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亚大陆由于其地缘因素的重要性而在国际政治中居于重心地位。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的周边,而冷战后美国与俄罗斯的博弈则逐渐转移到了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美国所谓的“邪恶的轴心”与俄罗斯“稳定的弧形”线竟然基本吻合,令人惊讶,耐人寻味。目前虽然总的态势是美强俄弱,美进俄退,但顽强而不甘平庸的俄罗斯依然是欧亚大陆上制衡美国单极独霸的一支重要的多边主义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新冷战"基本上属于地缘政治战略框架下的战术之一,俄罗斯也明白"新冷战"是美国需要俄罗斯随时配合随时转换的真假戏,重点是平衡欧洲的孤立主义、新欧洲主义与中国的崛起。俄美希望进行"新冷战"主要是舆论宣传范围,而两国持续走向正常化则是国际局势的需求。西方国家因为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行制裁,俄在叙利亚展开交军事出击扭转局面,美国领导北约国家在东欧与波罗的海集结重兵,不论是普京还是奥巴马都宣称美俄进入"新冷战"状态,但此时俄美"新  相似文献   

3.
“边缘策略”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每一步都蕴藏着巨大的希望与危机。美国与俄罗斯近一段时期以来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上的战略博弈日益升级,大有第二次冷战随即爆发之势,俄罗斯总统6月3日宣称与西方的一场新军备竞赛和冷战已经开始,并宣布俄罗斯将把自己的导弹瞄准欧洲,作为对美国在欧洲实施导弹防御计划的报复,美俄间会不会因此而陷入第二次冷战?人类最理智的时候,往往就是别无选择的时候,于人如此,于国亦然。本文将对这一热点事件背后美俄双方的战略考量进行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4.
南方朔 《南风窗》2014,(10):94-94
<正>美国在欧洲对付俄罗斯,在亚洲对付中国,这并不是偶合的事件,一定有经过沉思熟虑。美国已在为后冷战的行动展开布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冷战时代,而苏联解体后,人们称之为后冷战。但冷战结束了吗?其实并没有,而是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因此,后冷战时代是一种更明目张胆、鲸吞蚕食阶段的开始。美国与北约合作下肢解了南联盟,美国运作之下,前苏联地区出现了各种颜色革命,接着又联军入侵,推翻了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政权。因此,最近发生在乌克兰和克  相似文献   

5.
章波 《当代世界》2015,(12):37-39
<正>冷战后的世界秩序中,美国的霸权使得俄罗斯和伊朗之间形成事实上的战略联盟,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有明显的战略意义。俄伊两国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在地缘政治、能源战略等方面有密切的合作。伊朗是俄罗斯重要的市场,是继中国和印度之后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第三大客户。俄罗斯和伊朗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可增强两国把能源作为外交武器的分量。更重要的是,伊朗需要俄罗斯在地区和国际层面上给伊朗支持,以应对两国共同的安全担忧。2015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6.
高华 《当代世界》2014,(12):40-43
<正>2014年3月,乌克兰危机急剧升温。俄罗斯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引发了冷战以来最严重的东西方危机,俄罗斯与北约关系骤然剑拔弩张。乌克兰危机起因诸多,内部纷争难以和解,外部势力插手不断,但本质上是地缘政治争斗,源于俄美因北约东扩引发的战略博弈。北约东扩的缘起北约东扩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北约战略转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冷战结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震动和争议的最重大事件之一。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前苏联以支持朝鲜作为远东战略前沿的方式确立了其在朝鲜半岛的主角地位。冷战后,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俄罗斯对半岛的影响力曾一度有所下降。但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仍是无以替代的,其在半岛问题上的作用也将是不容忽视的。本文的目的,就是以冷战后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变化为基点,对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演变、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定位以及它在朝鲜半岛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求对冷战后俄罗斯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形成一种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Q上校信箱     
河北石家庄陈舰最近有消息称俄罗斯要退出冷战时由苏联和美国签定的《中导条约》,并称此举将是俄罗斯为应对北约东扩和“橙色革命”而在军事上目前可能采取的最有效措施。希望贵刊能介绍一下该条约的内容。答:冷战期间,美苏军备竞赛、特别是核竞赛不断升级,两国领导人也深切地感受到在核战中不会有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充满了波折和起伏,基本上是“并不友好的朋友关系”而不像一些人预言的那样:冷战后印美关系将有一个新起点。由于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崩溃,巴基斯坦作为前线国家战略地位下降,美巴关系将不再亲密无间;而印度也不必像对前苏联那样对俄罗斯经济上依靠,政治上谄媚,印美双方可以在没有历史的旧框框和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与经济发展相伴随,能源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大国,近年来,俄罗斯借助其能源优势确立了一项以独联体为基础、环绕欧亚、进而抵达美国的"三环"能源外交新战略,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外交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初以来的乌克兰危机充分反映出美俄两大国的地缘战略优势与劣势。美国认为克里米亚入俄是俄罗斯对冷战结束的报复,但美国在诸多限制条件下不敢轻易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打击,暴露出其海权的有限性。俄罗斯虽然在冷战后国力下滑,但应对乌克兰危机这样的周边地缘政治博弈仍游刃有余,体现出其传统陆权的优势,并希望利用本次危机阻止甚或扭转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不断在东欧压缩其战略空间的态势。由于军事冲突得以控制,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战略博弈发展到地缘经济领域。俄罗斯利用乌克兰对其经济依赖的加强,对乌东部地区实施援助。美国则派出专家帮助乌克兰实施经济改革,促使其进一步倒向西方,同时与欧洲共同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的新态势,中国应当积极谋划自身周边外交,落实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周边外交和经济倡议,扩大经济影响,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中印关系中的美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两国关系的发展受各自国内政治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几十年来起伏跌宕。美国、苏联曾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印关系的发展。冷战结束后,南亚的战略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印关系中原来的苏联因素已经消失,而俄罗斯国力衰微,对印度的影响力曾经一度急剧下降。印度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需要寻求新的战略伙伴,积极向美国靠拢。美国和俄罗斯在加强与印度关系的同时,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中国。中印美俄试图建立平稳互动的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13.
沙特和伊朗带有冷战色彩的全面对抗对中东地区格局和地区秩序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近年来,中东形势围绕美国、沙特与俄罗斯、伊朗之间的双层博弈日趋明显。未来中东或将形成域外大国美俄博弈和域内大国沙特与伊朗对抗相结合的"新冷战"结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作为其主要继承人的俄罗斯并没有放慢空空导弹的研制,相反,俄罗斯空空导弹技术在既有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其现代空空导弹的水平,不管是近程格斗导弹,还是中远程拦截导弹,都可以与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并驾齐驱。在后冷战时代,除了美国,只有俄罗斯拥直完整的空空导弹体系。俄国空里现役空对空导弹,计有R-27、R-77中远程导弹系列、R-73近程导弹系列、R-60M近程导弹以及研制中的KS-172超远程导弹和RVV-AE-PD冲压导弹等。  相似文献   

15.
超视距杀手俄罗斯中程空对空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作为其主要继承人的俄罗斯并没有放慢空空导弹的研制,相反,俄罗斯空空导弹技术在既有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其现代空空导弹的水平,不管是近程格斗导弹,还是中远程拦截导弹,都可以与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并驾齐驱。在后冷战时代,除了美国,只有俄罗斯拥直完整的空空导弹体系。俄国空里现役空对空导弹,计有R-27、R-77中远程导弹系列、R-73近程导弹系列、R-60M近程导弹以及研制中的KS-172超远程导弹和RVV-AE-PD冲压导弹等。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崩溃和冷战的随之终结使得美国制订一种新战略成为必要。这种战略不再把俄罗斯视为对手、而且在这一战略中,实力因素不再具有核心意义。布热津斯基的论点是,美国当前的总战略中一些假设是有缺陷的,其战略目标是错误的,其可能造成的政治后果也是严重的。因此,他呼吁要改变当前美国的对俄战略。  相似文献   

17.
正俄罗斯各界认为,由于美国及北约的霸权主义行径,使得目前俄美陷入了新的冷战状态甚至更糟。俄2015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明确将美国和北约列为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对此,俄各界深感忧虑。在俄美关系紧张的新形势下,中俄关系成为平衡世界局势的关键因素,由于其固有的欧洲心理俄罗斯仍然不会从其长远目标中放弃欧洲。  相似文献   

18.
柳丰华 《当代世界》2009,(12):41-43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在俄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俄美博弈的焦点先是东欧,在东欧沦为美欧的势力范围之后,又转向了独联体地区。俄美在东欧和独联体的地缘政治博弈是两极格局坍塌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关乎冷战后欧亚大陆上“地缘政治真空”的填补,  相似文献   

19.
对冷战起源的一点认识——兼论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虽然冷战已结束近十年了,但是作为一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特殊历史现象,却一直是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研究冷战史,一个不可回避和必须首先加以面对的问题就是冷战的起源。从40年代末冷战爆发以来,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论文、教材和专著颇丰。特别是1991年以来,随着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部分档案的解密和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国内外史学界重又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冷战史研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是美国从一个大西洋国家逐步转向太平洋国家的时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和影响经历从小到大、由盛渐衰的不断变化的时期。美国力量的起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冷战相联系的。随着冷战的消退,美国在该地区地位和作用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力量平衡可能带来的影响,已引起普遍的关注和议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南亚,同样感受和经历着冷战后整个亚太地区正在出现的种种变化;而作为该地区一个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