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姬菇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真姬菇子实体中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灰分、多糖、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结果表明,其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灰分、多糖含量分别为22.3%、3.2%、3.4%、91.7%、7.8%和5.5%;维生素B2、B6,VA、VE、叶酸、烟酸、生物素含量分别为15.8 mg/kg、92.0 mg/kg、1140.0 IU/kg、7.3 IU/kg、188 mg/kg、1640.0 mg/kg、<3.1 mg/kg;测定了18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86%;矿物质元素Mn、K、Ca、Na、Mg、Se、P、Cu、Fe和Zn分别为45.3,25723.8,466.6,169.7,1308.0,65.7,571.0,11.8, 237.9,98.0 mg/kg。  相似文献   

2.
湘西地区木通果实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马弗炉干法灰化消化样品,火馅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var.australis (Cieli._Kehd、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mb.)Koidz、木通A.quinata Decne.果实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出K,Ca,Na,Mg,Fe,Zn,Mn,Cu等8种元素含量。3种植物果实中K,Ca,Mg含量较高(>0.1000mg/g),其中K元素远高于其他元素,Na,Cu含量较低(<0.0100mg/g)。Fe,Zn,Mn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白木通果实中K,Me,Zn,Mn 4种矿质元素高于三叶木通和木通。木通果实中Ca,Fe两种元素稍高于白木通、三叶木通。Na,Cu两种微量元素在3种果实中含量基本相拟。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旱芹根、茎、叶,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Na、K、Ca、Mg、Fe、Mn、Zn、Cu 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旱芹中富含人体必需的Na、K、Mg、Fe、Ca等元素,各元素在不同部位含量有一定差异。Fe元素在旱芹根中含量为883.57μg.g-1,明显高于茎和叶;Ca、Zn和Mn元素在旱芹叶中的含量分别为11 103.74,214.04,88.07μg.g-1,明显高于茎和根;K、Na和Mg元素在旱芹茎中的含量高于根和叶中,Cu元素含量在各部位差异不大。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8%~105.8%,相对标准偏差(RSD)≤3.36%。  相似文献   

4.
棘茎楤木不同器官营养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棘茎楤木不同器官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棘茎楤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达60.40,15.41 g/kg,是茎皮的3.4和2.9倍,是根皮的4.5和3.0倍.叶片齐墩果酸含量最高,达179.42 mg/kg,分别是茎皮和根皮的1.6和1.7倍.棘茎楤木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平均含量总体表现为K>Mg> Ca >Mn >Zn> Fe>Na> Cu.根皮中K、Ca、Fe、Cu含量较高,而茎皮中的Mg、Mn、Zn含量高于根皮和叶,Na的含量以叶片为高.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刺三加这一药食两用植物,对刺三加叶中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等部分营养成分与K、Ca、Mg、Fe、Mn、P、Zn、Na和Cu等部分矿质元素及活性成分(绿原酸和总黄酮)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刺三加叶中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蛋白及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2.75%、2.34%、4.63%和4.13%,与6种常见蔬菜相比较,是6种常见蔬菜的2~10倍;K、Ca、Mg、Fe、Mn、P、Zn、Na和Cu等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516.00、1061.00、86.58、8.13、4.18、156.12、9.61、8.27和0.044(mg/100 g);与6种常见蔬菜比较后发现除Na和Cu元素含量略低于6种常见蔬菜外,其它成分均相当或高于6种常见蔬菜,其中K、P、Ca、Fe、Mn、Zn是6种常见蔬菜的4~15倍;刺三加叶还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黄酮和绿原酸,黄酮含量为4.06%,绿原酸含量为3.72%,证明刺三加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该研究为刺三加这一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三峡库区大尺度、反季节水位变化对消落带狗牙根种养元素吸收和分配特征的影响, 分别测定了三个样带的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根、茎、叶中大量元素含量顺序为N>K>P, 中量元素含量顺序为Ca>S>Mg, 微量元素为Fe>Zn>Cu>Mn。根系对K、Mg、S、Fe、Mn、Zn 的吸收均被促进, 而对P 和Ca 的吸收被显著抑制, 低水位根系对N、Cu 的吸收也被显著促进。高水位茎和叶中N、P、K、Mg、S、Cu 的含量呈降低趋势, Ca、Fe、Mn 含量呈显著增大趋势, 且茎中Zn 含量也呈增加趋势。随着水位的降低N、P、K、Mg、S、Zn 含量显著增加, 在叶片中的含量显著大于根、茎, 而Fe、Mn、Cu 表现出主要向茎分布的趋势, 且Ca 在叶中的分配显著被抑制, 而在茎中的分配被促进。随着水位降低新叶中N、P、K、Mg、S 的含量明显高于老叶, 而Fe、Ca、Mn、Zn 和Cu 则相反。随着分枝级数增大N、P、K 的含量呈递增趋势, Ca、Cu、Fe、Zn 呈递减趋势, 而Mg、S 含量呈“∨”形变化。因此, 库区水位已导致消落狗牙根种群营养特征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郝兴华  洪伟  吴承祯  李键  王幼茹  杨晓伟 《生态学报》2012,32(22):6964-6971
在酸雨区,研究叶片元素浓度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树种选择与重建亚热带森林具有重要意义。在中亚热带丘陵次生林的酸雨区内,测定两个优势树种——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的叶片元素(N、P、S、K、Ca、Na、Mg、Fe、Mn、Cu、Zn和Al)含量,并探讨其可能遭受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树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N > K > Ca > S > P > Mg > Na,重金属元素表现为Fe > Al > Cu。两树种叶片的P、Ca、Mg、Na、Mn和Cu含量差异极显著,Zn含量差异显著。受频繁酸雨影响,台湾相思(3.42 g/kg)和银合欢(2.70 g/kg)的S含量明显高于中国陆生被子植物叶片的平均值((1.66±3.06) g/kg),Na含量低于S含量,也明显低于中国陆生被子植物叶片Na含量的平均值((2.48±5.45)g/kg),表明研究区域植物叶片的Na元素的特异性,酸雨加速土壤酸化导致土壤Na含量低可能是一个原因。由N/P、Ca/Al摩尔比值的大小可得出,台湾相思为P制约型树种,虽然其Al含量并未超出正常范围值,但其Ca/Al摩尔比值小于12.5,表明存在Al的危害风险;而银合欢属N制约型树种,并未受到Al的危害,更适应研究区生长环境。若仅从叶片元素含量分析,该区域的台湾相思和银合欢受到Fe危害风险,且存在更大的Cu和Zn危害风险,银合欢的Zn、Cu元素累积量大于台湾相思,所以可以认为银合欢的抗性强于台湾相思,可能更适应于酸雨区域生长。  相似文献   

8.
ICP-AES测定广西巴豆不同部位中的十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密封消化罐消解法将晒干的广西巴豆的根、茎、叶、种子壳及种子进行消解,ICP-AES同时测定其中K、Cu、Fe、Zn、Ca、Mg、Mn、Al、Sr、Na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2%~114%之间,RSD<5.57%,测定结果符合分析要求。结果显示,Mn、Mg、Ca在巴豆叶中含量最高,种子中则富含Zn、Cu、K、Na,在种子壳中Sr的含量最高,根中含量最高的是Al,而K、Cu、Fe、Zn、Ca、Mg、Mn、Al、Sr、Na十种元素在茎中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生物炭对东北粳稻苗期的生长发育和对育苗基质营养含量的影响、探明生物炭在东北冷凉地区水稻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潜力,以东北稻田土壤为基础、生物炭为外源添加物(5.0%~20.0%,w/w),研究生物炭对东北冷凉区水稻秧苗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矿质元素N、C、S、P、K、Mn、Zn、Cu、Fe、Mg、Ca和Na的吸收及育苗基质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炭对水稻苗期株高、干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其中施用5.0%、10.0%和15.0%生物炭时株高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1.2%、5.0%和6.0%,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18.2%、27.7%和43.4%;水稻秧苗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N、C、S、P、K、Mn、Ca、Na、Mg、Zn、Cu和Fe吸收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施炭量为5.0%时矿物质元素Mn、Zn和Cu出现峰值,在施炭量为10.0%时矿物质元素Fe出现峰值,在施炭量为15.0%时矿物质元素N、C、S、P、K、Ca、Na和Mg出现峰值;在育苗基质中,N、C、S、P、Zn、Cu、Mg和Na含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而K和Fe随生物炭量增加,其含量逐渐减少,Mn和Ca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在育苗基质中施用10.0%~15.0%的生物炭能够促进水稻秧苗生长,有利于水稻秧苗对大部分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与利用,同时提高育苗基质固定与保持一些重要营养元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四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金属元素含量及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种金花茶组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其嫩叶、老叶及对应土壤中Mg、Ca、Mn、Fe、Zn、Ni、Se、Pb、Cd、Hg、As共11种元素的含量,并分别计算嫩叶和老叶对土壤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1)4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富含Mg、Ga、Mn、Fe、Zn、Ni等营养元素,各元素在叶片中含量为Ca>Mg>Mn>Fe>Zn>Ni>Se;Pb、Cd、As、Hg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均达到无公害茶叶标准.(2)老叶和嫩叶中各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老叶中的Ca、Mn、Fe、Zn、Pb、Cd、Hg、As、Se元素含量均大于嫩叶,尤以Ca、Mn、Fe差异显著;嫩叶中的Mg和Ni含量大于老叶.(3)金花茶组植物对不同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对各元素富集能力强弱为Ca、Mn、Mg>Zn、Ni、Hg>Pb、Se>Fe、As,老叶和嫩叶的富集规律存在差异.(4)不同金花茶组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有较大差异,龙州金花茶(Camellia longzhouensis)和黄花抱茎茶(C.murauchii)对Mg、Ca、Mn、Zn、Ni、Se、Pb的富集能力均大于金花茶(C.nitidissima)和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其中,龙州金花茶对Mg、Mn、Se的富集能力最强,黄花抱茎茶对Ca、Pb、Hg富集能力最强,金花茶对Hg的富集能力较强,对其它元素的富集能力均较弱;毛籽金花茶对Ca、Mn、Ni、Zn的富集能力均最弱.该研究结果为金花茶组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夏季青岛近海浒苔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夏季对青岛近海栈桥、汇泉湾和五四广场三个海域的漂浮浒苔进行了样本采集,针对其12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含量分析与比较,并与2007年夏季三个海域的浒苔的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8年采自汇泉湾海域的漂浮浒苔的Ca,Cu,N,Na和P含量在三个海域中最高,而采自五四广场的漂浮浒苔的Fe,Mn,Pb和Zn含量最高,Cd,K和Mg的含量在三个海域的水平相差不大。与2007年相同海域比较,2008年的漂浮浒苔更富含Fe,K,Mg,Mn,Na和P。另外,与海带和紫菜比较,浒苔中的Fe,Mg和Na含量较高,而P和Zn含量较低,Ca和K含量,低于海带而高于紫菜中的含量;有害元素Cd和Pb含量远低于相应的藻类制品卫生标准(GB19643—2005)和无公害产品海藻(NY5056-005)中的限量要求。结果从无机元素角度为浒苔的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高山森林林窗对苔藓及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藓植物和土壤在森林元素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元素含量特征可能受林窗和生长基质的影响,但有关不同林窗位置对苔藓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理解林窗更新对森林苔藓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的影响,于2016年10月,调查研究了在川西高山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林下、林缘、林窗和旷地中地表苔藓和石生苔藓Na、Zn、Mg、Mn、Ca、Fe元素含量以及对应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川西高山森林地表苔藓与石生苔藓的Na、Zn、Mg、Fe、Ca含量差异不显著,地表苔藓的Mn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石生苔藓;土壤有机层的Zn、Mg、Mn和C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矿质土壤层,但Fe元素含量则相反,Na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林窗位置对地表苔藓和石生苔藓Na、Zn、Ca和Fe元素含量具有相似的影响,均以林窗和旷地相对较高;石生苔藓与地表苔藓的Mn含量对林窗的响应存在差异,石生苔藓的Mn含量以林下最高,而地表苔藓则以林窗中心最高。但是,林窗对苔藓植物Mg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森林林窗位置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微量元素含量具有相似的影响。Na元素含量以旷地土壤最高,而Zn、Mn、Ca和Fe含量以林窗中心的土壤最高;除元素Na,所有微量元素均以林缘的土壤最低。此外,地表苔藓的Na、Zn、Mn和Ca含量显著高于土壤,而土壤中的Fe含量显著高于苔藓植物;苔藓中Ca和Mn元素含量与土壤的Ca和Mn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高山森林林窗更新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森林地表苔藓和土壤对微量元素的吸存特征,为进一步了解林窗和苔藓植物在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对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87种植物21个元素含量及区域分异的研究表明,Ca、Cr、Cd、Fe、V含量比高等植物含量偏高,Ph、P的含量偏低。同种植物在不同地点元素含量有差异。盐柴荒漠植物中Na、K、Mg、P含量较高;高山草甸、冰缘植被植物Ba、Ca、Fe、V、Ti含量较高。各植被类型植物元素含量Na/K差异最大,Ca/Mg较小,Fe/Al差异最小。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53.5、20.5和15.9.%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肥条件下AM真菌对丹参幼苗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学礼  马丽  孟静静  王平 《生态学报》2012,32(18):5721-5728
利用盆栽接种试验,探讨不同水肥条件下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丹参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丹参水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根系侵染率和生物量。40%相对含水量、不同施P水平,接种株丹参酮含量升高,总黄酮、丹参素及地下部总酚酸含量降低,植株Zn及地上部Ca、K、Mn、Fe含量升高,而对植株Mg、Cu和地下部Ca、K、Mn、Fe无显著影响;接种效应随施P量不同而变化。70%相对含水量、不同施P水平,接种株药用成分含量显著升高,植株Ca、Mn和地上部K、Cu及地下部Fe和Zn含量升高,而对植株Mg、地下部K、Cu和地上部Fe和Zn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水分和同一施P水平,接种株丹参酮含量升高,地上部Ca、K和地下部Zn含量升高,接种效应因土壤含水量不同而变化,其中以70%含水量时效果最好。说明AM真菌能促进宿主植物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利用,提高水分和P肥利用率,降低水分和P胁迫对丹参的伤害程度,其中以70%相对含水量,施P量为0.16 gP/kg土时AM真菌对丹参的接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66-472
本文主要对金边地鳖Opisthoplata orientalis Buron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和矿物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分别是:80%、112%、377%、493%;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39378861mg/100g,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71%,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2,符合FA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脂肪酸有11种,其中7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油脂的7478%,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高达613%;检测的5种常量元素和5种微量元素中K、P、Mg、Ca、Na、Zn、Mn、Cu 8种元素含量较为丰富,Fe含量较少,含有有益元素Se。作为传统的中药昆虫,金边地鳖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具有深入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药用及食用昆虫。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沙枣幼苗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地区造林绿化的一个先锋树种,为进一步揭示其耐盐生理机制,本文采用温室水培方法,研究了0(CK)、100和200mmol·L-1NaCl胁迫下沙枣实生幼苗不同部位(根、茎、叶和地上部分)Na、Cl、K、Ca、Mg、Fe、Cu、Mn、NO_3~--N、SO_4~(2-)-S、P等11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含量比值以及转移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盐胁迫沙枣幼苗根、茎、叶以及地上部分Na和Cl含量急剧增加,转移能力显著降低。200 mmol·L-1盐胁迫植株根、茎、叶和地上部分离子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2、7.2、9.6和8.7倍(Na)以及4.8、2.7、3.7和3.4倍(Cl),Na和Cl转移系数分别为对照的53.6%和69.6%。根系成为Na和Cl含量最高的器官,200 mmol·L-1盐胁迫幼苗根Na含量分别是茎、叶Na含量的4.3和2.9倍,根Cl含量分别是茎、叶Cl含量的3.7和1.5倍;(2)盐胁迫沙枣幼苗根、茎、叶和地上部分K、Ca、Mg、Fe、Cu、NO_3~--N、SO_4~(2-)-S、P含量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K/Na、Ca/Na、Mg/Na比值均大幅低于对照,而Mg、Fe、Cu、SO_4~(2-)-S、P的转移系数则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3)Ca和Mn的转移系数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而依次显著升高,K和Ca的转移系数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1.07~1.14和1.03~1.42),且植株体内的K、Ca和Mn优先向叶片分配。综合分析推测,沙枣耐盐主要是通过根系对Na和Cl的聚积与限制作用以及茎有效地限制Na向功能叶片运输来实现的,同时也与沙枣具有较强的K、Ca和Mn转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新疆种植黑加仑和天然黑加仑的脂肪油、八种微量元素、十七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得出:天然黑加仑脂肪油含量为17.9%,种植黑加仑脂肪油含量为12.9%,其中,天然黑加仑脂肪油中,r-亚麻酸的含量为19.02%,而种植黑加仑中,其含量为10.20%,天然黑加仑中K,Na,Ca,Cu,Zn的含量比种植黑加仑含量高,但同时Fe,Mn,Mg元素的含量却比种植黑加仑含量低。种植黑加仑的维生素C含量为99.6mg/g,天然黑加仑的含量为108mg/g,天然黑加仑的氨基酸的总量为1.63%,种植黑加仑为1.55%。  相似文献   

18.
不同放牧率对旱黄梅衣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羊草草原群落中旱黄梅衣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与放牧率关系的研究表明,轻度放牧(1.33只羊·hm-2)时,旱黄梅衣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极重牧(6.67只羊·hm-2)时生物量最低.旱黄梅衣体内C、N、Ca含量较高,>1%;P、Mg、K、Fe含量介于0.1%~1%;Na、Mg、Cu、Zn、B均<0.1%.旱黄梅衣中Ca含量明显高于维管植物,是喜Ca植物.放牧处理下,旱黄梅衣含C量下降,N含量提高,C/N比在中度、重度放牧率下较低.Ca、Mg、K、Fe、Mn、Cu含量表现为无牧处理时较低,放牧处理较高.旱黄梅衣的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对放牧强度有着很好的响应,因此可以用旱黄梅衣的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来指示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马麝全血和被毛矿物元素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了马麝主要树叶饲料和健康马麝全血、被毛中6种微量元素(Cu、Mn、Fe、Zn、Mo、Se)及2种常量元素(Ca、Mg)的含量,并与当地健康山羊的全血和被毛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麝的10种树叶饲料为低Se饲料,被毛中Cu、Mn、Zn、Ca、Mg含量明显高于全血水平,而Fe则反之。马麝全血和毛样中的各元素分布比较集中,离散度均很小。  相似文献   

20.
西藏引种四倍体刺槐与普通刺槐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引种入我区的四倍体刺槐与普通刺槐的营养成分作对比:粗蛋白高1.91%,全N高0.31%,粗灰分低3.46%,含水率低10.5%,别的营养元素Ca、Mg、Cu、Zn、Fe、Mn、Mo的含量四倍体刺槐4 088.047 8 mg/kg,普通刺槐2 920.510 1 mg/kg,总量高1 167.537 7 mg/kg.但具体到每种营养元素,互有差异.其四倍体刺槐中除了Zn、Mg、Mn、水、粗灰分含量低于当地普通刺槐,其它各项营养成分均高于普通刺槐,适合作为农牧区畜禽饲料,结果显示在我区引种四倍体刺槐还是可行和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