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尿素醇解合成碳酸酯类化合物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用尿素醇解合成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技术进展 ,重点介绍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现状以及与其它工艺路线的比较 ,另外也介绍了尿素醇解合成长碳链脂肪族和芳香族类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尿素醇解法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连续反应工艺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以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采用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两种不同方式,对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探索提高碳酸二甲酯收率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的醇解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醇解较易实现,在无催化剂存在时,190℃下一步醇解产物氨基甲酸甲酯的收率可达73.4%;第二步醇解较难发生,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控制步骤,需要催化剂的作用。ZnO对两步醇解反应都能起到催化作用,但ZnO-La2O3较ZnO更能有效促进第二步醇解反应的进行。在所确定的适宜条件下,由氨基甲酸甲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收率最高达到55.4%,同时碳酸二甲酯的选择性达到73.5%研究了连续操作条件下由尿素一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以ZnO-La2O3作催化剂,在尿素与甲醇的摩尔比为1/20、反应温度170℃、催化剂占尿素质量的27%的条件下,碳酸二甲酯收率达到45.8%  相似文献   

3.
尿素直接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尿素直接醇解制备碳酸二甲酯反应(DMC)的热力学研究进展。对催化精馏、去除氨气工艺以及高沸点共催化剂、热耦精馏、脂肪二元醇循环剂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价了不同催化体系包括金属化合物、单质金属、多聚磷酸、有机酸盐、有机金属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优缺点。此外,还指出了尿素直接醇解法合成DMC生产路线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的二氧化碳经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示范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实现了平稳运行。该技术采用的反应原料为尿素和甲醇,可以使碳酸二甲酯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该合成路线基本无"三废"产生,是一条绿色的合成路线。这项技术的开发成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尿素行业产品的多元化,提升合成氨以及合成尿素行业的经济性。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5.
氧化锌催化尿素醇解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600℃煅烧氧化锌、醋酸锌和沉淀法制得碳酸锌而得到的氧化锌催化剂,对尿素醇解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催化作用。实验表明,通过引入少量的甲醇钠,使中间产物氨基甲酸甲酯的产率有明显提高,进而表明尿素醇解是分两步进行的。探讨了在甲醇钠作用下,氧化锌催化尿素醇解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由尿素醇解制碳酸二甲酯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尿素醇解制碳酸二甲酯的反应原理、2 0L级中试试验的目的、工艺流程、分析测试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试验条件。通过中试研究确定了尿素醇解制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流程及最佳操作条件 ,为工业化试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异戊酯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异戊酯的方法,考察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和有机锡催化剂对尿素和异戊醇合成相应的碳酸酯的反应性能,发现氧化锌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通过反应条件影响实验,确定出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醇与尿素的摩尔比为3 3,催化剂氧化锌的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 85%,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2h,在此条件下尿素与异戊醇醇解为相应的碳酸酯的最高产率达到89.47%。  相似文献   

8.
尿素和甲醇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液态)、氨基甲酸甲酯(液态)和尿素(液态)的热力学数据ΔН0f、ΔG0f和热容ΔCp。对尿素和甲醇制备碳酸二甲酯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醇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尿素和甲醇制备碳酸二甲酯过程的设计和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热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动态·简讯     
尿素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  尿素与甲醇进行醇解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目前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国内山西煤化所等一些单位的研究也取得可喜进展。其中河北工业大学王延吉等开发了效果较好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CN :14 16 94 9,2 0 0 3 0 5 14 ) ,解决了目前尿素法合成碳酸二甲酯收率低、催化剂分离回收难的问题。该催化剂由锂、镁、镍、锌、铅、铝、铁、钼、锆、镧中的 1~ 3种金属氧化物组成 ,其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氧化锌为主体 ,其质量百分比为 35 %~ 95 %。当该催化剂为三种混合金属氧化物时 ,氧化锌以外的其它两种金属氧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在常压和温度353~453 K反应条件下,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乙酯反应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对尿素和乙醇制备碳酸二乙酯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醇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结果表明,由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乙酯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但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小。  相似文献   

11.
以尿素和甲醇为原料,利用尿素醇解法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研究对比了催化精馏法、溢流法、釜式连续法、固定床一段法、固定床两段法等不同工艺。结果表明,固定床一段法上行料工艺所得DMC收率及反应器出口DMC质量分数最佳;在进料的尿素质量分数为5%~10%,反应压力为1.0 MPa,反应温度为180~190℃,液体体积空速为0.18~0.22 h-1的适宜条件下,DMC的收率高于70%,反应器出口DMC质量分数大于5%。  相似文献   

12.
对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乙酯反应进行了研究,优选出Zn-Mg-Al三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其进行了BET和XRD表征分析,并对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4%,反应物配比n(乙醇):n(尿素)=10:1,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7h时,碳酸二乙酯的收率可达38%以上。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经过4次循环使用,DEC收率仍保持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化学反应热力学可行性、工艺流程、原子经济性等方面对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3种酯交换法(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法、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法、DMC与乙酸苯酯(PA)酯交换法)进行了分析。DMC与苯酚酯交换法、DMO与苯酚酯交换法的反应平衡常数较小,需要将甲醇移出以利于反应向产物方向移动,反应时间长,过程设计复杂,工程投资较大;DMC与PA酯交换法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反应平衡常数较大,反应比较容易进行,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过程设计简单等特点,且副产物可以通过转化再利用,实现"100%原子利用率",极具工业化前景。提出了加大研究开发和投资力度,以加快DMC与PA酯交换法合成DPC工业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热力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二氧化碳与甲醇直接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是一条极具挑战性的路线。本文通过对甲醇与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过程中热力学函数ΔrH和ΔrG的估算,得到的结果表明在有限的反应条件下该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可行的。同时,通过对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三种物质改变碳酸二甲酯合成反应途径的反应热力学分析,提出了寻找新型耦合剂来改变合成反应热力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多种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别在整体搅拌反应器和浆态反应器中对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PC)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整体搅拌反应器的PC收率比浆态反应器低,ZnO-Cr2O3,催化效果最好.确定了合成PC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6 h,每一整体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0.2 g.在最佳条...  相似文献   

16.
 对用于二甘醇(DEG)、丙烯醇(AAH)和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合成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筛选出性能优良的CaO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对Ca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酯交换合成ADC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还考察了CaO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结合GC-MS分析结果推测了CaO催化剂上酯交换法合成ADC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研磨-焙烧法、以Ca(OH)2为前驱体和焙烧温度750 ℃制得的CaO对酯交换合成ADC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在n(DEG) : n(DMC) : n(AAH)=0.08:1:2、催化剂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酯交换合成ADC反应的ADC产率为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