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现今的时间节点上,我国一直在倡导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写入了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的载体是企业,其大语境则是:"中国制造"、生产流程、用户体验的全面进步,"工匠精神"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定制化、个性化的升级需求。如今,包装行业竞争激烈,用户需求也逐渐增加,定制化包装,包装集成化服务的模式将成为包装  相似文献   

2.
正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号召。沈鼓集团作为以制造业为"根"的企业,更亟需在企业内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强化精品为理念,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经过"匠人们"细致打磨的优质产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严谨细致的流程把控,无不是"匠人们"铸就"大国重器"之根本所在。"工匠精神"的内涵可简短概括为8个字——"技艺"、"技识"、"技巧"、"技德"。在沈鼓集团,有这样一群"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他们本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品质的追求,孜孜不倦,拼搏进取,不仅收获了骄人的成绩,也收获了浮躁时代坚守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曾表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久后,总理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又作出重要批示: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健全质量标准,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如今,建设质量强国有了路线图。近  相似文献   

4.
包装设计过程不仅仅是技能及技巧的体现,更需要铸就卓越的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是工匠精神之魂。将工匠精神融入包装设计过程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路径选择上,需要坚守工匠情怀,依靠信仰力量,树立正确职业态度;需要发挥好人才激励机制,以榜样引领,做好传帮带工作;更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打造精品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11月21日上午,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塑工匠精神·筑安装梦想"安装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开幕式在上海安装培训中心隆重举行。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社团局社团管理处、中国安装协会、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虹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以及来自上海市内外建筑安装企业领导、行业专家、参赛选手、媒体记者等400余人共同见证了开幕式盛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语境下的工匠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日红 《包装工程》2018,39(4):100-103
目的针对目前国家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传统工艺振兴的语境下,如何传承和发扬好工匠精神,以促进当前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方法以文献考据的方式,详细论述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关于工匠和工匠精神的解读,从古代"工"或"匠"到现代"大师"的演变,以及数千年来我国工艺文化传统所凝结成的大匠气度和大师境界,即将技艺臻于极致,将作品琢至完美的"工于技艺,匠心独运"的当代工匠精神。结论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须从政府加强指导、社会全力推崇、艺人珍视声誉等几方面形成合力,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工艺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一种权威的说法认为"工匠的本质——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按照这种说法,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从源  相似文献   

8.
孙磊 《包装工程》2019,40(18):276-278
目的 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工匠精神基于设计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在工匠精神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时代背景下,为艺术设计领域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解读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设计的共性关联,结合信息化对现代设计在设计流程变化、设计重心转移、设计价值拓展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分析现代设计在敬业精神、创新思维及设计伦理方面基于工匠精神的时代注解和精神诉求。结论工匠精神深刻影响着设计领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将工匠精神的人文属性与现代设计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赋予工匠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内涵和活力。解读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将为提升设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也将为我国现代设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相似文献   

9.
主人椅的设计进阶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通 《包装工程》2016,37(22):39-43
目的发扬工匠精神,运用传统文化,完成具有中国风格的创新设计。方法站在批评的视角,以汉斯·瓦格纳的中国椅为例,通过中国椅和明式圈椅的设计对比,指出明式圈椅的器物造型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基因对西方设计的优势,同时受到国外发达国家设计进阶过程所秉承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所显现出的工匠精神启发,再结合体验设计方法完成主人椅的设计实践。结论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基因是当代设计创新的保障和资源,蕴涵工匠精神的创新设计值得正在成长的中国企业和设计师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0.
叶志豪 《包装工程》2020,41(18):389-394
目的 比较中国与日本的工匠制度与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历史发展轨迹,从而提出建立现代工匠制度和工匠精神的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比较两国工匠精神差异的历史与客观原因,以及分析我国近现代工匠精神衰弱的历史根源,指出日本工匠精神仍存在一些不足,建议我国在发扬工匠精神时避免出现相似的局限。结论 提出三个方面的现实对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努力建立符合现代产业趋势的工匠制度;区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建立现代工匠精神的差别,确立新的行业与人才发展战略;提高创新型匠人和高级管理型人才的地位,突显大匠精神。国家要制定高科技产业的长远发展方略,引领高端制造业与科技领域的发展,实现从大国制造向大国智造的产业飞跃,把大匠精神内化为中国制造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包含设计、制造、使用等3个主要过程,这3个过程中涉及到本科、高职、中职3个层次的人才,这3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现代制造业工匠精神的培养应是一个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且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才其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同,培养途径不同。为此,本文以制冷空调行业为例,分析了其行业特征及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阐述了现代制造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中各层次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我国工业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独具匠心"、"技进乎道"体现的正是匠人们卓绝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培养了工匠精神,为我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有着"天府雄州,蜀都东来"之美誉的简阳市有这样一个空分制造工厂,它就是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机械行业骨干企业,在公司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优秀员工们的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3.
《安装》2017,(1)
<正>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现有上海建设工程绿色安装促进中心、通风空调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安装人才培训中心3个分支机构,近500家会员单位。协会2000年创办了《上海安装》会刊,已发行161期;建立了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专家、联络员和通讯员微信群,成为建制齐全、运作规范的4A级社会组织。协会坚持"政府关注、市场认可、企业需要"的工作理念,突出协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即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中国在2015年正式提出了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将成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一项重要工作,需推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并提出"工匠精神"等新要求。而伴随着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后发生的新变化,制造业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困惑。服务业在GDP中占比逐步升高,制造业在经济增  相似文献   

15.
罗中立先生是油画家,并非"工匠",但他创作的油画《父亲》,人物刻画之细腻,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细节的高要求,对精品执着的坚持和追求,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背景下,以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当代价值为切入点,详细叙述了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意义及发展思路,为加快我国经济转型、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及可操作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辅助器具产业当前供给水平与不断增长变化的社会需求仍不匹配,需要在行业中全面贯彻专注负责、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在整个辅具行业中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有利于控制成本、提升质量,在行业内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并引领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程波 《安装》2011,(8):23-23
本刊讯为适应新形势下建筑市场发展趋势,满足建筑业多样化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浙江安装认真贯彻落实浙建集团2011年工作会议精神,经过多方调研和反复论证,近期相继成立设计部、物资装备部和建设劳务公司,以期达到延伸产业链,提升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殷炜东 《安装》2018,(4):7-8
正建筑业是最需要"工匠"的行业,也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业,早在战国时期,就将"能工巧匠"视作为"济世圣人"。《考工记》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从古至今,我国出现过像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涌现出隋朝宇文恺、唐朝阎立德、宋朝李诫、明朝冯巧等一大批建筑工匠,甚至还出现了"样式雷""山子张"这样的工匠世家。可以说,流传后世的每一个经  相似文献   

20.
在如今全社会都在讨论商业模式盈利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回归虽显意外,但亦为情理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匠精神更贴近于设计行业的精工,较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而言,精细化定制设计的价值却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