病原因是由于母体产生针对胎儿特异性血小板抗原的IgG抗体,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胎儿特异性血小板抗原来自父亲。NATP发病率约为0.l%。NATP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3%和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0×109/L)的27%。导致NATP发生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有23种,其中85%与HPA-1a有关。一旦母体的IgG通过胎盘屏障,并与胎儿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其中10%~20%的病例可出现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ICH),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血小板谱抗原,鉴定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和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为血小板血型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人群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HPA)-1-HPA-16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资料,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技术对O型血小板供者进行HPA-1-HPA-6、HPA-15分型,筛选合适的供者,组成血小板谱抗原。通过建立的血小板谱抗原,利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鉴定同种免疫反应产生的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结果从O型血小板供者中筛选出11名供者,建立了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鉴定谱抗原。其可鉴定HPA-1-HPA-6,HPA-15抗体的特异性。在所筛检1 120份样本中,有3例患者检出HPA抗体,其中HPA-4b(Penb)抗体1例,HPA-15a(Govb)抗体2例。结论通过血小板谱抗原鉴定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对提高临床输注血小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预防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的表达及PTR与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7名临床上确诊为PTR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应用PCR-SSP的方法检测其HPA-1~17基因分型。结果 27名PTR患者的HPA基因频率为HPA-1a(0.900),1b(0.100);HPA-2a(0.926),2b(0.074);HPA-3a(0.648),3b(0.352);HPA-4a(0.981),4b(0.019);HPA-5a(0.940),5b(0.060);HPA-6a(0.815),6b(0.185);HPA-7a~14a、16a、17a(1.000),7~14、16、17b(0.000);HPA-15a(0.463),15b(0.537);PTR患者的HPA抗原分布与健康献血者的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抗体阳性的27名PTR患者中,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抗体阳性表达者占78%(21/27)、GPⅠa/Ⅱa抗体阳性占70%(19/27)。对3名PTR患者作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分析发现:患者产生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与HPA基因型密切相关,以抗-HPA-3b、-5b为常见。结论多次输注血小板无效的患者,应选择与其HPA基因型一致的血小板供者,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异性免疫学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检测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者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并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相比较,评价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检测PAIgG,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检测抗血小板GPⅡb/Ⅲa、GPIb/Ⅸ的特异性抗体。结果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较PAIgG的敏感性低,但特异性明显增强。结论 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对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但患者在多次输血(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妊娠及器官移植后,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我们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血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体,评价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检测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敏感度为80%,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为63.3%。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法检测抗GPⅡb/Ⅲa和GPⅠb/Ⅸ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中的敏感度分别为53.3%和30%;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中除1例GPⅠb/Ⅸ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敏感度虽较低,但特异性较高,可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人类血小板膜上有多种抗原,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主要有红细胞血型(ABH)抗体、白细胞(HLA-I类)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PAIgG的测定对于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输注无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PAIgG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血小板膜上有多种抗原,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主要有红细胞血型(ABH)抗体、白细胞(HIA—Ⅰ类)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PAIgG的测定对于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输注无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有重要意义。采用血清学技术和DNA分型技术对190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AIgG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8.
Xia WJ  Ye X  Deng J  Chen YK  Xu XZ  Ding HQ  Luo GP  Fu YS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9):594-598
目的 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同种抗原或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5例临床确诊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小板洗脱液中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应用HLA抗体特异性检测试剂盒,对组合反应性抗体(PRA)阳性的患者进行HLA抗体特异性分析;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8个血小板同种抗原系统HPA-1、2、3、4、5、6、9、15;用HLA分型试剂盒对HLA-A/B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65例患者HLA-A/B抗原,HPA-1、2、4、5、6、9、15抗原的基因频率分布与健康献血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A-3a、3b抗原频率分别为0.65、0.35,与健康献血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中HLA抗体单独阳性24例(36.9%),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阳性14例(21.5%);HLA抗体和血小板洗脱液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阳性6例(9.2%),血小板洗脱液特异性糖蛋白抗体阳性13例(20%),HLA抗体、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及血小板洗脱液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阳性4例(6.2%);HLA-A/B特异性抗体中,HLA-A*9抗体占全部抗体的46.2%,HLA-B*40抗体占33.6%.血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以GPⅡb/Ⅲa为主(26.2%),其次为GP Ⅰa/Ⅱa(21.5%),血小板洗脱液中,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以GPⅡb/Ⅲa和GP Ⅰb/Ⅸ为主(41.5%).对2例患者进行了遗传学调查,发现产生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与父母血小板抗原及HLA抗原不相合呈密切相关.结论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HLA抗体占主要地位,其次为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  相似文献   

19.
反复输血的血液病患者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血液病患者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而需要输注血小板预防出血.目前临床使用的血小板为ABO配合的随机血小板,由于单采的血小板中混有白细胞,血小板本身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I)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患者反复输入随机的机采血小板后,容易产生多效价的HLA-I和HPA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RPT).预防免疫性RPT的方法有很多,如去除输入的血小板中的白细胞,输入HLA配合性血小板,血小板交叉配合实验等[1],每一种方法各有利弊.我院自2007年11月起,对临床输注的血小板进行白细胞滤除,现将40名反复输血患者按输注血液是否滤除白细胞分为2组,观察其血小板输注效果和HLA-I抗体的产生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围生期处理。方法对1997-2007年共7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中,33.3%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12.8%为妊娠高血压疾病,23%为ITP。PAT不需特殊处理,妊娠高血压疾病以输血小板为主,ITP组以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为主,全部病例无产妇死亡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很多,应依据不同病情进行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