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马文超  刘媛  周翠  王婷  魏虹 《生态学报》2017,37(4):1128-1136
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其独特的水位调度节律对水库消落带植物的生境造成巨大干扰。为了解落羽杉在消落带特殊生境下的生理生态过程,探究其水淹耐受机制,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忠县示范基地建立3 a后,对试验样地内种植于消落带海拔175—165 m范围的落羽杉进行叶片、根系样品采集,并调查其生长情况,测定分析落羽杉营养元素含量及其与植株生长和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位变化对适生树种落羽杉营养元素吸收造成了明显影响。随着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的延长,落羽杉根系能量代谢受阻,根系功能紊乱,营养元素吸收与运输受到抑制,落羽杉N、P、K、Ca、Zn吸收减少;水淹导致土壤中Fe~(2+)、Mn~(2+)含量升高,落羽杉Fe、Mn吸收增加。(2)相关性分析表明,落羽杉株高与N、K、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Fe、Cu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落羽杉冠幅与植株N、P、K、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Fe、Cu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落羽杉营养元素含量与土壤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3)消落带不同海拔落羽杉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均不低于植物正常生长水平,未见严重的缺素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落羽杉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对水位变化做出积极的响应,平衡各元素的积累量,维持植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硼在梨树苗不同部位的分布及与其他元素分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冠'梨树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微波消解提取灰分结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法,研究硼(B)添加对梨不同部位B分布及对P、K、Ca、Mg、Fe、Zn、Mn和Cu 8种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不同器官B浓度大小为叶片>根系>茎,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翠冠'梨根、茎、叶B浓度呈增加的趋势,营养液B浓度越高根系B浓度增加幅度越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高B处理明显影响‘翠冠'梨苗8种矿质元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根中P、K、Mg、Zn、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Ca和Fe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而转运系数均随B浓度增加而增大;茎中P、Ca、Mg、Zn、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K和Fe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P和K转运系数随B浓度增加而增大,Fe无明显变化,其他元素的转运系数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降低;叶中P、K、Mn和Cu浓度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提高,Fe和Zn则相反,而Ca和Mg则先升高后降低,除Zn与Mn外,其他元素的转运系数随营养液B浓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旱芹根、茎、叶,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Na、K、Ca、Mg、Fe、Mn、Zn、Cu 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旱芹中富含人体必需的Na、K、Mg、Fe、Ca等元素,各元素在不同部位含量有一定差异。Fe元素在旱芹根中含量为883.57μg.g-1,明显高于茎和叶;Ca、Zn和Mn元素在旱芹叶中的含量分别为11 103.74,214.04,88.07μg.g-1,明显高于茎和根;K、Na和Mg元素在旱芹茎中的含量高于根和叶中,Cu元素含量在各部位差异不大。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8%~105.8%,相对标准偏差(RSD)≤3.36%。  相似文献   

4.
红花对土壤矿质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红花不同部位和时期以及栽培土壤中K、Ca、Na、Mg、Fe、Cu、Zn、Mn、Cr、Cd、Pb、Ba、Ni和Al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红花各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在红花各不同部位中K、Fe、Zn元素在幼苗中含量最高,Ca、Mg元素在成熟叶中含量最高,Cu元素在种子中含量最高;而K和Ca元素在种子中含量最低,Mg、Fe、Cu和Zn元素分别在花、茎、成熟叶和茎中含量最低。红花的幼苗和花对K元素吸收积累明显,幼苗和种子对Cu元素吸收积累明显,Ca元素在成熟叶中积累较多,相应元素含量远比土壤中相应的元素含量高。红花对土壤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差异较大,在长期栽培红花的土壤中应注意对吸收利用多的元素结合施肥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生物炭对东北粳稻苗期的生长发育和对育苗基质营养含量的影响、探明生物炭在东北冷凉地区水稻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潜力,以东北稻田土壤为基础、生物炭为外源添加物(5.0%~20.0%,w/w),研究生物炭对东北冷凉区水稻秧苗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矿质元素N、C、S、P、K、Mn、Zn、Cu、Fe、Mg、Ca和Na的吸收及育苗基质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炭对水稻苗期株高、干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其中施用5.0%、10.0%和15.0%生物炭时株高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1.2%、5.0%和6.0%,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18.2%、27.7%和43.4%;水稻秧苗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N、C、S、P、K、Mn、Ca、Na、Mg、Zn、Cu和Fe吸收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施炭量为5.0%时矿物质元素Mn、Zn和Cu出现峰值,在施炭量为10.0%时矿物质元素Fe出现峰值,在施炭量为15.0%时矿物质元素N、C、S、P、K、Ca、Na和Mg出现峰值;在育苗基质中,N、C、S、P、Zn、Cu、Mg和Na含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而K和Fe随生物炭量增加,其含量逐渐减少,Mn和Ca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在育苗基质中施用10.0%~15.0%的生物炭能够促进水稻秧苗生长,有利于水稻秧苗对大部分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与利用,同时提高育苗基质固定与保持一些重要营养元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体内矿质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矮牡丹体内的10种矿质元素,即K、Mg、Mn、Fe、Ni、Zn、Cu、Cd、Cr、Pb。分析了矿质元素在矮牡丹体内的分布规律及矮牡丹对各种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器官中的矿质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 K、Mg、Mn、Ni、Cd、Cr、Pb以叶中为高, Fe、Zn、Cu分别以根、茎、叶柄中含量最高;大多数元素在叶柄中含量最低。矮牡丹对K、Mg、Mn、Fe、Zn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一般叶的富集系数较其它器官为高。元素间相关分析表明:Zn、Cd、Cr、Pb、Mn、Fe、Ni、Cu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K、Mg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此外,土壤与植物体内元素含量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文冠果叶片养分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再吸收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阴黎明  王力华  刘波 《植物研究》2009,29(6):685-691
以文冠果叶片为试材,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叶片养分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和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N、P、K均呈下降趋势,是“稀释效应”和养分再吸收导致;Mg呈“单峰”曲线走势,与Mg的生理功能有关;Fe、Mn呈“V”字型走势,Cu呈“W”型,Zn呈“N”型,与树体吸收特性和不同的物候期有关。总体来看,养分元素含量顺序是:N>P>K>Mg>Fe>Zn>Mn>Cu,且不同时期又有所不同。大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微量元素间相关关系不显著(Fe、Zn除外),Fe与N显著负相关,与拮抗作用有关。C/N呈升高趋势,差异显著;N/P呈降低趋势,差别不大。养分再吸收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g>N>K>P,差异显著。微量元素由于移动性较差,不能被再吸收。N、P、K、Mg养分再吸收效率反映了文冠果较高的养分保存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赵欢  李会合  吕慧峰  王正银 《生态学报》2013,33(23):7364-7372
在涪陵区选取30个茎瘤芥种植农户,采用大田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茎瘤芥不同生长期(苗期、快速膨大期、采收期)叶片和茎瘤10种必需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茎瘤芥在整个生育期内,除K、S含量较高外,其余大、微量元素均在大多植物含量范围内;不同生育期茎瘤芥叶片、茎瘤中各养分含量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苗期叶片大量元素含量次序为N>K>Ca>P>S>Mg,快速膨大期和采收期叶片大量元素含量次序均为N>K>Ca>S>P>Mg,茎瘤中大量元素含量次序均为K>N>P>S>Ca>Mg,3个生长期叶片和茎瘤的微量元素含量,除快速膨大期茎瘤中略有不同(Fe>Zn>Mn>Cu)外,其余均为Fe>Mn>Zn>Cu;从苗期到快速膨大期再到采收期养分变化规律看,叶片中N、P、K、Fe、Cu和Zn含量呈降低趋势,而Ca、Mg、S和Mn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从快速膨大期到采收期茎瘤中除N、S、Fe和Cu元素呈降低趋势外,其余养分元素均呈上升趋势。从茎瘤芥不同器官养分含量高低看,快速膨大期和采收期叶片中N、P、K、Cu和Zn含量较茎瘤中低,而Ca、Fe和Mn含量的变化特点则相反,S和Mg差异较小,表明茎瘤芥不同部位对不同养分的敏感程度各异。相关分析表明,各生育期不同器官的Mg、Fe、Mn和Zn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K、Cu与产量呈正的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茎瘤芥各生育期植株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回归预测模型,其中苗期叶片营养元素与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 36768 3583XK-6.328XFe-76.09XMn;快速膨大期叶片和茎瘤营养元素与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50458 21557XP 7925XCa-88092XMg-1145XCu和Y=32487 7294XK-116122XMg;采收期叶片和茎瘤营养元素与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36064 3413XK-30.15XFe和Y= 11791 7334XK-385XZn。因此,在茎瘤芥各生长期均应注意钾肥的合理施用,快速膨大期应重视磷肥的施用。而几种微量元素和镁素对茎瘤芥产量的负效应,则可通过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上杭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叶营养与生长对不同镁肥水平的响应,以其优良种源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4个镁肥梯度(42 g·m-2、85 g·m-2、170 g·m-2、339 g·m-2),测定移栽1年后苗木生长指标及叶内营养含量。结果表明,施镁能够促进元素P、K、Ca、Fe、Cu、Zn积累,抑制N、Mg、Mn积累;镁施肥量为85 g·m-2时,对N、Mg、Mn积累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对P、K、Ca、Fe、Cu、Zn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大,苗木生长最好,为最佳施肥量。施镁并不能促进苗木对镁的吸收,而是改变了营养供应的土壤环境,从而改变植物对其他营养的吸收比例,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苗木的生长与Fe、P、K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Mg、Mn、Ca、N、Cu、Zn。  相似文献   

10.
毛果苔草湿地营养元素的积累、分配及其生物循环特征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何池全  赵魁义 《生态学报》2001,21(12):2074-2080
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湿地地上部分积累量小于地下部分的积累量,在地上几个构件中,叶片比叶鞘积累量大,而穗的积累量最小;地下部分中细根比根茎的积累量大.土壤分室营养元素贮量在系统的各分室中占绝对优势,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总贮量的顺序为K>Fe>N>Ca>P>Mg>Mn>Zn>Cu;它们的吸收系数的排序是Mn>N>P>Zn>Mg>Cu>Ca>Fe>K;几种营养元素的利用系数的排序是Mn>N>P>Zn>Mg>Cu>Ca>Fe>K;几种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的排序为Ca>K>Mg>N>P>Mn>Zn>Cu>Fe;因此,该系统中钙、钾的存留比例最小,而流动性较大,而铁则相反,存留比例大,流动性较小.  相似文献   

11.
杨鹏  胥晓 《植物研究》2011,31(2):188-192
研究了一年生青杨雌雄幼苗及其不同部位对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的吸收与分配特性及其性别间差异。结果显示:青杨雌株总P、总C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雄株,总K含量则显著低于雄株。青杨雌雄幼苗叶片N含量均显著高于根、茎N含量,P、K、Mg含量分别表现出根>茎>叶、叶>根>茎、根>叶>茎的趋势。青杨雄株Ca含量呈现出根>茎>叶的趋势,但雌株却表现出根>叶>茎的趋势。同时,青杨雌株根P、叶C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雄株,根Mg含量则显著低于雄株。此外,矿质元素含量比例在雌、雄幼苗根、茎、叶中均分别表现为Ca>K>N>Mg>P,Ca>N>K>P>Mg,N>K>Ca>Mg>P。结果表明,尽管矿质元素的比例模式在青杨雌雄幼苗的根、茎和叶中均相似,但其含量和分配在雌雄幼苗间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砷、钙对蜈蚣草中金属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蜈蚣草是砷的超富集植物和钙质土壤的指示植物。本试验在砂培条件下,研究砷、钙对蜈蚣草吸收和转运必需金属元素K、Mg、Mn、Fe、Zn和Cu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中的砷浓度显著降低根部Mg和Zn的吸收。但对根部其它元素的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叶柄中的Mn和地上部的Fe浓度因介质中添加砷而显著减少。其它元素在地上部的分布不受抑制。添加砷限制Fe从地下部向地上部转运,但促进其从叶柄向羽叶中运输;另外,还显著促进Mn由叶柄向羽叶和Zn由根向羽叶的转运。提高钙处理浓度对蜈蚣草吸收Fe、Zn、Cu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限制K、Mg和Mn的吸收。Mn是研究的6种金属元素中惟一一种明显向地上部转运富集的元素。从根部到羽叶中。金属元素间的相关性增强,在根部Ca与各种金属元素都无相关性;叶柄中Ca和Fe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羽叶中,Ca与K、Mg、Mn和Z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ICP-AES测定广西巴豆不同部位中的十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密封消化罐消解法将晒干的广西巴豆的根、茎、叶、种子壳及种子进行消解,ICP-AES同时测定其中K、Cu、Fe、Zn、Ca、Mg、Mn、Al、Sr、Na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2%~114%之间,RSD<5.57%,测定结果符合分析要求。结果显示,Mn、Mg、Ca在巴豆叶中含量最高,种子中则富含Zn、Cu、K、Na,在种子壳中Sr的含量最高,根中含量最高的是Al,而K、Cu、Fe、Zn、Ca、Mg、Mn、Al、Sr、Na十种元素在茎中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4.
用ICP-AES法测定了十和田/丽粳2号/十和田BC4F5回交重组自交系264个株系糙米Zn含量及其在株型间的遗传变异,分析了糙米Zn含量与16种元素(K、P、S、Mg、Ca、Mo、Ni、Fe、Cr、Na、Al、Cu、Sn、B、Mn和Sr)、9个农艺性状(结实率、实粒数、秕粒数、穗长、有效穗、花药长度、花药宽度、穗茎节间长和倒2叶长)、MDA(丙二醛)含量、3种酶(POD、SOD、CAT)活性间相关性,旨在揭示糙米Zn与其他元素、稻米产量、稻耐冷性等关联性。结果表明:回交重组自交群体糙米Zn含量为正态分布,有超亲优势株系;糙米Zn含量与8种元素(K、S、P、Mg、Ca、Fe、B、Mn)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5种元素(S、Mg、Ni、Cr、Al)含量呈显著偏相关;初步认为糙米Zn含量与稻米产量及耐冷性为负相关,与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外源NO对缺镁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离子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缺镁胁迫下,外源NO对缺镁玉米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和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镁胁迫使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和干鲜重下降,根系活力降低,N元素在地上部和根部分配失调,新叶和老叶中Mg2+、Cu2+、Fe3+、Mn2+等离子含量下降,Ca2+、K+、Zn2+等离子含量上升。根中Mg2+离子含量下降,Ca2+、K+、Zn2+、Cu2+、Fe3+、Mn2+等离子含量上升。用100μmol·L-1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后,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干重和鲜重均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改善了N代谢,新叶中Ca2+、K+和Zn2+等离子含量下降,Mg2+、Cu2+、Fe3+和Mn2+等离子含量提高,老叶中Mg2+、Ca2+、K+和Zn2+等离子含量下降,Cu2+、Fe3+和Mn2+等离子含量提高,根中Mg2+、Ca2+、K+、Cu2+、Zn2+、Fe3+和Mn2+离子含量均下降。实验结果表明,NO保护玉米幼苗免受缺镁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三峡库区多年高水位运行对消落带优势植物生长恢复的影响,分别于2008年和2017年定量调研了库区长寿段消落带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群的变化,探讨了库区高水位运行对消落带狗牙根萌发、生长和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年的高水位运行导致不定芽形成和萌发显著被促进,形成更多的分株;高水位运行导致狗牙根分株的株高、茎宽和叶片数被显著抑制,而叶长和种群的总叶片数被显著促进,且随着消落带水位的降低叶长呈降低趋势,而叶宽和总叶片数呈增加趋势;高水位运行导致狗牙根种群匍匐茎和地下茎的茎长、茎节数和总茎长均被显著促进,且随着消落带水位降低匍匐茎茎长和茎节数呈显著的降低趋势,而地下茎茎长和茎节数呈增加趋势;高水位运行导致狗牙根地下茎储存的干质量呈增加趋势,而分株和匍匐茎的干质量呈降低趋势,而且在种群物质分配中地下茎所占的比例呈增大趋势,低水位狗牙根种群的分株和高水位种群的匍匐茎所占的比例也呈增加趋势。因此,狗牙根不仅具有很强的耐淹和生长恢复能力,也具有很强的拓殖能力,可以作为库区中低位消落带恢复和重建的主要原生物种。  相似文献   

17.
比较桃品种‘川中岛白桃’和‘双久红’成熟前后20d内果肉硬度与几种矿质元素之间关系的结果表明:两品种桃在成熟前后20d内,P、Mg、Zn、Cu的含量均持续下降,N、Fe、Mn的含量则均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P、Mg、Zn、Cu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和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Mn含量与‘川中岛白桃’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双久红’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香果树主要金属元素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大盘山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群落进行详细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选择香果树分布比较典型的4块样地对原生土壤和植物体各部分进行取样,研究香果树体内主要金属元素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样地的土壤中金属含量除K、Fe、Ni、Sb、Cr有所差异,而其余的元素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香果树不同器官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量元素在根、茎、皮、叶中含量均为K〉Ca〉Mg;微量元素Fe在根、茎、皮、叶中含量最高,Cu最低;非必需元素Sb在根、茎、皮、叶中含量最高,Tl最低;(3)整体来看,香果树不同器官中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小,表现出相互独立性。(4)富集系数以Th、K、Ca和Mg较高,其次为Tl、Cu、Ba、Cr、Sb、Zn和Ni,Fe和Mn为最低。  相似文献   

19.
对江苏高淳、溧阳、镇江和苏州4个产地‘白玉’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Baiyu’)果实的品质指标和矿质元素含量以及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据此分析果实和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白玉’枇杷果实的品质指标及果实和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差异。溧阳和苏州产果实的单果质量、横径、纵径、可滴定酸含量、含水量和果肉厚度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高淳和镇江产果实,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极显著低于后二者。果实中N、P、K、Mg、Mn和Zn含量均以苏州产果实最高,Ca含量以镇江产果实最高,Na含量以溧阳产果实最高,Fe和Cu含量均以高淳产果实最高;土壤中N、P、K、Ca、Cu和Zn含量均以苏州产地最高,Mg含量以镇江产地最高,Na和Fe含量均以高淳产地最高,Mn含量以镇江和苏州产地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果实中,除Ca和Fe含量外,其他矿质元素含量与多数果实品质指标均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其中,N、P、K和Mn含量与单果质量、横径、种子质量和果肉厚度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N、P、K、Mg和Na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和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但Cu含量却与单果质量、横径、果肉厚度、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含水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在土壤中,Ca和Cu含量与果实品质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K和Zn含量与固酸比分别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Mg和Fe含量与多数果实品质指标均呈负相关,且与其中部分果实品质指标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此外,N含量与单果质量、果肉厚度、可滴定酸含量和含水量,P含量与横径、种子质量、果肉厚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溧阳和苏州产‘白玉’枇杷果实较大,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果实中N、P、K、Mg和Cu含量以及土壤中N、Mg、Fe、P和Na含量对果实品质均有较大影响。此外,依据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中各元素的施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培法对不同浓度K-Cd双重处理条件下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inn.)幼苗根、茎和叶干质量以及根和地上部分Cd、K、P、Ca、Zn、Fe、Mn和Cu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Cd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随K浓度的提高(0.0、2.5和20.0 mmol·L-1),籽粒苋根、茎和叶的干质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各部位的Cd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根和地上部分的K和Zn含量增加、Ca含量无明显变化、Fe含量呈持续降低的趋势;根中Mn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Cu含量逐渐降低,而地上部分Mn含量总体上增加、Cu含量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K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随Cd浓度的提高(0、5、25和45 μmol·L-1),籽粒苋幼苗茎和叶的干质量逐渐降低、根的干质量在较高浓度Cd处理条件下也均降低;不同部位Cd含量均不断增加;根和地上部分的Ca、K、Zn和Mn含量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Fe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中P和Cu含量大体呈持续降低的趋势、地上部分P和Cu含量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浓度K-Cd双重处理条件下籽粒苋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其中5μmol·L-1Cd处理组幼苗的根冠比均最大.总体上看,在K-Cd双重处理条件下籽粒苋幼苗根、茎和叶中Cd含量的增幅均小于Cd单一处理,Cd的迁移系数也有所降低.研究结果显示:较高浓度的Cd处理对籽粒苋幼苗的生长及体内营养元素积累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添加K能够减弱籽粒苋对Cd的积累和迁移能力、减轻Cd胁迫的伤害程度.据此,建议在用籽粒苋进行Cd污染环境修复时施用适量的K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