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冷战后,亚太地区各大国力量此消彼长,形成若干实力相对接近的极化力量。各大国之间的不断分化组合,促使亚太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关系的利益基础和结构性质,中日关系因此经历了一个调整转变的过程。本文拟就冷战后的亚太格局进行阐述并揭示亚太格局的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中国的安全环境及战略应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生 《当代世界》2010,(10):4-8
冷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渐突显 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是在欧洲。1989年美苏冷战结束,国际战略格局、美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全球和亚太地区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大国都加紧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伴随着欧洲苏联集团的崩溃,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逐渐由重视欧洲大陆而变为东移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和中美日相互之间的关系均发生重大变化,日本实力增强,地位提升,其在美国对华策略中的影响力明显强于冷战时期,且影响方式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亚太安全合作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时,国际关系学者往往更为关注美国主导的双边安全体系。事实上,冷战后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进程逐步超越了冷战时期的传统合作方式,开始接受多边、合作性的安全手段。这股新的安全潮流正冲击着这一地区的所有行为体。尽管未来亚太地区未必能建立起约束力较强的多边安全体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地区已不大可能退回到冷战时期近似相互隔绝、纯粹的双边安全状态中。因此,要完整地理解亚太地区的安全政治,我们必须关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实践,把握冷战后亚太多边安全的特殊模式及形成的动因。一、既有研究概述冷战结束之…  相似文献   

5.
胡志勇 《国际展望》2012,(4):69-82,139,140
本文全面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以来所推行的亚太政策,并重点考察了美国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新的军事战略部署,指出"重返亚太"只不过是奥巴马政府强化对该地区事务领导力与影响力的借口,亚太地区一直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关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该地区。奥巴马新军事战略实际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延续,但对中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战略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军方正在筹划一场全球性的军事部署调整,在美国看来,亚太地区已成为攸关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地区,特别是号称“冷战活化石”的朝鲜半岛对峙局面有更加激化的危险,因此在该地区也将成为此次军事调整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7.
张墨宁 《南风窗》2013,(21):86-88
中东地区4个大种族厮杀3000年,他们以及他们的祖先一直在寻求力量平衡,冷战时期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而冷战结束之后,中东内部原生态的力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美国支持的中东秩序正在崩溃,但新秩序并没有出现。相反,有的只是不断蔓延、可能远远溢出地区边界的混乱。叙利亚和埃及的事态还在发展,中东内部不仅持续着民族教派的冲突,极端主义的力量也被释放。就地区大国中谁能取代美国成为秩序维持者,中东是否需要外部干预,内部再平衡又如何实现,本刊专访了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殷罡。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前苏联和今日俄罗斯的政策,一直是它处理外交关系的核心和焦点问题。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是在两极体制的格局中为争夺世界霸权而争斗。它们在一个棋盘上厮杀,针锋相对。冷战后,俄罗斯急剧衰退、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没有力量同美国同台较量。此时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冷战的胜利者,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特殊的作用。美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本文试图阐述冷战  相似文献   

9.
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出现过巨大变化,以《人民日报》的对美报道为研究案例,分1949年至1972年、1972年至1 979年和1979年至1989年三个阶段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此时期中国媒体上美国形象的基本状况及其中的一些变化.中美关系的发展与中国对美政策变化、中国国家发展进程与对美认识变化是影响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美国形象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无论从经济和政治上看,还是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在亚太地区都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在这一新时期,东北亚格局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对该地区和平与发展有何影响?中国在东北亚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中国同东北亚主要国家关系发展前景怎样?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布什政府下一步军事战略的走向已逐渐崭露端倪,而冷战结束后世人一直在议论的可能事态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美国正结束所谓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军事力量部署,调整其国家军事政策指导,其军事战略重心正在日益明朗地向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区倾斜和转移。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美修订安保条约之后,日美军事关系获得了很大提升,一方面,美国抓紧对驻日、韩和西太平洋地区美军的装备及训练现代化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根据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东盟迅速崛起,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增强.已成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多极化形成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产物,是美国权利结构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美国政治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由于美国的大国地位及美国对外政策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在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外国(或地区)政府也仿效美国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影响美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冷战结束后。台湾当局在谋求“独台”、“台独”的同时,加大了对美国的游说力度,争取美国的支持。本文根据有限的资料.就台湾当局通过游说影响美国对台湾地区政策的途径、手段、效果进行一些分析。以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高程 《当代世界》2023,(11):40-47
美国试图在亚太地区制造打压和孤立中国的集团政治生态,但当前中美关系并非“冷战模式”,不会升级为经济隔绝情况下两个平行的军事联盟体系和意识形态阵营的直接对抗。亚太地区秩序走向更多取决于中国与亚太周边国家的互动,如果未来中国在亚太周边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扮演更积极的终端市场角色,并成为地区治理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为地区稳定与繁荣贡献更大力量,那么中国倡导的地区协同发展模式将会超越美国制造的集团政治生态,成为亚太地区秩序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冷战结束后在亚太地区成立的最重要的区域组织。现在该组织已经包括太平洋沿岸18个国家和地区,它们占世界产出的一半还多。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的布莱克岛,与会的领导人同意创造一个“亚太经济共同体”;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又作出政治承诺以便在2020年前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与投资”(其中构成本地区贸易  相似文献   

16.
软实力理论的内涵、产生背景及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其相互依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软实力理论.随着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软实力理论的内涵不断丰富,该理论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运用,并且对主要战略力量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产生了深刻和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洁 《当代世界》2024,(3):30-35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太地区呈现变乱交织的安全态势,美国深化同盟体系以遏制中国是影响地区局势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地区其他力量不断调整对外战略,导致地区格局加速重构。东南亚总体保持合作大局,东北亚、南亚的阵营对抗加剧。大国博弈使地区中小国家面临选边站队压力,进一步增加整个亚太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深度影响亚太地区格局演进。中国以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指引,深化与地区国家各领域合作,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亚太地区出现了由中美日及东盟四大力量占主导的新的多极化格局。在影响亚太地区秩序构建的四种力量中,东盟这一极可能是最弱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东盟倒向哪一边,都会使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发生倾斜,并导致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力量对比重新调整。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是构建亚太区域秩序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当前,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了以双边联盟为基础的亚太联盟体系,成为美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主要手段。美国亚太联盟体系虽然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但"中心—轮辐"体系的主要特征始终得以维系。这一体系所面临的国际和地区环境的变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联盟体系所处的外部环境的转变形成了一种累积效应,逐渐改变着联盟体系并挑战体系的典型特征,对美国在地区安全秩序中的角色以及联盟体系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西欧共产党的兴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时期,西欧各国的共产党经历了一个由兴到衰的发展过程.这一方面是由于它不适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另一方面是它自身在理论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另外,同一时期社会民主党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