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内皮素与脂肪因子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PIH患者94例,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18例.同时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30例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Chemerin、内脂素、瘦素及D-二聚体、内皮素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轻度组患者Chemerin、内脂素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Chemerin、内脂素、D-二聚体、内皮素较对照组及轻度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Chemerin、内脂素、D-二聚体、内皮素较对照组及轻度组、中度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较对照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 Chemerin及内脂素呈正相关(P<0.05),内皮素与Chemerin、内脂素、瘦素正相关(P<0.05).结论 脂肪因子代谢紊乱是PIH发生的重要原因,并与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覃日吉  范微  杨莉莉 《海南医学》2011,22(17):115-11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住院待产的10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实验组,其中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36例,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43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30铡;选取住院待产的正常孕妇11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及ALB、FIB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hs—CRP及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hs.CRP及FIB水平由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度及重度患者的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由中度到重度ALB水平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轻度患者的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虽然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及ALB、FIB联合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判断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尿蛋白与血浆肌酐比值的变化,分析其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轻度子痫前期孕妇99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9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孕晚期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随机尿蛋白、24h尿蛋白及血浆肌酐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随机尿蛋白与血浆肌酐比值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加重,随机尿蛋白与血浆肌酐比值差异明显增加,轻度子痫前期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存在高度相关性,能够替代24h尿蛋白定量,更为快捷、简便地评估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值及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探求其在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和肾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组4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50例及正常孕晚期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的CysC值及尿蛋白水平,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ys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发展,CysC值增加明显;随尿蛋白水平的增加,CysC值呈增加趋势。结论:CysC及尿蛋白水平测定在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和肾功能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俏苗  郑海玲 《海南医学》2014,(21):3188-319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4例(轻度组),轻度先兆子痫25例(中度组),重度先兆子痫26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重度组最高,中度组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MIF和HMGB1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MIF和HMGB1的含量。结果 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MIF与HMGB1含量呈正相关(r=0.59,P〈0.01)。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和HMGB1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MIF和HMGB1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凝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正常体检和分娩的孕产妇350例按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实验组)75例和正常妊娠晚期孕妇组(对照组)275例,对两组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t=13.182、10.497、23.880,P=0.000),实验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低于对照组(t=2.140,P=0.033),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也少于对照组(t=9.572,P=0.000;t=3.109,P=0.002);轻度子痫前期PC高于重度子痫前期(P〈0.05),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重度子痫前期(P〈0.05或0.01);早发型子痫前期的PT少于晚发型子痫前期(P〈0.05),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明显的高凝现象,且凝血程度与病情严重度有关,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褪黑素(MT)水平,探讨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各30例,检测其血清CRP值及MT值。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且重度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M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且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T水平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且其程度越重,血清CRP水平越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MT水平较正常孕妇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MT水平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9.
肖贤  张恒  王勇  余立波  谭景 《海南医学》2014,(9):1286-128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HDP患者按照病情分为妊高组(妊娠期高血压,26例)、轻度PE组(轻度子痫前期,28例)与重度PE组(重度子痫前期,26例),并选取正常妊娠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流速峰值(PSV)、舒张末期流速峰值(EDV)、和S/D值,并检测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1)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 ET-1、NO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HDP患者的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HDP加重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2) RI、PI、EDV和S/D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重度PE组的RI、PI和S/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度与重度PE组的ED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 HDP患者肾叶间动脉RI、PI、S/D与血清ET-1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NO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的肾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管内皮功能的ET-1、NO之间相关,并且其测量的肾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反映出HDP患者血流变化以及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0.
秦彩娟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22-23,25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104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水平,同时检测50例同期健康孕妇以上3项指标进行对比,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疾病严重程度而增加,3项检测指标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复杂病理过程,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说明不同致病因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或者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尿瘦素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和50例正常孕妇血、尿瘦素水平,结合BMI指数、尿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相关指标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尿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中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尿瘦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但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瘦素水平(P〈0.05);血瘦素水平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相关,尿瘦素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相关。[结论]妊娠期血瘦素水平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尿瘦素水平增高与肾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钙离子(Ca^2+)、镁离子(Mg^2+)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56例(其中轻度妊高征73例,中度妊高征53例,重度妊高征41例)为实验组;以正常妊娠者15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钙离子、镁离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妊高征组的Hcy水平分别高于中度妊高征组和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妊高征组的ticy水平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高征组和中度妊高征组的Ca^2+、Mg^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高征组的Ca^2+、Mg^2+水平低于中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妊高征组的Ca^2+、Mg^2+冰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Hcy及Ca^2+、Mg^2+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分类及疗效判断颇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E-cadherin和ENA-78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VE-cadherin和ENA-78的含量。结果 VE-cadherin和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VE-cadher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VE-cadherin和ENA-78含量呈正相关(r=0.60,P〈0.01)。VE-cadherin和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cadher-in和ENA-78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VE-cadherin和ENA-78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性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检测意义.方法 本研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正常妊娠孕妇、妊娠性糖尿病患者、妊娠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比较三组之间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3.24、4.32,P<0.05).另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t =4.02,P<0.05).中度妊高征组和重度妊高征组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t=3.11、4.51,P<0.05).另外,重度妊高征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妊高征组(t=3.08,P<0.05).结论 妊娠性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检测为临床对妊高征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防止DIC的发生等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与血压、尿蛋白的关系。方法以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69例,重度子痫前期31例;选取同期100倒正常孕晚期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血压及尿蛋白,比较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尿蛋白、血压的关系。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蛋白、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尿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70,P〈0.01),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脂联素变化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正常孕妇孕晚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其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D—D测定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子痫前期孕妇40例(轻度20例,重度20例)、妊娠期糖尿病2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30例的血浆D—D水平。结果子痫前期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浆D—D水平均较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存在病理性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更倾向于血栓形成。而且,在子痫前期组轻、重度患者血液病理性高凝状态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高。因此,血浆D—D水平检测对产科病理性高凝状态疾病的监测、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样本来源于73例正常妊娠妇女(A组)和6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B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结果:与正常妊娠妇女(A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B组)的PT、APTT指标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FDP、D-Di指标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正常妊娠妇女进行凝血系统指标的监测,有利于预防和监控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侴琳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3+31-33,3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血压、尿蛋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0月收治的36例妊高症孕妇为观察组,并随机选用同期收治的正常孕妇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瘦素水平、尿蛋白、血压关系。结果观察组瘦素在妊高症中度及重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SBP两组相比较,轻度、中度、高度三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DBP两组相比较,高度妊高症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蛋白两组相比较,轻度、中度、高度三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其中相应血压及尿蛋白指标升高,检测其变化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营养管理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风险孕妇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规范产前检查且经妊娠高血压疾病风险筛查为高风险孕妇157例,按照孕妇意愿进行营养管理67例(观察组),按常规孕期保健但未进行营养管理9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胎儿窘迫,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分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的孕期营养管理能改善妊娠高血压疾病高风险孕妇的围生期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杨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303-1304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2DOT Read Meter金标定量检测仪检测β-HCG水平,分别选择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包括40例轻度妊娠高血压和30例中度妊娠高血压及30例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并与1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对照。结果轻度妊高征组血β-HCG水平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妊高征及中度妊高征血β-HCG水平与正常妊娠组及轻度妊高征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β-HCG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2,P〈0.05)。结论监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以预测妊高征的发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程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