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起将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分别在实施前一年及实施后一年选取40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实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手术室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7.5%,实施后手术室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5%,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0%,实施前后比较均有较大差异,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护理纠纷发生,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近期我院外科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邢维萍 《药物与人》2014,(4):172-17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安全及对策。方法:笔者对近年来从事外科护理管理工作回顾分析。结果:基层医院外科护理核心制度执行有时不到位、护理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护士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实习护生带教不严、患者病种多样、要求不一、医院设施、管理不到位等安全问题。结论: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加强急救设备的管理维护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发生,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2014年以来在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后,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并发症均少于管理前,在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理过程、护理结果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能有效规避外科护理中的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系统应用于临床护理查房中的积极效果。方法将移动医疗系统应用于临床护理查房,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移动医疗系统应用于临床护理查房的效果进行评价、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结果经移动医疗系统ipad护理查房后患者对疾病认知度、患者满意度、医护配合程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护理查房流程评价、护士工作量减轻、护士对疾病认知度、健康教育执行率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将移动医疗系统应用于护理查房中,患者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健康教育执行情况、护理查房质量、护理查房流程、疑难护理问题解决情况,医护配合程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创伤病人的院前管理,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某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接诊的163例创伤患者,探讨基层医院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加强创伤病人的入院前管理,改善院前急救模式,优化急救流程,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也由原来的22.5%降至8.4%。结论: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重视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加强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规范院前急救和转运流程,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和快速安全的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吴晓华 《现代养生》2014,(2):154-154
目的:探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对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ICU实施基础护理流程的80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的80例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基础护理流程实施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及患者满意度问卷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结果:与未实施基础护理流程相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文书管理能力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优化基础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起将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分别在实施前一年及实施后一年选取40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实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手术室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7.5%,实施后手术室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5%,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0%,实施前后比较均有较大差异,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护理纠纷发生,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三级护理质控体系联合全面质量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外科工作的30名护理人员和同期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12月及2018年1-12月各选取50例。比较联合应用三级护理质控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1年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联合应用三级护理质控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后1年,护理满意度(96.00%)和护理人员考核情况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护理质控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管理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380例患者进行的护理质量控制情况分析,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落实外科手术护理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护士的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调动了全体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结论外科手术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融入心理护理,提高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38例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12例和对照组126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手术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更加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随访比较。结果:很满意比例和总满意度比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和98%。研究组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为76%和85%,与对照组相比亦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心理护理理念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神经内科,改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的。方法: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组织有关领导和护理骨干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上级医院学习,考察,简化服务流程,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有机的结合。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陪护率降低,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结论: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对医院的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采用人性化管理前后医院的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结果:本院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普遍提高,同事关系和谐,知识技能提高,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大大减低,均明显优于采用人性化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可以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综合管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贺芝兰 《现代保健》2014,(32):82-84
目的:探讨儿科出院保健中应用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正常出院的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出院后未予以护理延伸服务,而研究组患儿出院后则予以护理延伸服务,皆于出院后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家属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与满意度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出院后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家属健康宣教知识掌握优良率与满意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延伸服务应用在儿科出院保健中,可以帮助患儿家长出院后予以患儿更好的照料,同时能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率,并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Hospital Care Questionnaire (SHCQ) for measur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evaluations of hospital care quality. DESIGN AND PARTICIPANTS: Patients (n = 275) and staff members (n = 83) of four hospital wards completed the 57-item SHCQ addressing 13 aspects of care. Staff members completed the SHCQ from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MAIN OUTCOME MEASURES: Generalizability coefficients (GCs) and 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 (SEs). RESULTS: GCs indicating differenti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overall levels of satisfaction (SHCQ mean scores) were high (> 0.90). GCs indicating differentiation among patients as to satisfaction with aspects of care (SHCQ scale scores) were generally satisfactory (> 0.75) to high. Patients agreed well on overall level of hospital care quality (GCs > 0.90) and differentiated reliably (GCs > 0.80) among aspects of care. No differentiation among wards was found with respect to quality of care. Patients and staff agreed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0.78) on ranking the SHCQ items on care quality, but staff ratings were lowe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patients' evaluations of quality of hospital care varied according to aspect of care. CONCLUSIONS: The SHCQ reliably establishes both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overall quality of hospital care. Whereas patients' ratings may be too lenient, their ranking of the items on care quality appears to be valid, and is therefore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and improving hospital care. Within scales, however, results should be interpreted more cautiously: for some items, patients cannot really tell the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care.  相似文献   

16.
张萍  陈芳芳 《现代保健》2014,(16):90-92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全程优质护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潘杏玲 《现代保健》2014,(29):89-91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措施对减轻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并为临床上创伤性骨科患者实施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50 d的疼痛评分及治疗后50 d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79,P=0.036)。结论: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丽娟 《现代保健》2014,(23):88-90
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住院护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1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送,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科室间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室间满意度为99.05%、患者满意度99.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护送时间为(22.5±5.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1±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住院护送中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科室间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最大的公立医疗体系——退伍军人医疗服务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在临床服务、患者满意度、运行效率和费用控制等方面迅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本文认为美国退伍军人医疗服务系统改革的成功有两方面原因:宏观方面,组织结构的区域性整合与按人头支付的方式相结合,产生了加强预防保健和提升医疗质量的激励机制;微观方面,以绩效监测为手段改革管理机制.应用了适应临床需求的信息技术系统,服务重点从专科住院治疗快速转为初级保健。文章还讨论了其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启示: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责权统一的管理结构,而非产权变革;进一步整合的组织结构与按人头支付的方式相结合,可能创造出维护健康的激励机制;在把握宏观改革方向的基础上,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信息化技术和初级保健能够为医院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快速转型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一  相似文献   

20.
王俊莉 《现代保健》2014,(27):91-93
目的:探讨自制洗胃裙在急诊洗胃中应用价值。方法:将44例急诊洗胃患者按时间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自制洗胃裙洗胃,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洗胃。比较两组洗胃中的护理质量及医、护、患三方满意度。结果:两组的护理质量及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洗胃裙在急诊洗胃中洗胃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护士和医生的工作强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