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剂量面积乘积(DAP)数据库对降低心血管介入人员辐射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数据库2016年4月1日至6月30日全部1 858例心血管介入病例,收集受检者体重指数(BMI)、透视时间和DAP资料。成像设备分组(影像增强器和平板探测器FPD),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资料比较分析。结果 影像增强器和平板探测器各组CAG的透视时间和DAP值分别为(3.26±2.59)、(3.00±2.89) min、(1 938±1 296)和(3 718±2 859)μGy ·m2,PCI的透视时间和DAP值为(17.81±12.71)、(21.99±15.91) min、(8 899±7 032)和(19 526±14 134)μGy ·m2。成像设备分组同类手术比较,CAG和PCI的D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64、11.239,P<0.05)。平板探测器PCI总DAP值和透视DAP值分别为4 881 484.50和3 596 755.60 μGy ·m2结论 FPD的CAG和PCI采集剂量偏高,FPD成像系统辐射剂量明显高于Ⅱ成像系统,降低PCI手术透视时间是降低手术辐射风险的关键。DAP数据库在心血管介入辐射防护中为及时发现辐射剂量差异和变化提供了快速、便捷和充分的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2.
数字摄影受检者辐射剂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数字摄影(DR)检查中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为数字放射摄影受检者指导水平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受检者不同部位、不同投照方向的入射体表剂量(ESD);使用剂量面积乘积仪测量受检者不同部位、不同投照方向的剂量面积乘积(DAP),并利用测量的DAP值,估算出有效剂量(E)。结果 同类检查中,kV和mAs的变化范围较大,不同部位DR检查中ESD、DAP和E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3.47、24.68、43.19,P<0.05)。其中,ESD和DAP均以腰椎(LAT)最高,均数为4.62mGy/次和2.26Gy·cm2/次;E以腹部(AP)最高,均数为0.59mSv,高于腰椎(LAT)的0.31mSv。结论 DR在加强受检者放射防护最优化方面很有潜力,应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民体质特征的数字放射摄影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摄影中最佳剂量比的设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90例行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摄影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以6、7、8倍的剂量比组进行DTS检查,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剂量比设定下所得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3组的表面吸收剂量(ESD)、剂量面积乘积(DAP)、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6±1.89)mGy、(18.41±11.71)dGy ·cm2、3.03±0.24]、[(5.24±2.76)mGy、(26.99±13.34)dGy ·cm2)、3.60±0.11]、[(6.39±1.75)mGy、(36.96±22.49)dGy ·cm2、3.64±0.0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4、9.45、139.26, P<0.05),通过3组间两两比较,ESD值和DAP值均是6倍剂量比组<7倍剂量比组<8倍剂量比组.6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其他两组,7倍剂量比组和8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剂量比是决定DTS检查辐射剂量的重要参数,髋关节DTS检查的剂量比设置为7时,可实现低曝光剂量和高图像质量的平衡,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磁导航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与手动消融时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连续收住入院的94例行房颤(AF)导管消融术患者,前60例为手动消融组(CON组),后34例为磁导航(MNS)指导下导管消融组(MNS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透视时间,以及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和透视时间.结果 MNS组和CON组两组患者的CD值分别为 (0.54±0.45)和(1.61±0.89)Gy (t=2.44,P<0.05),DAP值为(46.86±27.09)和(139.71±76.69)Gy·cm2(t=3.89,P<0.05),透视时间为(15.60±7.52)和(39.50±8.82) min (t=1.96,P<0.05).两组手术医师辐射剂量分别为(22.68±6.87)和(62.74±20.92)μSv(t=2.02,P<0.05),透视时间为(11.48±7.59)和(30.50±14.82)min(t=2.75,P<0.05),助手辐射剂量为(19.38±5.64)和(49.42±10.67)μSv(t=3.58,P<0.05)、透视时间为(8.96±5.88)和(24.49±9.09)min(t=4.20,P<0.05),护士辐射剂量为(18.98±4.99)和(47.77±13.65)μSv(t=3.17,P<0.05)、透视时间为(8.33±6.35)和(22.99±13.36)min(t=2.76,P<0.05).结论 与手动消融相比,磁导航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具有明显减少医患辐射剂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核医学检查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有效剂量表征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强度。方法 对核医学检查受检者进行分类,并测量计算所受放射性药物的辐射剂量,受检者所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辐射剂量,通过CT扫描参数和受检者信息等计算得到,上述两者相加换算得到受检者检查所受的有效剂量,并分析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受检者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成像(PET-CT)检查受到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18F-氟代胸苷(18F-FLT)、11C-胆碱(11C-choline)、11C-蛋氨酸(11C-MET)和11C-乙酸盐(11C-Ac)辐射所致有效剂量分别为(5.06±0.73)、(4.74±1.29)、(1.71±0.05)、(3.18±0.69)和(1.08±0.19)mSv;CT常规扫描辐射有效剂量为(8.80±0.58)mSv,若增加诊断CT扫描,接受的有效剂量可增大至27 mSv;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ECT)检查受到单光子放射性药物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MDP)、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99Tcm-MAA)、99Tcm-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Tcm-DTPA)、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和99Tcm-焦磷酸盐(99Tcm-PYP)辐照所致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63±0.01)、(1.71±0.01)、(1.18±0.01)、(7.19±0.03)和(4.18±0.01)mSv。结论 核医学检查受检者受到放射性药物辐射的有效剂量在1.08~7.19 mSv之间,PET-CT检查中CT所致有效剂量是8.80 mSv。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双轴旋转造影(RA)与传统标准造影(SA)时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方法 采用同一拟人模体模拟临床条件下的冠状动脉造影。根据不同造影模式,实验分为RA组和SA组,根据不同电影时间,SA组又分为2 s组(SA1)、3 s组(SA2)、5 s组(SA3)3个亚组。造影操作使用机器预设程序自动调节造影体位并控制透视及造影时间,每组均使用同一模体重复操作10次完整造影,采用TLD 3×3矩阵和造影机随机配备的射线剂量仪同时记录辐射剂量,后者可记录剂量面积乘积(DAP)和空气比释动能(AK),每组数据重复测量10次取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完成整个造影操作,RA组累计DAP、AK均值分别为3 061.6 mGy·cm2和64.2 mGy,低于SA1组(4 213.9 mGy·cm2和85.5 mGy)、SA2组(6 436.0 mGy·cm2和112.2 mGy)、SA3组(12 810.4 mGy·cm2和243.7 mGy)。RA组累计皮肤入射剂量的均值(37.70 mGy)高于SA1组(26.56 mGy),但低于SA2组(46.86 mGy)、SA3组(77.79 mGy)。SA中3个亚组TLD剂量最大点与剂量最小点差异十分显著,而RA组剂量分布相对平均。结论 双轴旋转造影与传统标准造影相比,患者的累计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DigitalDiagnost型飞利浦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为例,对比DR入射体表剂量(ESD)信息化计算值与热释光探测器(TLD)测读值的一致性,为实现DR诊疗医疗照射辐射剂量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热释光法获取就诊对象胸部、腹部、椎体、骨盆和四肢5个诊疗部位的ESD测读值,从DICOM文件收集就诊对象放射诊疗中记录的各项参数,按照剂量面积乘积(DAP)法和曝光参数法分别计算ESD信息化值。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法评价ESD信息化值和热释光测读值的一致性。结果 DAP法、曝光参数法和热释光法得到的就诊对象ESD值依次为(0.730±0.870)、(0.720±0.863)和(0.770±0.948)mGy;ESDDAP-TLD组内相关系数为0.988,ESD曝光参数-TLD组内相关系数为0.982,Bland-Altman图显示ESDDAP-TLD和ESD曝光参数-TLD超差值均数95%置信区间的计算值均为6.7%。结论 DigitalDiagnost型飞利浦DR日常诊疗过程以固定模式程序化诊疗为主,在设备性能质量控制合格的前提下,基于DICOM文件的信息化计算值与热释光测读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胶片法对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所受峰值皮肤剂量(PSD)进行测量研究,包括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方法 选用Gafchromic XR-RV3胶片在两家医院进行患者峰值皮肤剂量的测量。手术时将胶片放在患者身下的诊视床上。记录手术中监视器上显示的kV、mA、透视时间、剂量面积乘积(DAP)、参考点累积剂量等相关信息。采用Epson V750平板扫描仪对胶片进行分析扫描及分析,选用FilmQA软件分别测量图像的红、绿、蓝三色通道的像素值,使用红通道数据计算患者的 PSD。对PSD与设备显示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对相关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测量CA手术26例,CA+PTCA手术19例。CA手术中,透视时间最高为17.62 min,累积剂量和DAP最大分别为1 498.50 mGy和109.68 Gy ·cm2,PSD最大为361.20 mGy。CA+PTCA手术中,曝光时间最长为64.48 min,累积剂量和DAP最大分别为6 976.20 mGy和5 336.00 Gy ·cm2,17例患者的PSD在1 Gy以内,1例患者PSD在1~2 Gy之间,1例患者PSD超出了发生皮肤损伤2 Gy的阈值,达到了2 195.70 mGy。CA程序中,患者PSD与DAP相关(R2=0.815,P<0.05),CA+PTCA程序中,患者PSD与累积剂量相关(R2=0.916,P<0.05)。结论 心脏介入放射学程序中部分患者的PSD会超出ICRP建议的发生皮肤确定性效应的2 Gy阈值。DSA设备上显示的剂量相关的参数,只能粗略估算患者PSD的大小。使用XR-RV3胶片精确测量介入手术中患者的峰值皮肤剂量是一种非常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在估算腹部CT扫描时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Philips 256螺旋CT扫描仪对180例患者进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在左肾静脉主干层面测量每位患者的左右径(LAT)、前后径(AP),计算有效直径(ED),同时记录每位被检者的CTDIvol值及体模的扫描直径,计算SSDE。将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A组,BMI<20 kg/m2;B组,BMI介于20~24.9 kg/m2之间;C组,BMI>24.9 kg/m2。分别比较180例被检者及不同体重指数组CTDIvol与SSDE之间的差异。结果 180例被检者CTDIvol和SSDE分别为(9.91±2.91)和(14.01±2.82)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54,P=0.000)。A组CTDIvol和SSDE分别为(7.96±1.83)和(12.83±2.52)mGy ( t=-8.417,P =0.000);B组分别为(9.28±1.76)和(13.62±2.18)mGy(t=-15.051,P=0.000);C组分别为(12.19±3.65)和(15.39±3.47)mGy(t=-4.535,P=0.000)。此外,3组SSDE分别较CTDIvol平均增加了62.83%、 47.80%和28.40%,即CTDIvol过低估算被检者的辐射剂量,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CTDIvol与SSDE之间的差值越小。结论 SSDE能够反映特定体型的被检者进行腹部CT扫描时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希氏束起搏与普通起搏术中患者射线暴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希氏束起搏(HBS)和右心室心尖起搏射线暴露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记录无锡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并分析30例希氏束起搏患者(HIS组)的手术总体及各阶段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CD)和透视时间,并与同期右心室心尖植入心室电极的双腔起搏器(RVA)的32例患者(RVA组)对比。结果 HIS组和RV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76.8±13.1)和(66.0±10.8)min(t=3.386,P<0.001)、透视时间为(698.2±113.7)和(293.3±63.9)s(t=14.709,P<0.001)、透视剂量为(391.3±70.0)和(162.3±40.5)mGy(t=13.694,P<0.001);与右心室心尖电极植入过程相比,希氏束电极植入过程的透视时间[(501.2±112.3)和(103.4±30.6)s]及透视剂量[(279.9±65.0)和(57.3±13.8)mGy]明显增加(t=15.864,Z=-6.524,P<0.001)。结论 与右心室心尖起搏术相比,希氏束起搏手术时间更长,辐射剂量更大,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