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使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方法对高龄AECOPD患者的心率、呼吸、Sp O2、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持续Bi—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42例),持续低流量吸氧。两组同时进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气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比对照组pH、PaCO2、PaO2明显恢复(P均〈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明显改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方面应用越加广泛[1]。相对于有创通气,Bi PAP的使用可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及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吴楠 《当代医学》2014,(34):96-97
目的探讨分析家庭型Bi PAP呼吸机配合四肢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2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增用家庭型Bi PAP呼吸机并配合四肢运动训练,随访记录相关数据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也有所改善。结论家庭型Bi PAP呼吸机配合四肢运动训练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林春龙  张珍祥 《华夏医学》2003,16(6):839-840
双相气道正压 (Bi- 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通气是一种压力支持呼吸模式 ,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呼吸作功 ,具有同步性能好、自动漏气补偿等特点 ,患者易于接受。笔者采用 Bi PAP治疗 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1 993年 2月至 1 999年 4月收治的 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例中 ,男 4 9例 ,女 2 7例 ,平均年龄 (5 8.8± 1 0 .2 )岁。选择标准 :1有 COPD病史 ,符合 1 997年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 (草案 )的诊断标准[1 ]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将 5 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5例 ,在进行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的同时 ,分别予持续静脉滴注可拉明及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 4h。观察血气分析变化和临床结果。结果 经可拉明治疗 4h后 ,患者血 pH值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使用Bi PAP呼吸机治疗 4h后 ,PaCO2 明显下降 (P <0 .0 1) ,pH明显上升 (P <0 .0 1)。治疗前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1) ,且Bi PAP呼吸机治疗 4h较经可拉明治疗 4h的PaO2 增高更明显 (P <0 .0 1)。结论 Bi PAP呼吸机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患者 ,其改善二氧化碳储留和低氧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呼吸兴奋剂 ,且使用方便 ,患者易接受 ,还可缩短治疗时间 ,使部分患者能免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7.
李小明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98-198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对11例COPD患者进行双水平(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1例患者Pa02、SaO2、pH升高,R、HR、PaCO2、HCO3^-下降,患者症状改善。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患者,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确保有效通气,就能较快改善症状,避免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Bi 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持续应用呼吸兴奋剂,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Bi PAP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Pa O2和Pa CO2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 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应加强对护理工作重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BIPAP呼吸机在老年COPD康复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和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改善低氧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COPD康复期患者观察治疗前和使用该机进行治疗1次治疗及治疗结束后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肺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对15例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中及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相比显例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中及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及P<0.01):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轻度升高,效果满意。结论:该呼吸机机形简便,操作安全,应用时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纠正和改善低氧血症及呼吸功能,为COPD期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10月于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行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且预后不良的43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根据研究所需样本量按照1∶1纳入同期43例接受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且预后良好的AECOP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分析AECOPD患者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白细胞计数与患者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预后不良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合并低蛋白血症、通气时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激素使用时间、血清白蛋白与AECOPD患者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预后不良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2.997,95%CI:1.457~6.168)、合并低蛋白血症(OR=0.406,95%CI:0.166~0.993)、通气时间(OR=0.004,...  相似文献   

11.
Bi PAP(Bi-L evel Positive Airtive Airway Pressure)是无创伤性鼻 (面 )罩双正压呼吸机。它通过提供双正压通气方式来辅助病人呼吸 ,使气体交换得到改善 [1]。我院自 1996年以来应用 Bi 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致呼吸衰竭患者 4 5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治疗组 4 5例 ,男 3 4例 ,女 11例 ,平均 (62 .4 5± 4 .12 )岁。以 19例 COPD呼吸衰竭患者经口(鼻 )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组 ,男性 12例 ,女性 7例 ,平均 (64± 5.4 4)岁 ,与治疗组无统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式。方法将在我院接受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aO_2、PaCO_2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PaO_2、PaCO_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PaO_2、PaCO_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Bi 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和有效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型呼衰1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 Bi PAP双气道经鼻 (面 )罩呼吸机对慢阻肺 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Bi PAP双气道呼吸机 16例 COPD 型呼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每天 4小时通气治疗 ,5天后对比血气 PH、Pa O2 、Pa CO2 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PH、 Pa O2   Pa CO2 指标经呼吸机治疗后明显改善 (P <0 .0 1) ,对照组除 PH、 Pa O2 有显著改善外 ,Pa CO2 无显著下降 ;治疗后组间对比 ,Pa O2 、Pa CO2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i PAP双气道经鼻 (面 )罩呼吸机治疗 COPD 型呼衰是一种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患者易于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系中老年人常见疾病 ,当呼吸道感染加重继而引发 型呼吸衰竭时 ,其死亡率属诸病之首。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 ,无创机械通气已成为呼衰患者第一线的治疗手段。我院呼吸内科自 1 999年 4月起开始应用 Bi PAP呼吸机治疗 COPD合并 型呼衰患者 ,至 2 0 0 1年 1 0月共治疗 1 6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6例患者均为 COPD合并 型呼衰 ,年龄 60~ 82岁 ,均为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气促、紫绀、咳嗽、咳痰等 ,经常规吸 O2 、抗炎、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等 ,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综合处理;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i 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呼吸、心率变化及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再入院次数等。结果经治疗后,两组RR、HR、Pa CO2、Sa O2、Pa 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再次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 PAP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减少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6.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型呼吸衰竭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应用无创性鼻 (面 )罩 Bi 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并发 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8例 COPD并发 型呼吸衰竭患者常规吸氧、解痉平喘 ,应用激素 ,抗感染等治疗 ,同时给予鼻 (面 )罩 Bi PAP通气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PO2 ,PCO2 ,Sa O2 ,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血压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COPD并发 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性 Bi PAP鼻 (面 )罩通气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Bi PAP无创呼吸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可以使患者的各项症状得以有效改善,使其呼吸肌疲劳以及呼吸低耗氧减轻,并且对其缺O2和CO2潴留进行纠正,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创伤性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 (Bi P 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其有效及优越性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近年来 ,国外许多医院广泛用于临床 ,在其适用范围内有效不亚于某些大型呼吸机。我科 1997年3月至 1999年 12月应用 Bi P AP呼吸机辅助通气 5 8例COPD患者 ,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8例 COPD患者 ,男 38例 ,女 2 0例 ,年龄 38~78岁 ,神志均清楚 ,有自主呼吸 ,患者均在原治疗基础上配合辅助治疗。2 治疗方法  患者均在原治疗基础上进行。首先记录神志、血压、心…  相似文献   

19.
程荣 《求医问药》2014,(20):79-80
目的 :分析对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外通气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然后观察并分析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有27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其血液pH值、PaCO2、PaO2、BE、SaO2的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常规治疗组患者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常规治疗,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同),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COPD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COPD症状的改善程度,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