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谷物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胚芽(含植物胚芽)、淀粉(提供营养)和麸糠(包裹谷物,在壳的里面,壳是不能吃的)。白色大米、面包和意大利面食已经被去除了麸糠和胚芽,只剩下白色的淀粉。问题是麸糠和胚芽几乎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  相似文献   

2.
试述大米胚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米胚芽营养成分高、营养价值好.且我国有丰富的大米胚芽资源.从这一实际出发,本文阐述了大米胚芽分离提纯、保鲜技术,大米胚芽食品开发利用的途径,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米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黄米的营养成分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发现黄米富含淀粉,粗蛋白含量较大米、小麦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但含量不平衡。此外,黄米含有较丰富的矿物质和种类有限的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对冷榨和热榨工艺制油后剩余的紫苏粕,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部分矿物质的测定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制油工艺对紫苏粕品质的影响并明确紫苏粕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上,冷榨紫苏粕比热榨紫苏粕高。在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上,冷榨紫苏粕比热榨紫苏粕低。在紫苏粕干基上分析,冷榨紫苏粕的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除蛋氨酸外)含量均比热榨紫苏粕的各成分含量高。冷榨与热榨紫苏粕中脂肪酸组成相同,冷榨紫苏粕大部分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紫苏粕具有高蛋白质、高纤维的特点;氨基酸种类齐全,总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占比大;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大,必需脂肪酸含量也高,α-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尤其丰富;K元素含量高且富硒,重金属不超标,因而,紫苏粕营养全面且丰富,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可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对3 种不同品牌的山西老陈醋的沉淀物中水分、蛋白质、脂肪、淀粉、还原糖、总酸等常规营养成分及总多酚、总黄酮、川芎嗪等功能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老陈醋沉淀物中17种常见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沉淀物的营养较为丰富,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4.96%,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含有7 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组成相对合理,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比例为22.12%~28.28%,接近WHO/FAO模式推荐的比值(35.38%),且鲜味氨基酸比例较高,均超过50%,此外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较高,最高分别达10.44 mg/g和14.73 mg/g,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米是影响特香型白酒酿造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对4种酿酒原料大米(早籼米、粳米、籼糯米、粳糯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选4种大米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早籼米、粳米、粳糯米和籼糯米的淀粉含量分别为71.41%、74.79%、73.12%和70.55%;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76%、7.11%、6.13%和5.66%;脂肪含量分别为0.21%、0.28%、0.58%和0.42%。在早籼米、粳米、粳糯米和籼糯米中分别鉴定出了26种、22种、29种和1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4种大米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种类基本相似,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和酸类,其中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壬醛等在4种大米含量均较高。早籼米中特有的苯乙醇、2,4-二叔丁基酚等对白酒风味有积极作用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分别为0.49%和2.31%。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世纪金徽酒酒糟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了营养学评价。该酒糟中粗蛋白质、粗淀粉、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14.03%、13.7%、3.4%。并且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中VB6含量高达30 04mg/100g.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其中钙、镁、锌、铁含量均远远高于其他常见粮食。在所含的18种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0.2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43.40%。利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酒糟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酒糟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比值系数分(SRC)为63-37。以上结果表明该酒糟营养价值较高,很值得进一步深加工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米胚芽是谷粒上的胚,是大米的精华部分。米胚芽营养十分丰富,它含有16.4%的蛋白质和19.2%的脂肪。每100克米胚芽中的VB_1和VB_2的含量高达0.45和1.44毫克,分别为大米的50倍和26倍;V_E在大米中测不出,而米胚芽中则有27.74毫克/100克之多。微  相似文献   

9.
高蛋白重组米是是指以大米为主要原料,运用蛋白质强化技术手段,经双螺杆挤压、切割、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与天然大米类似的颗粒米状制品,其蛋白含量(干基)≥12 g/100 g。本研究以非高蛋白重组米(市售)、普通大米为对照,对自制和市售高蛋白重组米的食味值、滋气味特性、结构特征、消化特性和营养品质指标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为满足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群的营养需求,开发高蛋白重组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重组米在有机硫化物、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等挥发性气味组分含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样品(P<0.05);挤压重组工艺和蛋白质的添加对滋味特征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挤压重组高蛋白大米淀粉晶型为V型结晶的特征;挤压重组米淀粉相对结晶度在6.1 %,低于对照普通大米相对结晶度19.8 %;高蛋白重组米蒸煮截面呈现密集蜂窝状微孔;挤压重组米抗性淀粉(RS)含量在17 %以上,高于对照普通大米RS含量的14 %;自制高蛋白重组米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9.45 mg/g、129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2.17 %、40.86 %,均与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接近。  相似文献   

10.
粮食胚芽例如小麦胚芽、玉米胚芽、黑麦胚芽、大米胚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酶、脂肪等,含水量较高,生活力旺盛,不利于贮存与烘焙,因而它们在制粉工艺中作为附产品而产生。  相似文献   

11.
研究精白保胚米发芽过程中米谷蛋白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精白保胚米在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的含量略有上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体积排阻色谱的结果显示:发芽后米谷蛋白中含量较高的各亚基分子质量没有太大差别,但其含量有所变化,高分子质量亚基含量减少,低分子质量亚基含量增多。米谷蛋白氨基酸分析结果发现:发芽可以增加精白保胚米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更加合理。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可以提高精白保胚米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米糠是稻米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可以用来制取极具营养价值的米糠油,而米糠中脂肪酶导致的快速酸败使得米糠利用率不足10%。本研究采用微波技术处理米糠,探讨微波处理对米糠油酸价、谷维素、过氧化值、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显著降低了脂肪酶活力,抑制了酸价的增长(P<0.05),微波时间6 min的效果最佳,储藏56 d后其酸价仍低于30 mg/g(KOH),而未处理组的酸价则超过了155 mg/g(KOH);此外,微波处理对米糠油中谷维素含量、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微波处理后的米糠油仍保持着较好的品质。因此,微波处理是一种极佳的米糠稳定化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贵州省黔东南少数民族特色香禾糯的开发利用,检测其基本理化指标、功能活性成分及总抗氧化能力,并与普通糯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6种香禾糯和2种普通糯米中均含有较高的淀粉含量,适当的脂肪、水分、蛋白质、氨基酸、矿物元素含量及配比,以及一定量的功能活性成分黄酮与多酚.共检测出45种挥发性成分,并在雷佳禾(LJ)、红禾(H...  相似文献   

14.
曹璇  申铉日 《食品科学》2017,38(18):280-285
以金鲳鱼骨为原料,在对金鲳鱼骨中主要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进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金鲳鱼骨油稀碱水解(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最佳提取工艺所得的金鲳鱼骨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金鲳鱼骨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50.20%、29.97%、12.00%和7.63%。影响金鲳鱼骨油提取率的4个主要因素为液料比、p H值、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当液料比为4∶1(m L/g)、p H 9、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500 W时,金鲳鱼骨油的提取率为80.51%,该条件为稀碱水解(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金鲳鱼骨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金鲳鱼骨油的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知:金鲳鱼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8.44%)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31.56%);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37.99%)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30.45%);其中油酸(27.86%)和棕榈酸(21.46%)含量最高,富含亚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金鲳鱼骨作为鱼类下脚料营养丰富,具有良好保健作用和经济价值,颇具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黑糯米、血糯米中提取淀粉,对其表观结构、球晶结构、支链链长、结晶结构、短程结构、黏度性质、糊化性质、老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淀粉颗粒形态类似,均具有双折射现象;黑糯米淀粉支链中A链、B2链所占比例较低,B1链、B3链所占比例较高;X衍射结果表明,两种淀粉均属于A型晶体,血糯米淀粉相对结晶度较高;红外结果表明,血糯米淀粉有序程度较高,无序程度较低;黏度结果表明,血糯米淀粉峰值黏度、崩解值较高,回升值、糊化温度较低;热力学结果表明,黑糯米淀粉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均较高,且更容易发生老化。两种淀粉在结构特性、物化性质方面存在差异,为指导糯米原材料的选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陶黎丽 《中国油脂》2021,46(12):62-68
稻米油不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谷维素、植物甾醇等多种脂质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稻米油的提质制取及高值化利用已成为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及科研者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稻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谷维素、植物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功能,并对米糠稳定化处理、稻米油制取工艺及稻米油在煎炸食品、乳液递送、生物能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梳理,旨在为稻米油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3个粳稻和2个糯稻为原料,制备发芽糙米,分析了糙米发芽前后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水溶性糖类、脂肪酸值以及Mixolab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糙米相比,发芽糙米游离氨基酸总量、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及果胶酸含量显著增加。Mixolab混合仪测定的发芽糙米米粉团蛋白质结构严重弱化,淀粉糊化能力显著降低。油酸含量和脂肪酸值均增加。发芽糯糙米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及果胶酸含量显著高于发芽粳糙米,破损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发芽粳糙米。  相似文献   

18.
王志荣 《中国油脂》2020,45(11):138-140
稻米油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米糠极易酸败造成稻米毛油酸价高、精炼难和得率低,制约了稻米油产业发展。高效去除稻米油中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谷维素、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是稻米油精炼加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稻米油加工一般采用碱炼脱酸工艺,近年来稻米油超级脱胶物理精炼、酶法脱胶物理精炼等技术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稻米油精炼的传统化学精炼工艺和现代物理精炼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稻米油的精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留胚米具有营养全面和蒸煮方便等优点,但其在保质期内表现出的脂肪酸值升高、陈化气味明显等质量问题严重限制了留胚米制品的流通和推广。留胚米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在于稻米碾磨后其表层脂质迅速发生难以控制的水解与氧化,且现有抛光、钝酶及包装等加工技术均不能使留胚米制品达到正常流通要求。为解决留胚米类产品的生产难题,本文在对稻米中脂质稳定性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加工和胁迫条件对稻米脂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稻米中脂质氧化与其自身抗氧化系统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留胚米品质劣变机理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探索切实可行的留胚米安全贮藏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冰湖野米粉及其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构特性和消化性的差异, 同时揭示不同级的冰湖野米淀粉的精细结构。方法 以3种不同级的冰湖野米和1种早籼米(对照组)为原料, 将其研磨过筛制备米粉样品, 再用焦亚硫酸钠法和甲苯法进行纯化得到对应的淀粉样品。采用体积排阻色谱分析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与荧光辅助毛细管电泳法(Fluorescence assist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ACE)测定冰湖野米淀粉的精细结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 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布拉班徳粘度仪等现代分析仪器对冰湖野米粉及其淀粉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进行测定; 采用Englyst体外消化法测定冰湖野米粉及其淀粉的体外消化性。结果 研究表明, 不同级的冰湖野米粉及其淀粉的颗粒形貌特征、粘度特性、结晶结构以及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与早籼米相比, 冰湖野米粉及其淀粉的起糊温度高, 峰值粘度低, 相对结晶度低, 热稳定性好, 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高, 主要归因于冰湖野米的支链淀粉结构及其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冰湖野米淀粉相比, 冰湖野米粉颗粒更大, 结晶度降低, 膨胀度降低, 慢消化性增加, 主要归因于冰湖野米粉中较高的内源蛋白和纤维含量。结论 冰湖野米中的内源纤维、蛋白质、直链及支链淀粉含量对冰湖野米的粘度特性、膨胀度、结构特性以及消化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