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在国内,自行研制的水力活塞泵已初步形成系列,水和活塞泵采油工艺也得到越来越多地推广,与之相适应的地面集输工艺流程是趋完善。本文主要对几种开式动力液系统地面集输流程、闭式动力液系统地面集输流程、水力活塞泵采油单井地面集输流程、水力活塞泵采油集中泵站地面集输流程及其特点、适用范围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水力活塞泵改抽油机采油后,集输流程在动力液-混合液流程基础上的改进,并介绍了新流程的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3.
我国使用水力活塞泵采油的油田多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用加高压、升温原油作动力液,采出大量的高含水原油,非常不经济;其次,由于设备长期在高压、高温下运行,已达到疲劳极限,安全性变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加。文中研究了国内外水力活塞泵采油使用水基动力液的情况,从水基动力液的优点及地面、井下配套工艺、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对水基动力液采油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沈阳高凝油田水力活塞泵采油工艺中动力液供给系统的设计参数,并分析了常规动力液供给系统所用流程的弊端,进而介绍了沈阳油田动力液供给系统“从泵到泵”流程的设计情况及配套技术,最后介绍了沈阳油田动力液供给系统采用“泵到泵”流程后的运行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窦宏恩 《石油钻采工艺》1997,19(1):65-68,92
我国使用水力活塞泵采油的油田多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用加高压、升温原油作动力液,采出大量的高含水原油,非常不经济;其次,由于设备长期在高压、高温下运行,已达到疲劳极限,安全性变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加。文中研究了国内外水力活塞泵采油使用水基动力液的情况,从水基动力液的优点及地面、井下配套工艺、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对水基动力液采油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初期胜利等油田发现常规稠油油田,为了在Φ139.7 mm生产套管内有效地开采这类重质高黏度石油,胜利油田开始研究攻关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由于当时投产的中高渗透油田已开始出水,进入70年代为了满足提液和深抽的要求,在Φ139.7 mm生产套管条件下,扩展人工举升的手段,石油部决定对水力活塞泵进行攻关、完善、配套工作,当时为简化流程采用了开式循环和用原油作动力液.当油井含水上升后,形成以油换水的状况,导致动力液处理量过大,地面流程不断扩建,经济上不合算,加之计量误差过大,到20世纪末国内水力活塞泵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通过实践分析证明并非是水力活塞泵技术不成熟,而是使用条件不正确,攻关方向不全面,使得水力活塞泵采油方式被淘汰.目前任何一种人工举升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互相取代,为了完善人工举升系列,提出对水力活塞泵重新认识,分析水力活塞泵应用条件,恢复水力活塞泵在人工举升方式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阿尔善油田地处高寒地区,寒冷的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给油田的开发建设造成了很大困难。经6个方案对比,阿尔善油田采用了水力活塞泵采油集输工艺流程,在技术突破了以往的常规并做了不少改进。经实践证明,该流程先进可靠,能适应高寒地区油田全天侯的生产需要。本文给出了油田设计的基础数据,介绍了水力活塞泵采油集输工艺的流程,最后详细介绍了该流程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水力活塞泵是一种液压传动的无杆泵抽油设备。它是利用地面泵供给高压动力液,驱动井下的液动机,再由液动机带动活塞泵抽油。象其他机器制造部门一样,液压传动在采油技术中的应用给抽油设备的结构和使用带来许多新的特点。比起其他类型的抽油设备来说,水力活塞泵的突出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效率,对于中深井和深井水力活塞泵的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阿尔善油田地处高寒地区,寒冷的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给油田的开发建设造成了很大困难。经6个方案对比,阿尔善油田采用了水力活塞泵采油集输工艺流程,在技术上突破了以往的常规并做了不少改进。经实践证明,该流程先进可靠,能适应高寒地区油田全天候的生产需要。本文给出了油田设计的基础数据,介绍了水力活塞泵采油集输工艺的流程,最后详细介绍了该流程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水力活塞泵系统的地面设备包括动力液净化系统、把动力油循环到井底发动机的地面泵和必要的控制装置。 水力活塞泵的地面系统有两种类型:第一是地面设备安放在井场上的单井系统;第二是地面设备安放在有利位置上同时控制几口油井的中心站装置。  相似文献   

11.
对于灰岩油田(如任丘油田),根据油井产量高和油温高以及含水率上升快的特点,初期采用疏井网、大管线和单管集输流程;随着井网加密和第三系砂岩油田的开发,单井产量降低,对油气集输系统逐步调整为单井→计量站→集中处理站的两级布站流程;当原油含水达到70%~90%时,为减轻集输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则又采取不加热输送、磁处理脱水、高效破乳剂、多功能合一设备、集输处理站集中供热等技术。对于严寒地区油田(如阿尔善油田),则采用以水力活塞泵采油的双管集输流程,它以净化油为动力液,升温至80~85℃,高压输至计配站和井口,经井下动力液泵采出原油并和动力液混输至计配站计量后输至大站处理。该流程运行8年,经受了-40℃严寒的考验。对于沙漠油田(如鄯善、温米和丘陵油田),则采用井口→选井站→联合站的一级半布站流程;较远区块采用井口→选井站→中心计量站→联合站的两级布站流程。处理工艺采用中压多级分离稳压工艺和合一设备。对于小断块低渗透油田,则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单管不加热密闭集输流程或双管回掺流程或三管伴热流程或双管环形伴热流程或单管电伴热保温流程。  相似文献   

12.
采油工艺直接关系到地面流程的选择。本文就当前有争议的水力活塞泵采油及相应的地面流程问题,从系统效益出发,应用电子计算机手段和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等,对有关因素,从特定到一般,从静态到动态,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影响程度、应用界限以及对油田发展的适应性,试图从中找出些规律性认识,供设计和生产参考。同时,经分析认为,根据大王庄油田的特点,应选择水力活塞泵采集工艺,以提高采油速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文明寨油田是中原油田使用水力活塞泵采油最早的油田.该油田油层埋藏浅,含油层系多,原油物性较好;但断层多,区块小,原始油气比低,天然能量不足.为了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1983年7月在明46井开始了第一口水力活塞泵采油探索试验,同年又将明19井改投水力活塞泵生产,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随着油田开发的需要,决定对文明寨油田实行全油田水力活寨泵强化采油、并于1984年设计了动力液处理站带卫星站  相似文献   

14.
沈阳油田是1987年国家20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高凝油油田。其原油凝固点高达67℃,比美国洛基山地区高凝油的凝固点(50℃左右)和苏联乌津油田高凝油的凝固点(32℃)都要高。进行这种高凝油油田的产能建设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国内外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1 沈阳油田产能建设的特点沈阳油田用水力活塞泵采油,并确定水力活塞泵以高凝原油为动力液的开式循环流程。要求动力液温度达90℃、压力为20MPa、净化机械颗粒直径小于20μm,所以动力管线必须满足高温高压的要求,所有输油管线必须保温,所有工艺管线要“绝对”干净。沈阳油田产能建设的主要任务有112km的管廊带,2座大型联合站,2个变电所及系统小站和集输管线工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有杆采油生产中由于套管变形和弯曲引起的杆管偏磨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液力驱动采油系统。在结构特点、使用寿命、适用范围和作业方式上与水力活塞泵进行比较,给出了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通过已知产液柱塞面积、动力液作用面积、抽油泵行程、动液面深度、产液粘度和理论产液量,可确定该系统工作时的动力液压力、产液与动力液压力比、最大上行动力和最大下行动力。  相似文献   

16.
水力活塞泵采油工艺在油田开采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将越来越多。本文介绍应用计算机图形、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技术,使水力活塞泵采油工艺系统(CYPS)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再现于计算机屏幕。  相似文献   

17.
水力活塞泵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力活塞泵是一种依靠液体压力传递能量的抽油系统。多年来对井下泵工况仍停留在人工观察压力表的压力变化而凭借经验进行诊断的水平上。由于各人经验的相互差异,增大了分析、诊断结果的误差,导致盲目起换泵工作量的增加而影响产油量。本文在阐述了水力活塞泵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便携式计算机,在地面采集和记录水力活塞泵生产井井口动力液压力和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比典型工况模版,确定井下泵工作状况,从而提高了水力活塞泵生产井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力活塞泵采油井由于没有生产测试通道而无法通过环空生产测井进行含水率测量的问题,研制了井下存储式含水率测试系统。该系统由井下测试仪器、水力活塞泵取样器外壳、减震器、地面回放数据接口、便携计算机及测试系统软件等组成。测试仪器安装在水力活塞泵泵芯尾部取样器内,随泵芯投入井下进行测试,可实时检测地层液的含水率情况,利用数据存储器实时保存历史曲线,提供了全天候观测生产过程的手段。仪器结构设计实现了微型化,在传感器、检测电路和温度补偿及软件处理等部分采用实时处理校正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含水率测试的分辨率及精度。  相似文献   

19.
姚黎明 《石油机械》1994,22(7):55-58
SBQ—1型水力活塞泵随泵取样器姚黎明(胜利石油管理局无杆采油泵公司)概述水力活塞泵已在一些油田广泛使用。但是,现场使用的水力活塞泵抽油方式,一般采用开式循环单管封隔器管柱,高压动力液从油管内进入,动力液和地层液的混合液从油套管环形空间排出。因此,在...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田高含水开发期,水力活塞泵抽油系统采用水基动力液闭式循环生产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生产方式。文中提供一种平行双管闭式水力活塞泵装置,并通过使用“自来水+700×10-6”浓度的SL3添加剂”水基动力液模拟现场工况室内实验,表明该装置原理可行、结构简单可靠。沉没泵机组的动力液漏失率与泵的工作压力和冲次有关,其动力液漏失率不超过5%;沉没泵机组换向机构摩擦副工作寿命可达126d。为现场水基动力液开式循环生产的工况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