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基因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侵袭转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特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慢病毒3FLAG-puromycin-LV及SSTR2-LV,转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噻唑蓝(MTT)、免疫荧光检测转染效率.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检测未转染细胞(空白对照组)、转染3FLAG-puromycin-LV细胞(阴性对照组)和转染SSTR2-LV细胞(实验组)侵袭转移能力的强弱.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上皮表型蛋白和间质表型蛋白的定位和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SSTR2的表达,Westem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STR2-LV可以有效转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稳定表达SSTtR2的mRNA和蛋白.转染SSTR2-LV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镜下观察肝癌细胞株MHCC-97H转染SSTR2-LV后,由成纤维细胞样、排列分散,转变为细胞排列紧密如铺路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可见肝癌细胞株MHCC-97H转染后细胞膜表达的E-cadherin荧光由胞质转移至细胞周边浓聚,而Vimentin的荧光强度较前下降.采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定量分析,转染后MHCC-97H细胞上皮表型标志性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量增高,间质表型标志性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表达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再表达SSTR2MHCC-97H细胞可以增加上皮表型蛋白表达,减少间质表型蛋白,从而逆转肝癌细胞EMT,导致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GLUD1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下调GLUD1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hGLUD1对肠癌细胞Lovo和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shGLUD1对Lovo和SW480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LUD1和AG490对E-cadherin、Vimentin、ZEB1、STAT3及p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慢病毒转染shGLUD1可显著下调GLUD1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GLUD1的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Lovo和SW480的侵袭迁移能力;GLUD1可促进STAT3磷酸化,以及上调Vimentin、ZEB1和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而AG490处理则可抑制STAT3的磷酸化,上调E-cadherin和下调Vimentin、ZEB1的表达。结论〓GLUD1可通过活化STAT3信号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iR-451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人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SW790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1的表达量;T24细胞随机分为不转染模拟物的对照组、转染NC模拟物的NC组、转染miR-451模拟物的miR-451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1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相对表达量,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T24细胞中miR-451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5637细胞、SW790细胞;在T24细胞中,miR-451组的miR-451相对表达量、E-cadherin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NC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均明显弱于对照组、NC组,Vimentin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NC组。结论miR-451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侵袭且该抑制作用与增加E-cadherin表达、减少Viment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对肝癌细胞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 方法将含HCVc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pEGFP-N3-HCVc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CVc、总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及EMT指标蛋白E-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表达,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 结果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HCVc可增强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处理可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HCVc后,HepG2细胞中p-stat3、Vimentin及Snail在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AG490处理可下调p-stat3、Vimentin及Snail表达,增强E-cadherin表达。 结论HCVc可活化stat3通路促进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增强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711对结肠癌干细胞细胞侵袭、转移、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从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分选肿瘤干细胞。miR-711-mimics、miR-NC转染结肠癌干细胞。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711 mRNA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量表达。结果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CD44+/CD133+百分比最高(29.90%);miR-711过表达组细胞miR-711水平高于空载组和空白组(P0.05);miR-71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低于空载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711过表达组E-cadherin蛋白水平高于空载组、空白组,N-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低于空载组、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过表达miR-711可抑制结肠癌干细胞侵袭、转移、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ACC)在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 (1)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0例肝癌患者癌与癌周组织中的ACC表达,明确ACC在肝癌中表达是否发生异常改变。(2)siRNA干涉肝癌细胞中ACC表达后,用Transwell法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3)siRNA干涉肝癌细胞中ACC表达后,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E-cadherin、ZO-1、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证实,ACC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染色阳性率为93.3%(28/30),癌周组织中染色阳性率为40%(12/30)。(2)干预ACC表达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3)干涉ACC表达后,肝癌细胞中由Snail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被抑制,具体表现为:干涉ACC表达后,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和ZO-1表达上调,而间质细胞标志分子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 ACC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参与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具有不同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水平的胰腺星状细胞(PSC)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将人原代胰腺癌间质PSC细胞与胰腺癌PANC-1细胞共培养后检测IL-22的表达及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构建稳定敲低或者过表达IL-22的人原代胰腺癌间质PSC细胞并与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 检测PANC-1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利用稳定敲低或者过表达IL-22的人原代胰腺癌间质PSC细胞并与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后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将含有不同表达水平的胰腺癌间质PSC细胞与胰腺癌PANC-1细胞体外共培养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吉他西滨培养72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 计算细胞耐受吉他西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稳定敲低或者过表达IL-22的人原代胰腺癌间质PSC细胞并与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混合后种植于裸鼠皮下, 40 d后处理裸鼠取出肿瘤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比较两组细胞的成瘤能力。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单纯PAN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参与胃癌SGC7901/DDP细胞株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 采用化疗药物顺氯胺铂(顺铂,DDP)按浓度梯度递增法(0.02~1.00mg/L)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株,10个月后成功建立对顺铂稳定耐药并具有MDR、MRP4表型的胃癌SGC7901/DDP细胞株,应用HIF-1α通路抑制剂YC-1(75 μmol/L)抑制HIF-1α在敏感株SGC7901和耐药株SGC7901/DDP中的表达,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敏感株SGC7901和耐药株SGC7901/DDP中HIF-1α和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的表达变化.结果 YC-1抑制HIF-1α表达后,耐药株SGC7901/DDP的药物敏感性显著增加,对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52.175±6.163)mg/L降低为(11.078±3.645)mg/L(P<0.01).耐药株SGC7901/DDP的细胞凋亡率由1.03%增加为14.26%(P<0.01).耐药株SGC7901/DDP的P-gP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低,分别由1.846±0.135和2.017±0.102下降至0.814±0.057和0.962 ±0.039(P<0.01).结论 HIF-1α可通过调节P-gP表达及抗凋亡信号通路参与胃癌顺铂耐药,可成为逆转胃癌耐药的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FOXC2在肝外胆管细胞癌(EH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初步探讨FOXC2在体外对EHCC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C2在EHCC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qRT-PCR检测FOXC2 m RNA在EHCC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分析FOXC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选择FOXC2高表达的HuCCT1细胞进行转染敲降FOXC2,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MMP-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77例EHCC样本中68例(88.3%)FOXC2表达阳性。qRT-PCR检测结果表明FOXC2mRNA在EHCC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胆管上皮组织。FOXC2表达水平与EHCC患者肿瘤组织分化、临床病理分级、淋巴侵犯等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FOXC2高表达组患者预后较差,且FOXC2高表达是影响EHCC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敲降FOXC2显著降低HuCCT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但不改变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EMT蛋白N-cadherin、Vimentin和MMP-2的表达,促进E-cadherin的表达。结论:FOXC2在EHCC组织中的高表达促进肿瘤进展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可能与FOXC2促进EHCC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吗啡对顺铂治疗人肺腺癌细胞A549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人肺腺癌细胞A549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h,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组)、顺铂组(CIS组)、0.3μg/ml吗啡+顺铂组(MT1组)、3μg/ml吗啡+顺铂组(MT2组)、30μg/ml吗啡+顺铂组(MT3组),顺铂浓度均为4μg/ml。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后,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zrin蛋白和Fasc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其余四组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MT3组和CIS组MMP-2、MMP-9、Ezrin和Fascin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CIS组比较,MT1、MT2和MT3组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MT3组MMP-2、MMP-9、Ezrin和Fascin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吗啡可剂量依赖性减弱顺铂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侵袭和迁移能力,MMP-2、MMP-9、Ezrin和Fascin表达上调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 8,AQP8)与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查18例发生转移的结肠癌、15例未发生转移的结肠癌原发肿瘤组织中AQP8的表达水平差异;结肠癌细胞系Caco-2细胞中过表达AQP8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过表达AQP8后细胞的侵袭能力,定量分析穿膜细胞数量。结果 AQP8在发生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AQP8能促进EMT的发生,细胞表型由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AQP8后肿瘤细胞穿膜数为88.0±7.2,显著高于对照组(51.6±4.0;P0.01)。结论 AQP8通过促进EMT的发生,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1)在前列腺癌(PCa)PC-3细胞和前列腺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ERCC 1在转染PC-3细胞后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组化(IHC)检测80例PCa组织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ERCC 1与PCa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关系。 结果siRNA ERCC 1质粒转染PC-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RCC 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siRNA干扰表达ERCC 1后PC-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结果提示ERCC 1在PCa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71.3%(57/80),高表达率为23.8%(19/80,IRS≥6);在BPH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0),均为低表达(IRS<6)。ERCC 1表达与PCa患者术前PSA值,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pT),淋巴结转移和切缘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PCa患者中ERCC 1低表达的无生化复发生存期(BRFS)显著长于ERCC 1高表达患者的BRFS(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RCC l高表达和病理分期(pT)均是PCa患者术后B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siRNA ERCC l抑制了PCa PC-3细胞的增殖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ERCC 1在PCa样本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并与低分化、高侵袭性特征的PCa相关。ERCC 1高表达可能是PCa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线粒体E3泛素蛋白连接酶MARCH5[membrane-associated ring finger(C3HC4)5]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库中肝癌细胞中MARCH5表达是否发生了异常改变,并进一步分析MARCH5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性。(2)采用细胞生物学方法下调人肝癌细胞HLE中MARCH5表达后,利用划痕实验与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对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下调人肝癌细胞HLE中MARCH5表达后,利用qRT-PCR实验分析对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上皮标志E-cadherin与ZO-1;间质标志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MARCH5表达显著上调(P<0.001),尤其在转移性肝癌组织中(P<0.001);MARCH5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27)。(2)下调MARCH5表达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LE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下调MARCH5表达后HLE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与ZO-1表达显著上调,而间质细胞标志分子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MARCH5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estrin 2在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胰腺癌细胞PANC-1和CFPAC-1进行Sestrin 2表达干预,通过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动物实验检测不同Sestrin 2表达水平下胰腺癌EMT过程的变化。同时,分析Sestrin 2在人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Transwell试验和划痕试验中,高表达Sestrin 2胰腺癌细胞组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在动物负瘤实验中,高表达Sestrin 2胰腺癌细胞组所生长的肿瘤更小(P<0.05);在RT-PCR和 Western blotting实验中,高表达Sestrin 2胰腺癌细胞组的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同时,Sestrin 2在人体胰腺癌中呈低表达;随着Sestrin 2表达水平的提高,mTO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p60-s6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Sestrin 2可抑制胰腺癌EMT过程,并可能通过mTO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OXC2介导Hedgehog/Gli信号通路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途径参与乳腺癌侵袭及迁移的机制。 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环靶明(Cyclopamine)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及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Cyclopamine或沉默FOXC2基因表达以阻断Hedgehog/Gli信号通路活化;通过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分别检测阻断Hedgehog/Gli信号通路对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阻断前后Hedgehog/Gli信号通路分子Smoothened(Smo)、Gli1和EMT相关标志物FOXC2,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yclopamine可显著地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呈现时效-量效关系,48 h的IC50为25 μmol/L。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均显示,与未转染组及Control-siRNA组相比,FOXC2-siRNA组和Cyclopamine组细胞穿膜数及迁移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未转染组及Control-siRNA组相比较,FOXC2-siRNA组及Cyclopamine组Smo、Gli1及FOXC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沉默FOXC2表达可显著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及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OXC2通过介导Hedgehog/Gli信号通路从而调控EMT促进乳腺癌侵袭及迁移,提示阻断该信号通路有望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新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mRNA结合蛋白3(IGF2BP3)对胆囊癌迁移侵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23份胆囊癌组织和23份癌旁组织中IGF2BP3的表达水平;在胆囊癌细胞中利用小干扰RNA(siRNA)敲减目的基因IGF2BP3;Transwell迁移实验与带胶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敲减IGF2BP3后对胆囊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敲减IGF2BP3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IGF2BP3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正常胆管上皮细胞比较,5株胆囊癌细胞系中IGF2BP3高表达;敲减IGF2BP3后,胆囊癌细胞系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001);敲减IGF2BP3后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IGF2BP3通过促进EMT,从而促进胆囊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RNAi技术沉默LNCAP细胞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表达并检测表达情况,检测沉默PSMA后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情况,以及LNCAP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培养LNCAP细胞,分为si-PSMA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siRNA)组,抑制剂LY294002组和LY294002+si-PSMA组,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PSMA后LNCAP细胞中P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穿透实验检测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改变,通过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β-cadherin、vimentin,snail等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p-Akt(ser47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PSMA组P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迁移及侵袭细胞增多(P<0.01),LY294002组细胞迁移及侵袭下调(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OLE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BEAS-2B和NSCLC细胞A549、SPC-A1中POLE2的表达水平。构建POLE2过表达细胞模型,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NSCLC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NSCL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qRT-PCR检测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NSCLC细胞SPC-A1、A549中POLE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BEAS-2B(P<0.05)。过表达POLE2促进了A54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上调了MMP9的表达(P<0.05)。结论 过表达POLE2可能通过上调MMP9促进NSCLC细胞的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