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绢纺工艺中绢丝延绞条纤维长度较长,不适合与其他纤维混纺生产新产品,通过牵切技术可以将绢丝牵切成能与棉、毛、化纤匹配的长度,以开发新产品。通过实验探索了牵切工艺参数(牵切隔距、皮辊压力、牵切倍数)对绢丝牵切条质量(平均长度、短纤维率、长度不匀)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牵切工艺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Wincool/绢丝/有机棉混纺针织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Wincool/绢丝/有机棉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及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措施.针对Wincool、绢丝和有机棉性能差异大的特点,各工序采用合理的工艺配置及选用适宜的专件器材,通过各纺纱工序的工艺优化及技术措施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绕皮辊、绕罗拉及出硬头等问题,保证了11.7 tex 10/15/75 Wincool/绢丝/有机棉混纺纱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3.
Lyocell LF/精梳PIMA棉/绢丝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Lyoeell LF、精梳PIMA棉、绢丝3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3种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工艺流程设计和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措施.生产中各工序通过优化配置工艺参数,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竹、棉、绢丝混纺纱的成纱质量。采用14.6tex该混纺纱与氨纶交织生产高弹针织内衣面料,详细阐述了编织工艺、染整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从测试该针织面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和染色牢度指标中可以看出,竹、棉、绢丝混纺弹力针织面料手感柔软、悬垂性好、色泽亮丽、透气凉爽、散热快、不贴身,突出了舒适、抑菌、防霉防蛀、外观高贵优雅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绢丝/棉混纺纱的纺纱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绢丝/棉混纺纱成纱质量,针对两种纤维的特性,在纺纱生产中采取了相应工艺技术措施.纤维采用开清混合的纺纱工艺;绢丝静电现象严重,需加湿,使上机回潮率控制在14%~16%范围内,生条成条顺利;各工序通过优化配置工艺参数,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部分替代亚麻/棉、大麻/棉混纺纱,提升棕榈纤维的应用前景与产品附加值,对已脱胶的棕榈纤维进行牵切、开松,在棉纺设备上纺制了41.7 tex棉/棕榈纤维65/35混纺纱,确定各道纺纱工艺参数及配置。同时对细纱进行尿素浸渍处理,测试了混纺纱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配置纺纱工艺和进行尿素浸渍处理后,混纺纱的断裂强度达10.19 cN/tex;条干均匀,条干CV值达18.5%;纱线柔软,柔软度达244捻/20 cm;混纺纱表面光洁,毛羽较少,3 mm以上毛羽指数为25。  相似文献   

7.
铜氨纤维在某些性能上与真丝相近,可用来生产高真度仿真丝类产品。选用铜氨/绢丝混纺纱为经纱,麻/天丝混纺纱为纬纱织制斜纹面料。面料既保留了真丝织物凉爽、舒适、飘逸的优点,又克服了蛋白质纤维易老化和吸收汗渍后容易变黄的缺陷。前织工序选用“小张力、低速度、保弹性”工艺原则,解决了铜氨/绢丝混纺纱耐磨性差、易伸长的问题;控制烘筒温度解决了铜氨/绢丝纤维易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苎麻复精梳工艺中的苎麻预并条和头道精梳条进行牵切,然后将这两种牵切条分别与纯棉条进行条混纺纱,并对牵切、并条、粗纱和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进行探讨.分析细纱断裂强度与捻系数的相互关系,确定了牵切纱临界捻系数在445左右,其小于同线密的苎麻/棉常规纱的临界捻系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毛纺设备上生产精纺羊绒纱的基础上,解决了绢丝静电大、绕毛、生产过程中毛粒清除难度大、精纺工序长、绢丝极易重新产生毛粒的技术难题.通过大量的试验摸索,总结出比较成熟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闷毛、和毛方法、加入助剂的种类和数量、加入方式.实践表明:用毛纺设备生产精纺绢绒混纺纱是可行的,打破了绢丝只能在粗纺、棉纺、半精纺设备上生产的历史,为精纺纱线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染色棉纤维与本色棉纤维绢丝色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说明了棉纤维染色以及绢丝预处理应注意的问题;染色棉纤维单独成卷制条,本色棉与绢丝采用包混后制条,二者再通过3道并条混合.讨论了棉/绢丝色纺纱在纺纱生产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技术措施以及生产色纺品种时要注意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棉纺设备和工艺作简单的改进,可以方便地使用棉纺设备纺制多组分混纺纱.以45/30/20/5棉/锦纶/毛/兔毛混纺纱为例,介绍了上述纤维混纺工艺的主要特点及生产中采用的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为棉纺厂开发新品种纱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棉/彩棉/绢丝混纺纱线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彩棉/绢丝混纺纱线的混纺比与成纱品质及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天然棕色棉、白棉、绢丝3种纤维原料以不同的混纺比进行混纺,探讨其纺纱加工工艺,并纺制了系列棉/彩棉/绢丝混纺纱线,分别对不同混纺比纱线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绢丝含量的增加,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线的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均匀度、粗节和细节等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绢丝的加入对混纺纱线的棉结和毛羽没有明显的影响。绢丝原料可以在总体上改善天然彩色棉混纺纱线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传统的棉纺设备上,通过对设备工艺的探索与改进,尤其是对绢原料经焖包预处理后,成功开发生产了高比例棉、绢混纺纱的实践.叙述了对原料的选择过程,纺纱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棉纺设备纺羊毛是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的发展趋势.文中介绍了羊毛棉纺工艺常用的细羊毛、毛条和细化毛三种原料;分析了羊毛纺纱的可纺支数、长度限制及可纺性;分工艺研讨了羊毛在棉纺设备上的纺纱工艺,并对毛条牵切拉断工艺的特点和滑溜牵伸的应用作相应的讨论;叙述了当前棉纺设备上纺制的羊毛混纺纱主要产品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棉纺设备上纺制14.5—25tex精梳棉/毛混纺纱的原料、设备流程、工艺和成纱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羊毛与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的纺纱方法,认为不锈钢纤维与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关键是不锈钢纤维的牵切工艺设计与实施。考虑到不锈钢纤维及混纺纱的特殊性,纺纱工艺上采取了相应技术措施,如不锈钢纤维条分散喂入,增大纤维条的喂入宽度,保持纤维平行伸直状态,采用多并合、重加压、大隔距的工艺原则,选择适当的车速和张力等工艺参数。采取上述措施后,顺利试制出了羊毛/不锈钢纤维85/15 16.7tex混纺纱,产品质量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羊绒与羊毛长度差异较大、牵伸隔距难以确定的问题,在JWF-1516 型棉纺环锭细纱机上采用滑溜牵伸与非滑溜牵伸的方式纺制山羊绒/羊毛混纺纱、山羊绒/ 羊毛/ 桑蚕丝混纺纱,分析滑溜牵伸与非滑溜牵伸方式纺制低比例山羊绒混纺纱的线密度和纱线质量。纺纱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滑溜牵伸与非滑溜牵伸的方式,均可纺制单纱线密度为11.1 tex 的羊毛/ 山羊绒(84/16)混纺纱与羊毛/ 山羊绒(65/35)混纺纱;与非滑溜牵伸方式相比,采用滑溜牵伸方式纺制的细纱粗节与细节明显减少;采用滑溜牵伸方式,可纺制单纱线密度为10 tex 的羊毛/ 山羊绒(84/16)混纺纱(单纱条干CV 值为19%),和单纱线密度为8.3 tex 的羊毛/ 山羊绒/ 桑蚕丝(80/10/10)混纺纱(单纱条干CV 值为18.8%),但这2 种线密度的混纺纱用非滑溜牵伸方式不可纺。  相似文献   

18.
高支毛涤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棉纺设备上对牵切羊毛和细旦涤纶进行了混纺探索,设计了不同混纺比的高支毛涤纱,并对混纺纱线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纱线性能指标,发现棉纺设备生产的高支毛涤纱具有优良的特性,并总结了高支毛涤纱的棉纺工艺要点,为棉纺企业扩大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档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绢丝/亚麻/精梳棉3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3种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实践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的纺纱关键技术。各工序通过优化配置工艺参数,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20.
麻棉混纺氨纶包芯竹节纱纺纱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棉纺设备上纺制麻棉氨纶芯竹节纱将竹节纱技术与包芯纱技术融合在了一起,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本文通过对R/C(55/45)36.4tex 70D麻棉混纺氨纶包芯竹节纱的纺制研究,分析和总结了纺纱工艺特征,并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