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发布2份指南文件,澄清该局目前正在考虑的预防控制和农产品安全规则提案。预防控制提案将对食品生产、包装和保存现行良好生产规范(CGMPs)的相关法规进行修改,促进其现代化,要求生产、加工、包装和保存美国销售食品的国内外企业制定书面计划,明确潜在食品安全危害,并实施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减轻生的危害。这类似于已针对果汁和海产品采用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农产品安全提案将在国内外农场针对水  相似文献   

2.
权威发布     
《中国食品》2012,(12):86-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进口食品新标准执行时间问题的公告》2012年第41号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现就进口食品检验执行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时间问题明确如下:自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之日起,所有进口食品以报检日期为准,一律按照新标准实施检验,经检验符合标准的产品方准予进口。标准有特殊规定的,以标准规定为准。特此公告。二○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3.
正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十分敏感,尤其是进口食品安全更为棘手。为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必须加大食品检验力度,强化风险管理,运用专业化的风险管理理论对进口食品进行安全管理,把进口食品的不良因素围堵在国门之外,从根本上提高进口食品管理水平。本文就进口食品检验中的风险管理展开详细论述。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  相似文献   

4.
<正>6月15日,20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开幕,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在出席论坛时指出,质检总局将以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建立健全进口食品境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估等有关配套制度,完善进口食品全过程监管体系,保障进口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进口食品的数目和种类的增加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商、微商、购物软件等的不断出现,人们对进口食品的盲目推崇,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事件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因而完善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概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政府及国家各级食品行政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制定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食品生产、流通、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和《食品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为方便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办理备案和进口销售记录,切实落实进口商对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确保进口食品可追溯,  相似文献   

7.
HACCP的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结合美国政府对全球水产品进口美国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的现实,阐述HACCP的基本原理、实证研究和发展趋势,以使我国食品生产企业适应国际市场食品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关于进口食品新标准执行时间问题的公告》(2012年第41号公告),自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之日起,所有进口食品以报检日期为准,一律按照新标准实施检验,经检验符合标准的产品方准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强全省进口食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管理,落实进口食品经营者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进口食品经营者。本规范所称进口食品经营者包括从事进口食品市场销售的批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酒》2016,(4):35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2806号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安全"的定义表明,食品应具有安全、营养等基本要素。其中,安全无疑是消费者选择购买的首要考虑因素。随着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法厂家的超标排放,无疑对同一空间内的食品安全造成影响,而当这批食品逃过检疫检验到达百姓的餐桌,便将对不  相似文献   

11.
正来源:香港贸发网香港贸发局网3月11日消息,美FDA计划明后年采取相关措施,以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现代法案》。奥巴马总统2017财年预算包括1400万美元用于新的进口安全体系建设,优先实施外国供应商验证程序(FSVP)法规。该法规要求进口商负责保证从其它国家输入美国的食品其生产方式符合美国食品安全标准。有关运输卫生、防止故意掺假的法规将于3月31日和5月31日送达《联邦注册公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社会极度关注的热门话题。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社会安定、平稳发展的基础,其中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进入海关的食品进行精密仔细的安全性检测,以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性。海关食品的安全检测方法是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进口食品进入我国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本文分析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和海关系统的应用,以及海关对快检方法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建立海关食品快检方法标准的建议,以期为海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快检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由此也将对外贸易活动的安全监管问题带到社会各阶层的视线中。在这些进出口商品的安全管理中,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成为重中之重。由于食品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随着进口食品数量和种类的逐年增加,展开对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深入探索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正是基于当前社会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满足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中国进口食品贸易快速发展,进口食品贸易额逐年攀升。随着进口食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黑龙江进口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分析黑龙江检验检疫局食品处的历年进境不合格食品的数据,发现2011-2015年黑龙江省涉及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批次进境食品呈现涉及产品种类多、不合格原因较为集中等特点。结合影响黑龙江省进口食品安全的原因分析,从强化全产业链监管、重视风险分析、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开展社会公治4个角度提出更好  相似文献   

15.
《食品界》2015,(3)
<正>冻猪产品含"瘦肉精"、菌落总数超标、违规使用着色剂 在国内食品安全形势备受质疑之时,进口食品就真的安全吗?近日,质检总局发布了2014年11月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信息。在不合格进口食品中,有53款来自美国。值得关注的是,有17批美国冻猪产品被检出含有"瘦肉精"成分。信息显示,本次抽检共查处的53款美国食品、化妆品,有8款产品菌落总数超标,7款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食品贸易的全球化,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涌现,进口食品,如进口婴幼儿奶粉、肉类、罐头、燕窝等也屡屡出现问题。目前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手段仅以注册和入境检验为主,难以涵盖整个过程,再加之不同国家的食品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检测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及相应的制度参差不齐,水平不等,因此仅仅依靠目前手段解决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是不够的,需要探索关头前移和源头控制的管理方法。本研究从进口高风险食品境外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入手,建立进口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首先分析了构建进口高风险食品境外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的必要性,既要保证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又要提高贸易便利化,提高通关效率。随后从政府机构、境外生产企业、进口商以及消费者4个层面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标准化、信用记录等若干方面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为促进进口企业信用意识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严密的监管,且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要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必须做好食品安全及供应链管理工作,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监督,全面有效地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本文对当前食品安全及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对食品在不同的供应链环节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论述,并结合问题提出核心企业建设、监管工作和激励工作的实施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FDA进口食品安全战略》一文旨在描述FDA如何将新的进口食品监管手段与已有措施相结合,构建进口食品安全总体方案。《食品安全导刊》2019年5月刊(上)刊登了"对进口食品监管的顶层设计原则——美国《FDA进口食品安全战略》译文(上)",主要介绍这一战略的背景及指导原则,本文将主要介绍其总目标和分目标。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分别以美国牛肉进口事件、禽流感事件、塑化剂事件等为例,对台湾地区进口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原产地农产品防疫检验、加工食品安全管理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控制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剖析,研究表明,台湾地区在农产品安全问题上,当局的相关管理应该来说是理性而有效的,但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检测认证标准接轨,加大财政支持,推动产销履历制度,并加强沟通,取得民众的认同,全面推广"安全容许"与"强制标示"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据美国食品安全新闻网消息,近日美国召开了《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座谈会。美国FDA在会议上提出了2015年围绕《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将要出台的一些实施条例。2015年将要出台的条例包括:《食品预防控制措施》、《动物食品(饲料)预防控制措施》、《农产品安全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