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Cysc、Hcy和尿mALB含量。结果糖尿病各组的Hcy、CysC、尿mALB的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三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三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三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阳性率达96.2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Hcy、CysC和尿mALB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相关,三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探讨尿肾功四项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方法以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7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肌酐(UCr)、mALB/UCr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肌酐(UCr)、mALB/UCr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肾功四项检测在进行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光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79+81-79,81
目的 探讨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NAG、SCr测定.NAG测定采用比色法,SCr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观察组尿NAG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G、SCr检测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尿转铁蛋白口RD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尿转铁蛋白(TRF)。尿蛋白定性用尿11联试纸。结果糖尿病蛋白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阴性组与糖尿病阳性组mALB、α1-MG、T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β2-MG的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ALB,α1-MG,TRF对早期肾病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IV型胶原(IV-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酶动力法、ELISA法对糖尿病无肾病组3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6例、糖尿病明显肾病组28例患者进行尿mALB/Cr、NAG/Cr、IV-C含量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明显肾病组尿中mALB/Cr、NAG/Cr、IV-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P<0.01).糖尿病无肾病组尿中NAG/Cr、IV-C含量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无肾病组mALB/Cr,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中mALB、NAG、IV-C含量的检测是糖尿病肾功能早期损伤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胡英华  胡红文  赵磊 《河北医药》2010,32(14):1857-185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尿酶测定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脑梗死组101例,合并高血压61例,合并糖尿病18例,两者均合并者12例,无合并症者34例。对照组为52例健康体检者,留空腹晨尿离心后取上清液分别检测其中的mALB、尿N-乙酰-β-D-氨基酸葡萄糖苷酶(NAG)及尿β-半乳糖苷酶(GAL),同时测定尿肌酐值,对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mALB、NAG、GA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0.01)。急性脑梗死有合并症者尿mALB、NAG及GAL水平高于无合并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LB联合尿酶检测可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早期肾脏损伤的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α1-MG、β2-MG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α1-MG、β2-MG进行比较。结果CyS—C、α1-MG、β2-MG、BUN、Cr检测结果糖尿病性肾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糖尿病性肾病组中Cyst-C、α1-MG、β2-MG和BUN、Cr阳性率分别为96.8(59/62),84.2(52/62),86.9(53/62),68.0%(42/62),72.8%(44/62),血清CyS-C浓度与α1-MG、β2-MG、BUN、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yst-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测,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将糖尿病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分为低值组(HbA1c〈7.0%)、中值组(HbA1c7.1%-10.0%)、高值组(HbA1c〉10.0%).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1c、FBG、mALB、TG、TC、LDL-C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mALB、FBG水平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mALB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付国田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65-1866
目的:探讨尿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Br微球蛋白(BrMG)、微量白蛋白(mALB)及r-谷氨酰转肽酶(r-GT)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RBP、BrMG及m—ALB,酶偶联法测定尿rGT、尿肌酐(Cr)。结果:正常对照组中尿RBP/Cr、β2-MG/Cr、r-GT/Cr及m—ALB/Cr的含量分别为(2.32±0.85)mg/mmol、(71.1±27.9)ug/mmol、(5.67±2.47)U/mmol、(1.85±0.31)mg/mmo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而RBP/Cr、β2-MG/Cr、r—GT/Cr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糖尿病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尿RBP/Cr、β2-MG/Cr、r-GT,Cr及m—ALB/Cr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RBP、β2-MG、r—GT及m—ALB是诊断DN早期损伤快捷、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在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表达。方法将12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1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2组)、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3组),另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肌酐(Scr)浓度,比色法测定人体尿NAG活性,检测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结果CysC、尿NAG、Scr、UAER/24h分别在四组中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CysC、尿NAG分别与Scr、UAER/24h均呈正相关。Cys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8%、76.1%、97.8%;NAG分别为83.5%、71.7%、95.6%。结论血清CysC和尿NAG水平能敏感地反映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20例DM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等指标,并观察DN患者血清CysC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CysC,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血清CysC与SCr、mALB排泄量、HbA1c呈正相关(r=0.661,0.652,0.589,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667,P〈0.01)。结论 DN患者血清CysC水平增高,并与病情进展有关;DN患者血清CysC与SCr、mALB排泄量、HbA1c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血清CysC是发现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脂蛋白LP-α的水平,探讨hs-CRP、LP-α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Mogensen的DN分型标准,将2011年1-11月我院收治的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单克隆抗体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α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LP-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hs-CRP、LP-α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l临床糖尿病肾病组hs-CRP、LP-α水平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0.05)。结论hs-CRP、LP-α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谢枫 《海峡药学》2009,21(5):145-146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被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24h)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30-300mg/24h)。用酶免法分别检测各组的血、24h尿中TGF-β1浓度,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血TGF-β1值明显升高(P〈0.01)。同时正常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血TGF.B1亦存在明显差异(P〈0.01).24h TGF-β1在正常蛋白尿组病人已明显升高(P〈0.05).并随着肾脏疾病的加重,尿TGF-β1值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中会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血清、24h尿TGF-β1含量随着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F)与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将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无肾病组)50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组(DN早期组)58例,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MMAGE800全自动免疫特定蛋白仪检测尿mAlb、TF,ELISA法测定血清ICAM-1。结果 DM无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尿mAlb、Tf及血清ICAM-1水平无明显变化;DN早期组与DM无肾病组比较,尿mAlb、Tf、血清ICAM-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联合检测可将DN早期组异常检出率提高到71%。结论尿mAlb联合尿Tf及血清ICAM-1检测可明显提高DN早期患者的异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压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当糖尿病患者血HbA1c正常时,其尿mALB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血HbA1c水平的增高,其尿mALB水平随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并随血HbA1c水平的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血HbA1c水平与尿mALB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向关系,不同血HbA1c水平患者之间的尿mALB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本试验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糖尿病病人肾脏的微血管损害越严重,两者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动态观察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可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自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92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观察组)和9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NA)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结果DN观察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含量分别为3.93g/L和1.67mg/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可作为敏感性指标广泛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监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液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确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DM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作为DN组,以及30例体检确认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同时试验室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PG)、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H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G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统计年龄、性别、病史、体质量及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随着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尿液中L-FABP、mALB、α1-MG、β2-MG,24hpro,血液中THC、LDL-C、FBG水平逐渐增高。DN组中尿L-FABP敏感性高于SUA,尿mALB、α1-MG、β2-MG,24hpro。尿L-FABP与尿液中mALB、α1-MG、β2-MG、24hpro,HbA1c,THC、TG、LDL-C、SUA、ALT、FPG、SBP、病史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尿L-FABP与BUN、SCr、BMI、DBP、HGB、年龄、性别无相关关系(P〉0.05)。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α1-MG、HbA1c、TG、病史是L-FAB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尿L-FABP水平能准确反映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几项实验检测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几项指标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IA法测定α1-MG,β2-MG),mALB;酶免疫法测定TRF:终点法测定NAG。结果 各肾损伤病组几项检测指标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阳性率明显高于BUN和Cr,在尿蛋白阴性组中更明显。单项检测阳性率偏低,随检测定项目增多而升高,最高可达96.1%;尿蛋白阳性者较阴性者升高显著(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尿α1-MG,β2-MG及尿mALB,TRF,NAG可有助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清镁与尿蛋白和尿酶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凯 《中国医药》2006,1(9):526-527
目的 探讨尿蛋白和尿酶与血清镁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Arsenzo-Ⅲ方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g^2+水平及尿蛋白和尿酶。结果血清Mg^2+不仅与尿β-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直线相关(P〈0.005),并与患者年龄直线相关(P〈0.005)。血清Mg^2+随着尿蛋白和尿酶的升高而升高(P〈0.005)。然而单项白蛋白升高组血清Mg^2+却较3项正常组稍低(P=1.991)。结论 糖尿病肾病(DN)病情越重血清Mg^2+水平越高。糖尿病肾病进入临床期后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及镁剂应慎重。尿蛋白尿酶与血清Mg^2+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谢岚  毛欣 《成都医药》2013,(1):8-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即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分别测量2组患者血清CysC、β2-MG、肌酐(Cr)水平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β2-MG水平DN组、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组高于DM组(P〈0.05)。3组血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DN组CysC、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β2-M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r的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