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尔佳对膀胱癌患者sIL—2R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白介素2(IL-2)通过与细胞白介素2受体(IL-ZR)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18例膀肤癌患者保尔佳治疗前后的SIL-ZR变化,探讨保尔佳治疗恶性肿瘤的免疫机制。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取资料完整的住院手术膀肤癌患者18例,均经病理证实。病人未接受过抗癌治疗。用药方法和剂量按药品说明书进行。1.2Sll。-ZR受体检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动法,试剂盒(含SIL-ZR标准品)由青岛医学院免疫室提供,具体方法参见文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IL-2R对各种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正常人、16例运动员、50例肺癌、50例恶性淋巴瘤4组人群血清sIL-2R与淋巴细胞对PHA、IL-2反应,NK活性、LAK活性、T细胞亚群、皮肤迟发超敏反应等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正常人群,sIL-2R对上述免疫功能无明显相关,只有在较高的sIL-2R水平条件下(如恶性肿瘤),它与多数功能呈负相关。而且,对不同的免疫功能指标,其相关性有所不同,如对IL-2的细胞反应、NK活性、LAK活性、CD3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对PHA淋巴细胞反应,CD4/CD8则相关性不明显,即使是与其相关的免疫功能,其重复性也较差。结论:sIL-2R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封闭因子,但在免疫网络中各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其封闭作用(即负相关)表现得时强时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Treg )是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中分泌IL-10、IL-35、TGF-β1和FGL2等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Treg细胞抑制CD4+T、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进而抑制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使肿瘤细胞更容易逃避免疫监视。进一步研究Treg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对深入了解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此外,Treg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肿瘤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波固化保肢术对骨肉瘤患者Th1/Th2漂移的逆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技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0例行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组骨肉瘤患者及20例其它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骨肉瘤患者CD4^ T细胞,血清中IL-2,IL-12减少(P<0.01),CD8^ T细胞,IL-10,IL-4,IL-6含量升高(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1),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术后30天截肢组及保肢组CD4^ T细胞,血清中IL-2,IL-12均升高,CD8^ T细胞,IL-10,IL-4,IL-6含量降低(P<0.01),CD4/CD8比值升高(P<0.01),患者免疫功能较术前改善;与截肢组比较,保肢组患者CD4^ T细胞、IL-2,及CD4/CD8比值30天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截肢组(P<0.01),CD8^ T细胞,IL-4,IL-6 30天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截肢组(P<0.01)。IL-2,IL-12与CD4^ 细胞成正相关,IL-4,IL-6,IL-10与CD4^ T细胞成负相关。结论:微波固化保肢术可以加速逆转骨肉瘤患者Th1/Th2和Th2漂移,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也得到了很快地发展,尤以重组人类白细胞介素2(rIL-2)及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IAK)在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作用特别引人注目。一、rIL-2及IAK的概况及生物学活性IL-2是MOIggn等[1]于1976年发现的一种T细胞增殖因子,是一种由133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当T细胞接受抗原或多克隆刺激剂的刺激时,可分泌IL-2,不活化的T细胞一般不能自发产生IL—2。现在发现T细胞在受到抗原或刺激剂作用时,可增殖并释放多种蛋白质淋巴因子[2]。IL-2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有:①刺激T细胞增殖;②刺激B细胞…  相似文献   

6.
对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LAK/IL-2肝动脉灌注与栓塞化符合用及单纯栓塞化行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即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NF及自身LAK细胞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3升高,CD4/CD8比值下降;sIL-2R及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LAK/IL-2肝动脉灌注即过继免疫与栓塞化疗合用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升高(P<0.01),CD3下降(P<0.01)、CD4/CD8比值升高(P<0.01)sIL-2R水平下降(P<0.01),TNF水平亦下降,自身LAK细胞活性增强(P<0.01);单纯栓塞化疗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T淋巴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CIK细胞通过分泌细胞毒颗粒及细胞因子、活化NKG2D受体、调节癌基因表达等发挥抗肿瘤作用。CIK不仅杀伤肿瘤细胞,而且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显示CIK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肿瘤治疗的一种全新模式,因此,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IL—2)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淋巴因子.IL—2通过与细胞膜上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结合调节T、B淋巴细胞及NK,LAK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IL—2R可从细胞膜上部分脱落,形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现已证实: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及器官移植患者血清sIL-2R显著升高。我们用酶标双抗夹心法(ELISA)对35例肺癌患者血清sIL-2R进行  相似文献   

9.
超抗原SEA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抗原是一类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大量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应答效应的抗原性物质。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A,SE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葡萄球菌肠毒素家族中一员,是最有效的T细胞活化因子之一。研究发现,SEA可通过刺激T细胞增殖,促进IL-2,TNF-α,IFN-γ等淋巴因子的产生,从而发挥抗肿瘤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芦荟提取物C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芦荟提取物C(Aloe Extract C,AE-C)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和其对脾细胞IL-2分泌活性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AE-C的提取和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法。用S180和MethA移植瘤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经腹腔注射AE-C后,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检测其脾细胞IL-2分泌活性和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AE-C能促使肿瘤组织大面积出血坏死及炎细胞浸润,按瘤组织坏死和炎细胞胞浸润分级积分法记录,AE-C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5-FU治疗组(P<0.01)。脾细胞IL-2分泌活性S180移植瘤AE-C治疗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升高42.6%,MethA移植瘤AE-C治疗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升高62.6%。NK细胞杀伤尖性AE-C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P<0.01)。5-FU治疗组小鼠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结论:AE-C有抑制肿瘤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方法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细胞、BEL-7402细胞、LOVO细胞及HOS-860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经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TAA激活并经GM-CSF及IL-4联合刺激后,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够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该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细胞均有高效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92%±10%和41%±8%),对BEL-7402细胞亦有较强的杀伤力(杀伤率分别为56%±10%和31%±9%),对SGC-7901细胞、LOVO细胞及HOS-8603细胞则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肝癌免疫。提示DC可能在肿瘤治疗及预防其复发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2(IL-2)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即IL-2/LAK细胞治疗肿瘤是肿瘤的生物治疗即肿瘤的免疫疗法之一.这种治疗方法就是给肿瘤患者输往县女抗肿油活性或有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激发和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痛细胞的目的。我院从19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榄香烯乳胸腔灌注对恶性胸水中渗出液相关淋巴细胞(EAL)的增殖和LAK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榄香烯乳能够明显促进EAL细胞增殖共产生显著的LAK活性,榄香烯乳还具有增强IL-2诱导的EAL细胞增殖效应及其LAK活性的作用,提示榄香烯乳与IL-2联合应用有可能产生增效作用。榄香烯乳的抗肿瘤免疫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IL-2R/IL-2系统激活EAL细胞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结果提示,榄香烯乳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而扩大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γδT细胞的体外生存期,抗白血病活性及可能引起的GVHD,为将来自体及异体移植后输注γδT细胞诱导GVL作前期基础研究。方法:对移植患者采集物用GM-CSF+IL-4进行培养,使其分化和扩增为DC;然后用DC和细胞因子IL-2刺激其CD4^ T细胞扩增后,协同DC共同刺激γδT细胞扩增,进而用MTT比色法和CFU-GM集落培养研究其功能。结果:γδT细胞能在体外长期大量扩增。扩增的γδT细胞对多咱白血病细胞株具有杀伤作用,而对自体及异体CFU-GM集落形成能力无显著影响。结论:γδT细胞可望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过继免疫治疗,值得进一步做有关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B7:CD28家族成员Programmed death1(PD-1)在调控T细胞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通过与配体PD—L1、PD-L2结合向T细胞内传递抑制信号,防止T细胞过度活化。近期研究表明,PD.1与肿瘤以及慢性病毒感染进程密切相关,衰竭性CTL细胞(eytotoxic Tlymphocytes)是其研究的热点之一,PD-1的表达也作为CTL细胞衰竭的重要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化疗对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内IL—2、IFN—r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化疗对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内的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r(IFN-r)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31例肝癌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内IL-2、IFN-r 水平的变化。结果 肝癌患者化疗后T淋巴细胞内IL-2和IFN-r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静脉化疗组与介入化疗组前后T淋巴细胞内IL-2及IFN-r改变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期化疗前后IL-2及IFN-r改变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化疗药物可通过降低T淋巴细胞内的IL-2、IFN-r 水平而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PKA途径活化对IL-6在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中的信号转导功能及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MTT方法确定IL-6作用于U266后所产生的与细胞生长相关的生物学效应;继而采用凝胶阻滞电泳(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观察参与IL-6信号转导功能的转录因子STAT3和NF-IL-6在U266细胞中的诱导激活状态,并确定该细胞中的IL-6信号转导途径;最后采用PKA途径激动剂(Forskolin,FK)与IL-6共同刺激U266细胞,观察IL-6生物学效应和信号转导功能的改变。结果(1)IL-6可明显促进U266细胞增殖;(2)两种转录因子分别参与的IL-6信号转录途径-JAK/STAT和Ras/NF-IL-6均能够在U266细胞中诱导激活;(3)FK可抑制U266细胞本身的生长及IL-6对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同时下调两条信号途径的活化。结论 U266细胞中PKA途径激活所介导的IL-6生物学效应减弱与信号转导功能受抑相关。  相似文献   

18.
非经典HLA—I类分子HLA—G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LA-G是非经典的HLA-I类基因,其编码产物的组织分布有限,主要分布在母胎组织的接触界面,在一些肿瘤中也有分布。多态性相对不明显,可通过与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结合,发挥抑制NK细胞和T细胞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Flt3配体在生物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lt3配体(Flt3 ligand,FL)是一种与造血调控有关的早期造血生长因子。FL与造血干细胞表面的Fm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结合,激活造血前体细胞,促进其增殖;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造血效应。研究还证实,FL作为一种免疫佐剂,单独或者联合其他细胞因子能在体内外扩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促进其发育、成熟。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外来抗原,与自身的MHC形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显著刺激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和T细胞不同,NK细胞不需要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通过分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FL联合其他细胞因子能够诱导NK前体细胞(pro—NKcell)的扩增和增殖,进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目前FL已经被应用于造血系统疾病、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肝脏肿瘤、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的基础或临床研究。此外,在抗感染、抗宿主移植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疾病等方面FL也有较好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FL显示出了优越的生物学效应,展示了其在生物治疗领域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西米替丁为组胺(H2)受体拮抗剂,自1977年以来广泛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许多研究证实,西米香丁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有关西米替丁对胃癌的治疗作用和是否诱发胃癌的问题逐渐被认识。一、西米替了的作用机理1987年Avella首先提出西米替了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后,许多学者对西米替了的免疫增强作用和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西米替了不是抗癌药,本身无直接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已知,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具有正常分布,辅助性T细胞(Th)和抑制性T细胞(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