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评价扩大和标准淋巴结清扫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淋巴结阳性胰头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差异。方法 检索1990年1月-2015年10月间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查询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6篇文章。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的淋巴结数明显高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淋巴结阳性患者行扩大清扫能提高5年生存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2.27, 95%CI:1.08~4.79, P=0.03);而1、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能提高淋巴结阳性患者远期生存率。如无明确淋巴结转移证据,不必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弓毅  许学军  王槐志 《肿瘤学杂志》2015,21(10):816-818
摘 要:[目的] 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对于胰腺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标准化淋巴结清扫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0例)和实验组: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5例)。比较两组胰腺癌患者的手术情况、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术后生存时间等。[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54min和443min,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0ml和50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3.53%和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 0.483,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1%和2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4,P>0.05)。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6个月(95%CI:12.7~21.5)和16.9个月(95%CI:10.6~2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05)。[结论] 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虽然增加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但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虽然对患者预后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扩大淋巴结清扫的PD术总体生存时间仍比标准淋巴结清扫PD术延长1.7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胰头及壶腹部癌手术切除术,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 总结26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经验。结果 对26例胰头及壶腹部癌患者根据肿瘤不同分期行不同范围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并行改良Child重建术。切除范围注重区域性整块切除,包括周围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肠、胆肠端侧吻合。手术时间4.0-6.5h(平均4.6h),术中平均失血50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18/26)、46.2%(12/26)、23.1%(6/26)。结论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由专业组人员完成。不同范围的清扫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胰肠、胆肠端侧吻合操作不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头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扩大胰十二指切除术30例,Roux-Y胆肠吻合术18例.比较采用不同术式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2%、41.8%和13.2%,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2%、58.2%和24.1%,Roux-Y胆肠吻合术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6.8%、15.8%和5.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和Roux-Y胆肠吻合术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9.2%、30.0%和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有效的治疗方法;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并能够通过降低局部复发率来提高胰头癌患者的生存率;Roux-Y胆肠吻合术是胰头癌重要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术式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80例,将接受CME治疗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预后情况、肿瘤分期及临床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观察组Ⅲ期结肠癌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及阳性淋巴结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8%低于对照组的29.16%,30 d再次入院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与淋巴结清扫数量、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治疗安全、有效,并具有良好的预后,可能更适用于Ⅲ期结肠癌患者。  相似文献   

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其中发生胃排空障碍的2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胃排空障碍的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胰漏、手术方式、术后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前总胆红素、术后血红蛋白、腹腔感染、术后输血量、术后空腹血糖、术后生长抑素例数及术前减黄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胰漏、手术方式、腹腔感染、术后空腹高血糖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胰漏、手术方式、腹腔感染、术后空腹高血糖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晓霞  曲丽霞  王娜 《癌症进展》2021,19(19):2020-2023,2043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手术方式将12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单孔组和传统组,每组6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单孔组患者给予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生活质量[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共性模块(FACT-G)]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首次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术后1天,两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且单孔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单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与传统组患者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两组患者FACT-G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尽管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术中出血量更少,应激反应轻微,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孔双  牛伟 《癌症进展》2018,16(3):379-381
目的 探究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宫颈癌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32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选取同期行子宫全切术的3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尿失禁、尿潴留、排便困难、便失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宫颈癌组患者尿失禁、便失禁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尿潴留、排便困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宫颈癌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肌力、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疲劳度、肌电位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较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长时间和大面积的手术可对患者的组织及神经造成严重损伤,影响患者的排尿、排便等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影响胰腺癌手术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胰头癌淋巴结转移的特性及临床病理特点,为胰头癌淋巴引流和进行术中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借助手术显微镜解剖和检出胰头癌根治手术标本中的淋巴结,常规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检测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总结并分析了胰头癌根治手术后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特点,通过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有无神经浸润等的相关性。结果:132例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中,术后检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9.85%(79/132),尤以第13、14、16、12、8组淋巴结转移发生频率较高。有第16组有淋巴结转移的14例患者,转移淋巴结多属16b1亚组,主要分布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10例胰头癌仅发生第14组淋巴结转移而不伴第13或17组淋巴结转移。χ2检验显示与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病理因素有: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T)和神经浸润。结论:胰头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的范围广、发生频率高,以第13、14、16、17、12、8组为主,对相关淋巴结累及的区域进行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提高胰腺癌手术的根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病理学特点对胰头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3例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和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头癌最常出现转移的淋巴结是13(58.5%)、12(49%)、8(32.1%)、14(18.9%)站淋巴结,低分化组的中位生存期和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6个月、10.3个月;中高分化组分别是18.3个月、14.7个月。结论:Whipple手术+第一站淋巴结清扫可能是治疗胰头癌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单纯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78例。A组采用头侧中间入路,B组采用传统中间入路。比较2组术后病理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记录术中和术后主要结局指标,淋巴结清扫结果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生存、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中转开腹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在A组和B组中分别有2例(2.56%)、3例(3.85%)患者第253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学阳性,2组术后病理TNM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清扫肠系膜下动脉(IMA)周围淋巴结时间明显短于B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未见肿瘤相关死亡、复发或转移病例;2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侧中间入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可获得与传统中间入路相当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可靠,在手术视野暴露、进入正确解剖间隙和清扫第253组淋巴结上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壶腹周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LPD组(22例)及OPD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LPD组手术时间[(665±213)min]长于OPD组[(447±2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56,P=0.001);TLPD组术中出血量[100 ml(50~325 ml)]少于OPD组[300 ml(100~5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0,P=0.026)。TLPD组与OPD组术中输血者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长径、术后禁饮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LPD与OPD治疗壶腹周围肿瘤临床近期疗效相近,TLPD手术时间较OPD长,但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对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开腹脾门淋巴结清扫,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术后7 d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总手术时间、肿瘤大小、No.10淋巴结清扫时间。No.10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总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出血量、清扫No.10淋巴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胃管拔出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对照组失访1例,研究组失访2例,随访率为96.51%,研究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2.35个月(95%CI:12.39~28.41)、21.73个月(95%CI:9.25~24.52),两组无进展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行,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淋巴结清扫术对cN0 N1期口腔鳞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口腔鳞癌患者112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FND)的62例患者纳入FND组,将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淋巴结清扫术(SOND)的50例患者纳入SOND组.对比2组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侧入路清扫胰上淋巴结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04例远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入路清扫胰上淋巴结,观察组采用内侧入路清扫胰上淋巴结。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狭窄、胰瘘、腹腔脓肿,医院死亡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手术时间、输血率、中转手术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失血量、吻合类型、体内吻合率、胰上淋巴结清扫数量等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地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采用内侧入路清扫胰上淋巴结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促进术后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亚玲  张艺  陈珏  欧阳振波  张秋实 《癌症进展》2016,14(12):1268-127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淋巴结数增多,出血量降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囊肿、尿潴留、切口裂开、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及腔静脉损伤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标准淋巴结清扫(SPD)与扩大淋巴结清扫(EPD)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PD的79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D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分为标准淋巴结清扫组(SPD组,40例)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组(EPD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疗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与SPD组比较,EPD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512±68)min vs. (398±52)min,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732±72)ml vs. (482±34)ml,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 vs. 325%,P>005),而EPD组术后腹泻、胃排空障碍发生率高于SPD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PD组住院费用高于SPD组(P<005)。EPD组淋巴结获得数多于SPD组(194±117 vs. 136±52,P<005),而阳性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23 vs. 43±21,P>005);SPD组与EPD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50% vs. 538%;225% vs. 154%;125% vs. 77%;165个月vs. 140个月,P>005)。结论PD中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治疗胰腺导管腺癌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甚至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技术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住院的cN0-1期乳腺癌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辅助乳腔镜组(观察组)和常规乳腔镜组(对照组),每组30例,分析纳米碳示踪的前哨淋巴结在患者中的检出结果,并比较两组清扫淋巴结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纳米碳示踪剂辅助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检出率为100%,灵敏度为92.31%、假阴性率为7.69%、准确率为96.67%。对于清扫出的淋巴结总数及微小淋巴结数,观察组明显高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纳米碳示踪剂能提高淋巴结检出率及转移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尤其是对微小淋巴结的检出率,并且不会增加额外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和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66例cT1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组(口腔组)和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组(全乳晕组),各33例,对比2组近期疗效。结果口腔组与全乳晕组性别、年龄、病程、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颈部恢复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间短于全乳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2 d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7 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的VAS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2气体栓塞、喉返神经损伤、声嘶、感染、手足麻木、呛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是否需要接受I131治疗及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和全乳晕入路腔镜治疗cT1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均安全有效,但前者术式清扫淋巴结数目用时更短,患者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更好,尤其对于有美容需求的患者可作为优先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Resected specimens from 41 cases of carcinoma of the head ofthe pancreas or the periampullary region and autopsy specimensfrom 16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were examined for lymph nodemetastasis.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need for dissection andremoval of specific lymph node groups in pancreatoduodenectomyor total pancreatectomy was discussed. These include the commonhepatic and celiac groups,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group, thejejunal group located in the mesentery of the proximal portionof the jejunum, and the retropancreatic group located behindthe uncinate process. Metastasis to these groups was found evenin cases where the carcinoma was considered small. In carcinomaof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 metastasis to the peripancreaticlymph nodes was seen more widely. Therefore, total pancreatectomy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is desirable for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