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彦清  朱琦 《计算机应用》2011,31(6):1461-1464
针对异构网络中的多样业务需求,并且为了能够适应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为每一个会话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网络为其服务同时实现网络负载的均衡,以HSDPA和WiMax构成的异构网络为背景,基于Q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异构网络环境下无线接入网络选择的新算法。该算法在进行网络选择时不仅考虑到网络的负载情况,还充分考虑了发起会话的业务属性、终端的移动性以及终端在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系统阻塞率,提高了频谱效用,实现了网络选择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算法能够从备选网络中选择出性能最优的无线网络,提出一种新的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算法。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异构无线网络属性指标的主观权重,并运用粗糙集理论计算客观权重,根据业务需求对主客观权重进行动态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服务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降低网络切换频率,减少网络阻塞的发生概率,有效均衡网络负载,并能够较好地选择最佳的接入网络。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无线异构网络用户体验及服务质量,提出基于实时多业务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该算法考虑多业务的主客观属性,重新定义和构造了判断矩阵,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算法和熵权法综合计算属性权重,最后利用TOPSIS算法选择出最优的接入网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实时多业务网络选择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切换次数,在兼顾网络负载的情况下,降低了业务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基于负载均衡的接入选择算法未能全面考虑判决因素以及合理反映候选网络综合性能水平的问题,利用多属性决策理论提出一种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算法。该算法在满足多属性判决的基础上,采用粗糙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接入判决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折中选择,判决过程兼顾了网络的综合性能水平和用户的喜好,提高了网络接入选择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参考算法有效降低了系统阻塞率,并有利于异构网络之间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5.
异构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用户无线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QoS需求的个性化给网络接入选择带来巨大挑战。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和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用户多业务QoS需求的网络接入选择算法,其步骤主要包括选择预评估、构造关键参数量化决策矩阵、层次分析参数权重、确定理想方案、综合网络评估、网络选择。实验数据表明,本算法能够准确进行网络接入触发选择,减少乒乓效应,在移动终端速度和网络负载的变化情况下,能有效地进行网络选择,很好地解决了呼叫掉线和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异构无线网络的业务接入质量,建立异构无线网络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权重向量与个体的匹配优化和自适应领域的策略对MOEA/D算法进行改进,提升种群的多样性和算法收敛性,还使Pareto最优解的分布更加均匀.通过在8个多目标函数上进行测试,得到的IGD均值和标准差明显优于其它3种比较算法,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处理异构网络接入控制时,能够综合考虑占用资源率、网络阻塞率和负载均衡,得到的效果均优于其它3种算法,实现了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了业务的接入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异构无线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以及网络吞吐量,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控制和马尔可夫链优化的异构无线网络,通过建立异构网络模型对异构网络的业务负载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容量下的最优功率控制方法来使业务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网络,并采用基于马尔可夫链来进行网络吞吐量优化,在对不同形式的网络进行速率分配时,采用了多权重优化进行求解最优解,可以降低网络的阻塞情况,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实验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该算法在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网络利用效率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多种接入技术并存的异构网络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随着用户业务QoS需求的提高和传输带宽的增加,现有的网络选择算法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高质量的通信需求。针对异构无线网络频谱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提出了由用户端和网络端共同参与的两级动态网络选择方案。该方案包括灰度关联分析法和二分图联合优化匹配算法,通过用户端和网络端的共同决策,算法在有效满足移动用户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的前提下,优化了系统吞吐量,均衡了网络负载。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传统算法,该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异构网络频谱资源利用率并降低了用户在无线网络间的切换概率,实现了用户需求和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针对异构蜂窝系统的接纳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动态联合呼叫接纳控制算法。该算法采取TOPSIS法选择最优接入网,根据系统负载分布情况动态调整网络资费,对用户的接入选择决策施加影响,以均衡网络间负载;针对不同的呼叫优先级,采取多级接入阈值及动态带宽分配策略,在接入控制环节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及用户体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重视用户偏好的同时实现了负载均衡,降低了呼叫阻塞率和掉线率。  相似文献   

10.
当TCP协议应用于异构网络时业务的QoS无法得到保障,具体而言,一方面TCP协议与无线网络适配性较差,导致网络丢包率升高、吞吐量下降;另一方面,TCP协议对于业务不区分优先级,不能满足高优先级业务的需求。因此,文章提出了异构网络中基于捕食模型的保障业务QoS的TCP协议(QoS - Internet Predator based on Prey Model,Q-IPPM)。Q-IPPM算法不仅会根据异构网络的带宽改进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架构,还根据不同业务的负载状况和优先级控制不同业务流量占比。实验结果表明,Q-IPPM算法不仅可以提显著提高异构网络的吞吐量,降低网络丢包率,还能够根据业务优先级和负载状况将带宽“按需分配”给不同业务,从而保障了异构网络中业务的QoS。  相似文献   

11.
天地一体化网络因结构复杂存在网络异构动态、间歇连通、节点高度暴露等特性,为了保证安全,需要研究专有的接入认证架构与方法。首先利用软件定义网络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的思想将它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接入认证架构,对认证架构与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可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防护与资源的优化控制。然后根据架构特点,提出7个影响接入点决策的属性,给出各个属性的计算公式,将层次分析法与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接入点决策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接入点决策准确,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In the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different technologies belonging to one or more operators should be integrated to form a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based on an IP cor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This ensures user mobility and service continuity by maintaining connections when switching between various technologies and it introduces new resourc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applications. In this context, an automatic interface selection based on instantaneous and practical constraints and user preferences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s, available resources, security, power consumption, etc.) is therefore required. The different network selection and handover schemes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approaches according to who is responsible for making the handover decision: the terminal, the network or by a cooperation between both of them. However, these approaches keep presenting some drawbacks; namely the problem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network load balancing whenever the selec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mobile terminal (MT) and the problem of scalability and unknown operator's management policy whenever the selection is rather controlled by the network.In this article, first we propose a MIH based approach for handover initiation and preparation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based on the principals of IEEE 802.21 for context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optimized handover decision making. Second, we propose a new architecture and new network selection scheme that explicit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resource usage and the user preferences. Furthermore, our solution ensures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network for each flow whil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its expectations in terms of QoS. A feasibility study of implementing a new architecture on a single MT is evaluated by using typical scenarios and using various algorithms. Thanks to the introduced function entities and modules in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network utilization balancing and user and application expectations, which are successfully assured without operator interven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best meets the common quality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3.
边缘设备的资源有限性促使部署边缘服务需要深入理解网络功能的资源消耗情况.通过无线路由器上容器化网络功能部署实验得出,除了处理业务流的计算开销外,网络功能实例间的通信也会消耗大量CPU资源.基于该发现,考虑在近距离和相对低负载的对等边缘设备上分布式地部署网络功能实例,在满足时延约束的条件下均衡流量,从而最小化边缘设备负载...  相似文献   

14.
异构无线网络的网络选择问题中,除了考虑多属性的网络参数外,还需考虑无线信道的时变性特征。针对这两个考虑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标度的新的动态网络选择算法,可将多属性判决的网络选择问题近似转化为一个低维的拟合构图,并能反映不同时刻同个网络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负载的情况下,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选择出适合于移动终端当前业务的网络,并能在低维坐标系中直观地观察网络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移动终端在异构网络环境下,需要在垂直切换过程中进行网络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QoS的马尔可夫选择决策算法,通过对算法模型合理化构建过程与异构环境特点的紧密结合、报酬函数的正确定义与求解,可以为用户选择合适的接入网络,最大程度地满足在异构网络环境中用户QoS的长期效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判决水平,改善业务的QoS。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度的接入选择算法。引入直接信任度、推荐信任度、推荐主体可信度和信任时间戳4个参量计算网络的信任度,利用信任度对网络性能指标进行信任加权。同时,综合考虑用户个人偏好,对网络进行逼近理想解排序,得到最佳接入网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网络多种性能指标及其信任度,能提高异构无线网络中用户选择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拓模糊层次分析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图  景志宏  张秋林 《计算机应用》2011,31(9):2336-2339
针对目前异构网络选择算法在确定指标权重存在主观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模糊层次分析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该算法在分析不同业务类型对网络性能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可拓理论,将收集到的性能参数映射到性能标度区间中,通过网络物元模型的建立和相对隶属度的计算,构建了新的判决矩阵,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网络性能参数的综合权重。最后,通过对相对隶属度的加权排序,得到最优接入网络。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综合考虑不同用户的业务类型和网络的客观性能,提高了异构网络中多模终端选择网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孙素云  李云梦 《计算机应用》2010,30(5):1163-1165
针对异构接入网络环境中移动用户的网络选择问题,根据接入网络的可用带宽和时延参数,建立网络选择优化模型,将多链路接入网络环境中的网络选择问题利用动态规划公式进行描述,并提出一个基于动态规划的网络选择算法。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并更好地满足用户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