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ZigBee的无线抄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设计了一种基于 ZigBee 的无线抄表系统,该系统由 ZigBee 自组网、GPRS 网和集抄中心3部分组成.ZigBee自组网可分为数据采集器、数据中转器和集中器 3 部分;以CC2430 模块为核心,设计了由CC2430、传感器、天线、电源和功率放大器 5 个模块组成的ZigBee 节点硬件.集中器采用 ARM 微处理器为主处理器,为实现 ZigBee 网的数据远程传递,采用了 GPRS 模块.集中器的软件主要实现对所有 ZigBee 节点和集抄中心进行监听.所设计的 ZigBee 无线抄表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抄表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短距离无线通信一员的ZigBee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电能管理系统也成为一个非常理想的无线抄表系统。介绍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还介绍了模块在zigBee无线电能管理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ZigBee网络处理器配合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模块,设计了一套变电站端子箱环境检测系统,实现了端子箱温、湿度数据自动采集、无线传输、集中管理、异常预警等功能。系统分为三部分:数字式温、湿度采集器,数据集中器和系统监测管理软件。数字式温、湿度采集器和数据集中器基于ZigBee网络处理器及Jennic C软件平台开发,应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组网;系统监测管理软件基于Win32平台开发,提供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及高级分析功能,满足多年历史数据存储需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自动抄表方案成本高、功耗大、组网规模小、线路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抄表方案。结合ZigBee技术与GPRS网络,设计了一套远程无线抄表系统,局域网络采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广域网络采用GPRS远程无线通信技术,组建的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自组网和自适应等特点,而且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兼容性。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无线抄表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基于摄像式的低成本远程无线抄表系统,用户无需更换原有传统电表,只需在电能表的计数表头安装摄像头模块,拍照后通过无线模块传输给集中器,集中器数字图像识别后通过GPRS发给数据采集终端,从而实现无线抄表.重点介绍了该抄表系统中集中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及软件构架,最后利用设计的集中器实物验证了该设计能很好的满足无线抄表系统对集中器速度和精度的要求,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电网智能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6.
集中器作为远程抄表系统电能表和数据中心的一个桥梁,是整个抄表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的核心,而其无线通信模块无疑又是这核心中的重点,对整个系统起着控制和枢纽作用,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通信效率。文章介绍了基于AT89C51RC单片机和无线收发芯片MC55的嵌入式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硬件设计框图和软件设计流程图。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的电能采集系统中大部分低压集中器都采用电力线载波模块作为抄表模块。但载波通信易受到电力线上存在的噪声干扰,抄表成功率经常达不到电业局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采用数据结构中的链表来进行集中器的抄表管理,并在嵌入式集中器上进行了编程实现。集中器在现场的抄表成功率的统计,显示该方案与传统抄表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集中器的电表抄通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电力集抄系统是基于物联网的一种网络结构,电力集抄系统中原有的集中器设备是电能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原有集中器设备存在处理能力弱、通信速率低、统一化管理维护困难的问题,研发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虚拟集中器系统,替换原有实体化集中器设备.虚拟集中器系统不仅具有实体化集中器设备的功能,而且能为电力企业节省大量的设备管理及运行维护成本,又显著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全面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新型微功率无线抄表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博  徐建政  刘霄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5):134-136,144
针对目前智能电网规划的提出和对智能电表的大量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i4432无线芯片和RS-485通信标准的无线抄表系统.以Si4432无线通信芯片作为无线收发器,设计了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Mesh网络,选取分级路由协议并加以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分级路由的自上而下的组网协议,在改进协议中以集中器作为中心节点,主动上送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原有抄表系统存在的诸多不足,文章以ZigBee技术为核心,用C8051F021单片机作为网络终端节点和网络协调器的MCU,采用CC2420为射频芯片,搭建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抄表系统.主控MCU通过SPI接口与无线收发模块的CC2420芯片进行通信,给出采集器的收发流程和抄表系统的无线通信流程.该抄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实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ZigBee技术的发电设备无线远程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igBee是一种具有耗能低、成本低、复杂度低、网络容量大、安全性高、工作频段灵活、延时短等优点的无线技术.以Jennic公司JN5121模块作为ZigBee节点模块的控制板,设计开发了ZigBee无线网络系统,并以ZigBee中心节点为例对其供电电路、串口通信电路、ZigBee无线网络建立及通信流程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所设计的基于ZigBee的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现代电站设备远程状态监测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详细分析Modbus和ZigBee协议,提出将ZigBee设备的IEEE地址与设定的Modbus地址进行绑定,在ZigBee无线网络中传输Modbus报文的方案。设计了具体的ZigBee通信数据包封装格式,给出Modbus报文在有线方式和ZigBee无线网络之间转换的方法,实现电力线路监控系统的有线/无线分层混合传输。以TDM系列电力仪表为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兴无线传感器网络新技术,ZigBee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面向无线传感和工业控制应用领域。在对ZigBee无线通讯技术的的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ZigBee技术在电力AMR系统中的应用可能,并分析了其应用的作用和优点,提出了ZigBee无线通讯技术作为AMR系统技术手段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集中供热系统数据采集的特点,应用ZigBee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网络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传输网络(ZigBee)与数据中心(MCC)等模块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系统实现的传输协议和应用特点。实际运行情况表明,系统具有传输速率高、省电可靠、时延短、费用低、网络容量大、通信节点易于配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ZigBee技术在城市管网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相铭  杨世凤  胡瑜 《电气传动》2012,(1):49-52,70
针对目前城市管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和GPRS通信网络的市政管网无线监测系统。给出了ZigBee无线传感器节点和网络协调器节点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利用动态域名解析实现GPRS模块同监控中心计算机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实验证明,基于ZigBee技术和GPRS通信网络的城市管网无线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区域内传感器的密集覆盖,保证了管网数据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包含PLC主机扩展的ZigBee适配器和远程ZigBee通信I/O模块,这2部分的组合使PLC主机能通过无线通信来监控网络中各设备连接运行状态。该系统具有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其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应用ZigBee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实现继电器电寿命试验的控制和检测。通过在上位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加装ZigBee通信模块,负载柜加装MSP430单片机开发板和ZigBee通信模块,实现上位机和试验负载柜之间试验数据的无缝连接,使得电寿命试验的模块化程度更高,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功耗和试验设备的成本。该设备已研制成功,性能良好,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8.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导线接头在线测温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原理,将新型ZigBee无线自组网通信平台应用于输电线路跳线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架构,说明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接头温度监测节点集群组网的方案和算法,设计了实现可靠、节能及高效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结果表明,ZigBee技术具有自组织性、动态拓扑、网络容量大、以数据为中心等特点,在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个域网  相似文献   

19.
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物联网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智能家居环境的特点,对几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作了分析比较。重点阐述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物联网系统架构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对物联网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