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压缩机新产品设计计算中,相对余隙系数是重要参数之一。众所周知,相对余隙容积直接影响容积系数,第一级相对余隙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气缸直径的大小。由于第一级的气缸是一台压缩机中直径最大的气缸,所以一级缸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压缩机的外型尺寸。 目前,在设计新型压缩机时,相对余隙系数都是根据经验来决定,并据此计算出各级气缸直径。但是,在完成气缸、活塞、气阀等的初步设计后,所要求的相对余隙容积是否能够得到保证,这就要对各个部分存在的实际容积进行计算。这种计算是相当繁杂的,特别是多级压缩机是很费时间的。  相似文献   

2.
首先确定了内啮合转子压缩机5个独立结构参数,并分析了这些参数对转子结构的影响,然后定义了2个相对结构参数,将影响较大的3个独立结构参数关联在一起。通过固定一些参数研究另外一些参数对工作腔扫气容积、余隙容积及容积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偏心量e的增加或外转子齿顶圆半径a的减少,扫气容积呈线性增加趋势,并给出了无量纲扫气容积与相对结构参数λe和λa的拟合公式;随着外转子齿数Z2的增加,扫气容积先增加后减少,且在Z2=5时,工作腔容积利用率达到最大;外转子齿顶圆半径a对余隙容积的影响较大,因此可通过增加a减少余隙容积;偏心量e对容积变化率影响较大,较大的e可有效增加压缩机的内压比。研究结果可为内啮合转子压缩机的设计及结构参数优化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文献提供的活塞压缩机容积系数的确定与容积系数定义不相符问题,根据容积系数定义及气缸实际工作情况,用热力学基本关系式推导出了含有进气阻力损失的容积系数计算公式,定量分析了名义进气压力、名义压力比、膨胀指数和相对余隙容积对进气阻力损失引起的容积系数计算偏差的影响,最后,举例分析了这一偏差对确定气缸行程容积的影响,可以为活塞压缩机热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斜盘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噪声低以及高速稳定等特点,将其进行微型高压化并应用于天然气、红外冷却、潜水呼吸和气动弹射等高要求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斜盘机构的结构和运动特性,结合多级压缩理论,确定微型高压斜盘压缩机的关键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气缸内进气、压缩、排气以及膨胀4个过程的数学模型,对微型高压斜盘压缩机的各级气缸内的压力曲线进行数值模拟,绘制出气缸工作过程的指示图,研究不同转速对气缸压力变化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等熵效率和容积效率的影响,为提高压缩机的整体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电动客车空压机和动力转向油泵驱动机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电动客车的空压机进行设计,对影响电动客车空压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容积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压力比、余隙容积系数、多变过程指数与容积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压力比、余隙容积系数对容积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为提高容积效率而采取的措施.最后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表明为驱动机组设计的空压机满足汽车用压缩机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余隙容积对往复式混输泵液力端排出特性的影响,根据活塞运动规律和泵阀运动微分方程,运用动网格生成技术更新流体区域变形后的网格,对往复式混输泵的排出过程进行三维动态数值模拟。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排出过程各个时刻流场的变化情况,探讨了余隙容积对腔内升压、瞬时流量和排出阀开启滞后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液混合介质工况下,余隙容积的存在延长了内压缩过程,造成升压过程滞后、介质排出过程集中于压缩行程后半段和排出阀开启滞后角增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设计、制造中应尽可能减小余隙容积。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通用于容积式压缩机排气过程中描述排气口气速和工作腔内气体压力变化的数学模型,以往复压缩机为例,应用龙格一库塔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排气口气速和工作腔内气体压力随主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内容有助于排气口开启面积的优化设计,以减小排气流动损失,适用于往复、螺杆、涡旋和转子等其它类型的容积式压缩机。  相似文献   

8.
活塞式压缩机容积系数对排气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濮伟 《压缩机技术》2001,1(1):13-15
通过对活塞式压缩机的压力比、余隙容积、压缩过程指数的大小变化所形成的容积系数曲线图,分析这三个参数对容积系数的具体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CCS-200/40型高压压缩机结构设计特点,从余隙容积、能量损失、结构、经济性方面综合分析了高压段气阀设计、选型特点,通过对高压段组合气阀气动和强度设计计算,总结该类组合式气阀设计要点,供同类型气阀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余隙容积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以全QD系列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为例,通过减少其阀板厚度的方法减少余隙容积,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对压缩机气阀进行优化设计.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指导压缩机气阀的优化设计是可靠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PRO/E Mechanism的活塞压缩机气缸行程容积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人员对活塞压缩机气缸行程的变化规律及气缸容积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规律非常关注,而常规的设计方法无法动态了解活塞压缩机气缸容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规律,运用Pro/ENGINEER Mechanism模块可对活塞压缩机一、二两级气缸运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动态分析,为活塞压缩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准确的设计依据,设计效率高、产品经济。  相似文献   

12.
以某发动机气缸-活塞组为例,模拟了发动机气缸-活塞组中活塞的二阶拍击运动,根据二阶运动参数的模拟结果预测了气缸-活塞组件表面的磨损状态及磨损间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缸-活塞组间的间隙变化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气缸套活塞磨损间隙的变化情况下,活塞在气缸套里做二阶运动时各种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因内燃机缸套活塞磨损间隙变化所引起活塞拍击特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钟美鹏 《压缩机技术》2011,(2):24-28,53
高压直联压缩机因为体积小、压力大,容易产生振动。为了减小高压直联压缩机的转速波动,研究了高压直联压缩机旋转、往复惯性力平衡,提出了L式高压直联压缩机配重的位置布置方法;为了平衡L式高压直联压缩机的一阶往复惯性力,分析了要减小低压端活塞质量的必要性,对低压端活塞进行了参数优化。在此基础上,对优化前与优化后的高压直联压缩机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高压直联压缩机振动更小。  相似文献   

14.
动涡旋盘的轴向串动间隙对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影响极大,为了确定其最佳值,利用一种动盘轴向间隙的可调结构,通过实验测得了不同间隙值下的容积效率、比功率和机械效率等性能参数的大小,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佳动盘轴向间隙值,对涡旋压缩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活塞压缩机高压级活塞的结构特点,有效提高压缩机易损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A piston compressor is considered as a self-oscillating system, the resilient member of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working medium—a gas in the cylinders of the unit. High efficiency of motor-driven compressor operation in the resonant mode has been shown. In this case, the converter of translational motion into rotating motion of the shaft line is essentially unloaded. The results obtained may find application in design of new advanced piston compressors.r is considered as a self-oscillating system, the resilient member of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working medium—a gas in the cylinders of the unit. High efficiency of motor-driven compressor operation in the resonant mode has been shown. In this case, the converter of translational motion into rotating motion of the shaft line is essentially unloaded. The results obtained may find application in design of new advanced piston compressors.  相似文献   

17.
The piston secondary moti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lubrication in a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such as the oil leakage, the piston slap phenomenon and the frictional power loss. Therefore, the design parameters governing piston dynamics should be carefully determined based upon a reliabl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investigation. A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step,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the piston dynamic response. By coupling FDM for the lubricating pressure field with FEM for the piston dynamic motion, we numerically approximate the lubricant–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a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ing the theoretical work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压缩机的现状、发展及新型技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地提及了现有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发展特点以及近年来专利文献中出现的新型设计概念。对活塞往复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旋涡式压缩机以及旋转式压缩机等典型的压缩机技术进行了概述,对上述典型压缩机的应用特点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并从结构原理解析了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无余隙活塞往复压缩机的可行性。以使用压缩机数量最多的空调与制冷领域,尤其是其中的家用空调器与家用冰箱行业为例来阐述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