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50%~8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癌症晚期疼痛患者高达60%~9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得不到缓解[1]。疼痛不但限制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也会对心理产生负性影响,当疼痛加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所以提高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确保止痛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痿证是由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经脉失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证.常见于肌萎缩性侧束硬化、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周期性麻痹等疾病[1].痿证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治疗也缺乏有效性,致残率极高.患者全部或部分失去生活、工作能力,生存质量大幅度下降,对患者而言可谓是"不是癌症的癌症",加之治疗方法有限但费用昂贵,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尤其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一种由于随意肌进行性无力及衰退而致病的退化性疾病[2].  相似文献   

3.
正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临床常见的焦虑障碍,以面对各种事件和场景表现出过度的、难以控制的担心和焦虑为特征,常常有乏力,肌肉紧张,疼痛,失眠等躯体症状[1]。GAD在普通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高达5.7%,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2]。多数患者同时合并有一种以上的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和失眠[3]。GAD会呈现出慢性病程,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常因病不能胜任学习工作,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4]。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 (WHOQOL 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癌症组、肝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癌症组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评分低于肝炎组和健康组 (P <0 0 1) ,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低于肝炎组和健康组 (P <0 0 1) ;癌症组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评分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 (P <0 0 5 ) ,生理领域评分与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 ,对支持的利用度低 ,应加强对癌症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 ,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的现代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系继发于癌症的颅内最常见的肿瘤.Amold等(2001年)报告脑转移瘤比颅内原发肿瘤高出10倍,是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脑转移瘤患者其原发癌症多非晚期,且脑转移瘤大多为实质性,因此,如获早期诊断和适当地治疗可取得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期生活质量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神经外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6.
脊柱骨折,特别是胸腰段骨折临床多见,属于严重不稳定性骨折,发生后部分患者可导致脊髓受压,出现较为明显的神经症状,如持续性重度疼痛等,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目前,关于脊柱骨折的治疗争议较大,有学者主张采取保守治疗,也有学者主张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姑息治疗对癌性疼痛、食欲、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姑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性量表(FACT-G)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F-MPQ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量表、HAMA量表、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T-G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姑息治疗能缓解癌性疼痛,改善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及抑郁评分,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癌症病人的存活期明显延长,带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问题已经比较普遍;减轻症状、保持及促进患的机体功能正成为研究热点.重视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QOL)是近年来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向。控制症状、保持或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有利于癌症的治疗。而癌症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疾病自身对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如疲劳、疼痛、抑郁、焦虑等反应,均可造成病人及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通常以一个或多个突出的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过分担心,并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些症状,最终导致显著的痛苦和社会功能丧失[1]。SSD患病率5%~7%,男女比例为1:10[2-3]。SSD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心理、改良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等[4-5]。抗抑郁药物对SSD有一定效果,其中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对其疼痛症状更有效[6-7]。而MECT可改善SSD的躯体疼痛症状,心血管、胃肠道症状,及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8-9]。以疼痛为突出表现的SSD共病重性抑郁障碍患者,SNRIs联合MECT是否有效,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盐酸文拉法辛联合MECT治疗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剑突下疼痛且共病重性抑郁障碍的SSD患者。  相似文献   

10.
背景:喉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喉癌损伤性手术作,可导致巨大的压力,但如何能减轻手术带来的心理影响知道甚少。目标:比较认知行为治疗(CBT)与药物治疗对喉切除术后咽喉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心理门诊中喉切除术后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的病历,确定63例患者曾接受过8周一对一的CBT治疗(其中无法说话的患者以书面形式作出回应),以及56例患者曾接受过8周的盐酸丁螺环酮治疗(n=11)、舍曲林治疗(n=9)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n=36)。治疗的选择(CBT或药物)是根据病人的陈述偏好而定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治疗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SAS平均分和SDS平均分都明显下降,(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伴有有焦虑或者抑郁症状患者的百分比也显著下降了。但是,两种治疗方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药物治疗组32%的参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一个或多个不良反应,但这些都没有严重到需要停药治疗。讨论:CBT是一种有效的、短期的治疗手段,可用于减少一个人被诊断患有癌症或接受癌症治疗后往往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众多证据表明,这些心理症状的治疗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短疾病的病程,所以肿瘤学家和其他临床医生需要定期筛查癌症患者和其他危及生命的慢性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如果存在的话,就需要积极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这项研究表明,CBT对于即使无法说话的癌症患者来说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老年神经变性疾病,由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死亡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及姿势不稳和步态障碍[1].随着帕金森病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步态障碍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步态障碍作为帕金森病的功能缺损症状之一,表现为跌倒、步态冻结(freezing of gait, FOG)、转向困难等,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又给疾病的治疗带来诸多棘手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评价工具及治疗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1].患者一般在症状出现后3~5年内死亡,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治愈或阻止其病情发展.因此支持性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营养状态的管理可能对延长MND患者存活期及提高生存质量有相当重要的作用[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浙江省瑞安市社区癌症患者抑郁现况,进一步探讨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对瑞安市1 283名癌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疾病信息、一般资料和抑郁状况等.结果 瑞安市癌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患病率为36.9%,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情况、是否知情疾病、卡氏评分、VRS疼痛分级、医疗费用来源及负性生活事件.结论 癌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应提高对癌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注射用 A型肉毒毒素缓解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可行性。方法选择 2013年 4月 ~2016年 1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SCI伴 NP患者 4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24例和对照组 23例,分别给予注射用 A型肉毒毒素 200 U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疗程 8周,评价治疗前和治疗 4周、8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性质和生存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点 VAS评分、 VAS评分下降百分比、疼痛感觉、疼痛情感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复测量效应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组与测量时点交互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各指标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P< 0.05)。以治疗前 WHO生存质量评估量表(WHOQOL)评分为协变量,治疗后第 8周试验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社会关系领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皮下注射能有效缓解 SCI患NP症状,镇痛效果优于安慰剂。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是指有临床症状但无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其疼痛特点是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剧痛且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疼痛次数增加,疼痛程度加重[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可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杀[2].依临床症状又分为典型性和不典型性两种.其发病率约8/10万[3],平均发病年龄(62.7±15.8)岁[4].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对原发性T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统一,对此国内外学者仍在进行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不断探索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治疗方法[5-7].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其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及护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是老年期常见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1].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P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会影响认知功能[2],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年限.本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评定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伴有抑郁症状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使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有的抑郁症状,观察抑郁症状的改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疼痛、晨僵、肿胀等影响。方法将6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评估(HAQ)及疼痛、晨僵、肿胀等临床指标进行前后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SDS评分,HAQ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状的改善能更好的改善RA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提示应注意RA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正中神经在腕部通过腕横韧带下方腕管处受压而出现的手部症状,是最常见的外周神经卡压神经疾病[1].一项欧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终生罹患风险为10%,在总体人群中患病率为2.7%[2].CTS的典型症状是手部正中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较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美国,其是工作日损失和员工赔偿金的主因之一[3].虽然CTS是正中神经损害导致的手部症状,但患者经常会有手部尺神经分布区不适以及其他正中神经区域外症状.为此,本文对CTS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正中神经区域外症状特点,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 10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 ,治疗 3个月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副反应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 (SF 36 )进行疗效、副反应和生存质量评估 ,并对影响生存质量的某些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两组同期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结束后 ,利培酮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 5个因子分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氯丙嗪组 (P <0 .0 5 ) ,且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显著。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精神症状、药物、副反应、病程。结论 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 ,生存质量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有30% ~ 50%患者可出现顽固性的后遗痛[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确,迄今尚无一种特效药能够完全消除此种疼痛.加巴喷丁(gabapentin)是一种新型抗惊厥药,国外资料已显示其能明显地降低带状疱疹后疼痛并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后遗神经痛又可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更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抗抑郁、镇静以及外周抗胆碱作用,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消化性溃疡、荨痳疹及用于与抑郁症状有关的疼痛[2].故本研究采用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较好,且药物剂量小、副作用少是值得推荐的方法之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