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学是一门充分展示人类智力极限和智慧顶峰的东方科学.它在两千多年前对人体健康规律所达到的认识高度至今仍无法逾越.中医学提出的"治未病"的战略思想,代表着人类医学的最高境界."治未病"是中医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医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是以一定文化背景为支撑,建立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中医学亦然。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丈化背景的支撑和哲学观念的指导,这是当今关心中医命运的人切切不可忘记的。只有在中医、文化和哲学的良性互动中,中学才能生存和发展,并为人类的养生治病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元神是人类的高级主宰功能,意识是人脑的功能,而基因组是构成人类的分子基础。随着基因组科学的发展,人类可以在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将中医学分子化、神经系统中医化;而神经系统中医化则是传统中医所没有阐述的,只有将神的本质解释出来,中医才可以是最完整的,生命科学才是最完整的。从而促进基因组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佛学诞生于印度.汉哀帝时经西域传入中土.魏晋以后,佛学广为流行,迅速渗透社会各领域.被中国固有的化融合与吸收,成为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深深植根于传统化,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佛学东渐必然对以中国传统化为依托的中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作为东方特色保健与治疗的学问,对个人而言也是一种调病之术、长寿之术、养生之术。中医学尤其讲究心理卫生,养生首养心,调形先调神。静是养心调神重要的形式、载体和条件,可以说中医养生的第一道功夫在“静”,集中表现为以静养为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元神是人类的高级主宰功能,意识是人脑的功能,而基因组是构成人类的分子基础,随着基因组科学的发展,人类可以在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将中医学分子化、神经系统中医化;而神经系统中医化则是传统中医所没有阐述的,只有将神的本质解释出来,中医才可以是最完整的,生命科学才是最完整的.从而促进基因组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的思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证候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同时也与中医药现代化息息相关。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架起了一座传统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发展的桥梁,使中医学向标准化、条件可控化迈进了可喜的一步。然而证候动物模型研究却一直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8.
神机气立学说述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机气立学说述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陈津生(300052)东方思维在中医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中医学术体系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医学范围。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医学将会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编者关键词神机,气立神机气立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9.
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使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明显增加,同时亦增加肿瘤的患病风险,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对血脂异常近年来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药治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作一概述。"血浊"作为血脂异常的中医学病名为大多数中医学家所接受,其主要病机为脏腑气化失司,气血津液失常,聚湿成浊,形成血浊。治疗多从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输化失常论治,具体治法则有化痰活血法、健脾化浊法、行气活血法、温补脾肾法和滋补肝肾法等。  相似文献   

10.
赵治友 《国医论坛》2005,20(6):47-49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人类迈进了科技发展的新纪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学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回顾中医学数千年发展史,当今中医学已从主流的社会医学地位变为非主流医学地位,这一现状令人深思。如何使中医学从目前的非主流地位走出来,是中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戴昭宇  仝选甫  宋敏 《河南中医》2008,28(12):98-100
在日本,中医药学大多被人们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就像中医学在中国被称为“传统医学”或“东方医学”一样,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其实,所谓的汉方药是在秦汉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然后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医学应属于同根同源。不过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基础考试是美国国家针灸与东方医学资格审议委员会(National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 NCCAOM)颁发的中医(东方医学)师、中药师、针灸师资格认证必考科目之一。本文依据 NCCAOM 发布的资格认证手册、中医学基础考试大纲和学习指南,对中医学基础的考试方法及大纲所涵盖的临床诊断方法、中医理论的评估分析及辨证分型、治则与治法3部分内容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学伴随着中华民族生存、繁衍、成长及发展,如今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近年来,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学发生了重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中医学理论深入到分子水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诊疗技术得到不断创新发展、中药剂型呈现多样化、教育模式学院化、专业细分化、行医方式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医药学发展历史,以及中西医学模式与优势互补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强调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发展中医药学;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重点是一定要把中医学好.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多读书,多临床,并通过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与自然辩证法相结合,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使中医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5.
谈更年期中医情志护理医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整体医学,整体护理。也是中医学和中医护理的核心。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类疾病和健康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因素和体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生物医学模式正在被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护理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它也将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6.
在步入公元纪年第3个千年的时刻,来回顾一下中医学的历史,我们会认识到中医学蕴藏的是一个世界观,一种哲学,一种文化,一种方法论,一种独特的理论、概念、技术体系。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睿智的祖先究心天人之际,以整体方法认识自我的结果。百年困惑……东方文明、华夏文化、中医学历劫不磨,绵延至今的历史与现实证明,它们有着自身的价值、活力与真理。机械论、还原论的现代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不能包容传统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衍生的科学知识。中医学的百年困惑,其根源即在于岌岌于以彼证我,以西证中,以现代“化”古代,而忘记了“我心即佛”,“求…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中医学、科学之源及人类历史,重新理解中医学、科学之义,从中医学之本性、中医学其非"科学"、中医学实是"科学"三个方面,对中医学是否科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人能动的思维、智慧下追求真理的学问,此即真正的科学。中医学作为基于中华文化,探求人体、自然之理的学科,固应属于科学这一博奥的学问,而非狭隘主义的"科学"。相信在时间积淀下,中医学必将与现代科学共融。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医文化在中医临床医疗科研教育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兴中 《环球中医药》2010,3(3):205-207
中医学作为基于人文和生命的医学,融合了历代的人文、科学成就,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以人为本,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揭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将治病与治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德术并重,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存质量,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科学范式,中医文化至今在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临床医学的医疗、科研、教学中具有引领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被继承发展,对人类的健康甚至历史的演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被越来越多的揭示,中医理论的主观性与神秘性阻碍了中医学向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雪 《中医教育》2013,(6):83-84,F0003
中医学是基于人文和生命的医学,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历经千年经久不衰。作为独具东方民族特色、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的医学理论体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