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施莹 《信息技术》2016,(4):80-83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GPS数据的公路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包括路侧单元、电子车牌、监测中心系统。依据RFID、GPS和GSM等先进技术,在选用MSP430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基础上,完成了RFID车辆识别、GPS数据采集、GSM数据传输等模块电路的设计。完成了系统初始化子程序、RFID数据处理子程序、GPS数据处理子程序以及GSM数据传输子程序等模块化子程序的设计。该区间测速系统可以正确识别RFID电子车牌;可以精确采集GPS的位置和时间数据;并能通过GSM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上位机监测中心系统。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基于RFID的智能光缆巡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的基于RFID的智能光缆巡检系统缺乏实时性和双向性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由巡检点、巡线终端、GSM/GPRS网络和巡检管理平台组成的智能光缆巡检系统.该系统集RFID技术、ARM技术、GPS定位技术、GIS地图管理、GSM/GPRS技术、数据库编程和管理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开创了GPS应用的新领域,实现了光缆线路巡检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电子导游系统的加入,极大地方便了景区管理人员的工作,也方便了游客们。电子导游系统是建立在广大的互联网基础之上,并投入到实际的运用之中,给各方面都带来了便利。文章对现在溶洞中景观使用的超高音频RFID的电子导游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当今社会中老人跌倒无人敢扶、得不到及时救助的问题,以及防止老人、儿童、智障者走失,设计了一种基于GPS/BD-2和GSM/GPRS的户外监护系统。该系统由MSP430F149单片机、GSM/GPRS无线通信模块、GPS/BD-2卫星定位模块和跌倒检测模块等部分组成。可实现跌倒检测、户外定位、短信求救和远程追踪等功能。该系统采用嵌入式设计,体积小、功耗低,适合用户长期佩戴;采用GPS/BD-2双模接收机模块,具有定位精度高的特点;采用GSM/GPRS网络进行无线通信,公共场所无通信盲区,数据传输稳定。  相似文献   

5.
张媛媛  刘锦高 《电子器件》2007,30(3):926-930
本文详细阐明基于RFID技术设计数字化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整体结构,并从硬件构成和软件实现两个方面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整个系统主要由一台PC机、管理员的读卡器模块、进馆处读卡器模块和出馆处读卡器模块,以及相应的外围控制电路组成.为防止由于标签的数据包在读卡器的接收机中互相碰撞而不能准确读出,系统采用动态ALOHA法,实现对所有标签的读取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多个读卡器和PC机联机通信方式采用多串口扩展的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数字化物流系统的新型车载终端,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方案。有别于常用的其它数字物流车载终端,该系统应用了RFID技术,同时选用了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作为主控处理器,有效完成了对RFID、GPS以及GSM等模块的控制和协调工作,实现了物流中车辆实时定位、货物自动识别、数据采集传输以及远程实时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宠物管理系统中RFID读卡器是用来读取动物标签信息的,并将信息传输给上位机。RFID读卡器系统主要是由EM4095基站芯片和ATmega88单片机构成的,EM4095基站芯片发射载波并接收、解调标签返回的数据波形。根据ATmega88单片机具有的捕获功能,提出一种结合ISO11784/11785协议进行Biphase软件解码的方法,获得标签的数据信息。读卡器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铁路正面临着运行速度提升与智能化管理的全面升级。根据对目前国内外高速列车的定位及智能化调度方式的研究,提出基于GPS/GSM网络的无线列车调度系统。该系统由上位机、通信控制器、GSM模块、GPS模块及智能列车构成。上位机软件通过串口向通信控制器下传命令,同时该控制器也向上位机发送通信状态及列车的运行信息,列车上的通信控制器收到GSM模块中的语言及数字命令之后再通过串口发送给列车,用于完成列车运行路线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9.
邵和义 《电子科技》2019,32(10):83-86
针对传统机动车身份识别系统设备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和移动的问题,文中开发了基于智能手机的机动车电子身份比对装置,其由微型便携超高频RFID读卡器、智能手机、手机APP及后台数据服务器共同组成。该装置充分利用了智能手机的拍摄、数据处理和通讯功能,配合微型RFID读卡器使用,具有方便携带、可同时完成机动车电子和传统号牌双重识别、可实时联网完成数据比对、价格低廉、工作稳定等特点。同时方便稽查人员随身携带使用,可完成对机动车辆身份的流动稽查、违章违法查处、盗抢套牌车辆查处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单纯使用GPS系统无法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定位问题,利用各类无线与传感器技术实现室内定位系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RFID技术具有成本低、寿命长、通信速率高、覆盖范围广、部署方便等优良特性,因而成为极具前景的室内定位手段。基于RFID技术,研制了以MSP430为主控芯片、兼容CC1101与CC2500两款射频模块的RFID标签与读卡器,采用LAND-MARC算法,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室内定位系统。通过反复实验分析与参数配置改进,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与稳定性,可应用于人员、资产管理系统等场景。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的零中频UHF RFID接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UHF RFID接收机采用超外差结构,电路复杂、成本较高,限制RFID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对直接下变频接收机技术进行分析,针对UHF RFID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4通道零中频接收技术,大大简化UHF RFID接收机的设计,同时降低成本,跟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2.
李鸿 《山西电子技术》2014,(2):20-22,29
为简化UHF RFID读写器系统设计,提高读写器控制模块控制协调能力、抗干扰强度、降低功耗,提出了一种基于NiosⅡ处理器的UHF RFID读写器控制模块的SOPC设计方案。采用SOPC设计理念,在一个可配置的FPGA芯片上嵌入NiosⅡ处理器,搭载操作系统,实现收发信号的数字处理控制及与上位机系统的通信控制。根据设计需要充分配置了处理器性能,给出了模块硬件结构,模块与上位机、数字基带处理模块间的通信接口及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模块能实现所需控制信号的产生和传输,完成协议解析、时序控制、状态转换及防碰撞等功能。与传统嵌入式控制模块相比,该控制模块实时控制能力强、稳定性高,功耗更低,外围电路更简单,系统更小型化。  相似文献   

13.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的读写器已经在物流等众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具有读写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识别距离远和可同时读写多个标签等特点的读写器,根据ISO 18000-6标准中读写器的特性、工作原理和读写方法,提出了相应读写器的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读写器的硬件设计。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读写器读写速度快、识别率高、识别距离远的优点,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RFID技术的宠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宠物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宠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RFID宠物管理系统通过给宠物植入电子芯片,给宠物办理电子身份证,把宠物信息记录入库,集中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宠物信息收集难、管理难的问题。RFID宠物管理系统使用自行设计的手持机读写器,采用基于Web的B/S模式结合WebService、SSL、动态缓存、负载均衡、集群和ActiveX控件技术,使得系统扩展性好、安全性能高;用户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可大大提高宠物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用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虚拟无线电技术得以发展。根据虚拟无线电处理基带信号具有更好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开放性的优点以及Is0/IEC18000—6C标准中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特性,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无线电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介绍了常见RFID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基于虚拟无线电的RFID读写器的整体结构和工作流程,并时接收端算法做了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加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的识读范围,针对无源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RFID标签的传感器接口,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功耗低压时间数字转换器设计。该传感器接口采用基于游标原理的高效时数转换器,在保证分辨率和转换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较低的功耗和较大的动态范围。采用TSMC 90nm标准CMOS技术设计并制造。测量结果显示相比其他类似结构,提出接口在输入时间范围28.18-42.94 时有效分辨率为10.48bits。采样率为20 KS/s时,转换器转化效率为0.396 pJ/bit,且功耗和电压供应分别仅为3.84 和0.6V,能够有效增强无源UHF RFID压力传感器标签的识读范围。  相似文献   

17.
陈勇  陆遥 《半导体光电》2013,34(1):158-161
针对现在市场流行的超高频RFID阅读系统制作方法复杂、稳定性差及接口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射频阅读专用芯片AS3992的超高频RFID阅读器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发射机模型和接收机模型进行ADS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解调信号与原始基带信号相似度较高,阅读器收发通道性能稳定,为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a passive tag must obtain its operating power from a continuous wave transmitted from a reader in a conventional RFID system, reader coverage is limited. Thus, expanding reader coverage is a current goal in RFID research. In this work, passive tags are provided with additional operating power via continuous waves i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In an interrogation region, continuous wave emitters, which provide additional operating power to passive tags, are deployed according to the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 in a cellular phone system. Because transmission power of continuous wave emitters must consider the reader command demodulation constraint and minimum operating power required by a tag, transmission power of continuous wave emitters must be chosen carefully. A method for analyzing reader coverage in multi-carrier passive UHF RFID systems is derived in this work. Assuming all tag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an interrogation region, the optimal continuous wave emitter transmission power that achieves the largest reader coverage can be analytically determined.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continuous wave emitters with suitable transmission power expand reader coverage in a multi-carrier passive UHF RFID system. Additionally, adjusting reader power in the forward (reader-to-tag) link duration can loosen the reader command demodulation constraint and thereby further expand reader coverage.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an ultra-low-power UHF RFID tag is introduce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re chosen to operate with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possible from the RFID tag. By moving most of system functionality to the RFID reader side, the circuit requirements of the RFID tag circuits are relaxed. Supply voltages for both analog and digital parts are chosen carefully for minimum power consumption. The RFID tag is designed in standard digital 0.13 μm CMOS technology. Simulations results of the main blocks are shown.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chip is only 1 μW, and the chip area is only 0.14 mm×0.23 mm.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高频RFID技术在生产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经验。文章以东莞嘉财、船井工厂为例,从标签、读取器的选择,应用软件的开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在应用超高频RFID技术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为RFID技术在生产制造企业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