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课改提倡“动态生成”理念,所谓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或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动态生成教学,包括两个意思:“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其中非预设性生成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是教师个性化地教与学生个性化地学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一、课题的提出 “指导自主学习”要遵循的是“先学后教”、“养成方法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三条教学原则。课堂教学要体现针对性、合作性、生成性、探究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生为本,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从"教"的重心转变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如何体现以"学"为中心呢?笔者认为,践行生成性教学原则是一条可行之路,充满生成性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在共同自主构建的活动中充满生机和情趣。  相似文献   

4.
凌瑞初 《物理教师》2009,30(3):12-13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一“人”关系,是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各作一方来处理;动态生成的课堂是要确立起课堂资源意识,把学生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激活原始资源,生成新的问题“生长元”,从而形成生成性资源.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即让课堂在动态生成中行进.  相似文献   

5.
“学生课堂权利观”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权利的一种全新注解,是真实体现“生本”教育和“人本”思想的精神注脚.“把课堂权利还给学生”就是要通过教学管理的改革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创设基于教学管理民主化探索权利课堂的教学新范式,为学生课堂权利提供释放与展示的舞台.其实践策略,一是通过学生课堂权利的制度建设与条件配置夯实权利基础;二是通过课堂引导建立学生课堂权利的教学范式与有效生成课堂权利;三是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学生课堂权利的深度推进与多元展示.  相似文献   

6.
郭妹园 《小学生》2013,(5):13-13
构建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课堂是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对于推进教学改革,解放师生的头脑,解放师生的手脚,并由此促进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充满活力的教学风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实施生成性的教学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作为新教师的我,在实践中我觉得:一、生成性教学首先要生本教育传统的教学是师本教育,师本的教育是只考虑教师好教,而不管学生好学。是以教者和课本为全部资源设计进行教学的。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是为学生设计的,强调教育对象的资源性,从而使教育的资源的总量极大的增强。比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不  相似文献   

7.
生成性学生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生成的课程资源。生成性学生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潜在性、情境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开发利用生成性学生课程资源对课程本真的回归、课程以学生为本、促进有效教学等意义重大。开发生成性学生课程资源需要教师的“学生即课程”意识、学生的课程主体意识、对话教学理念下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和发展性学生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支持。  相似文献   

8.
不管教师是否预设到,一个合适的话题,容易引出生成性资源。本案例的话题是由一个“爱出风头”的学生引出来的,这一意想不到的情况让教目瞪口呆。教没有简单处理,而是趁势抓住这一难得的教学契机,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这一来自学生的创新资源。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沟通。凭孩子的经验,篱笆围地往往会出现各种情况:全围.三方围,两方围,当然也包括一边围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而且是师生间生命的对话。本案例中,师生间不同的思想碰撞.促进了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堂因对话而精彩,教学因对话走向了生成,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显示出生命的律动。生7的“我又想到了一种解法”,这可不在教的预设之中,这是师生、生生在对话交流过程中随机生成的。其问,教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欣赏,“真会想办法、好办法、谁来评价”等话语,  相似文献   

10.
生成,让数学课堂绽放生命的光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和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预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即备课或教学设计,是为教学实施服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不但要体现“以学论教”,还要体现“以动论教”“因材施教”的策略.因此,新课程教学设计,应渗透动态的、综合的、整体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并注重引发学生动态资源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一个精彩纷呈又变化多端的“万花筒”,瞬息万变的教学情境对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出要求。促进学生意义生成应当成为教师实践智慧的价值取向。从意义的预设与生成视角解析,教师实践智慧的结构细化为三方面,即教学方案的设计智慧;教学意义的生成智慧;教学过程中意义矛盾的调解智慧等。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本文主要从“网络教学对师生互动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更需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把运用多媒体教学和进行师生互动有机地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人性假设的视角来分析当今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应该采取的人性假设。文中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透析其背后的教师所采用的人性假设,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人性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恶的;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善的。但这些假设都是单一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呈现,在这些假设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质量很难说是令人满意的。为此,本文在对上述两种师生关系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今教师对学生的人性假设取向:学生的本性是复杂的。教师在此假设指引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三方面来落实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师生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教学及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所有高校中具有普遍存在性。通过将10个学期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教师背景特征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性别会对教师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女性教师的教学效果高于男性教师;教师职称与教学效果正相关,而随着教师年龄的上升,这种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教师年龄大小、学位高低与教学效果相关,与教师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5.
"教师认知图式"是"教师思维"的起点与核心。了解"教师认知图式"的内涵及结构要素,认识"教师认知图式"对师范生教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探寻基于"教师认知图式"的师范生教学思维培养的路径与方法,对师范生教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与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情境或情景中的问题或困境的知识。师范生"试讲"时却明显忽视这种知识的积累。究其原因主要有:师范生缺乏积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意识,试讲课堂缺乏习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情境。师范生"试讲"指导:应遴选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试讲指导教师,要指导试讲者在"行动中反思",对试讲评价不能忽略实践性知识这一维度,要指导"学生"营造教学的问题情境或困境。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湖南省体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明显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湖南省体育教师认为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对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和“师生交往”这一环节可以做得比“教学策略方法运用”和“课堂管理”这两个方面要好;长沙市体育教...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劲 《当代教师教育》2011,(3):67-71,85
社会工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水平。以往有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习教学模式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这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硬条件"。但与此同时,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软因素"。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师两大方面。当前,社会工作教师在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的设计能力、指导能力、反思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社会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保障制度建设是关键,个体能力建设是基础,教学团队建设是辅助,实践基地建设是平台。  相似文献   

19.
“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简称"概论")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骨干人才的重要任务。目前,"概论"课程的课时分布及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很重,并且其教学内容还在不断地进行补充和调整。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必要对"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使之能够更好地符合教学规律,更好地调动教师教学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评教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饱受争议的制度。学界对学生评教制度有赞成和反对两派不同的观点,其争论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问题。主体间性教育思想超越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争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聚焦在师生交往互动的关系上,为学生评教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做法,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