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男性,62岁,维吾尔族,因劳累后心慌气短,心前区针刺样疼痛2个月入院求治。查体:血压130/50mmHg(1mmHg=0.133kPa),主动脉瓣区闻及2-3/Ⅵ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心室前侧壁缺血型ST-T改变,前、下壁心肌陈旧性心肌梗死。X线胸片示:左心室扩张,心胸比率(C/T)68%,升主动脉迂曲增宽。心脏彩色超声示:升主动脉自根部起呈瘤样扩张,累及主动脉弓,升主动脉最宽处约60mm,主动脉瓣钙化、僵硬,呈中-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6.1cm,左室收缩末期横径(LVESd)2.9cm,左室射血指数(EF)43%,左心室前壁及下壁心肌广泛明显变薄,运动减弱,心尖部向外膨出,有反常运动,室壁瘤形成。心脏血管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80%局限性狭窄,对角支近端70%狭窄。临床诊断: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心室壁瘤形成。心功能Ⅲ~Ⅳ级。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左心室室壁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2例 ,女性 1例 ,5 2岁 ;男性 1例 ,47岁。入院前均有反复心前区不适感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作史 ,经内科治疗恢复。平时有心悸、胸闷、胸痛 ,服用硝酸甘油等效果不明显。入院检查 ,心电图示 :陈旧性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示 :心尖部矛盾运动 ,左室壁瘤形成 ,其中 1例可见室壁瘤内血栓形成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示 :左右冠状动脉管壁光滑 ,未见明显粥样硬化斑块或固定狭窄 ,左心室心尖部向外突出 ,见反常室壁运动 ,提示心室壁瘤形成 ;1例前降支发育细小。2例均在体外循环、间断冷血心肌保护、中度低温下行室壁瘤切除术。术中均见左室前…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年龄22岁,体重49kg,活动或劳累后心慌、 气促、呼吸困难22年,以“先天性心脏病”收入院,查体:消 瘦,口唇未见紫绀,杵状指、左侧胸廓膨隆、心尖搏动弥散,于 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侧2 cm心尖部可闻及Ⅱ-Ⅳ级舒张期 隆隆样杂音,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或Ⅳ级收缩期较 粗糙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心电图示左心室高电压,  相似文献   

4.
室壁瘤是严重的心肌梗死并发症,常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室壁瘤患者大多伴前降支闭塞,但也有部分患者冠状动脉正常.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们为1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室壁瘤患者实施了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44~ 76岁,平均(56.4±8.8)岁,>60岁5例;体质量平均(72.1±11.4)kg.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以上者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45者8例.左心室血栓5例,合并高血压2例,二尖瓣反流4例(重度2例).全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未见狭窄,但均有心前区疼痛不适,伴心悸、气促和胸闷等临床症状,活动后加重.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窦性冲动疏导术初步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有效而又容易实施的心房颤动 (房颤 )的外科治疗方法 ,我们开展了窦性冲动疏导术〔1〕。临床资料  3例慢性房颤病人 ,男 1例 ,女 2例。年龄 36~ 5 2岁。其中 2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病人 ,有活动后胸闷、气短病史 10~ 15年 ,1例有脑栓塞史。查体心尖部均闻及局限的舒张期 3/VI级和收缩期 4/VI级向左腋下传导的吹风样杂音 ,P2 亢进。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压分别为 5 0和74mmHg(1mmHg =0 133kPa)。 1例左房粘液瘤病人 ,心尖部闻及舒张期扑落样杂音 3/VI级 ,P2 亢进 ,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压 6 8mmHg…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off-pump)室壁瘤折叠术与体外循环(CPB)室壁瘤线形切除术治疗左心室运动异常型室壁瘤的临床疗效,以提高室壁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手术治疗32例左心室前壁或心尖部运动异常型室壁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63岁。根据手术中是否采用CPB,将32例患者分为两组,off-pump组(n=17):室壁瘤范围占左心室的25%~37%,在off-pump下行室壁瘤折叠术;常规体外循环(on-pump)组(n=15):室壁瘤范围占左心室的27%~40%,在常规CPB下行室壁瘤线形切除术。两组均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等指标,并进行比较,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off-pump组无围术期并发症,术后心功能分级(NYHA)较术前有明显改善(1.0±0.8级vs.2.9±0.3级,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41.0%±4.5%vs.36.4%±4.8%,P=0.035),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明显减小(52.6±27.7ml/m^2vs.79.7±21.4ml/m^2,P=0.003)。随访17例,随访时间12~53个月,平均随访29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1例患者术后1年因二尖瓣重度反流再次手术治疗,1例患者于术后3年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LVEF31%,仍在观察中;其余患者临床效果良好。on-pump组围术期发生并发症3例(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术后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1.0±0.6级vs.3.1±0.9级,P=0.001),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42.3%±3.2%vs.35.6%±6.5%,P=0.023),LVESVI较术前明显减小(49.3±22.6ml/m^2vs.81.3±25.0ml/m^2,P=0.003)。随访15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随访3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临床效果良好。两组间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ff-pump下行室壁瘤折叠术治疗左心室运动异常型室壁瘤,可有效地减少左心室容积,提高左心室?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 1995年 5月起采用人工腱索替代和软质瓣环成形技术治疗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的病人 9例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其中男 6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2 4± 3)岁。患者均有活动后心慌、气促症状。心尖区均可闻及收缩期杂音Ⅲ~Ⅳ / 6G ,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Ⅰ / 6G 1例。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 ,左心室高电压 9例 ,心房扩大 5例。X线胸片示肺淤血 ,心 /胸比值为 0 .5 6~ 0 .75 (平均 0 .5 9) ,左房室扩大 6例 ,全心扩大 3例。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前叶脱垂 7例 ,前叶腱索断裂 2例 ,后叶腱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和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和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5岁.室壁瘤位于心尖部44例,外侧壁14例,下壁20例; 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48例,重度关闭不全30例.手术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室壁瘤线性缝合术24例,心内膜环缩、三明治缝合术36例,心内膜环缩、左心室补片成形术18例,同期血栓清除术13例;二尖瓣成形术42例,二尖瓣置换术36例;移植旁路血管1~6支(2.5±1.5支). 结果 围术期死亡5例,死于败血症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心力衰竭2例.术中停机困难5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5.6±1.2 mm vs. 68.2±4.0 mm),射血分数(45%±23% vs.34%±14%),心功能分级(NYHA,1.82±0.26级 vs. 3.36±0.56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9例,随访率94.52%,随访时间25±8个月.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无症状复发.心功能Ⅰ~Ⅱ级58例,Ⅲ级9例,Ⅳ级2例, 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 根据病理生理特点选择对心腔、血管和瓣膜全面处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术期管理,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 1980年 2月~ 1998年 12月收治了 15 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合并心内畸形患者 ,现将诊断治疗的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5 7例 ,男 12 2例 ,女 35例。年龄13~ 6 8岁 ,平均年龄 36 .6岁。临床有高热和不规则发热 113例 ,栓塞和偏瘫 12例。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或心尖部可闻及 ~ 级舒张期或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合并心内畸形者在相应听诊区有连续性或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4例 ,有赘生物 75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42例 ,二尖瓣狭窄 12例 ,有赘生物 2 8例 ;肺动脉瓣有赘生物 3例 ;三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形成患者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但未同期行左心室成形术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患者共105例,术中探查发现室壁瘤边界欠清或活动欠佳或无明显矛盾运动而未处理室壁瘤患者共74例,其中男59例,女15例;年龄 (60.96±9.09) 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5例,双支病变10例,3支病变45例,左主干+3支病变14例。术中发现30例室壁瘤界限不清,29例心尖室壁变薄、室壁瘤不明显,15例室壁瘤未见明显的矛盾运动、心尖部质地较厚。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体外循环下手术62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12例。70例采用左乳内动脉吻合于左前降支,2例行左前降支内膜剥脱术。因二尖瓣中-重度反流行二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因合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 结果 术后因恶性心律失常、缺血、缺氧性脑病死亡2例 (2.7%);因低心排血量、围术期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辅助6例。术后随访70例,随访时间24~60 (43±12) 个月。随访期间发现心室内血栓形成8例,其中5例服用华法林1年内血栓消失,无1例发生血栓脱落栓塞事件。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室壁瘤消失18例 (25.7%)。出院时、术后6个月、1年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增高 (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44%±6% vs. 39%±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 [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54.37±6.28) mm vs. (59.24±6.24)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 (P<0.01)。但随着时间延长,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较出院时逐渐增大。 结论 对于合并室壁瘤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中探查实际情况未行左心室成形术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术后心室扩大呈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瓣上狭窄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少见的畸形 ,病理改变可分为 :隔膜型、漏沙型、弥漫型 ;外科临床将其分为 :局限型及弥漫型。我们总结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1月收治 4例主动脉瓣上狭窄病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11~ 18岁 ,平均14 5岁。其中 2例为Williams综合征。除 1例无症状外 ,其余 3例有心悸、气促症状 ;1例胸痛 ,1例有 3次晕厥史。查体 :3例血压正常 ,1例上、下肢血压相等。于右胸 2、3肋间可闻及 3~ 4 /VI级收缩期杂音 ,1例A2 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大伴ST段改变 …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瓣上狭窄(SVA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系统畸形。1997年6月~2003年3月我们共收治6例局限性SVAS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8~12岁(9.8±1.2岁)。无症状2例,活动后心悸、气促4例,心前区疼痛1例,有晕厥史2例。心功能级2例,级3例,级1例。查体均发现胸骨上窝有收缩期细震颤及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粗糙的、向颈部传导的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正常2例,左心室肥厚3例,双心室肥厚1例,ST-T改变4例。心脏X线片示:左心室增大,心胸比率0.43~0.60(0.51±0.05)。术前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完成 2 6 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 :全组 2 6 6例 ,男 2 17例 ,女 4 9例 ;年龄 2 6~ 77岁 ,平均 5 8岁 ,6 5岁以上者 10 4例。稳定型心绞痛 89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14 9例。有心肌梗死史98例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119例 ,糖尿病4 1例。术前曾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或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 2 4例。合并主动脉瓣和 (或 )二尖瓣病变38例、左室室壁瘤 19例、升主动脉瘤 2例、室间隔穿孔 2例。术前心功能(NYHA)Ⅰ级 14例 ,Ⅱ级 12 1例 ,Ⅲ级 92例 ,Ⅳ级 39…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7岁,主因"活动后心悸、气促"入院。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Ⅳ级杂音,并向左锁骨下窝传导。超声: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大血管短轴切面示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增宽,右肺动脉根部与降主动脉间可见管道相通,右肺动脉侧管口直径8mm,主动脉侧管口直径12 mm.  相似文献   

15.
11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我们自 1997年 7月至 1998年 7月共为 130余例病人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现将资料完整的 110例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病人男 89例 ,女 2 1例 ;年龄 36~ 75岁 ,平均 (5 9 2± 8 1)岁。有心肌梗死史者 70例 (6 3 6 % ) ,合并左心室室壁瘤 2 2例 (2 0 % )、合并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并重度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各 1例 ,6 0例高血压 ,5 9例有吸烟史 ,2 3例糖尿病 ,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1年。单支血管病变 3例 ,2支血管病变 10例 ,3支血管…  相似文献   

16.
病人 男,50岁。发现心脏杂音4年,劳累后心悸、气促半年。4年前曾在外院行胸部CT检查怀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未治疗。既往无风湿热史。查体:心界向左扩大,主动脉瓣第1、2听诊区可闻及双期杂音,二尖瓣区可闻及3/V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60,两肺纹理增粗,主动脉结不大,肺动脉段瘤样突出,心尖向左下扩大,心后缘向后方移位超过脊柱后缘。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劳损,前壁心肌梗死表现。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5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年。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查体:血压(BP):170/110mmHg,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6~4/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UCG)提示:左心室壁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最宽处31mm,心尖部增厚(19mm),左室侧壁增厚(15mm),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临床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G),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冠心病(CHD),不稳定型心绞痛。于2005年4月18日行左心室测压 冠状动脉造影(CAG) 经皮腔内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左心室造影显示:左心室腔狭小,左心室…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23岁.突发呼吸困难半月.查体心尖部可闻及3/Ⅳ级收缩期及中度舒张期杂音,心前区广泛传导.心脏彩超示左心室后壁室壁瘤,约5.0 cm×4.0 cm,并与左心房相通,收缩期血流经瘤体进入左心房(图1),二尖瓣中度狭窄.  相似文献   

19.
室壁瘤切除左心室几何重建连续42例经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Gao CQ  Li BJ  Xiao CS  Zhu LB  Wang G  Wu Y  Ma XH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917-919
目的总结42例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加冠状动脉搭桥无死亡的经验. 方法 42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男41例、女1例,平均年龄(55.5±2.4)岁(40~68岁).38例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0例,其中有心室颤动病史2例,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8例,合并高血压病26例,糖尿病3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心功能(NYHA)Ⅲ级32例,Ⅳ级10例;合并二尖瓣轻至中度关闭不全6例.42例经左心室造影和手术证实为解剖性室壁瘤,位于前间壁41例、下壁1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1%(17%~63%),其中LVEF<40%29例.33例采用Jatene术式,8例Dor术式, 1例Cooley术式,其中10例在心脏跳动下完成左心室成形术.左主干病变7例,3支病变30例,2支病变6例,单纯左前降支病变5例.全部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乳内动脉使用率100%.术中证实左心室内附壁血栓21例.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5±11)min,阻断升主动脉(78±10)min. 结果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3.1±1.2)d,住ICU(2.8±0.6)d.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7例(17%),术后发生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胸骨哆开1例,术后早期渗血、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左心室前后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量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LVEF有增加趋势(P>0.05).围手术期无死亡,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0个月至4年,无死亡. 结论室壁瘤切除左心室几何重建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术,除改善心功能外,可消除室性心动过速,手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31岁。因“发作性胸痛8年,加重1年”入院。入院查体:心率(HR)78次/分,血压(BP)120/70mmHg,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双期杂音,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V4~V6 ST段下移大于0.05mV,胸部X线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60;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LV)57.8mm,射血分数(EF)59%,左心房(LA)42.3mm,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反流,右冠状动脉根部明显增宽.直径约9.5mm,其远端在心肌组织中穿行;左冠状动脉根部显示不清,近端似与主肺动脉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