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50例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14天1次,8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以及肥胖病预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痊愈9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肥胖病预后相关指标如腰围、腰臀比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有显著疗效,并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现状,为今后进一步规范本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8年来国内有关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成果,从中西医诊断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操作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疗效满意,安全无副作用的方法,但目前临床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中西医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相关机理研究明显欠缺,严重影响了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60例黄褐斑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对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选择一组能调节女性内分泌的穴位如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 6 0例患者 ,观察 3~ 6个疗程。结果 :33例基本痊愈 ,15例显效 ,9例好转 ,3例无效。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近年来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进展.方法 从埋线器具方法的发展、穴位的选择、机理研究等多方面,对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进行分析总结. 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于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多以临床疗效评价为主,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回顾及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含量、调节Th1与Th2平衡、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等。提示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化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穴位埋线组(23例)和穴位埋线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并记录总积分。结果强化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1.3%,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81.82%,治疗后两组症状分级总积分比较(P〈0.01),治疗组总积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强化穴位埋线疗效优于穴位埋线。结论强化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优于穴位埋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对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经1~2次治疗,痊愈52例,占86.7%,好转6例,占10%,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改善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行基础治疗方案,单纯西药组予以口服氯沙坦分散片,穴位埋线组加用穴位埋线,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24hUP)、尿蛋白/肌酐(UA/Cr)比值、血清胱抑素C(CysC)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穴位埋线组下降幅度优于单纯西药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结论:穴位埋线可降低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保护肾脏功能,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埋线改善结肠传输功能的机理.方法:选择习惯性便秘患者34例,用3-0号羊肠线植入穴位,观察临床疗效(便次、粪便形态、排便时间等)和结肠传输功能变化.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肠传输功能显著改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有确切疗效,可使结肠传输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采取穴位埋线结合推拿拔罐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共50例,均接受穴位埋线结合推拿拔罐治疗,总结方法,探讨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肥胖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脂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8%。结论对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采取穴位埋线结合推拿拔罐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后,参照疗效标准,观察减肥效果.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后,有效率达90%.结论:微创穴位埋线疗法能够影响内分泌、抑制食欲、促进脂肪的代谢,持续作用明显,有治疗时间越长减肥效果越明显之优势,而且反弹率低,无需每日针灸,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门诊病人采用中药辨证口服结合中药玉容散加减外敷及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基本治愈45例,占67.2%,总有效率97.0%,各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用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疗效是满意的,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30例和针刺组30例,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植入3-0号羊肠线治疗,2周1次;针刺组单纯针刺治疗,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观测患者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3个月治疗后体重指数及人体血清中的TC、TG、HDL-C、LDL-C的含量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良好,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诊疗特点。方法:通过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CBM)、PUBMED中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归纳总结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辨病辨证特点、常用腧穴、频次、疗程、观察指标、疗效及评价。结果:辨证取穴占78.57%;常用腧穴有天枢(96.42%)、中脘(92.85%)、关元(75%)等;频次1次/周占35.71%;4次/疗程占32.14%;常用观察指标有体重指数(75%)、腰围(71.42%)、体重(71.42%)、TG(17.85%)、HDL-C(17.85%);近期疗效好,但随访率不高,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评估。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有良好临床疗效,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高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20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研究,纳入病例1 579例。Meta分析显示:穴位埋线与西药、针刺比较在总有效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喘息等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现有证据显示穴位埋线治疗哮喘与其他疗法比较在疗效、改善预后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还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中符合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16例,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口服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口服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埋线)和对照组(电针),在可比条件下进行,于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更进一步对穴位埋线联合穴位埋线部位注射药物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择取(2014.6-2016.2)于张家口市中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35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对每位患者所行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穴位埋线联合穴位埋线部位注射药物治疗的治疗组(5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30例),不同治疗方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无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还是不良反应方面,行穴位埋线联合穴位埋线部位注射药物的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在,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行穴位埋线联合穴位埋线部位注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活胃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活胃方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比和糜烂病灶愈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胃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发展趋势及运用规律。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式,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12年公开发表的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处方选穴、埋线技术、疗效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探讨其临床运用规律。结果和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方法,其临床应用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处方规律体现出分经选穴以调理脾胃为要,分部选穴多用腹部穴的基本思路。埋线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针具的改良更趋微型而少创痛,新型埋线材料的引入使该疗法的安全性不断提升。穴位埋线治疗本病具有近期疗效显著和远期疗效稳定的特点,与传统的针刺疗法及药物减肥比较,显示出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