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74-179
建立太白贝母和暗紫贝母中9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胞苷、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方法,并对核苷类的含量进行比较。采用Venusil MP C18(2)(4.6mm×250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60 nm为分析条件。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9种核苷在30 min内实现了良好的分析,待测核苷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68%~101.35%(RSD3%)。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商品名称的太白贝母和暗紫贝母中均含有9种核苷类成分,但含量上均存在差异,其中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较高,而尿嘧啶、胞苷、鸟嘌呤、腺嘌呤、胸苷、2'-脱氧腺苷含量较低。松贝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略低于青贝。太白贝母中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及其总含量整体上呈现出随着生长年限(花生大贝、花生小贝大尖、中尖、小尖松尖)增加而含量降低趋势,但尿嘧啶、鸟嘌呤、腺嘌呤含量呈现出随着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从整体上看,太白贝母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高于暗紫贝母,具有化学等同性,2种基源的川贝母作为同一药材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平贝母药材中的主要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Agilent Hypersil BDS-C18(4.0mm×250mm,5μm),在流动相为乙腈-水-二乙胺(体积比70:30:0.03),流速0.8 mL/min,漂移管温度85℃,N2流速2.2L/min条件下测定平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贝母素甲含量在3.125~100.00μg/mL、贝母素乙含量在3.14~100.0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6%、99.33%,RSD分别为1.25%、1.53%(n=6).结论:本方法能够测定平贝母药材中的主要生物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可用于平贝母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对栽培品和野生品太白贝母不同部位核苷类和生物碱类含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分别提取太白贝母鳞茎、茎、叶中的核苷类和生物碱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太白贝母不同部位中核苷类和生物碱类含量差异性较大,含量大小整体表现为:叶>茎>鳞茎;在9种核苷中腺苷、尿苷、鸟苷含量相对较高,约占核苷总量的50%~80%;在鳞茎中胞苷和鸟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约占鳞茎核苷总量的1%~8%;在茎中尿嘧啶含量最低,约占茎核苷总量的3%;而叶中的核苷类成分整体含量较高。总生物碱含量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太白贝母野生品与栽培品中核苷类与生物碱类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栽培品能代替野生品入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白贝母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性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有效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太白贝母地上茎叶核苷类和生物碱类含量高于地下鳞茎,其茎叶存在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贝母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以川贝母作为工艺参数研究对象,运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探讨以氯仿和甲醇体积比、液料比、提取时间作为提取工艺考察因素,以总生物碱为考察指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基源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优化出贝母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比较不同基源贝母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碱的含量差异。结果贝母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氯仿:甲醇4.2:1(V/V)、液料比30:1、提取4h,此条件下,四川松潘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2.84mg/g。不同基源贝母中,湖北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最高,达5.379mg/g。本方法结果可靠、操作简便,优化后的最佳提取条件适合贝母总碱的批量提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东北特产平贝母的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方法: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平贝总碱进行分离纯化,固定相为薄层层析硅胶G,流动相为乙酸乙酯- 甲醇- 氨水(17:2:1)。用HPLC-ELSD 法对分离出的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纯度进行测定。结果:分离出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贝母素甲纯度为93.19%、贝母素乙纯度为92.09%。结论:采用的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分离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定性定量检测珠芽瓜叶乌头中毒患者血液、尿液中乌头生物碱及其相关代谢产物。方法血样经离心后,取上层血清稀释后过0.22mm微孔滤膜;尿样经稀释后过0.22mm微孔滤膜。食物经前处理后,过Oasis MCX 60 mg/3 mL固相萃取小柱,洗脱、吹干、定容,过0.22mm微孔滤膜。草乌块根经匀浆、超声、离心后,取上清液过0.22mm微孔滤膜。所有样品溶液经Aglient SB-C_(18)色谱柱分离后用UPLC-Q-TOF进行测定。结果 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在1.0~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在0.1~5.0ng/mL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9%~116.9%,相对标准偏差为0.5%~4.1%(n=6)。2位患者血液中检出苯甲酰乌头原碱、滇乌头碱和草乌甲素,其中苯甲酰乌头原碱未达到定量限,滇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18和0.27mg/L,草乌甲素含量分别为0.25和0.62 mg/L; 2位患者尿液中检出苯甲酰乌头原碱、滇乌头碱、草乌甲素,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分别为0.063和0.055 mg/L,滇乌头碱含量分别为1.66和3.79 mg/L草乌甲素含量分别为2.31和4.89 mg/L,其中一份尿样检出印乌头碱,含量为0.159 mg/L。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能够快速检测检材中乌头类生物碱。珠芽瓜叶乌头含有较高的滇乌头碱和草乌甲素,尿液中乌头生物碱及代谢产物高于血液中产物含量,更适合作为检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紫肉甘薯抗氧化能力及花色苷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地区9?个不同品种的紫肉甘薯为研究对象,评价紫肉甘薯抗氧化能力,并对花色苷的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紫肉甘薯,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也不尽相同,其中广紫9的总酚含量为578?mg?GAE/100?g,清除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mino-di (3-ethyl-benzothiazoline sulphonic acid-6) 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还原能力分别为4.36、10.38、11.23?μmol?TE/g,均高于其他品种的紫肉甘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共鉴定出16?种花色苷,包括8?种矢车菊素类和8?种芍药素类。紫肉甘薯花色苷含量在77.17~1?125.06?mg/kg之间,以广紫9含量最高,花色苷主要以酰基化的形式存在,其含量是非酰化的89?倍,酰基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综上所述,不同品种紫肉甘薯具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花色苷含量与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其中广紫9花色苷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不同产地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柱,甲醇-水(73:27,V/V)作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01~0.08mg/mL,相关系数R2>0.9990;RSD分别为0.86%、0.37%、0.19%和0.15%。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准确,适合于该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的4种木脂素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稍高,而五味子甲素含量却稍低,南五味子恰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9.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同时测定花生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的方法。以85%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直接超声提取、高速匀浆提取和固相萃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处理花生样品,对提取剂使用量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当提取剂使用量为40mL时,固相萃取提取法效果最好,白藜芦醇的加标回收率为96. 00%~109. 5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 64%~2. 17%,检出限为0. 016mg/kg;白藜芦醇苷的加标回收率为91. 82%~104. 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 73%~2. 81%,检出限为0. 052mg/kg。测定的山东省210个花生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为0. 17~11. 39mg/kg,含量最低的是花育22,最高的是白玉品种;白藜芦醇苷含量为0. 22~1. 44mg/kg,含量最低的是春甜,最高的是山花9号品种。该方法适合于花生样品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延胡索乙素为内参物,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用于测定醋延胡索中5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含0.1%磷酸, pH6.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根据各成分含量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关系,计算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及延胡索甲素与延胡索乙素的相对校正因子(RCF),进行方法学考察,测定5种生物碱成分含量,并采用外标法(ESM)测定含量,比较两种方法含量测定结果的差异,验证QAMS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延胡索甲素的相对于延胡索乙素的RCF分别为0.405、1.868、1.571、1.049;5种生物碱类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平均回收率在98.38%~101.28%之间;10批不同产地延胡索经醋制后的炮制品,采用QAMS与ESM所测定5种生物碱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所建立的QAMS法可用于醋延胡索中5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方法可行,该方法可为含生物碱类成分、多指标质量控制的中药材及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贝母属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分布特点、鉴别能力和应用价值,为中药材贝母精准鉴定方法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应用多重序列比对、SNP筛选、酶切位点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贝母属6种药用植物的15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贝母属叶绿体基因组DNA同源性达98.38%,通过分析共发现SNP位点4058个,其中川贝母类鉴别候选位点71个,瓦布贝母鉴别候选位点个25个,太白贝母鉴别候选位点个120个,浙贝母鉴别候选位点个79个,湖北贝母鉴别候选位点个61个,平贝母鉴别候选位点794个。结论叶绿体基因组SNP分子标记因其密度高、鉴别力强和便于分析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梓  惠伯棣  宫平 《食品科学》2015,36(23):183-188
研究杜氏藻在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初始pH值和照射光波长对其体内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积累的影响。在实验中,配制不同初始pH值的培养基,用其培养105 d,测定培养液中藻细胞数和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含量。用pH 7的培养基,在白光(全波)、红光(630 nm)和蓝光(430 nm)照射下培养藻40 d,测定培养液中藻细胞数和β-胡萝卜素、叶黄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杜氏藻本身具有调节环境pH值向中性发生变化的能力。培养105 d后,不同初始pH值范围的培养液(pH 10~13、pH 1~3和pH 4~9)中藻养殖密度依次增加。初始pH 4时,培养液中藻细胞数量可达1 851 个/mL,达到最大值;初始pH值范围为7~9时,培养液中β-胡萝卜素(0.489~0.561 mg/mL)和叶黄素(0.610~0.700 mg/mL)积累量较高;初始pH值范围为11~13时,单个细胞内β-胡萝卜素(0.603~0.730 ng)和叶黄素(0.897~0.979 ng)积累量较高。2)杜氏藻养殖密度在全波光、红光(630 nm)和蓝光(430 nm)条件下均可增加。红光和蓝光均可诱导单个细胞中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积累量增加,蓝光效果最佳,单个细胞中叶黄素含量达到0.524 ng,β-胡萝卜素含量达到0.589 ng。  相似文献   

13.
李笑梅  马慧玲 《食品科学》2016,37(7):123-127
采用对硝基苯基-β-D-葡萄糖苷法,与黑曲霉相比较考察素食者肠道菌LJ-G1、LJ-Q2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再经单因素、响应面试验对菌种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J-G1、LJ-Q2菌株均能产β-葡萄糖苷酶,且LJ-Q2产酶能力高于LJ-G1,与黑曲霉相比较,在发酵时间短于64 h时LJ-G1、LJ-Q2产酶能力高于黑曲霉;LJ-Q2菌种的最优产酶条件为:培养基p H 8.0、培养温度38℃、培养时间38 h。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酶活力达到1.70 IU/m L。加入大豆异黄酮原料进行发酵培养,得到游离大豆异黄酮转化率为39.4%。  相似文献   

14.
新鲜韭菜经匀浆、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沉淀、羧甲基离子交换层析(carboxymethyl-sephar ose,CMSepharose)再通过Su perdex-200凝胶过滤层析,从而获得电泳纯的β-木糖苷酶。该酶的比活力达到18.25 U/mg,纯化倍数为12.59,回收率为1.83%,分子质量为123.02 k D,亚基分子质量为61.51 k D。通过对β-木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得到最适温度为65℃,最适p H值为4。该酶在25~55℃及p H 3.0~5.0的范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最适条件下测得其米氏常数(K_m)值为0.28 mmol/L;甲醇、乙醇、异丙醇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和Ag+对该酶具有抑制作用,Mn~(2+)和Co~(2+)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牦牛乳硬质干酪苦味肽的分离与特征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雪梅  张炎  杨敏  梁琪 《食品科学》2016,37(15):160-164
为了探究牦牛乳硬质干酪中苦味肽组成特征,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苦味肽,通过Sephadex G-25葡聚糖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其分离的苦味较强组分进行特征鉴定。结果表明:经Sephadex G-25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得到3 个不同分子质量的组分,组分Ⅱ具有明显苦味。LC-MS/MS鉴定出组分Ⅱ中存在14 种苦味肽,主要为氨基酸残基数目7~17 个、分子质量小于2 000 D的小肽,苦味肽序列中存在的疏水性氨基酸主要有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800~1 500 D苦味肽占64.29%,源自β-酪蛋白(β-casein,β-CN)降解产物的苦味肽占92.86%。因此,干酪成熟过程中源自β-CN的具有较强疏水性、分子质量小于2 000 D的混合多肽的积累可能对干酪苦味的产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浙贝母氨基酸提取条件,建立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浙贝母鳞茎中14种氨基酸含量方法,比较不同产地栽前与栽后浙贝母鳞茎氨基酸含量差异性。采用6 mol/L HCl 8 mL,超声30 min,在110℃下水解20 h提取浙贝母鳞茎中氨基酸,以异硫氰酸苯酯(phenyl isothiocyanate,PITC)柱前衍生化,UPLC检测,使用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流动相A为0.1 mol/L乙酸钠溶液(冰醋酸调pH=6.5)-乙腈(体积比97∶3),B为乙腈-水(体积比4∶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0.2 mL/min。14种氨基酸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12%~105.53%,RSD<3%,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不同产地栽前栽后浙贝母氨基酸含量具有一定差异。该方法确定了提取浙贝母氨基酸的最优条件,可用于浙贝母鳞茎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曲面法探讨了脂肪酸燕麦β-葡聚糖酯(fatty acid oatβ-glucan esters,FAOGE)的结构对其临界聚集浓度(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CAC)值和胶束粒径的影响。考察的FAOGE结构参数包括:燕麦β-葡聚糖的分子质量(7.4×10~4~16.8×10~4 D)、取代度(0.010±0.002~0.030±0.002)和酰基链长(6、8、10)。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FAOGE溶液的CAC值在质量浓度为0.050~0.165 mg/m L的范围内,其大小随着取代度、酰基链长的降低或β-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构参数对CAC值的影响顺序为:酰基链长取代度燕麦β-葡聚糖分子质量。不同结构的FAOGE自聚集体的平均粒径在264.7~530.9 nm的范围内,且随着取代度、酰基链长的降低及β-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构参数对自聚集体的平均粒径的影响顺序为:取代度酰基链长燕麦β-葡聚糖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5 L发酵罐中研究不同温度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JF-15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和产酶量的影响。分批发酵的工艺条件为:搅拌转速400 r/min、通气量1.0 L/(L·min)、pH 7.0、接种量5%、装液系数0.6、发酵温度35~37 ℃。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导致反应速率加大、生长代谢加快、生产期提前、酶失活速率加快、发酵周期缩短、最终产酶量减少。实验建立了B. subtilis ZJF-15分批发酵的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和β-葡聚糖酶产酶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9.
李思宁  唐善虎  王柳  赵亮  赵燕英 《食品科学》2016,37(11):197-201
以四川省10 区域自然发酵香肠及人工接种发酵剂的牦牛肉香肠共21 个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发酵香肠中的生物胺含量。结果发现,21 个发酵香肠样品中均检测到酪胺、亚精胺、精胺、尸胺、腐胺、色胺及组胺,β-苯乙胺均未检出;生物胺总量在57.34~411.12 mg/kg,除采自凉山州西昌的自然发酵牦牛肉香肠和广安的自然发酵猪肉香肠中酪胺含量超过了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规定标准(酪胺含量≤100 mg/kg),其余均不存在生物胺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