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胶带输送机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对胶带机运输过程的远程监控,提出了一种胶带机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在井下胶带输送机机头设置一台控制分站,根据测点数量和胶带输送机长度在胶带输送机沿线设置智能设备,控制分站与智能设备间通过CAN总线通信,组成单条胶带输送机监控系统;控制分站通过RS485总线、采用ModBus协议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地面监控主机,从而实现远程监控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提高了胶带输送机的运行性能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井下变电所的开关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提出了一种KJ36A电力监控系统与iFIX自动化平台联网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中的KJ36A电力监控系统作为独立子系统,在监控主机上实现电网的监控;同时为了实现电力参数的对外发布和数据共享,KJ36A电力监控系统通过OPC接口将电力运行参数传送到iFIX自动化平台,从而可在iFIX自动化平台上查看井下开关设备的电力参数,并能进行设备参数修改和远程操作。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工作面输送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只能在井下现场使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安装于地面调度中心的输送设备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给出了由该系统与井下基于PLC的输送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相结合构成的全矿井无人工作面输送设备监测与诊断系统的整体结构,分析了该系统与井下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介绍了在LabVIEW中运行BP神经网络故障识别的方法及SQL Server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在地面调度中心实时监测和综合诊断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和破碎机的工况。  相似文献   

4.
iFIX的调度模块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采用iFIX组态软件实现监控功能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该系统以iFIX组态软件为平台开发了上位机监控系统,通过OPC接口和串口服务器实现了监控主机与底层硬件的通信.为了有效地减少由监控画面切换而引起的对从硬件设备的连接断开操作,监控主机利用iFIX工作台(Work Space)提供的调度(Schedule)模块实现对底层从硬件设备的控制.经过实际生产证明,这种控制方式显著的改善了控制效果,使系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5.
井下跳汰排矸及矸石回填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地面选煤及排矸方式存在的费用高、土地占用面积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井下跳汰排矸及矸石回填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通信方式、控制流程及软件设计。该系统的上位机采用iFIX组态软件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下位机以S7-300PLC为核心,采用STEP7编程软件实现跳汰控制、选煤排矸、煤泥水处理及安全应急处理功能;系统人机交互功能由MT8000触摸屏实现。该系统在邢东煤矿的应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井下跳汰排矸选煤,系统运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故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徐州矿务集团公司井下胶带输送机的运行特点,系统采用了集散控制(DCS系统)与冗余技术,采用光纤传输等多种技术手段,并辅以工业电视.具有在线监测、分析及完善的保护和报警功能,实现了"地面控制为主、井下监控为辅"的地面远程集中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CC2530的井下人员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基于CC2530的井下人员信息采集模块。该模块以CC2530为核心,由下井人员随身携带,可将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温度、瓦斯等信息及人员的编码信息发送给安装于井下巷道中的无线接收器并传送到地面监控主机,使地面管理人员可实时了解井下人员的位置、数量及环境状况;在井下出现危险情况时,该模块可及时收到地面监控主机发送的报警信息或灾害应急措施,并发出相应的声光报警提示井下人员。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块实现了井下人员的位置、运动状态及周围环境参数的采集及传输。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淮南矿业集团某煤矿基于iFIX的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把包括基于西门子PLC、施耐德PLC、AB PLC等监控系统和电力系统集成到统一的监控平台上来,实现了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远程控制,达到了系统设计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胶带接头隐患检测方法存在漏检、误报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井下运输胶带接头的图像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实时检测金属胶带接头,并控制数字摄像机自动抓拍运输胶带接头处的图像,利用井下环网将图像传输到地面监控室,实现胶带接头图像的实时采集与处理,及时排除胶带接头可能出现的撕裂、脱扣等隐患。  相似文献   

10.
无线网络传输数据的带宽较窄,制约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基于无线通信环境下图像监控系统的应用。而图像监控中,通常只对一个或几个区域感兴趣,为了适应目前的网络状况,应用了JPEG2000中感兴趣区域(ROI)编码技术,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无损压缩,对其他区域进行有损压缩,明显地降低了图像的平均码率,使图像能够高效地传送给调度中心以便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压缩比和图像质量之间的矛盾,有效地缓解了传输数据量与网络带宽的矛盾,提高了图像的实时性传输。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时了解煤矿主要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量采集盒采集井下通风机、提升机等主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将数据统一传送到监测分站,监测分站通过RS485总线与地面监测中心的上位机通信,从而实现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测功能。长时间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实时监测与控制信息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一种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化技术的煤矿安全实时监测与控制信息系统 ,它兼容现行煤矿安全系统数据。研制了各类传输格式的数据汇接器构建井下网络 ,形成立体化数据采集系统 ;构建了井上安全监控软件平台和煤矿安全信息数据库 ,形成全局监控网络  相似文献   

13.
煤矿生产用水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煤矿生产用水系统采用人工操作方式而无法实时了解水泵运行情况和水仓水位情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生产用水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PLC控制站,用于监控地面污水处理厂泵房、井下泵房和水仓;各PLC控制站采集传感器数据,并通过工业以太网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根据采集的数据对工作泵、备用泵进行调度,并对电动阀门进行远程操作,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多个泵房的无人值守及远程控制,提高了煤矿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PLC集中控制系统在煤矿胶带输送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矿胶带运输系统线路长、岗位多、联络环节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PLC集中控制系统控制煤矿胶带输送机的方案,介绍了PLC集中控制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功能。该系统通过集中控制和工业电视相结合,对井下主煤流强力胶带输送机和振动给煤机及煤仓煤位计等相关设施进行监测,实现了主煤流系统的集中控制。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实现了胶带输送机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李涛  李辉 《工矿自动化》2011,37(4):59-61
针对传统的井下瓦斯监测因采用人工检测方式而导致非实时性及易出错等问题,结合井下生产环境复杂、传输距离长、监测范围广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煤矿瓦斯与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下位机系统核心,利用单总线及多传感器技术对井下温度、风速、瓦斯浓度等多种环境参数进行自动监测,并通过CAN总线将数据实时传送给上位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规煤矿带式输送机故障保护系统可靠性较差、缺乏直观有效的预警信号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预警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隔爆兼本安型PLC及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多级带式输送机的联动控制、故障监测、文字语音预警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强,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故障预警及事故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分析了我国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乡镇煤矿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7.8%,发生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却占全国煤矿事故总起数的73.5%和74.1%,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7倍。乡镇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包括技术装备落后、矿井系统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安全教育培训滞后、安全责任不落实、现场管理松弛、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而技术装备落后和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是最主要的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措施之一。提出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方法:中心站(或主机)应及时向监控中心上传有关监控信息;中心站(或主站)和监控中心应具有符合IEEE802.3协议的以太网接口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中的PLC程序因采用经验法设计而存在编写周期长、可读性差、程序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SFC编程方法设计煤矿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梯形图的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具有设计方便、可读性好、维护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陈海峰 《工矿自动化》2011,37(9):103-105
根据煤矿主通风机的运行情况及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7-300 PLC的煤矿主通风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参数监测方法、控制流程及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煤矿主通风机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