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科学》2007,28(11):423-423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UAB)研究人员鉴定出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两基凼——NR4A3和NR4A1,从而为Ⅱ型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29日〈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相似文献   

2.
宋新  姜琳 《食品与药品》2006,8(11B):74-75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包括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轻型糖尿病仅用饮食疗法即可控制。而中、重型糖尿病必须用药物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表征、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点的代谢性系统疾病。研究发现部分氨基酸可作为糖尿病病理特征标志物,比如支链氨基酸(BCAAs)和芳香族氨基酸(AAAs),其可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复合物1(mTORC1)信号途径或中间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调控胰岛素抵抗。随着代谢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动物后的差异代谢物多会富集在氨基酸代谢通路上,然而,其对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调节机制尚不明确。解析多糖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进而改善糖尿病的机制或可发掘该疾病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障碍和作用缺陷(如胰岛素抵抗作用)导致的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导致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造成的胰岛素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长期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年龄因素、妊娠期激素影响等等。若对糖尿病病情不加  相似文献   

5.
正由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彭永德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晨虹博士所组成的专家团队日前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共同发表论文,发布关于调节肠道微生态改善2型糖尿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通过摄入多样化的膳食纤维,可使肠道内特定的有益"生态功能菌群"增多,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这一发现为2型糖尿病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仿刺参胶原蛋白多肽对db/db糖尿病小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通过仿刺参多肽分组喂养糖尿病小鼠,测定小鼠血清中TC、TG、LDL-C和HDL-C含量及胰岛素浓度。采用双向电泳研究小鼠的肾脏蛋白,通过差异蛋白筛选,GO功能注释,代谢通路等分析确定仿刺参多肽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机制。生化指标显示:仿刺参多肽可以降低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和胰岛素浓度,提高HDL-C水平。双向结果表明:相对于模型组,试验组共检测出上调蛋白81个,下调蛋白51个。GO结果显示: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蛋白转运和信号传导过程。KEGG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信号传导过程。结论:喂养仿刺参多肽的小鼠体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表达下调,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信号通路恢复正常,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对糖尿病人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其机制的探究也越发深入。乳酸菌可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使血糖降低,经由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糖代谢、脂质代谢等相关代谢途径来降低血糖水平,通过促进胰岛素的表达或降低磷酸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影响机体内的葡萄糖转运因子进而从糖的重吸收等方面影响葡萄糖的代谢,下调脂肪合成酶的表达以抑制脂肪生成,同时改善肠道菌群的丰度并影响肠道菌群的完整性对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进行修复。本文对目前研究乳酸菌改善糖尿病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论述,为未来乳酸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舒  王长远  张东杰 《食品科学》2023,44(3):278-287
2型糖尿病属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患2型糖尿病或成为潜在患者。食源性活性肽不仅具有基本的营养优势,而且更易被机体吸收,有研究证实生物活性肽可以抑制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代谢酶活力,促进肠促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可以作为有效管理该疾病的功能性食品或药物。本文综述了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特性和来源,以及目前其关于调节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归纳了食源性代谢酶调节剂的相关研究,以期为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作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并且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使对降糖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更加迫切和重要。因此,了解糖尿病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降糖保健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糖尿病简介(一)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DM)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膳食指南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由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终身疾病。根据第16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会议)通过的糖尿病分型方案,将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  相似文献   

10.
潇雨  祝开思 《食品与药品》2005,7(11B):30-31
目前,全世界约有1.94亿人患有糖尿病。 从2001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11月14日为第5个世界糖尿病日。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达3500万,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导致了糖尿病的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 医学界把糖尿病视为终生疾病,严格地说,现有的中、西药对糖尿病的作用均不是“治疗”。而只是“控制”。这些药物除胰岛素外,还可分为6大类: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促泌剂以及中草药制剂。但是,这些药物都未能足够有效地使患者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危险。绝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也并不甚了解——甚至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用药,还存在很多疑问和误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最新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2.8亿,每年的死亡人数高达380万。如不进行干预,这一数字到2030年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少或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等综合病症。随着病理延长,糖尿病可导致眼、神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2019年全球约有4.17亿名T2DM患者,其中我国T2DM患者高达约1.04亿,这俨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大问题。T2DM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IR),即机体不能对胰岛素产生正常反应的状态。而高脂膳食(HFD)的过量摄入是造成IR的主要诱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HFD会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进而诱发机体代谢组织产生IR。肠道微生态主要是通过调控机体能量代谢和炎症来调控机体糖脂代谢。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近期发现,由肠道微生态失衡引起的胆汁酸代谢紊乱,也是导致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又一重要因素。本文从高脂膳食与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胆汁酸-胰岛素抵抗"轴等几个方面综述高脂膳食、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目前尚无研究证实"高脂膳食-肠道菌群-胆汁酸"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中的因果关系,但是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之间的互相调控关系为胰岛素抵抗及T2DM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胡椒碱通过抑制食欲、调节脂质代谢、影响肠道吸收改善肥胖,通过调节能量代谢、糖代谢、脂质代谢、发挥抗炎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胡椒碱改善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药膳     
韦公远 《烹调知识》2005,(11):36-36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它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丹泌相对或绝对减少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两高,即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和尿糖、血糖增高。  相似文献   

15.
于康 《饮食科学》2014,(11):4-7
历史上著名的加拿大糖尿病专家班亭,是第一个把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患儿的医生,也因此挽救了这个患儿的生命。为了缅怀班亭的功绩,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决定把他的生日——11月14日,定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陆龙存 《美容院》2023,(11):98-99
<正>阿卡波糖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然而,在使用阿卡波糖的过程中,病人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笔者将为您详细介绍什么是糖尿病,阿卡波糖的作用机制、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等,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地服用该药物。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会导致血糖水平长期升高。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会通过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然而,在糖尿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17.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一种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糖代谢紊乱等原因而导致首次出现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主要的发病机制。膳食营养干预是改善妊娠糖尿病的主要方法。该文总结了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与糖脂代谢、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功能的食品成分应用于妊娠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理,以期为妊娠糖尿病的营养干预与进一步开发特殊配方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铬长期被认为是在哺乳动物体内相应的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所必需的。铬缺乏将导致与成人发作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关联的症状。弄清楚铬的生物活性形式的作用方式,功能,结构曾被认为是非常困难的,象谜一般,然而最近一种自然生成的雾肽,低分子量铬结合物已经在结构和光谱分析特征方面被描述。在胰岛素的存在下,可以加强胰岛素受体激酶活性,从而使我们发现在营养铬之间建立联系,可以导致在这些条件下的新型的糖尿病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胰岛素多用于治疗糖尿病,在注射胰岛素时疼痛在所难免,即使采用胰岛素泵、无针注射器等注射方式,胰岛素进入人体后也会被快速代谢,药效很难持续,需要每天多次用药。不少糖尿病患者,因为频繁皮下注射引起皮肤溃烂、组织坏死。为解决上述问题,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卢神州教授、刘海老师指导的"丝素蛋白微针经皮给药系统"项目研制了一种蚕丝蛋白胰岛素微纳贴片,既实现了无痛、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是人和动物必需的营养素,对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铬、锌、钒、铁、硒、铜、锗、锂等微量元素缺乏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从而导致糖尿病。因此,寻求具有胰岛素激活作用的微量元素成为当务之急。从胰岛素的定义、作用机理,胰岛素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面,阐述了富集微量元素食用菌的生理功能、特点、方法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