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脂肪酸在甘油三酯骨架上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位置分布,其70%为sn-2棕榈酸酯。棕榈酸在甘油三酯中酰基化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棕榈酸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sn-2棕榈酸酯易被人体吸收。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 triglyceride,OPO)是一种典型的sn-2棕榈酸酯。普通婴儿配方奶粉主要以牛乳为原料,虽然牛乳脂肪酸组成与母乳脂肪酸接近,但其脂肪酸结构与母乳存在显著差异,牛乳中的sn-2棕榈酸酯远低于母乳中sn-2棕榈酸酯含量。以牛乳为基础,在奶粉中加入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较之一般的配方奶粉更加接近母乳,更宜作为人乳脂替代品?本文介绍了人乳脂替代品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研究意义、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等研究进展,旨在为婴儿配方奶粉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4 种不同脂肪来源的婴儿配方乳粉与母乳在总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及甘油三酯上的脂质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共检测出27 种脂肪酸及87 种甘油三酯,与母乳相比,4 种婴儿配方乳粉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酸,较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且母乳中超过70%的饱和脂肪酸酯化在甘油三酯的sn-2位,而4 种婴儿配方乳粉甘油三酯sn-2位更多的被不饱和脂肪酸占据,尤其是植物油基IF1和IF2,sn-2位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0%。在甘油三酯组成方面,母乳中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及一些中长链甘油三酯显著高于4 种婴儿配方乳粉(P<0.05),而婴儿配方乳粉含有更多的三油酸甘油三酯、1-油酸-2,3-二亚油酸甘油三酯及一些中链甘油三酯(P<0.05),并且脂肪来源的不同会显著影响婴儿配方乳粉的脂质组成,同为植物油基的IF1和IF2具有更相似的甘油三酯、脂肪酸组成及分布,并与添加了乳脂成分的IF3和IF4形成明显区分,且牛乳/植物油混合基婴儿配方乳粉在整体脂质组成上更加接近母乳。最后,基于多变量分析,发现共有16 种甘油三酯可用于区分人乳和婴儿配方奶粉。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研发更接近人乳的婴儿配方乳粉。  相似文献   

3.
宋秋  刘亚东  李晓敏  杨丽杰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354-357,386
研究了棕榈酸在三酰甘油中的不同位置分布对脂肪酸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以幼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将含不同比例sn-2位棕榈酸的脂肪原料添加到无脂饲料中,分别为:OPO(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结构脂肪,组成模拟OPO的混合植物油,含OPO的婴儿配方奶粉以及常规婴儿配方奶粉。饲料实验脂肪含量均为10%,各组sn-2位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5.40%、13.29%、48.04%、28.66%。喂养两周后,分析大鼠粪便中的脂质及钙、镁元素。结果显示,OPO组和OPO婴儿配方奶粉组的大鼠对脂肪的吸收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且钙排泄较少。由此可得出结论:高含量的sn-2位棕榈酸可以促进大鼠对脂肪的吸收,减少脂肪酸皂的形成,并能改善对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是母乳脂肪中甘油三酯的重要组成成分,可有效改善和保证棕榈酸在婴幼儿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本文对其脂肪酶催化生产进行了简单探索,以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和油酸(OA)为底物,通过1,3-特异性脂肪酶RMIM催化的酸解反应成功制备了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经单因素优化后最佳反应条件为:PPP与油酸摩尔比1:6,加酶量8%,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 h,反应产物中脂肪酸组成为:油酸54.86%,sn-2位棕榈酸含量为87.64%。  相似文献   

5.
刘亚东  宋秋  支潇  霍贵成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171-173,189
脂肪酸的组成和位置分布影响乳脂肪的物理和营养特性。本文测定了马奶和母乳总脂肪酸组分并且通过脂肪酶水解马奶和母乳脂肪,薄层色谱分离出2-甘油一酯,甲酯化后气相色谱测定了母乳和马奶中sn-2脂肪酸。结果表明,母乳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9.07%、36.43%、23.73%,马奶中含量分别为24.47%、17.40%、4.78%。母乳sn-2位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59.41%,其中含棕榈酸48.36%,肉豆蔻酸6.00%,马奶sn-2位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71.46%,含棕榈酸47.00%,肉豆蔻酸12.48%。母乳脂肪酸的分布并非随机的,马奶脂肪酸分布类似于母乳,为母乳脂肪替代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及底物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与中国人乳脂脂质组成高相似的天然人乳替代脂,分析比较了3种鱼油(金鲳鱼油、银鲳鱼油和巴沙鱼油)的总脂肪酸、sn-2位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金鲳鱼油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93%、25.61%和26.52%,其中sn-2位棕榈酸的含量为39.71%,占总棕榈酸比例为53.10%;在3种鱼油中,金鲳鱼油总脂肪酸组成最接近中国人乳脂;甘油三酯组成分析结果证实,金鲳鱼油中富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24.36%),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鱼油,且其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含量(16.79%)接近报道的中国人乳脂的平均含量(15.84%)。因此,金鲳鱼油是理想的中国婴儿配方奶粉专用油脂基料油,在人乳替代脂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巴沙鲶鱼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酸解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首先将巴沙鲶鱼油在30℃下分提,富集鲶鱼油中富含sn-2棕榈酸的部分,再以sn-1,3位选择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以高油酸葵花籽油脂肪酸为酰基供体,在填充床反应器中酸解鲶鱼油分提物,制备得到富含OPO的产品。酸解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停留时间1 h,鱼油与脂肪酸的比值1∶6(摩尔比),反应温度50℃,水分含量3.5 wt%。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sn-2棕榈酸含量为57.8%,sn-1,3油酸含量为78.7%。  相似文献   

8.
人初乳脂肪酸组成及sn-2位脂肪酸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广州市健康产妇20例,用超声法快速萃取乳中脂肪,采用DM-FFAP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对人初乳脂中总脂肪酸组成及sn-2位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并采用SPSS13.0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总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含量低,为36.4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为63.9%;sn-2位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1.4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7.95%;棕榈酸多分布在sn-2位(72.08%),油酸和亚油酸多分布在sn-1,3位。初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分布具有独特的特点,对婴儿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对开发人乳脂替代品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是母乳脂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针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主要通过两步法来实现。本实验以熔点为52℃的棕榈硬酯为酰基受体、食品级油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制备OPO。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10,反应温度56℃,酶添加量10%,加水量1%,反应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OPO产品中,sn-2位棕榈酸占总棕榈酸的含量为57.73%,OPO含量为45.23%,PPP的含量为3.86%。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市售婴儿配方奶粉脂肪酸组成与脂肪酸的位置分布,与人乳进行对比,为婴儿配方奶粉的开发和改善提供一定的依据。选择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采集其初乳和成熟乳,测定母乳及婴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酸组成和sn-2位脂肪酸分布。结果表明:母乳总脂肪酸中,比例最高的是油酸31.344%,其次是棕榈酸21.373%和亚油酸18.781%;sn-2位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的是棕榈酸18.682%,其次是油酸3.824%和亚油酸3.575%。目前市售婴儿配方奶粉总脂肪酸中油酸比例最高为37.406%~52.863%,棕榈酸和亚油酸分为8. 163%~23.918%和17.043%~22.954%;sn-2位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比例各品牌产品差异较大,油酸为10.274%~18.806%,亚油酸为8.091%~9.716%,棕榈酸为0.696%~11.086%。目前市售的婴儿配方奶粉脂肪酸组成及sn-2位脂肪酸分布特点与母乳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品牌完全没有考虑脂肪酸位置分布。今后在研制婴儿配方奶粉时还需将脂肪酸位置分布作为"母乳化"方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人乳脂肪是最复杂的天然脂质混合物之一,具有独特的脂肪酸组成、分布和许多复杂脂质。乳脂肪几乎提供着新生婴儿所需的一半能量,同时还会影响婴儿日后的代谢方式和整体发育。因此,随着对母乳脂肪及婴儿生长需求研究的深入,以母乳脂质组成为模板,对婴儿配方乳粉脂质进行母乳化模拟,可以缩小母乳与婴儿配方乳粉喂养婴儿之间的差异。目前,婴儿配方乳粉脂质母乳化主要集中在脂肪酸组成模拟、sn-2棕榈酸结构脂的应用以及乳脂肪球膜成分的添加方面。另外,利用乳脂肪球膜包裹脂滴实现脂肪球结构模拟的相关研究也在逐步开展。本文着重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在关注婴儿营养需求的同时,为婴儿配方乳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母乳中甘油三酯的结构对于婴幼儿的脂肪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作者所在团队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母乳脂肪天然富含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是母乳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甘油三酯,其质量约占总甘油三酯的30%,主要结构是一个中链脂肪酸和两个长链脂肪酸构成的单中链型甘油三酯(MLL)。母乳中几乎不含中链甘油三酯(MCT)。作者综述了母乳脂肪中MLCT的含量、组成、影响因素以及母乳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甘油三酯的差异,总结了MLCT的消化特性,以及MLCT型母乳替代脂的研究进展,为新型配方奶粉脂肪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Infant milk fat analogs resembling human milk fat were synthesized by an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between tripalmitin, coconut oil, safflower oil, and soybean oil in hexane. A commercially immobilized 1,3-specific lipase, Lipozyme RM IM, obtained from Rhizomucor miehei was used as a biocatalyst. The effects of substrate molar ratio, reaction time, and incub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palmitic acid at the sn-2 position of the triacylglycerols were investigated. A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with 5 levels and 3 factors consisting of substrate ratio,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incubation time was used to model and optimiz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 quadratic model using multiple regressions was then obtained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palmitic acid at the sn-2 positions of glycerols as the response.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value for the model was 0.845. The incorporation of palmitic acid appeared to in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in substrate molar ratio and increase in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optimum incubation time occurred at 18 h. The optimal conditions generated from the model for the targeted 40% palmitic acid incorporation at the sn-2 position were 3 mol/mol, 14.4 h, and 55°C; and 2.8 mol/mol, 19.6 h, and 55°C for substrate ratio (moles of total fatty acid/moles of tripalmitin), time, and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Infant milk fat containing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sn-2 fatty acid profile similar to human milk fat was successfully produced. The fat analogs produc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had total and sn-2 positional palmitic acid levels comparable to that of human milk fat.  相似文献   

14.
母乳及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是婴幼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理想的食品,是婴幼儿营养的最佳来源。近年来,国内外对母乳脂肪酸的研究逐渐增多,不仅关注其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功能性质,并逐渐意识到母乳中甘油三酯独特的组成特点,尤其是母乳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位置分布对婴幼儿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母乳及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脂的组成特点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旨在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