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砷剂与化疗双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应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同时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即双诱导进行诱导缓解期治疗 ,达到完全缓解 (CR)后再用As2 O3 与不同联合化疗交替进行缓解后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17例APL均为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住院患者。其中初治 14例 ,经维甲酸治疗未缓解 1例 ,维甲酸治疗CR后复发 2例。2 诊断与疗效判定2 .1 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 :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均按照文献 [1]标准。2 .2 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 :As2 O3 治疗前、治疗缓解后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 (As2 O3 )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完全缓解 (CR)率和融合基因PML RARα转阴情况。方法 ATRA 2 5mg·m- 2 ·d- 1 、As2 O30 .16mg·kg- 1 ·d- 1 联合治疗初发APL直至CR。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 O3 的剂量。观察CR率、获得CR和融合基因PML RARα转阴所需的时间、不良反应及近期缓解时间。结果  31例初发APL患者早期死亡 2例 ,2 9例获CR ,CR率 93.5 %,获得CR的平均时间为 (2 5 .1± 3.9)d。 6 6 .5 %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出现白细胞升高 ,6 5 .5 %出现肝功能异常 ,多在As2 O3减量或停用后 1周内恢复。所有患者初发时均为PML RARα阳性 ,CR时 10 .3%转阴 ,巩固治疗后检测的 13例中 10例 (77.0 %)转阴。至今 2 9例获CR的患者仍处CR状态 (1~ 8个月 )。结论 ATRA联合As2 O3 治疗初发APL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长期CR时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初诊急性早幼检细胞白血病(APL)单纯化疗的完全缓解率约为35%,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可以使完全缓解宰提高到70%,不过仍有30%患者会复发并可能对维甲破产生耐药。由于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APL方面与ATRA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所以对于复发的APL患者,可以采用(As2O3))进行诱导、强化和维持治疗。在(As2O3))诱导后出现二次完全缓解的患者可以进行自体或异基因骨髓移植。此外,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对于尽早发现临床前复发,提高APL的长期缓解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获得了很大成功,已经成为白血病靶向治疗研究的代表性模式ATRA与As2O3的作用靶点均为异常转录因子PML—RARα,前者通过针对RARα,而后者通过PML SUMO化后使PML—RARα致病蛋白降解,导致APL细胞分化和凋亡。ATRA与As2O3联合治疗初发APL,证实了两药的相互协同作用,获得了迄今为止成人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最好疗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格力维(Gleevec)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中获得了成功。联合应用格力维与砷剂治疗CML已在临床和实验中初步证实其有效性,这一治疗方案是基于针对ABL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与降解BCR—ABL融合蛋白的双重靶向作用。白血病多靶点联合治疗的思路将进一步拓展至ANLL-M2b型白血病,为该类白血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有可能使该类白血病获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总结三氧化二坤(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BA)和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52例初治或复发APL患者分别采用ATRA、化疗和As2O3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后采用化疗和As2O3序贯维持治疗。结果:33例初治患者CR率100%,19例复发患者CR率78.95%,3年生存率81.82%。结论:APL患者CR后采用As2O3与化疗序贯性维持治疗疗效好,长期生存率高。复发患者As2O3诱导疗程需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丹参酮ⅡA、ATRA和As2O3对NB4细胞PML—RARα融合蛋白作用的规律,探索TanⅡA降低PML—RARα融合蛋白水平的原因。方法:药物作用24、72、120h,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ML—RARα融合蛋白的变化。结果 TanⅡA影响NB4细胞PML-RARα荧光染色颗粒的规律与ATRA作用一致,与As2O3作用不一致:结论:TanⅡA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裂解PML-BARα融合蛋白或通过PML—RARα融合蛋白中RARα的AF-2部分而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致PML—RARα融合蛋白水平降低,NB4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以及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ATRA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As2O3,是否可以改善APL患儿长期预后.方法 1992年7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儿童APL患者45例,其中24例使用ATRA进行诱导治疗,21例使用As2O3和ATRA联合诱导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缓解情况、凝血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①ATRA组完全缓解(CR)19例,CR率为79.2%.ATRA+As2O3组21例全部达到CR,两组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P=0.027).②在诱导治疗时ATRA+As2O3组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指标的恢复较ATRA组快(P值分别为0.015和0.009).③ATRA组随访41个月的总生存(OS)率为77.8%,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6.9%.ATRA+As2O3组随访34个月的OS率为100%,EFS率为100%,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7).④ATRA+As2O3组患儿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转阴时间明显短于ATRA组(P=0.026).结论 APL患儿联合使用ATRA和As2O3进行诱导治疗可以获得很高的CR率,降低因脑出血及DIC的死亡率;在诱导治疗及巩固治疗时加用As2O3可以更迅速地减少白血病克隆,提高儿童AP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四硫化四砷(As4S4)、化疗三联方案与ATRA、化疗二联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APL患者经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用联合化疗巩固治疗。随后随机分为两组,三联组30例用ATRA+As4S4+化疗维持治疗,二联组30例仅应用ATRA+化疗维持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的影响。结果三联组3年累计持续完全缓解(CCR)率为90.0%,二联组为63.3%,三联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明显高于二联组(分别为90%和63%,P〈0.05)。加用As4S4治疗不良反应未明显加重。结论APLCR患者巩固治疗后应用ATRA+As4S4加化疗维持治疗,CCR率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不同诱导缓解方案的缓解率和缓解时间及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初治APL患者73例,按照不同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为单纯化疗组、单纯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组、ATRA联合化疗组和ATRA联合砷剂(As2O3)组,比较各组的完全缓解(CR)率和达到CR的时间.达到CR的病例,按照不同的缓解后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即化疗→ATRA→As2O3序贯治疗组、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组,比较两组3年总生存(OS)率、复发率、无病生存(DFS)率.结合诱导缓解与维持巩固治疗方案,将病例重新分为两组:应用ATRA和As2O3联合诱导缓解并以化疗→ATRA→As2O3序贯维持治疗者为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其他为非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比较两组的CR率、OS率和DFS率.结果 ①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ATRA联合As2O3组的诱导缓解率高达100%,单纯化疗组57.1%,ATRA或ATRA联合化疗组78.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达到CR的中位时间以ATRA联合As2O3组最短,为26(13~40)d.②在维持巩固治疗阶段,诱导缓解后序贯治疗组和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的3年OS率分别为(95.7±4.3)%和(68.6±11.2)%,3年DFS率分别为(79.0±9.5)%和(32.9±15.5)%(P<0.05).序贯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4.8%,明显低于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组(50.0%).③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患者CR率、3年OS和DFS率均达到100%.非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CR率为72.9%,3年OS率为(72.3±9.1)%,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联合As2O3的诱导缓解率高,达到诱导缓解时间短.化疗、ATRA、As2O3序贯进行诱导缓解后治疗的复发率低,生存和无病生存率高.将二者结合进行规范化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初诊APL患者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后给予3~4个疗程巩固联合化疗,达分子生物学缓解后用ATRA和巯嘌呤(6-MP)+甲氨蝶呤(MTX)交替维持治疗2年,在完成巩固治疗后及随后的4~5年用筑巢式RT—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结果共81例APL患者,75例(92.6%)达到CR,早期死亡(ED)率6.6%,ED患者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早幼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R者(P〈0.05)。65例(80.2%)患者接受了诱导缓解后巩固化疗,60例(92.3%)患者在3个疗程化疗后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3例(4.6%)患者第4疗程结束后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中位随访21.2(8.0~64.0)个月,血液学复发6例,复发率9.2%。Kaplan—Meier分析5年总生存(OS)率(86.6±4.6)%。65例接受了诱导缓解后巩固化疗的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为82.7%。COX回归分析表明白细胞增高(〉10×10^9/L)为影响患者OS的惟一不利因素。结论经系统治疗80%以上的APL可望获得长期无复发生存。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一组累及 17号染色体维甲酸受体α基因 ,导致粒系造血细胞分化阻滞在早幼粒阶段的异质性肿瘤。其中t(15 ;17) (q2 2 ;q12 )易位后形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在APL的重现率最高 ,占 90 %以上[1] ;其余为t(5 ;17)、t(11;17)等易位形式[2 ,3 ] 。自从全反式维甲酸 (ATRA)应用于临床以来 ,APL的早期病死率明显下降、缓解率明显提高[4] ,但是仍然有近 2 0 %的APL患者不能缓解。因此 ,本研究以 6 3例形态学诊断为APL患者为对象 ,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及免疫表型与ATRA治疗预后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体内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监测患者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情况。方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治疗APL,运用RT-PCR和FISH技术检测和分析APL患者体内诱导缓解后及巩固维持治疗后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46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其中34例患者在诱导化疗结束达完全缓解后检测,25例(73.5%)患者基因检测呈阴性,9例(26.5%)患者RT-PCR和/或FISH检测阳性,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复发APL的预测值分别为44.4%和4.3%;31例再经ATRA及As2O3巩固及维持治疗后,27例患者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无复发病例,4例融合基因阳性患者,3例复发APL,其复发APL的阳性预测值为75%。结论 RT-PCR和FISH技术是非常有效的监测APL患者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实验方法,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中迅速、准确检出PMI/RARα融合基因对于及时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亚砷酸(As2O3)提高诱导缓解率、减轻出血导致的早期死亡至关重要,但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嵌套式RT—PCR方法繁琐且费时,亟待改进以满足临床APL快速、准确诊断的需要。本研究采用TRIZOL快速提取高质量的细胞总RNA,随机引物反转录,热启动单轮PCR,适当控制MgCl2及引物浓度和Taq酶用量,4条引物,3个体系,相同循环参数,对40例初诊APL患骨髓标本同时扩增PML/RARα融合基因及内对照RARα。结果显示,40例APL患标本均扩增出特异条带,非APL标本无特异扩增产物;阳性扩增片段清晰易辩、断裂点类型易于确定,检测可在6小时内完成。结论:此改进的RT-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快速、特异、简便,完全满足临床对初诊APL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 O3 )联合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s2 O3 联合ATRA治疗初治和复发APL患者 2 0例 (可评价的患者 18例 )。治疗方法如下 :As2 O3 (0 .1%溶液 ) 10ml加入 5 0g L葡萄糖溶液 5 0 0ml静脉点滴 ,持续 4~ 6h ,1次 d ;ATRA 2 5mg·m- 2 ·d- 1 ,分 2~ 3次服用。结果  17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CR) ,CR率 94.4%。 14例初治患者均获得CR ,4例复发患者中 3例取得CR。均在 30d内达CR。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ATRA联合As2 O3 治疗APL患者不仅能获得好的疗效 ,而且能缩短达CR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绝大多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病人具有非随机染色体t(15:17),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融合,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病人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敏感。变异型t(11;17)(q23;q21)APL对ATRA不敏感,是一种独特的APL类型,患者产生的t(11:17)(q23;q21)使11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PLZF)基因与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RARα基因融合^[3],而且与经典APL不同的是,所有病人体内同时表达PLZF-RARα和RARα-PLZF二种融合蛋白,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对融合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并借助转基因动物研究,现已基本明确RARα-PLZF融合蛋白在t(11;17)(q23;q21)APL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融合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中是不可空缺的。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三氧化二砷(As2 O3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作用机制,以提高疗效或减轻不良反应,我们观察了As2 O3 与GM CSF联合对1 2例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分化的协同作用。材料和方法1 主要试剂 As2 O3 购于哈尔滨伊达药业有限公司;全反式维甲酸(ATRA)购于Sigma公司;CD1 1b FITC购于CoulterImmunology公司;GM CSF购于Schering Plough公司。2 细胞培养 NB4细胞由日本庆应大学Kizaki博士赠送,常规传代培养。APL的诊断依据FAB分型方法,并且经RT PCR证实其细胞中含有PML/RARα基因或染色体检查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鲍氏威酸(BC4)诱导不同融合基因PML/RARα基因型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分化的能力及对APL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myc的表达影响,探讨鲍氏威酸诱导分化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APL细胞PML/RARα的基因型;运用骨髓干、祖细胞集落培养技术分析各基因型APL细胞分别在生理盐水(NS)对照组,鲍氏威酸(BC4)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培养体系中增殖与分化能力,测定各组集落与丛的形成率,形态分化率,NBT还原率以及粒细胞吞噬率,培养前后各组APL细胞c-myc表达阳性率。结果:与NS对照比较,BC4和ATRA均使PML-RARα^+组APL细胞丛形成率明显增高(P〈0.01),而集落形成率无明显变化(P〉0.05),3项细胞分化指标增高(0.01〈P〈0.05),c-myc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BC4对PML/RARα^+(L型)诱导分化作用强于PML-RARα^+(S型)APL,BC4对部分ATRA治疗后复发耐药病例有诱导分化能力。BC4及ATRA对PML/RARα^+APL细胞的各项诱导分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BC4对APL具有诱导分化作用,下调c-myc基因表达,其诱导分化能力与PML/RARα^-基因型有关,并能诱导部分ATRA耐药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As2O3对于NB4细胞蛋白酶体β1亚基的影响,以阐明As2O3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以0.5μmol/LAs2O3干预NB4细胞,分别提取干预24小时及48小时后的总蛋白;以Westernblot检测蛋白酶体β1亚基及PML—RARα融合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灰度分析。结果表明:经As2O3干预的NB4细胞中蛋白酶体β1亚基表达在As2O3干预24小时后明显升高,48小时后回落至基线水平。PML—RARα融合蛋白表达在干预24小时后明显降低,48小时后维持在明显低水平。结论:As2O3对于NB4细胞中蛋白酶体β1亚基有诱导上调作用,且与As2O3诱导NB4细胞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及NB4细胞分化凋亡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种亚型,其特征是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ML)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基因(RARα)发生易位。该融合基因的转录导致PML/RARα融合蛋白通过与RAR元素的相互作用阻断参与骨髓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的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抑制PML和RARα的正常功能,抑制细胞凋亡[1]。临床上APL发病常较为凶险,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s2O3)联合蒽环类药物(ATC)诱导化疗和巩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不良反应和护理.对16例初诊APL病人ATRA 25~40 mg/m2联合AS2 O310 mg/d进行双诱导,达完全缓解(CR)以后,给予联合化疗:去甲氧柔红霉素每天10 mg/m2或柔红霉素每天45 mg/m2,第1~3天;阿糖胞苷每天100 mg/m2,第1~7天,交替序贯巩固维持治疗3~4周期,总治疗时间1.5~2年.由于疾病本身和化疗药物特殊的毒副作用,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后症状缓解.16例患者中,15例治疗后达到CR,CR率93.7%,1例因早期并发脑出血而死亡.ATRA和As2 O3双诱导联合ATC化疗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毒性反应小.针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加强健康指导,以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