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肝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2007年5月间我院肿瘤科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85例肝内占位病变病人的确诊率、并发症及可能影响确诊率的因素进行总结。结果85例中获明确病理诊断者83.5%(71/85),不能确定诊断者16.5%(14/8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肿瘤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微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为术前掌握手术指征、术中操作仔细熟练,术后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不能明确诊断的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患者55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5例病灶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中,超声造影定性诊断51例(92.7%),其中良性病变造影主要表现为"慢进慢出"或"同进同出",恶性病变造影主要表现为"快进快出". 结论:超声造影可有效动态地评价肝肿瘤的血管化程度,提高了超声对肝局灶性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常规超声所见的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的特点,应用实时超声造影(CEUS)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对128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脂肪肝背景下的肝内低回声病变进行CEUS检查,对考虑恶性与高度怀疑恶性及部分诊断良性的病灶(共52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余76例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为良性,对比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图像特点并进行定期随访。计算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以及ROC曲线下面积,对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应用Kappa检验进行信度分析。结果128例患者中共23例恶性病变,105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肝内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5.65%、98.10%、93.75%与87.00%、91.43%、84.43%。超声造影检查脂肪肝背景下低回声病灶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具有较好的信度( Kappa=0.922,P=00.45)。结论脂肪肝背景下的肝内低回声病灶应当予以重视,超声造影可有效鉴别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有助于确诊肝内良恶性病变,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中也应用较多。超声造影提供的影像诊疗信息,为临床治疗肝占位性病变提供有意义的诊疗信息。然而不同病理类型的肝占位病变有不一样的超声造影表现。本文对几种较常见的肝占位病变及非手术治疗后肝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超声引导经皮Ultra-cut18G自动切割活检针穿刺活检诊断肺内占位病变32例,人均穿刺2.1次,确诊率90.6%,术后发生气胸1例,咯血1例。故本法为诊断周围型肺内占位病变安全、有效的手段,具有实时、经济、方例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肝占位性病变(直径5mm~120 mm),其中良性12例,恶性40例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采用声诺维(SonoVue),浓度5 mg/ml,观察不同肝肿瘤造影剂灌注时相,回声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的良恶性肝肿瘤有不同的灌注时相,呈现不同的增强及廓清过程.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反映肝肿瘤内血供情况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肝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在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程琳 《中国癌症杂志》1997,7(4):280-28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肝脏实质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04例肝脏实质性病变施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穿刺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10%,诊断正确率为9283%,假阴性率为659%。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对肝脏实质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简便、迅速、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肝穿刺阴性的病例应密切追踪随访,必要时再作穿刺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介入超声学发展迅速 ,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已成为肝癌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临床对此项工作总结不多。自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10月 ,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肝穿细胞学检查的方法进行肝占位性病变诊断 30例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超声造影引导肝占位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共33例患者35个病灶。在超声造影引导下选择穿刺部位和进针路径,并实时引导完成穿刺活检。计算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穿刺,每个病灶穿刺两针,取材成功率为1000%。33例患者中,恶性28例:肝细胞癌13例,胆管细胞癌10例,神经内分泌癌3例,转移性尿路上皮癌1例,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例;良性5例:炎性病变2例,肝细胞腺瘤1例,异型增生结节2例。诊断准确率为100%。仅1例出现并发症,为肝包膜下少量出血。结论 超声造影可更加清晰地显示肝内病灶,实时造影模式下进行穿刺活检,可提高穿刺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癌及纵隔、肺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40例肺部病变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均提示肺内病变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纵隔占位病变,收集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资料进行分析,并以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的准确率和超声结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140例患者穿刺均为阳性,穿刺阳性率达到100.0%。126例取得阳性病理诊断,14例不确定,阳性诊断率为90.0%。肺内病变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87例,不明原因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45例,不明原因纵隔占位8例。140例穿刺患者未见大出血和气胸以及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纵隔与肺门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示圆形或椭圆形,多个病灶融合为不规则形状,病变内见低回声和局部回声加强以及回声不均匀,部分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结节病超声检查发现上皮样细胞团、纤维丝样的改变;纵隔与肺门位置血管超声显示圆形或者管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红色高能量信号。结论肺癌及纵隔、肺门病变患者应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检查具有较高诊断率,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组织学活检在腹部及浅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其对各种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指导作用已得到公认,但对肺、纵隔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报道较为少见。近年来,我们对贴近胸壁的肺实质性占位病变、纵隔占位病变和胸膜占位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为满足临床诊断需要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自动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有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肿块穿刺组织自动活检术,分析其病理结果与超声声像图的关系。结果33例活检均能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组织学诊断率达100%,全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肿块穿刺组织自动活检术简便、取材质量好,是一种并发症少、诊断率高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介入性超声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附8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雅芳  朱世亮 《肿瘤》1991,11(3):129-130
介入性超声在临床应用以来,发展较快,在国内的应用和报道亦日以增多。我科在1985年4月~1990年12月间对854例经超声发现肝脏有局限性及弥漫性占位病变或可疑病变者,应用实时超声引导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自动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有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肿块穿刺组织自动活栓术,分析其病理结果与超声声像图的关系。结果:33例活检均能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组织学诊断率达100%,全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肿块穿刺组织自动活检术简便、取材质量好.是一种并发症少、诊断率高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证实。结果:92例肝细胞性肝癌中71例表现为典型“快进快退”,8例表现为“快进慢退”,9例表现为“慢进快退”,4例表现为“慢进慢出”;29例转移性肝癌病灶分为少血供转移癌组13例,表现为动脉相呈环形高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增强;多血管转移癌组16例表现为动脉相呈完全高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增强。37例肝血管瘤中25个动脉相表现为向心性环形结节状高增强;局造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轮辐状高增强;肝硬化增生结节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证实。结果:92例肝细胞性肝癌中71例表现为典型"快进快退",8例表现为"快进慢退",9例表现为"慢进快退",4例表现为"慢进慢出";29例转移性肝癌病灶分为少血供转移癌组13例,表现为动脉相呈环形高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增强;多血管转移癌组16例表现为动脉相呈完全高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增强。37例肝血管瘤中25个动脉相表现为向心性环形结节状高增强;局造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轮辐状高增强;肝硬化增生结节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肝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肝占位性病变(80个病灶)进行超声扫查,并进行弹性成像检查.对照病理结果,分析肝良、恶性肿瘤超声弹性成像的特点.结果: 肝血管瘤弹性分级多为a-b级,肝细胞癌多为c级,肝转移癌多为d级,肝内胆管细胞癌多为e级;四组病灶间弹性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肝肿瘤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及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15年中,虽然超声检查使肝胆外科诊断有了可观的进展,但其应用仍受某些因素的限制,如超声在空气中传导不良;肝胆周围的肺、肠内气体影响图象的质量;用超声探头不易进行肝肋下部位的探查等。此外,术前超声检查亦不能解决医生在术中面临的问题:肝内病变究竟是何种性质?病变确切部位在肝内何处?如何选择既能顺利切除肿瘤,又不损伤其余肝实质和血管结构的最佳手术途径?大量资料表明,术中将超声探头直接置于肝表面进行检查是解决上述诸项难题的最好答案。因此,作者就手术超声检查对肝肿瘤检出、定位及处理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下经皮乳腺粗针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活检术(CNB)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Bard 14G、16G切割针自动活检枪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16例患者的18个乳腺占位性病变,所取组织进行组织病理诊断,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18个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穿刺活检良性7例、恶性11例,病理诊断良性3例、恶性15例,假阴性4例,诊断准确率83.3%。超声引导下14G切割针取材成功率100%。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确定乳腺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导下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的安全性及诊断准确性,探讨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装置对97例经CT检查显示为周围型肺占位病变患者进行穿刺活检。结果 取材成功率98.9%;93例获得正确诊断,组织病理学符合率95.9%;恶性71例,良性25例,其中假阴性3例,假阴性率4.1%(3/74);1例因取材量不足而无法做出病理诊断。结论 彩超介导下周围型肺占位病变的穿刺活检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