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漂浮膝损伤的意义,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17例漂浮膝损伤的患者,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伤后3h~14d(平均6d)内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股骨、3例胫骨采用有限接触加压接骨板内固定,9例股骨、9例胫骨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5例胫骨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早期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PM)。结果17例经1~5年(平均2年)随访,优良率82.4%。结论在全身情况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尽早手术稳定骨折端,术后加用CPM,有利于严重多发伤的治疗和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伤致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伤致致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年5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交通事故伤致颌骨骨折病人1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致颌骨骨折具有合并全身损伤、多发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等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包括以止血、防窒息、抗休克、抢救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全身损伤为主的一线救治,以及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结论:正确判断伤情,重现一线救治,对颌骨骨折的处理强调解剖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1995-2005年我们对208例颌面部创伤颌骨折进行临床检查、骨折复位固定治疗.结果 208例创伤骨折手术后均为Ⅰ期愈合,通过3~6个月复查,骨折断端对位良好,咬颌关系功能恢复良好,张闭口正常.结论 根据颌骨不同位置骨折的临床特有症状,经X线片、CT、三维CT成像检查及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微型钛板颌骨坚固内固定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微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 16 9例 ,总结分析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颌骨骨折的部位、类型以及骨折局部待固定结构形态选择适当形状的微型钛板 ,螺钉固定于骨折线两侧。结果 手术成功 15 3例 ,成功率 90 .8%。结论 应用微型钛板颌骨内固定既增加了骨段间的稳定性、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又缩短了颌间拴结时间 ,患者可以早期恢复张口度及咀嚼功能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同期手术在颅颌面部骨折合并全身多发伤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 研究分别采用同期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方案的6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比了两组患者固定钛板取出时间、颅颌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咀嚼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对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 同期手术相对于分期手术可以避免或减轻肺挫裂伤和出血休克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缩短术后颌骨骨折部位钛板取出时间,显著改善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咀嚼功能恢复,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 在条件允许时,推荐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方案治疗颅颌面骨折合并全身多发伤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颌面部损伤合并各类颌骨骨折的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和救治经验。方法:对57例颌面部损伤合并各类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根据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类型及时进行清创修复,并对颌骨骨折复位固定,固定采用外固定、坚强内固定、内外联合固定。结果:术后半年观查了解临床救治效果,57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治愈率达100%,治疗优良率96%。结论:对颌面部损伤合并颌骨骨折的患者,在处理局部损伤同时及时进行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手术创伤小,患者的面部外型及功能迅速得到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的术式和疗效.方法 观察216例患者颌骨骨折内固定后3~6个月内的复位准确性、固定的稳定性、骨折愈合、咬合关系的恢复等.结果 216例患者3例出现下颌角间距增大;9例出现牙 合干扰;2例钛板暴露;无骨折线活动、移动及钛板松动脱落现象.结论 应用小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肯定,具有固定准确,口腔功能恢复早,有利于增加营养、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结合255例颌面部损伤患者讨论了诊治体会,认为在处理过程中不可忽视全身情况。只要伤口无严重感染,软组织初期清创缝合时间可推迟到72小时甚至更长。颌骨骨折的处理争取在伤后2~5小时内进行,固定时间为3~4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观察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颌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后3个月左右随访以观察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中有63例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Ⅰ期愈合率达到92.65%;3例出现轻度咬合错位,调合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感染,愈合延后;1例出现面神经暂时性损伤。结论: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疗效显著,不良情况发生少,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腔颌骨骨折合并全身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32例颌面部骨折并全身损伤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损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及治疗方法.结果 132例患者下颌骨骨折为主,77.3%.交通事故致伤为主要原因,78.0%.各种并发症得到妥善处理.132例患者优为55例,占41.7%.良为65例,占49.2%.差为12例,占9.1%.总体优良率为90.9%.结论 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早期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正确及时地处理颌面部骨折,及各种全身损伤,能促进颌面部生理功能的恢复,防止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11.
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折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的最佳疗效。方法:对78例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面部外形恢复基本正常。结果:78例下颌骨处骨折经坚固内固定1周后,效果满意75例。2例牙合关系不良,术后1周行颌间结扎,3周后拆除,1例牙合关系良好,1例不理想,1例下颌骨骨折口内创口感染,经局部冲洗换药3周愈合。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效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易行,能达到颌骨骨折治疗的功能和形态双重标准,有利于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和微型铁板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3例颌骨骨折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或微型钛板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技术进行治疗,其中微型钛板内固定31例:微型钛板内固定加颌间牵引12例.结果:应用微型铁板内固定术治疗单发性颌骨骨折愈后复位效果:优7例,良6例,差2例;治疗多发性颌骨骨折愈后复位效果:优5例,良7例,差4例.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单发性颌骨骨折复位效果:优3例.良0例,差0例:治疗多发性颌骨骨折愈后复位效果:优6例,良3例,差0例.结论:颌骨属不规则骨,其骨折形式复杂多样,对于单发性骨折单纯应用钛板内固定就能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而对于多发性、粉碎性骨折,骨折断端移位明显的病例,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8例复杂肩胛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肩胛骨骨折粉碎程度和涉及部位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骨折类型以及是否伴有合并伤等情况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6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12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18例患者中15例有不同程度的合并伤,均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结论:对难以纠正的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特点、伤后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 ,探讨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老年股骨转子间不同类型骨折 5 1例 ,选用动力髋螺钉 (DHS)、Ender钉、13 0 °L型钢板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 43例 ,满意率 98% (4 2 /4 3 )。骨折全部愈合 ,无断钉及脱出 ,无髋内翻畸形 ,功能恢复接近伤前水平。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尽可能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 ,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总结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情况。方法:收集我科1995年1月以来22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布情况及合并全身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效果。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高发年龄组为20~40岁,致伤原因以交通伤最常见。骨折分布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其中颏部骨折发病率最高,合并伤中以上颌骨及颧骨、颧弓骨折最多。治疗方法包括急救、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和颌骨骨折的治疗。结论:本文总结的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以恢复咬合关系为主,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五年颌骨骨折治疗体会,探讨有关问题.方法选用1995年3月至2000年3月治疗的颌骨骨折465例,男348例、女117例.根据就诊时间早晚、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及分类,治疗方法选择进行总结.结果治疗有效率98.92%,行紧急气管切开术45例,抗体克12例,手术切开复位骨间固定284例,手法或牵引复位外固定181例,术后感染骨延迟愈合8例(1.7%)合并颅脑损伤死亡5例(1.08%).结论①排除颅脑及内脏损伤,保证无窒息、休克发生,通过临床表现确诊骨折类型.②要使骨折片尽早复位,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保证骨块不再移位,恢复伤前咬合关系,软组织要严密缝合.③正确地运用正颌外科技术,使陈旧性骨折达到三维立体方向复位.  相似文献   

17.
尚永一  王雯  贡凤琴 《北京医学》2009,31(9):552-554
目的 评价颌骨骨折术前牵引后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新鲜颌骨骨折患者采用术前牵引后口内进路暴露颌骨骨折部位(除外下颌升支及髁状突骨折)以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使骨折段复位固定。结果102例患者101例软组织Ⅰ期愈合,口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开口度正常。结论配合术前颌间弹力牵引后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一种适用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伤致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咬合关系恢复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3例外伤致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41例,采用外固定术治疗3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情况。结果外固定组优24例,良8例,优良率100%;内固定组优31例,良9例,优良率97.6题;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外伤致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宗旨是咬合关系的恢复,针对这一治疗目的,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恢复的影响因素,探讨咬合关系恢复不良的防治对策。方法:总结57例患者,观察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效果。分析其中9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57例患者中,48例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情况良好,9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其中,4例后牙早接触,前牙开;3例1侧后牙开;1例后牙尖对尖;1例反。经颌间弹力牵引固定,7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1例再次手术,2例经调恢复咬合关系。结论: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多发生于多发伤和多处伤的复杂性颌骨骨折的病例。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操作不当和术后缺少有效的颌间牵引和固定是主要原因。术后有效的颌间牵引固定和康复治疗是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7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和控制感染,对牙外伤给予相应处理,颌骨骨折予以牵引复位、颌间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本组394处(占67.12%)软组织伤均获治愈;156例牙外伤松动牙(占牙齿损伤的72.90%)及86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143例(占外伤松动牙91.67%),拔牙者13例(占外伤松动牙8.33%);106例颌骨骨折和14例颧骨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 颌面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牙齿损伤应尽量保存牙齿,外伤脱位的完整牙齿予以再植,骨折线上的牙齿虽然松动也应尽量保留,给予固定,以利于咬关系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