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因"腹痛,体格检查左肾占位"就诊。患者1个多月前无诱因出现左侧腹部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无肉眼血尿,无消瘦、乏力,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未触及肿块;双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2×109/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5 U/L,谷草转氨酶25 U/L,总胆红素16.0μmol/L,直接胆红素4.5μmol/L;肾功能:尿素氮5.6 mmol/L,肌酐106.0μmol/L,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因“检查发现左肾占位4d余”入院.患者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至我院急诊科行颅脑CT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提示左肾实质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泌尿外科.患者发病以来无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入院后行腹部CT示左肾中部肿瘤性病变,良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黄色肉芽肿性炎)与肾癌待鉴别.MRI示左肾中部囊实性占位,考虑肾球旁细胞瘤.GFR:左肾40.4 ml/min,右肾42.5 ml/min,左肾中段外侧占位征象,血流灌注、肾小球滤过功能轻-中度受损,上尿路引流通畅.肾功能检查:BUN 4.79 mmol/L,Cr 62.0 μmol/L.完善相关检查,排外手术禁忌,拟行后腹腔镜下左肾肿瘤剜除术,术前行左肾动脉球囊置入,并于术中经球囊导管低温灌注.  相似文献   

3.
病例 女,47岁.因1周前健康体检时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而入院.平素健康,无腹胀、腹痛,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无肉眼血尿、脓尿.查体:T 36.2℃,P 72次/min,R 18次/min,BP 120/80 mmHg,双肾区无饱满,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 12.2 × 109/L、中性粒细胞7.5 × 109/L;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4.
1病例简介男,56岁,因左侧腰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腰腹部胀痛,无血尿及尿路刺激征。血肌酸激酶升高1402 IU/L(正常值35~232 IU/L),血D-二聚体升高2020 mg/L,纤维蛋白原当量<550 mg/L,肌酐127μmol/L。CT表现:平扫左肾形态欠规整,体积明显增大,肾实质内见软组织肿块,并呈浸润性生长,病变与肾实质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52岁.乏力2个月,午后低热并左侧腰部疼痛1周,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无肉眼血尿.体检:左肾区叩击痛(+),双侧输尿管区及膀胱区无压痛,腹部未扪及肿块.尿液生化检查:红细胞150/μL;白细胞酯酶25/μL,余无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左肾下极大约5.0cm×4.7 cm的低回声区,回声欠均匀,血流信号稀少.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3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4 d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血、尿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双肾CT平扫:左肾中上极可见稍低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匀,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大小约7 cm×6.5 cm×5 cm(图1).CT动态增强扫描:左肾病变于增强扫描各期呈不均匀强化,病变大部分为逐渐增强,动脉期CT值30 HU,至延时12 min扫描,CT值升至71 HU,仅病变前内上部分各期均无明显增强(图2,3).诊断:左肾中上极占位,血管瘤可能性大,不除外肾癌.MR平扫:左肾中上极见一较大不规则异常信号影,T1WI呈稍低信号,T2WI压脂呈高信号,内可见网状等信号影(图4).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1岁。发现左肾占位5天入院。外院B超示:左肾区高回声包块。查体: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双肾区无叩击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CT平扫:左肾可见较大类圆形脂肪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CT值约-115HU,其内见多条血管影。增强:可见左肾肿块内部分血管自左肾发出,脂肪成分未见强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56岁.1周前体检发现左肾占位就诊.患者无腹痛、腰痛,无肉眼及镜下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CT平扫:左肾实质内可见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6.8 cm×7.7cm×9.2 cm,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多发不规则片状钙化及脂肪密度灶(CT值:- 96 HU),包膜可见钙化(图1~7),CT诊断:左肾实性占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69岁。超声体检发现肝内占位4天,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无食欲不振、乏力、发热等不适。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9 U/L,总胆红素20.90μmol/L,直接胆红素12.80μmol/L,间接胆红素8.10μmol/L,总蛋白62.20 g/L,白蛋白34.40 g/L,癌胚抗原1.64 ng/m L,甲胎蛋白2.89μg/L。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因突发无痛肉眼血尿15天入院。体检:血压125/68mmHg,腹平软无压痛,未及肿块,双肾区无叩痛。辅助检查:尿潜血2+,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均无异常;B超检查示左肾略强回声团,大小4.6cm×3.7cm(性质待定);CT扫描提示左肾上极占位性病变(约5cm×4cm),考虑肾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3岁,因胃炎行腹部超声及CT检查发现左肾占位,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无腹痛、腹胀等. 双肾超声:左肾下极见大小约5.2cm×4.9cm×5.2cm的混合性光团,边界清晰,内见密集细小光点充填,其内另见大小约1.6cm×1.5cm×1.8cm的稍强回声光团,后无声影,集合系光点群未见分离(图1).CDFI:双肾血流呈指状分布,频谱测值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24岁.体检B超发现左肾下极实质内囊性占位4个月,无腰痛、腹痛,无尿频、尿急及血尿.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左肾实质内见一囊性暗区,大小约2.9 cm×2.8 cm,包膜完整,后方回声增强.B超拟诊:左肾囊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双波长激光进行不阻断肾动脉(零缺血)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肾肿瘤患者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32~62岁,平均49岁。左肾肿瘤13例,右肾肿瘤11例。肿瘤最大径0.8~3.2 cm,平均1.9cm。R.E.N.A.L.评分3~6分,平均3.8分。中山评分3~5分,平均3.5分。零缺血指数(zero ischemia index,ZII)1~4分,平均1.6分。24例均全麻下行双波长激光腹腔镜下零缺血NSS。采用Evolve双频激光系统发射双波长激光(980nm/1 470 nm),采用连续发射模式,治疗功率60 W。按照常规后腹腔镜手术体位和步骤,分离肾动脉后以标识带标记但不阻断,沿肿瘤边缘正常肾组织以激光烧灼标记,然后以双波长激光沿肿瘤包膜切割。在肿瘤基底部将激光切割由垂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创面内较大的血管断端以激光点状凝固,创面以倒刺线单层或者双层连续缝合。结果:本组24例手术中,2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零缺血NSS,2例因术中创面出血而阻断肾动脉。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74.2±16.7)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平均(52.9±55.6)ml。术后伤口引流量20~150 ml,平均(65.4±34.4)ml。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2±0.9)d。术后未发生严重外科并发症。术前血肌酐48~112μmol/L,平均(76.2±21.5)μmol/L;术后为54~122μmol/L,平均(81.5±19.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肾透明细胞癌20例,肾嫌色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24例随访1~12个月,平均(7.2±3.2)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双波长激光提供了一种进行零缺血NSS的有效选择,该技术可以在肾功能保护、术中出血及肿瘤切除三者之间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__病例资料_患者,男,23岁,因体检 B 超检查发现左肾盂占位入院。患者平时无腰部酸胀、疼痛,无肉眼血尿。专科检查:双肾未触及,双肾区无隆起,双肾区无叩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34岁。因腰部隐痛不适 4年余就诊。查体 :体胖 ,腹软未扪及包块 ,左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正常 ,尿常规正常。无合并结节性硬化。 4年前B超发现肝脏多发血管瘤、双肾多发占位性病变 ,性质待定。CT检查 :左肾下极、右肾上极、左肝外叶占位病变 ,其大小分别为 12 .5cm× 8.5cm、3 .0cm× 2 .0cm、5 .0cm× 5 .0cm ,境界清晰 ,主要为脂肪密度 ,CT值 -80HU ,其内见条状、结节状及网状结节影。增强后条状、结节状影明显强化 ,与同层面大血管密度相似。未见钙化影。双肾及肝实质内还可见多发性散在 0 .…  相似文献   

16.
左肾巨大软骨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45岁.间歇性左腰部胀痛不适1个月入院.12年前曾有"左小腿间叶瘤"手术史.专科查体: 左肾区隆起,轻压痛,叩击痛阳性.右肾未触及,肋腰点、肋脊点无压痛.辅助检查: 无血尿,B超示左肾占位.X线片示左肾影增大,内见多发不规则钙化.CT示左肾巨大占位,大小约10cm×13.2cm×16cm,病变突破肾被膜侵入肾筋膜囊,大部分呈爆米花样钙化,下极呈实性软组织块影,CT值48.96Hu(图1).CT增强扫描下极实性组织增强明显,CT值为84.36Hu,中央坏死部分无增强,CT值为33Hu(图2).延迟期下极实性组织增强无明显减弱,坏死组织与实性组织对比更鲜明(图3).  相似文献   

17.
肾囊肿破裂致肾周血肿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右侧腰部酸胀伴夜尿次数增多11天入院。无明显尿急、尿痛及血尿。查体:右肾区轻压痛,叩击痛(+)。血常规: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5.3×109/L,血小板128g/L。尿常规:红细胞1~2个/HP,白细胞1~2个/HP。红细胞沉降率15mm/h,癌胚抗原<5μg/L,甲胎蛋白<20μg/L。B超:(1)右肾实质内见43mm×27mm大小等回声包块,由多个分叶组成,集合部积压变形;(2)右肾囊肿。CT扫描:(1)右肾炎性改变,右肾脓肿伴肾周筋膜粘连;(2)肾周血肿。双肾增强CT扫描:(1)腹膜后软组织占位,腹膜后肿瘤侵犯肾脏可能性大,不排除肾癌;(2)右肾多发囊肿。术前诊断:(1)右肾占位病变;(2)右肾囊肿。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肾周脂肪囊正常,右肾中上方见一5cm×4cm包块,质地中等,颜色暗,肾包膜完整,肿块边界清楚。注射器穿刺抽出陈旧性血液,输尿管未见扩张,肾周及腹主动脉旁未及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良性肿块。考虑为血肿,行右肾囊肿去顶减压及血肿清除术。2讨论自发性肾周血肿临床上较少见,大多由肿瘤引起。本例肾周血肿误诊为肿瘤的主要原因:(1)血肿增强后出现...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5岁.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困.查体:腹部平坦、软,右肾压痛、叩击痛(+),左肾叩击痛(-),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3.94×109/L,BUN 6.88 m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1男,64岁。体检彩超检查发现左肾占位,于2011年10月来院就诊。无发热及消瘦,无腰背部疼痛及肉眼血尿,高血压病史6年。查体:无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肾区无叩击痛。肝功能及血沉正常。胸部DR片双肺正常。彩超检查:左肾中上极实质性低回声团块,5.6㎝×5.6㎝,边界欠清,后方回声增强。CT平扫左肾中上极实质性团块影,突向肾盂;增强扫描,肿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6岁,外院CT平扫检查提示左肾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肾结核.CT增强示:左肾盂及内侧可见大小约为2.5 cm×3.8 cm的低密度无强化影,其内侧肾皮质明显变薄,其边缘可见2枚点状钙化影(图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